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3500000040

第40章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的锤炼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季,在安史之乱中饱尝苦楚的唐代诗人杜甫,经过几年的颠簸,终于来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于成都郊区锦江之滨洗花溪畔建成了草堂。杜甫全家欣喜万分:妻子高高兴兴地“画纸为棋局”,要和杜甫对弈;小儿子天真地“敲针作钓钩”,准备钓鱼;杜甫则打算在这安定的环境中写写诗。第二年春天,他漫步于锦江之滨,尽情观赏江上景色。但见锦江的滚滚春潮犹如大海波涛澎湃而来,于是诗性大发,写出了一首题为《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诗。该诗开宗明义地指出: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意思是说,我的为人是众所周知的。生活清苦,我不在乎,因为我孤僻的个性,从不爱慕富贵,追求尊荣,惟一爱好和追求的是,能够尽快创作和锤炼出美好的诗句。假若我的诗句不能惊人,就是到死也不肯罢休。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蕴含着诗人对诗句的潜心锤炼。杜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在公元761年这一年里,杜甫于洗花溪畔的草堂中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绝句》中“两个黄鹏鸣翠柳”,仅仅七个字就勾出一幅“双鹏鸣翠图”,是诗也是画;《江畔独步寻花》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仅仅两句话就绘出莺歌蝶舞的佳境;至于《水槛遣心》诗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更是“妙语出天然”的佳句。

此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所蕴含的哲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寄寓的推己及人的政治抱负,无不让人拍案叫绝。这些诗句,都是在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指导思想下锤炼而成的。

青少年朋友初学作文,如何锤炼自己的文章呢?

首先,应将写完的文章认认真真地细看几遍,并在细看中进行修改。鲁迅写小说,就是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修改、锤炼的。他曾说过:“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些肛友的文章为什么有时出现句法不通,逻辑有误,修辞欠佳,感情不到位的现象呢?鲁迅指出:“其病根在于粗心,写完之后,大约自己也未必再看一遍。”(《两地书·六〇》)文章写好之后,究竟看几遍为宜?郭沫若说过:“所谓千锤百炼,不一定要‘锤’千次、‘炼’百次,但像毛主席说的看它个三次,总还是要的吧。我们有时候太性急写好了连过目都不过,结果就出了差错。”有些朋友可能会说,写妇文章后接着就看,看不出问题,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世界着名柞家果戈理认为,最好先打一个草稿,然后把这个草稿放下,经过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再拿出来仔细看几遍,这时候就会发现文章中的毛病。把这些地方加以修改,在行与行之间打上记号作出批语,然后再把稿子放下……只有这样经过多次亲自修改,才能“使创作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其次,写好文章之后,要在诵读中进行修改。诵读时,可以自读自听,也可以读给他人听,让他人帮助鉴定。老舍每写一篇文章,每写一个字都要念出声来,力求朗朗上口,字字顺耳。杜甫说过:“新诗改罢自长吟。”“自长吟”,就是在写作过程中,自己吟诵自己听。

自吟时,如果认为在形式上押韵合辙,在内容上合情合理,那么这首诗就算符合了要求。否则,还要继续修改,继续“自长吟”下去。当年杜甫闲居京城长安时的一天,他在融融春光中独自到曲江游览,在自斟自酌中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他在回城的小路上吟诵到这两句时,产生了怀疑:桃花和柳絮,本无生命可言,岂能相互“欲语”呢?当然,如果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桃花欲共杨花语”,属于拟人手法,也是允许的。然而,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杜甫却认为实在不妥,于是匆匆回到家里,匆匆拿起毛笔,将诗稿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改后,又自吟几遍,方才满意地将这首诗加以珍藏。至于将诗文读给他人听,让他人提出宝贵意见的大师,更是数不胜数。唐朝诗人白居易每逢写完一首诗,总是喜欢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读完之后,就间老太太:“您听懂了吗?”如果老太太眉开眼笑地说:“听懂了,听懂了,这首诗写得好,它说出了我老太婆的心里话。”诗人白居易就把它拿出去,为更多的人诵读,吟唱。如果老太太皱着眉头说:“听不懂。”白居易就不厌其烦地再三修改,反复锤炼。他的锤炼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让连不识字的老太太也听得懂。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亦是如此。他每写完一个剧本,不但坚持念给女仆听,而且还坚持读给周围其他人听,向他们请教,以便将他的作品锤炼得更加完美。

第三,锤炼文章要有毅力,做到锲而不舍。锤炼诗文,既不像吃面条那么容易,也不像绣花那么轻松,而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这就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在创作中所表现的毅力就非常惊人,他曾经说过:“即使在游泳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地斟酌着字句。”法国的另一位作家布封有句名言:“天才即耐心。”许多文学名着的间世往往不是一毗而就完成的,而是长期潜心锤炼的产物。唐朝诗人杜荀鹤“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的诗句,倾吐了勤于治学、终夜苦吟的艰辛;清朝袁枚“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的尾联,道出了必须艰苦锤炼,诗文方能步入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果戈理曾给自己作出严格规定,每写一篇稿子,都要进行八次修改。他认为:

杯只有经过八次的亲手修改之后,工作才算圆满地完成,才能达到创造的意义。”巴尔扎克每写一部小说,少则修改几次,多则修改十五六遍,有人作过这种计算:倘使他写一部200页的小说,修改的稿子相当于原稿十倍。可想而知,巴尔扎克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倾注了多少心血。托尔斯泰在修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毅力更加使人钦佩万分。他的《战争与和平》曾七易其稿;写《为克来塞尔乐章而作》一文时,全文只有5页,而手稿却整整写了800页。5:800,多么可观、多么让人惊讶的数字呵!

语言的脾气很特殊,你愈是反复锤炼它,它愈是全力以赴地为你服务,献出最贴切、最形象的词语帮助你表情达意。假若有谁瞧不起它,随随便便地加以滥用,它就会给谁难堪。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v,胸无点墨而又附庸风雅,说了不少“惊人妙语”,读后令人捧腹。一天,济南大学举行校庆,韩复集苍临讲话,秘书让他打个腹稿,想好了再说,他却一瞪眼说:“我在娘胎里就学会了中国话,为啥还要想好了再说!”于是目空一切地登上讲台,对台下的大学生讲起了话。他首先发问:“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没有来的请举手!”韩复集见没人举手连连点头,满脸堆笑:“很好,很好,都来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这使我非常感冒!”接着又是一场“谦虚”绝伦的开场白:“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里钻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管里爬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草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就像……对了,就像对牛弹琴。”听众哭笑不得,韩复集竟若无其事,话头一转,终于“言归正传”起来:“有件事,兄弟我很是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全场哑然,啼笑皆非。韩复集裹读了语言的纯洁性,恰恰受到了语言的惩罚。他那错误百出的演讲,致使他名声扫地。人们议论道:“什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简直是货真价实的大草包,地地道道的酒囊饭袋之徒而已。”

作文中,如果有谁视词语的锤炼为儿戏,谁就会同样讨个没趣。王小明同学在《我的妈妈》一篇作文中写道:“当妈妈得知我被评为‘三好生’的消息,高兴得咧着辽阔的大嘴笑了。”这句话中的“辽阔”一词就出现了间题。如果查一查字典,“辽阔”,泛指宽广、空旷。可以作为土地、草原、天空和海洋的定语。比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草原,辽阔的天空,辽阔的海洋等。然而妈妈的嘴,既谈不上是“宽广”,更谈不上“空旷”,王小明同学却用“辽阔”形容妈妈的嘴,岂不犯了形容不当的毛病?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原始瓷器产生与发展;唐五代瓷器;粤菜;唐五代瓷器;元代的瓷器等内容。
  • 呵护朦胧身心

    呵护朦胧身心

    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季节,一个渴望自由的季节,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同学们有苦有乐,有欢笑也有眼泪。他们就像土中刚刚发芽的种子,摸摸索索地想要冲破土地的束缚,想望一望蔚蓝的天,要看一看五彩斑斓的世界,想特立独行地干自己想干的事。
  • 文学欣赏基础

    文学欣赏基础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欣赏、戏剧欣赏和小说欣赏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又按照常识、发展脉络、欣赏方法、欣赏例文和欣赏篇目的顺序进行相应的介绍。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本书主要收录第十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热门推荐
  • 携家带口奔小康

    携家带口奔小康

    悲催女富二代莫名穿越,携傻夫、精娃、萌宝宝,努力奔小康。虽有空间但不敢用,只能小偷小摸,好想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大人复婚无效

    总裁大人复婚无效

    一年的抵死相缠,他将她推入绝境。而当当年真相揭开,他懊恼后悔,而此时她是声名显赫的顶级律师,还是大企业继承者的未婚妻,光环无数。狭路相逢,他将她抵在墙角,轻勾起她的下巴:“不记得我了吗?”“当然记得,我们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人。”方沐希说罢便要将他推开。但是言宸寒这一次却并不打算再放这个女人离开:“我言宸寒碰过的女人,谁都还敢要?”说罢,言宸寒便封住了方沐希的嘴唇,如狂风暴雨般热烈……
  • 阴阳鬼手妇科男护士

    阴阳鬼手妇科男护士

    有个妇科男护士,无意中获得阴阳手——无论是鬼是人、想要隆胸顺产还是毒咒杀人,一概全包,活人勿进!
  • 人生富贵

    人生富贵

    大乐透累积了5亿多的奖池奖金一日之间被他洗清。从此,生活在平庸一辈的陈少杰一夜暴富,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怀揣着4亿多的软妹币踏足这个陌生的社会,往后的路何去何从?是大把花钱纸醉金迷耗费人生?还是存入银行吃着利息平平淡淡?又或者尝试新的高层领域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PS:赌彩有风险,切勿妄想一夜暴富)(PS:本小说没有金手指,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高强本领,只是一个平凡的屌丝一夜暴富后的故事)
  •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在格拉西安的著作中,《智慧书》被评介的次数最多,其影响也最大。该书仅于1686年至1934年间就在德国先后出现过十种译本,而叔本华的译本从1935年到1953年竟然接连再版了十二次。《智慧书》主要讨论各种谨慎的行为,由300条绝妙的格言警句组成。此书出版于1641年,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智慧书》的行文句法也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如:“简洁,会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种行文方式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有时却不大容易让人理解。
  • 夏瓜瓤红,秋瓜瓤白

    夏瓜瓤红,秋瓜瓤白

    和尚力大无穷,13岁时,能把船背上岸,能背很多人的柴。可惜生在吃不饱的年月。民国28年,和尚20岁,娶媳妇当天,鬼子来了,当着他的面,奸杀了新娘子,还杀了他爹。有多少力气能对抗子弹?和尚恨鬼子也恨自己。小时候的伙伴少爷鼓动他参加大刀会打鬼子,一次袭击失败,死伤很多村民,和尚和少爷逃脱,最终老爷为保全少爷,出卖了和尚。小说延续着余一鸣小说的风格,厚朴而又肃穆。既有对历史的凝视,也有对国民性的反思。
  • 津城11路:你好,渡魂师

    津城11路:你好,渡魂师

    机缘巧合之下,我坐上了开往地狱的11路汽车。从此霉运缠身,冤魂不散,百鬼随行。偶遇渡魂师席君,总想着夺去我的初夜。他道:“女人,站稳了,我带你纵横阴阳两界。”
  • 血葬流年

    血葬流年

    他身为“龙族年轻一代第一人”但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无半点对人的防备之心,只以为世间万物只要他一念便可拥有。他被人称为“战皇”从小无父无母,一人从世间最底层一点一点的爬到巅峰。见过世间种种,体会过人情冷暖,杀伐果断,锋芒毕露。两人的命运竟因一场关乎大陆存亡的战争联系在一起,为了儿时的一个约定。他竟选择了脱离父母的庇护,走上九死一生的蜕变之路。
  •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舒辰靖活了17年,一向中规中矩,谁会料想到他有一天会被一个染了一头黄毛儿的小丫头扭送公安局?可是不幸的是事情总是朝着不幸的方向发展,他只是在路边看看文件而已,结果莫名其妙被一袋垃圾砸中,又莫名其妙被一个衣着怪异的小丫头揪住不放破口大骂一顿,最后更是让她一个擒拿手,扭送公安局。什么?这么彪悍的女孩子竟然叫“言浅秋”?有没有搞错?她还真对得起给她取这么“琼瑶”名字的人呐!
  • 蛮汉

    蛮汉

    他来自蛮夷之地,但身上流着炎黄血统;他坚持自认汉人,豪门世族视其为蛮夷;他多年血战求活,诸侯皇室视其为恶狼;……忍无可忍的他,闯进‘月旦评’拔剑逼迫许邵为其正名,却得来‘蛮汉’两字。且看李广十世孙李蛮如何纵横三国……(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琦里,提供本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