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74章)
↓↓
第1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1)
第2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2)
第3章 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
第4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1)
第5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2)
第6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3)
第7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4)
第8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1)
第9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2)
第10章 李健吾与福楼拜和自然主义
第11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1)
第12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2)
第13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3)
第14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1)
第15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2)
第16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3)
第17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1)
第18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2)
第19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1)
第20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2)
第21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1)
第22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2)
第23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
第24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第25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1)
第26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2)
第27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乐趣与理性(1)
第28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乐趣与理性(2)
第29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1)
第30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2)
第31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3)
第32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1)
第33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2)
第34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1)
第35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2)
第36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1)
第37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2)
第38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1)
第39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2)
第40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旧之争及其影响(1)
第41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旧之争及其影响(2)
第42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1)
第43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2)
第44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1)
第45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2)
第46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3)
第47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1)
第48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2)
第49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1)
第50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2)
第51章 抱朴守真,蜀山巍峨——冯建吴先生诗词作品散论
第52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1)
第53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2)
第54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3)
第55章 从“汉语新诗”看现代汉语的诗性建构
第56章 读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所想到的
第57章 序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
第58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1)
第59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2)
第60章 悲凉缘何而生——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新读
第61章 中国新诗:1957(下)(1)
第62章 中国新诗:1957(下)(2)
第63章 中国新诗:1957(下)(3)
第64章 中国新诗:1957(下)(4)
第65章 中国新诗:1957(下)(5)
第66章 中国新诗:1957(下)(6)
第67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1)
第68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2)
第69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1)
第70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2)
第71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3)
第72章 七月社、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第73章 评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第74章 编后记
同类推荐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置身于信息时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把“鬼神”当作茶前饭后消遣的话题与笑料,报之莞尔一笑。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古老信仰和观念不会静如此水,沉沙之下依然涌动和摇迹。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热门推荐
冷傲女王的帅气未婚夫
冷皓宇搂着陌雪溪说:“老婆,给我生个孩子呗!”沐馨璃调侃道:“雪溪,好甜蜜哦~”夏辰轩坏笑:“那我们也来甜蜜一下吧!”(沫雪:“希望大家支持!另外,我是作者-冰雪恋,由于以前的账号弄丢了,所以我就用另一个QQ注册账号。”)仙魔世界之最后的公主
普通女孩在经历了一场神秘的案件之后才知道原来都是一场骗局,一场针对她这个普通女子的骗局,穿越不是偶然,而是蓄谋已久。我不是公主,而你爱的是她,曾经她一直这样以为,而他也是如此。直到一场误会,他才明白爱不是你想便想,你不想就不会。看着飘若凡尘中如同一粒尘土一般的女子,他才发现他爱她,胜过千万年前那个九天玄女。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