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33章)
↓↓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戈林(1)
第3章 戈林(2)
第4章 戈林(3)
第5章 戈林(4)
第6章 戈林(5)
第7章 邓里兹(1)
第8章 邓里兹(2)
第9章 凯瑟林
第10章 曼施泰因(1)
第11章 曼施泰因(2)
第12章 海英刺·古德利安
第13章 冈村宁茨
第14章 戈培尔(1)
第15章 戈培尔(2)
第16章 坂垣征四郎
第17章 山下奉文
第18章 海德里希(1)
第19章 海德里希(2)
第20章 埃利希·哈特曼
第21章 广田弘毅
第22章 荒木贞夫
第23章 大岛浩(1)
第24章 大岛浩(2)
第25章 东乡茂德
第26章 木村兵太郎
第27章 武藤章
第28章 小矶国昭
第29章 阿部龟秀(1)
第30章 阿部龟秀(2)
第31章 大角岑生
第32章 古贺传太郎
第33章 冢田攻
同类推荐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