目录(共58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1)
第3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2)
第4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3)
第5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1)
第6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2)
第7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3)
第8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4)
第9章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1)
第10章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2)
第11章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3)
第12章 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1)
第13章 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2)
第14章 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3)
第15章 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1)
第16章 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2)
第17章 论高校本科比较(1)
第18章 论高校本科比较(2)
第19章 论“实践性”在本科(1)
第20章 论“实践性”在本科(2)
第21章 论“实践性”在本科(3)
第22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写作问题(1)
第23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写作问题(2)
第24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第25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1)
第26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2)
第27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3)
第28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1)
第29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2)
第30章 易卜生诗歌写作的三种向度(1)
第31章 易卜生诗歌写作的三种向度(2)
第32章 易卜生诗歌写作的三种向度(3)
第33章 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1)
第34章 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2)
第35章 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3)
第36章 易卜生诗歌的政治情结(1)
第37章 易卜生诗歌的政治情结(2)
第38章 易卜生诗歌的政治情结(3)
第39章 湖畔诗派诗歌的伦理主题(1)
第40章 湖畔诗派诗歌的伦理主题(2)
第41章 湖畔诗派诗歌的伦理主题(3)
第42章 湖畔诗派诗歌的伦理主题(4)
第43章 湖畔诗派诗歌的伦理主题(5)
第44章 华兹华斯诗歌的意象形态(1)
第45章 华兹华斯诗歌的意象形态(2)
第46章 柯勒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1)
第47章 柯勒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2)
第48章 闻一多与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
第49章 贺敬之“楼梯式”诗歌的艺术来源(1)
第50章 贺敬之“楼梯式”诗歌的艺术来源(2)
第51章 新诗的民族性与当代性之二重建构(1)
第52章 新诗的民族性与当代性之二重建构(2)
第53章 方法与方向(1)
第54章 方法与方向(2)
第55章 文本、文学与文化(1)
第56章 文本、文学与文化(2)
第57章 文本、文学与文化(3)
第58章 后记
同类推荐
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格局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似,是现代与传统之对立、变革与保守之间之冲突,这一逻辑在更早的时候表现为“革命”与“守旧”之间之对立。尽管性质不同,但关于音乐艺术的基本评价皆是以时间逻辑为标尺的,谁在“新”的序列中占据了前沿,谁就占据了价值的制高点。而近些年来,这种时间之神话——音乐艺术之流动性特征——越来越不明显了,日益明显的则是空间之丰富性与差异性之展开、地方性与地域民族性之扩张。
热门推荐
掠爱夺宠:老公太霸道
这是有关于一部黑道巨子的撩‘妹’史……慕颍宸是哥哥,童话是妹妹。南洋市里杀伐果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慕三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床上,听童话猫叫似的求饶:“哥哥……哥哥轻点……”有一天,有人问童话:“你觉得你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童话咬牙切齿不假思索:“……变态。”传到某人的耳朵里,他笑着回道:“我想想今晚用什么姿势好呢?”于是乎,童话三天没能下的来床。你是无可代替
去学校都是清晨一段不长不短的路程。总会路过很多的早饭小摊,会路过很多紧锁的店门,会路过很多只跳着黄灯十字路口。这天第一节就是物理课,那个卷毛短发声音暗哑的女老师,拿着一把三角尺,一个人拎着长长的身影在黑板前晃,字丑得飞起,就像看医生开的病历一样,看不出一个清楚的公式。我停下记笔记的手,已经进入半昏迷状态,撑着头的一只手摇摇晃晃,眼睛眯得再也睁不开。突然门一下子被推开,伴随一声清脆的报告。我揉了揉眼,从桌子上爬了起来。进来的是名男生,我眯着眼迷迷糊糊的判断。等到他站在我旁边准备坐下的时候我才猛地精神起来,少年面容清秀,脸上贴着三个海贼王的OK绷,嘴角肿的老高可一点都不影响他本来的英俊。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