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100000048

第48章 梳妆台(王应良)(1)

1、奇怪的博客

八月的江城,天气十分闷热。徐星星一晚上都没有睡着,等到早上,好容易凉快了,正想赖会儿床,电话突然响了。徐星星以为是男朋友刘劲叫她出去吃早点,谁知抓起电话一听,竟是高中同学王新安。

王新安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一直暗恋徐星星,可徐星星对王新安实在没感觉。徐星星打了个哈欠,正要问他这么早打电话干什么,电话那边劈头就说:“你认识娄慧吗?她死了!”

徐星星不禁吃了一惊。娄慧是刘劲的前女友,就在昨天晚上,徐星星还见过她。

其实之前徐星星并不认识娄慧,是刘劲自己说漏了嘴,徐星星才知道他有个前女友。昨天晚上,徐星星和刘劲一起出去散步,徐星星缠着刘劲,要他讲讲娄慧的故事。刘劲拗不过,只好老实交代,可刚没说两句,迎面走来一个长发女孩,直愣愣盯着刘劲,刘劲顿时哑了。

徐星星心里咯噔一下,莫非这个女孩就是娄慧?胸中的醋劲涌上来,脱口说道:“你是娄慧吗?我叫徐星星,刘劲经常向我提起你……”那女孩闻言一愣,扭头看向徐星星,嘴唇哆嗦了一下,又慌乱地看了刘劲一眼,也不答话,匆匆逃走了。

回来后,刘劲说她就是娄慧。这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死了?

王新安听徐星星这么一说,也有些吃惊:“原来这个娄慧,还是刘劲的前女友?这么说你们只见过一次面,之前并不熟悉了?”

徐星星问:“难道这有什么奇怪吗?”

“啊,不不。”王新安摇了摇头,说,“这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娄慧临死之前,给你留下了一篇莫名其妙的博客,我就是为这个才来找你的。”

王新安说,今天,娄慧本来要和公司另一个同事出差,凌晨5点的车,可那个同事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打手机没人接,就干脆打车找了过去,却发现娄慧已经死在了床上。

通过初步勘查,警方认为娄慧是自杀,煤气中毒而死。现场没有找到遗书遗言之类的东西,却发现一台笔记本电脑,没有关机,打开一看,里面有一篇娄慧写的博客,内容是一段古怪的文字,还有数字符号,而且特意注明,是留给徐星星的。博客发表的时间与娄慧死亡的时间,相差不到两个小时。

“她给我的博客?”徐星星想了一下,好奇地说,“我倒想去看看。”

“好,你马上下来,我带你去。”王新安挂了电话。

徐星星睡意全消,脸也没顾上洗,胡乱套了件衣服就冲下楼来。王新安的车就停在楼下,两人上车直奔刑侦大队。

娄慧的电脑已经被搬到了刑侦大队办公室。王新安过去打开电脑,找到昨晚娄慧写的那篇博客:

给秦昌公司总裁的女儿:

2321253555143——2325——

情哥住在半山半岭岭半边

乖姐住在湾湖湖畔港汊前

船儿要走隔沟隔湖隔港隔漩边

丢锚下水到姐家

一来喝茶二谈闲

没错,徐星星是秦昌公司总裁的独生女儿,这博客确实是留给她的。徐星星只瞄了一眼,眼睛一下子亮了。

看到徐星星的表情,王新安明白她肯定认出了这篇博客里的东西,忙问:“这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徐星星从电脑前抬起头,说:“这应该是一句简谱,下面是歌词。”

王新安诧异地问:“你说这是一首歌?”徐星星点了点头:“对,它的旋律很奇怪,很像在鄂东一带流传的‘哦呵腔’。”说着,她对着曲谱轻轻哼了几下,又把下面的文字试着唱了一遍,肯定地说,“不错,它就是一首‘哦呵腔’的曲谱,下面的歌词,是最古老的一种民歌体,叫鱼咬尾。”

徐星星介绍说,“哦呵腔”又叫“东路子花鼓”,起源于鄂东巴水流域,也就是现在的清泉县。那里的农民劳动之余,喜欢在田间地头,或收工回家的路上大声哼唱,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民歌曲调。由于很多人喜欢听,这“哦呵腔”还被一些艺人移植到楚剧和汉剧里面,弦乐、唢呐和打击乐并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最后,徐星星不无遗憾地说:“要早知道她还懂这个,我昨晚真该向她多请教一下。”

徐星星在文化厅工作,负责搜集整理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专家,她的话不由王新安不信。王新安望着徐星星,若有所思地问:“你说,这个娄慧,为什么要在自杀前给你留下这个?难道她知道你正在做这项工作?”

“她应该不知道。”徐星星也迷糊了,“我跟刘劲才认识几天啊,而她已经跟刘劲分手两年了,我们昨天晚上才第一次见面,她怎么可能知道我做什么工作?”

王新安没有接徐星星的话,而是突然问道:“对了,你和刘劲是怎么认识的?”徐星星眉毛一挑:“你不会对这个也感兴趣吧?一见钟情!抓紧时间,还是说正事吧!”

王新安有些不好意思,小心地说:“既然这样,她给你留下这篇博客,就只有一个可能——她想告诉你别的什么!”“别的什么?”徐星星望着王新安,忽然笑了,“你怕是破案破出病来了,见人也是鬼!”

王新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徐星星可没他想的那么多,脱口说道:“她的死跟我们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说不定,昨天晚上她见到我后,就想送给我呗!”说完毫不客气地用电脑旁边的打印机把曲谱打印出来,对王新安说,“这曲谱是娄慧留给我的,我打印一份,你应该没意见吧?”

回到家,刘劲已经等她多时。徐星星没有把娄慧的事告诉刘劲,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多少还是有些小心眼,不想让男友知道他过去女朋友更多的情况。

吃过早饭,刘劲去上班了,徐星星下意识地又想起娄慧那首曲子。三年前,文化厅举办过一次全省民歌大赛。代表清泉县前来参赛的一个歌手,好像唱的也是一首“哦呵腔”,还获得了大赛银奖。当时徐星星是评委,对那首曲子记忆犹新,这两首曲子的旋律倒有几分相似呢!对,自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下去采风,搜集一下“哦呵腔”曲谱?

徐星星以最快的速度打了个报告,领导很是支持。她又跟在清泉县文化馆工作的大学同学吴青联系,吴青也很欢迎。于是,第三天一早,徐星星就坐上了开往清泉县城的汽车。

2、神秘《梳妆台》

清泉县离江城不远,还没到中午,徐星星就顺利到达。吴青在文化馆等着她,两人寒暄几句,徐星星就急不可耐地把娄慧留给她的那首曲谱拿出来给吴青看。吴青也一眼就认出来了,诧异地说:“这应该是‘哦呵腔’里失传已久的长篇曲谱《梳妆台》,你是怎么搜集到的?”

“你说这就是“哦呵腔”的代表作《梳妆台》?”徐星星吃惊地问,“三年前,你们县那个女歌手参加全省民歌大赛时,唱的好像也就是这个吧?”

吴青点了点头:“是啊。这个曲谱听说一共有五节,这应该是其中一节。”顿了一下,他又说,“但这个曲谱已经不全了,现在没有人能完整地唱下来。”

“太好了,我这次来,就是想找到‘哦呵腔’的传人!”徐星星激动地说,“你带我去见见这个歌手,马上!”

吴青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你来迟了,她死了。”

徐星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望着吴青,半天才吃惊地问:“没搞错吧?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死了?”

“自杀的,都三年了。”吴青说。清泉县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县民歌比赛,当地流传的“哦呵腔”当然是大家首选的曲目。三年前,有个叫姜燕的青年女歌手,在唱了这首失传已久的《梳妆台》后,获得当年比赛第一名。接着,她代表清泉县到市里、省里参加比赛,先后获得大奖。期间,听说她还谈了一个城里的男朋友。可没过多久,她突然在家里吃下过量的安眠药,自杀了。

吴青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好在她演唱的词曲谱,我当时收藏了一份。”说着在抽屉里翻了半天,找出一张复印纸来。徐星星接过一看,吴青记录的简谱下面,是几行歌词:

姐儿门前一棵槐,槐树种在梳妆台,姐儿梳妆台前坐,手攀槐树望郎来,望郎来,郎不来,奴家姊妹各自开,下蕲水,到巴水,上浠水,去举水,到倒水,五水岸边五棵槐,朵朵槐花带刺开,郎怕扎手你莫来。

徐星星看着词曲,并没有什么异样,她更加奇怪:唱《梳妆台》的姜燕自杀了;在博客里留下《梳妆台》的娄慧,也自杀了。而且两人还都是在家里,躺在床上静静地死去的。这是巧合吗?还有娄慧,真如王新安所说,是想告诉自己什么?这个《梳妆台》,里面真的有什么秘密?

想到这些,徐星星就要吴青带她去姜燕的老家走一趟。吴青说,姜燕的老家在清泉县蕲水边,其实“哦呵腔”流传最广的地方,不是蕲水,而是与蕲水一山之隔的巴水镇。那里的人几乎人人都能吼一嗓子,而且,听说那里好像有个地方,就叫梳妆台。说不定这首曲子与那里真有些渊源。徐星星一听,更是喜出望外:“干脆我们直接去巴水镇!”

两人草草吃了午饭,开车直奔巴水镇。巴水镇文化站的负责人听说是省城的专家下来采风,忙把镇里几个唱“哦呵腔”的老歌手请了过来。

听着大家的演唱,曲调虽然有几分相似,可味道不对。徐星星连忙打住大伙儿,说:“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唱这个。”说着,将娄慧留下的曲子轻轻地哼了一下。

谁知那几个老歌手一听,顿时大摇其头。有位老汉诧异地说:“你唱的是《梳妆台》吧?这个曲子我们都不会唱。听老辈讲,梳妆台后面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姓姚的婆婆会唱,就是不知道现在她还在不在人世。”

吴青很意外,连忙问:“你们这里……还真有个梳妆台?”徐星星更是激动:“去看看,一定要去看看,只要找到梳妆台了,我们今天收获就不小!”

于是两人又沿着巴水东岸出了镇子。走了有十里路,就看见弯弯的河堤边,有一座快要坍塌的封土堆。封土堆由石板沿河底堆砌,一阶一阶修筑而成,远远一看,真的有几分像古时大家闺秀梳妆打扮的梳妆台。在“梳妆台”对面,有一个绿树环绕的小山村,静静地躺在小山的拳心里。

一走进村口,徐星星就迫不及待地拦住一个大嫂打听。大嫂告诉她,这个村子叫姚家村,全村都姓姚,姚婆婆也还健在,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就住在村子东头。听说他们是专程来找姚婆婆的,这位热情的大嫂连活儿也不干了,干脆将他们领到姚婆婆家。

姚婆婆独自一人在家,正坐在门口的槐树下绣着一双鞋面。徐星星一打量,心里暗暗称奇,这老人已至耄耋之年,居然还能挑花绣朵。更让人称奇的是,老人的一双眼睛竟如秋水般沉静,让人一见就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徐星星跟姚婆婆聊了一会儿,说自己想学唱《梳妆台》。姚婆婆一愣,定定地看着徐星星,半晌才长叹一声,说:“伤心女唱伤心曲,你干吗要学这个?”

吴青接过话说:“老奶奶,她专程从省城跑来,就是想向你学这个!”

姚婆婆不理睬吴青,只看着徐星星,喃喃地说:“想学这个曲儿也成,不过你得先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3、姚婆婆的故事

姚婆婆抬起头,眼睛越过树梢,看着远处梳妆台的残垣断壁,缓缓地讲了起来。

早在明朝的时候,巴水岸边的姚家村出了一个大官,人称姚阁老。姚阁老膝下有一个女儿,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精通六艺,就住在梳妆台上的阁楼里,每天弹着曲儿,唱着歌儿,听得河里渔夫搬不动罾,艄公摇不动橹。可姚家有一个奇怪的家规,家族里一向是女性当家,长女从不外嫁,都是招赘上门女婿。虽然这样,上门求亲的官绅子弟仍是无数,可姚小姐一个也看不上眼。

后来,朝廷六部公卿中的兵部熊尚书致仕回家,熊尚书与姚阁老私交甚好,所以两家常有来往。熊尚书膝下有一子,与姚小姐年齿相当,长得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两个年轻人一照面,都是情愫暗生。对这桩天作地合、门当户对的婚姻,姚阁老万分满意,可没想到姚家的老祖母一口回绝,并把姚小姐锁在梳妆台上,不准她出台半步。

不久,张献忠造反,朝廷重新启用熊尚书,命他父子领兵平乱。结果熊家父子中计,兵败如山倒,朝廷就将熊家父子处死。消息传来,姚小姐不吃不喝,以泪洗面。这天晚上,姚小姐换上自绣的嫁衣,站在梳妆台上唱了一夜曲儿。巴水沿岸五乡八堡的人,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曲调,那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江河之上婉转回旋,余音不绝。第二天,姚家人发现姚小姐静静地躺在绣床上,浑身没有一点伤痕,却死去多时。

徐星星完全沉浸在这个悲惨的爱情故事中,听到这里,大吃一惊,失口问道:“姚小姐也是自杀的?”

姚婆婆收回目光,定定地说:“是的,所以后来人都说,《梳妆台》这曲儿有鬼气。现在,你还想学吗?”

徐星星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姚婆婆吐了口气,说:“好吧,我一个孤老婆子,黄土都埋到脖子了,不怕惹鬼气!”说完陡地站起身来,看着远处的梳妆台,高亢的花音夺口而出:

姐儿门前一棵桑,过来过去好乘凉,乖姐与我,我与乖姐,打主张,叫木匠、和盖匠、卖楼板、买檀香、锯楼板、驾船装、到外江、到内江、到镇江、到地狱见阎王,到庙堂见和尚,大和尚、细和尚、你打鼓来我烧香,这个冤家也难当……姚婆婆唱的,与娄慧留给徐星星的曲谱,还有姜燕在比赛中唱的曲调也完全不同,但用心聆听,却能体会出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一篇乐曲的不同乐章。更让徐星星感到惊讶的是,尽管她过去从来没有听过,但姚婆婆唱过的曲谱和歌词,她一听就像用刀刻在心里一样,只一遍,就能一字不漏,一音不差地学唱出来。

姚婆婆诧异地看着她,突然说:“闺女,跟我来!”说完迈着小脚走进屋子里。徐星星不知她要干什么,犹豫了一下,看了吴青一眼,还是赶紧跟了进去。

屋里光线昏暗,过了好一会儿,徐星星才适应过来。只见姚婆婆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异彩,压着嗓子,低声问道:“你是蕲水姜家的姑娘,还是浠水娄家的姑娘?”

徐星星没听明白姚婆婆的话。姚婆婆上前一步,苍老的手一把抓住她,追问道:“要不,你是举水嫘家的,或者是倒水姬家的?”

徐星星还是莫名其妙,摇着头说:“婆婆,我不是……我姓徐。”

姚婆婆一听,眼睛一下子暗淡下来,猛地甩开徐星星,歇斯底里地吼道:“滚!你给我滚!”

4、五水蛮

徐星星被姚婆婆赶出来后,吴青连忙问姚婆婆说了些什么,徐星星便把老人问的话学了一遍。吴青奇怪地说:“她怎么问你这些?这可是我们鄂东有名的五条河流。”

“此话怎讲?”徐星星不明所以地看着吴青。

吴青只好耐着性子跟她解释,这大别山以南,有五条向西流淌的河流,分别叫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因都是向西流淌,又称西阳五水。早在春秋的时候,这里就是古巴人的流放之地。最初是楚国灭了巴国之后,将敢于造反的巴人流放到这里,并在巴水设县管理五水蛮。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巴人一次次造反,一次次溯长江而上逃回故乡,又一次次被流放回来。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巴人在此繁衍,所以说,鄂东民歌所有的基调,都可以从巴水民歌里找到,而巴水民歌的旋律,则可以从四川民歌中找到出处。

吴青这一番话,说得徐星星一头雾水。她盯着吴青,问:“这些又与《梳妆台》有什么关联?”吴青一拍巴掌,叫道:“对,《梳妆台》!难道这《梳妆台》曲谱,与五水蛮有关?”

徐星星只关心曲谱,懒得多想,便回头找领他们来的大嫂,向她打听姚婆婆情况。

同类推荐
  • 你当我是谁

    你当我是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花儿与手枪

    花儿与手枪

    著名诗人、小说家成都凸凹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系作者近三四年发表在全国专业文学期刊上的中短篇小说作品的精选合集,由三个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构成。
  • 政治暗潮涌动

    政治暗潮涌动

    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站在世界历史的潮头,独领时代的风骚。因此,我们学习民族的历史,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到我们民族的价值和不足,以找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 谁和我一起吃榴莲

    谁和我一起吃榴莲

    一个在北京呆混不下去的“我”,返回小城打算贩卖热带水果挣点钱结婚,遇到了在迪厅卖唱给吸毒男朋友挣钱的小顺。我喜欢秦海璐主演的《榴莲飘飘》,从而喜欢上和“榴莲”中同样经历的小顺。远不可及的秦海璐与同样不可抵达的小顺,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念想。小说细节饱满,场景的白描寥寥几笔,如生活的浮雕,清晰而且传神。尤其是曲折幽微的情感表达,那些无边无际的惆怅,那些命如草芥的叹息,那些无处不在的针刺,都让人不觉叹服其语言的表现力。两个失意者,似有若无的情感,形同陌路的猜忌,原本又能以死相拼,结果却分道扬镳。透过小顺那茫无所依的眼神,一寸寸折射出热闹喧嚣的大千世界,无端地就觉得这故事还有太多言之未尽的余韵。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热门推荐
  • 棺人,哪里来

    棺人,哪里来

    我大学读的是艺校,经常在周末去兼职做一些网模,可是那次经理却把我带去了了……
  •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当人的思想中不再有创新的观念,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唯有挖掘和激活人类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五彩斑斓,人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与改造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让读者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以创新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启发,进而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 无敌悍女邪魅男

    无敌悍女邪魅男

    一个叱咤风云的黑道女罗刹,一个俊美绝伦的暗夜妖孽男,一段交锋似的初见,只是一句“你真菜!”结下一段不解之缘,男妖孽腹黑狡诈阴险,女罗刹自恋贪财好色,到底是谁在养谁?到底是谁在主沉浮?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
  • 葬魔

    葬魔

    撕裂苍穹的尊龙族、翻江倒海的巨人族、毁天灭地的半神族、千变万化的魅族……它们,都是天地剧变中,入侵地球的恐怖异魔!曾经的地球主宰人类,自此迎来了毁灭与重生。武者的时代降临!一个偶然中吞吃神秘珠子的平凡少年,因缘际会,踏上了这个神话般争锋的波澜壮阔大时代。为了生存,为了妹妹,他战天骄、屠异魔,一步步走向传奇,走向巅峰!……(ps: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啊啊啊!)
  • 终极之道

    终极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纵有千万道也不及我的六道。且看林云如何杀十二生肖黄金妖将、灭恶鬼九巨头、败人间五行君、闯十八层地狱、乱战修罗场、逆乱天之境......如何以十大奥义、十大法则、十三条道成就终极之道。“畜生地、饿鬼冢、人间域、地狱塔、修罗场、天境、挡我林云者....死。”
  • 末途启天

    末途启天

    一个关于两世界间故事,纵使千夫指,依旧执剑踏苍天。洪荒流与修道派之间的较量到底孰强孰弱,没落少年是否平庸?苍天有眼视无睹,要天何用,吾当凌仙在择天!轮回几许,桑苍几灭,再回首,你似她...却不是她。
  • 爱是修行

    爱是修行

    爱很简单,爱是一种向往,爱是一种关怀,爱是一种忍耐,爱是一种依恋与陪伴。这个世界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在这个路上,你会遇见与你同行的人。
  • 铭心之恋

    铭心之恋

    百多年前,贫家幼女王若梅,被捡到了军营中。从此,她的命运就和这支军队息息相关。她的思想和爱情,也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她成为人见人爱的“军中之花”,得到众多高级将领的爱慕。她和他们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感叹万千的恋曲,最终的结果会怎样呢?或反目成仇?或分道扬镳?或携手共进?敬请各位拭目以待。
  • 圣道强者

    圣道强者

    带着一本奇门遁甲,在玄幻的世界,踩人,炼丹,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