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400000038

第38章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先锋诗(15)

他的诗歌语言,大多数很口语化,但他常运用很新奇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和镇长儿子的那条狗一样》“雪像狗一样地在小镇上游荡”,可见,雪在诗人当时的感受中,毫无诗意可言。“生活,平淡的就像/雪中的狗,在黑夜里/嗅来嗅去”,这个比喻写出了无聊的生活。这两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很平常,但组合在一起就有了奇妙的效果。《我可以把我的黑发垂下》“圆桌上的两个白瓷杯儿/互相凝望”,“所有的梧桐树,都面容苍白”,“风,也坐进了一张椅子”,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忧郁沉思的感觉。“逢阳光明媚,小风吹/楼前必麻将一桌,围观闲人/常大笑,麻雀惊飞”。诗中写邻居们打麻将,抽烟喝酒,唱歌弹琴,买菜,春游,招待客人,玩游戏等,如同用照相机定格了一个个日常生活片段,从世俗生活中提炼情趣。这样的诗,不追求深度但是贴近人心。

此外,小引诗歌有时会带有一些的叙事的因素,叙事在这里并无他意,跟西川在九十年代所说的“叙事”没什么关系,小引的叙事只是为了在诗中构造一种故事的情景,在这种情感和想象搭建的时空中来体验其中蕴含的彪悍与柔情,荒蛮与宁静:“洁白的面纱沾满鲜血/骨头上的字,蠢蠢欲动,在1949年/我的驼队经过沙漠/枪声响在远方/我有点冷,我向胡大祈示/羊皮袄子能否反着穿?/而三脚木架上烤着一只整羊/而沙丘暗暗移动/而铜纽扣闪烁着光芒/我的女人叫阿的古丽,在1949年,山之阳/她在梦中落泪/她用手指握住我的阴囊”(《骨头上的字》)。尽管在这里有着貌似精确的时间刻度,如1949年等,但这其实是不重要的,它与那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和政治时刻并非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时间背后隐藏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是暧昧和模糊的,它的引用,是为了给这首诗增加一种特异的色彩和背景,给我们读者在猜谜时多加一个模糊的线索和选项而已。小引化身为匪,带着满身的匪性在那种虚构的,异域色彩的沙漠中展开信马由缰的逃离与游走,远离人群,面对黄沙和苍天,与心爱的女人赤裸裸的相拥相爱,显得浪漫而飘逸。

另一首则是《很久很久以前》:“两个土匪坐在山腰/古庙里面正在念经/女匪的乳房很丰满呢/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羊群躲进了小木屋/雪下雪停一直到春/盆地里的河流倒着走呢/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盐贩子们正在改行/运输业已经发达/霓虹灯下的粉子低声唱啊/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骑马的人都死去了/扛枪的人也死去了/抢米的人群躲进黑夜/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是一支古老的时间咒语,它看似为一种时间的表述,实则为时空的挣脱与自由,是摆脱现在与未来的时空大解放。在小引的这首故事型的诗歌里,由于语调的柔缓,整首诗给人一种咿咿呀呀的缓慢和宁静感,像一部黑白时代的电影默片,他写商写匪写女人,写雪中的小木屋,雪中的羊群,写本该残酷的动乱与死亡,仿佛电影里的剪切镜头,转眼飘雪,转眼花开,春来到。死化为一瞬,生也化为一瞬,最后统统走入黑夜,时间的黑夜,归于宁静,安息。

总体说来,小引的诗歌中有形而上的思考,也有世俗生活的展现。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在他那里并不矛盾。

(三)绝境之诗——苏瓷瓷专论

湖北诗坛一向少有极端而尖锐的诗人,自新时期以来,除了80年代的诗坛过客南野和野牛等人以外,湖北诗人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温婉平和的,这种温婉平和不论从思想情感上,还是表达方式上来讲都可成立。而苏瓷瓷在新世纪的网络现身则是个意外的惊喜,她像一个苍白的精灵,尖叫、冷笑、沉默不语,在诗歌语言上是极端的、尖锐的、疯癫的,为湖北诗坛提供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标本。第一次读苏瓷瓷的诗歌时,你就能直接感受到这位作家的光芒,她不需要评论家的鼓噪,也不需推论和摸索,就能直接切入审美的核心,就像我们味蕾对于食物的感应,入口即化,冷暖自知。在湖北的女性诗人中,苏瓷瓷可能是真正值得重视的一个。在新涌现的湖北先锋诗人中,她的表现可能也是最为出色的。随着时间的洗涤,如果评论家愿给予更大关注的话,其诗歌的内在光芒将会得到进一步涌现。

1.天才式写作

苏瓷瓷,1981年出生于湖北十堰一个工人家庭,发生在父辈身上的贫穷、疾病以及不被尊重给童年的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她从小就对世界充满“恨意”,“我心中就是‘恨’,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带着这种“恨意”,17岁的她从卫校毕业后去了一家精神病院担任护理工作。“不想为正常的病人服务,正常的病人比精神病人对我更有威胁。”她认为精神病院是个无比真实的世界,在那里有着最原始的人性。通过对精神病人的体察,她接触到了荒谬与荒诞,而“上班”给个性自由不羁的她带来的束缚、“正常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又使敏感的她感到无比虚无。这些正迎合了诗歌的内在特质,让人体察到超越现实生活的真实。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后,她辞职了。2003年9月,她开始在网上写诗,也因而找到了对抗世界、对抗虚无的方式。通过写作,她变得平和,“这种平和在于我选择一个健康的方式来控诉黑暗”。虽从未涉足文坛,但这个“80后”过早经历的人世沧桑、以及个人独特的个性气质、加上天赋、能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注定了她成为了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天才诗人。她的诗歌很快在诗坛引起强烈反响。从开始写作至今,短短几年,苏瓷瓷创作了不少值得称道的诗歌作品,除了其网络文集《去人间》收录的主要代表诗歌外,她还有《星期六的灰》、《在九龙谷失眠》、《我可不可以不这样生活》、《七月》、《内战》、《异乡人》、《突然》、《碎片》、《死亡和杜撰死亡》、《妖荷》、《青楼女子》、《倾城之恋》、《她》、《一无所想》、《如果我爱》等诗歌散见于其他书刊杂志和网络上。

苏瓷瓷的诗歌源于一种天才而神经质的写作,她的诗歌有着一种非常纯粹的质地和极端的力量,闪露出剃刀一般的冷光。同时她又有着异常出色的直觉表达和意象运用能力,并显出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洞察力,一种对于情感和人世报以冷漠和怀疑的洞察力,总喜欢把人生给撕破,逼到冰冷的死角。所以读其作品的时候,一方面领略到这位天才在语言运用层面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另一方面却让人承受这些情绪的阴暗,变得阴沉下来。

在苏瓷瓷的作品中,她的自我形象突破了女性诗歌中惯有的优雅和矜持,可以用一连串形容词来描述,它们是邪恶、肮脏、疯癫、风骚、阴冷、漫不经心、刻毒、悲观与颓废……近乎一个在绝望谷底肆意的腐烂着的女疯子形象,在这一点上,她很容易让人想到了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

苏瓷瓷用疯癫而极端的语言来描写死亡,来表达对于生活、男性、婚姻与爱的仇恨、绝望与怀疑。她只愿相信孩子的纯真,粉红色的脸,而拒绝相信粉红色的爱情和世间的其他人事关系,对世界和男性竖起了尖刺,蜷缩在自己小小的蜗壳里。但是在绝望的背后,却藏匿着对于美好的无限向往,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女诗人的软肋,一个女人的美好与柔弱。比如,她在《一夜》中写道:我可以现在就疯,但是我梳着长发/有条不紊的让它先黑/证明自己的青春和美貌/然后回忆喝过的药片/在某一阶段,还要适度的流泪/再抚摸皮肤/它如果不能更黑/我想还是先疯/躲过一夜/最后/决定谋害谁。

在这首诗里,阴冷邪恶与美好情感共同交汇,让人看到阴沉与冰冷,也让人看到温情与爱的渴望,疯狂的背后有着温婉的内心,在绝望的毒汁后面依然隐藏着对于温暖的回忆和追溯,给人的心灵带来了冲击和震撼。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苏瓷瓷这样,让诗歌中的阴冷邪恶与美好的情感并存,来表达一个疯子般冰冷的女人背后的温情与爱,苏瓷瓷的写作既符合所谓的女性写作的特征归纳,也有异于这些归纳的地方,而这正是她对于审美和诗坛的意义之所在。其特异之处在于:她的作品虽然逃避不了被学者普遍归纳的命运,但却有着很多旁枝逸出的部分,不属于任何既定的概念和阵营,仅属于最小的个体,是他们作品中真正属于个人创造的部分,是光芒与诱惑,也是我们从作品到文学史,再从文学史到作品的理由之一。

苏瓷瓷的写作是一种非常态写作,这种写作能够突破常态写作下已经硬化的审美壁垒,它也许是琐屑狭隘的、偏执病态的,但正是透过这些私人化的表层,才能切入审美特异性和语言的特异结构中,才能感受领悟以往人性灵魂中遭到忽略的部分。

这也是一种内倾式的写作,即倾向于自我的内部挖掘,挖掘能力往往异常强大,起点高,一下子就能挖得很深,但却更容易见底,往往是横空出世,戛然而止。所以这种内部不应该是一个自闭的内部,而应该是一个丰盈、和外界感应循环的内部,它是可以无限挖掘的,如果没有一种深度、丰富和生长的保证,便会造成一个短暂的天才。

苏瓷瓷的写作是一种自发自如的写作,这种自发自如不仅来自于自身的禀赋,也来自于她对于自身气质与文体风格的契合度的感应。一个作家在写作实践中,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自发写作、自觉写作、职业写作。一个理想化的职业写作者不仅是自发写作者,自觉写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文学生产者。这种职业化不应被简单的理解为体制约束和异化过程,而应被看做一种自我的身份认同和为文学事业的工作。职业写作作为一种有既定目标和持续的文学生产,它所倚赖的不再是单纯的天才和激情,而是一项在内外迫力下进行的刻苦的写作训练,有着终其一生的目标和追求,对于技巧的无止境追求和自我灵魂及人性的深入洞察。而苏瓷瓷的问题正在这里,过多的倚赖自己的天才写作,天才写作虽然浑然天成,光彩夺目,但很难确保下一刻不陷于黑暗,它面临着随时终止的危险,虽然苏瓷瓷对这种中断的可能性并不介意。而理想化的职业写作却要求长久不衰,稳定发挥甚至老而弥坚。这不仅是苏瓷瓷一个人的问题,也是湖北文坛的普遍问题,湖北一向少有老而弥坚的作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自身还不够博大,不够深刻,倚赖天才而不是借助天才来刻苦修炼和进行突围。最后,天才的界限成为写作的界限,界限之外,举步维艰、寸草不生。

这干涉到一个审美难度的问题,审美难度不仅代表着一种写作的诚意,同时,它也意味着一个天生的诗人要艰难的突破自我边界,从自身突围,去寻求新的审美生长点,天才有时候会因为深入而在表达方式和题材上显得褊狭,这一点对他们而言可能显得更有必要。只有这样,诗人的自足状态被打破,涌进新鲜的血流,他的写作不仅找到了新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也完善和拓展了作家的自我风格和认知思考。他完善的不仅是写作,也是自身的灵魂,他曾用写作打开了第三只眼,而现在,他将继续开启第四只眼。苏瓷瓷们已经打开了天才的闸门,如果能经过自身的刻苦修炼,在天赋之后,应该是老而弥坚的延续,而不是短暂而黯淡的退场。

2.死亡意识

中国有很多那种诗人,写起诗来长期是一副脱俗或痛彻的样子,但内心却是心满意足的,浅薄的美好对他们而言,向来就是纹丝不动。他们牢牢的盘踞在生活之上,偶尔的忧伤和发飙不过是甜面酱上的咖喱粉而已。但由于他们自身体验的浅陋和虚伪,诗作总不免流于浅薄的倾向。而苏瓷瓷的诗歌则饱含有一种非常真诚的意味,是一种掏心掏肺的写作,不留一点余地,含有真正的痛彻和大绝望,这种极端表现就是死亡意识。死亡意识在女性诗人中并不少见,但大多是一种品赏和隔岸观火,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语言策略和排泄的呻吟罢了,只有苏瓷瓷是一头扎进去,在谷底的火焰中抵达人生的尽头。她在生活中不只一次自杀,其诗歌也不只一次的写过她的那种死亡体验,甚至可以这么说,关于死亡的体验是她诗歌的源泉之一。

在一首名为《冰凉冰凉的》诗歌的开头,她写道:“我还是回来了,一个人/毫发无损的回来了。”可是这怎样的一种返回啊?这种返回甚至带有一种憾意与绝望得平静的苍凉感。没有拯救,没有远离,无非是从死亡的终结里重新浸入冰凉的承受中。对比着“反抗绝望”,苏瓷瓷亮出了褐色的底牌“反抗希望”,如同海子在《春天,十个海子》中一样:“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在另一首诗里,她这样写道:“我无法控制这朵云的去向/站在井边/也许它就溺死在水里/站在山上/也许它就摔死在树下/也许它就在我的唇间/让我咬住你的喉咙/变成两种空白。”自我毁灭的意念变得不可遏制,却又表现得随意而漫不经心,正是在这种漫不经心,破碎溃散的心态中,表达了真正的残酷和绝望。她呼唤死神,真诚而真切。在诗歌中表现出坚强和决绝的姿态是容易的,自怨自艾、柔弱细腻更是不足挂齿,难的是情感和表达的纯粹和坦荡,而苏瓷瓷在这点上强于很多国内的女诗人。

苏瓷瓷在技巧上不是那种很老到(比如余笑忠)的类型,而是显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高超。她的诗作中很难看到形而上的东西和所谓的思想深度。但这并不能否认她诗歌的丰厚和深度,她的诗歌处于一种沉湎的状态,她的深度纯粹来源于一种体验的深度。

3.特别的母性意识

苏瓷瓷有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母性意识,这集中地体现在她的那首《给我的小女儿》中:“……我的小女儿,我不祈求你漂亮/我不祈求你聪明我也决不祈求你幸福/我只祈求你有天鹅绒般华丽温暖的伤口/祈求你相信所有的男人并且爱他们/棉花开在缝隙中,它堵住了我下辈子的肮脏/女儿,这时我属于你/我可以带着臃肿的身体带着黄褐斑等待你/我知道你在路上行走,经过医院红灯区/经过坟墓和一场婚礼,咯咯的笑个不停/为了等你,我几乎忘记自己/我不要年龄不要美貌不要宴会/一个人,一副骨架/在小花袄前等你/你来之前,我不想露出乳房/你来之前,我已经老得不能再爱你的父亲。”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 带笑的匕首

    带笑的匕首

    本书收录了作者30多篇作品,内容包括:欧洲人晒骄傲、司马迁三回邮件、李真阎王殿争辩、局长的背影等。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热门推荐
  • 皇上别过来: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别过来: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会娶你。护你一世安宁。”他这样说。“我会许你一世繁华。”她对他说。“你却只能负我三次。”到头来,第一次,他将她拱手让人,让她差点失去第一个孩子,受尽拆骨的痛楚。第二次,他为了她的一句笑言,甚至不惜让她受下噬心之痛。那最后一次天谴来临前,她只是那样凄美的笑着“我终究是错了……”所有悲欢离合,最后……不过付与说书人。
  • 绣像红灯记

    绣像红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盒饭三国

    盒饭三国

    一天,全知全能而又无聊至极的主神突发奇想,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用强大神力创造出数百个三国人物,并让他们以现代网络小说为剧本,拍摄三国类型的军事穿越电视剧供自已观看。可是不久后主神就失去了兴趣,淡忘了这回事。而那些被创造出来的三国人物,还在日复一日地表演着………(已完本)
  • 源天鼎

    源天鼎

    一道轮回三千万,生生世世轮回中。天圣道祖为争天道用“动地”源地瓶将“惊天”源天鼎打散。三千万年后,天门将起。韩扬道祖携“惊天”源天鼎回归。
  • 鬼眼阴阳师

    鬼眼阴阳师

    木流星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待业大学生,因为姐姐的离奇去世,不得不接下家族千百年来的一个担子,成了一位守着家族事业的阴阳师。无意中遇上了一个怪男人,不光每次自己的生意都要来插上一脚,还不要脸的说:“这是妇唱夫随!”天哪,这是闹哪样呀!
  • 灭王除虚

    灭王除虚

    前世魔王因情毁天灭地,灭天道除九宗,终归虚无……再转生,逆苍穹明前路,走不归之路……
  • 阳光美少女:女生的形象与气质

    阳光美少女:女生的形象与气质

    本书指导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如何提升女生的形象与气质。全书共计8章,内容包括:魅力无极限、美眉加油站、优美风景线、超级人气迷、温柔小女生、淑女速成季、校园时尚美等。
  • 风雷动九天

    风雷动九天

    明朝中叶,武林高手层出不穷,七大门派,一教两帮,四大世家,更有“东沧海,西昆仑,南天孤燕北神龙”四大高手,都为天下第一的名号勾心斗角,烽烟四起。此时,东海出现两大海盗集团,倭寇横行,中原武林更为混乱,大多说有识之士基于国家大义,联合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携手抗击倭寇,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英雄故事。风雷动九天讨论群:110498652
  •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这本书以汉朝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把大师、要事、名人等串联起来,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希望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 大修行者

    大修行者

    二十一世纪,在这钢铁林立的现代都市中还有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能飞天、可遁地。黄苍、因心血来潮想上山拜佛,秉承着一句“我要见佛,佛若见我、必会有路”便一头扎进了驼峰山;即使走错了路也丝毫不悔改......知足树前黄苍见无路可走,万念俱灰之下欲轻生寻死,可是冥冥之中有天意,让黄苍得见另一个‘世界’。“佛说有缘人,道说道非道,莫言苦与厄,只言他化道,他化道、亦非妙、既非妙、何非妙?”不一样的仙、不一样的神、不一样的佛、不一样的道、不一样的法术、一样的修行。(本书架构别具一格,却又有与以往的修真、修仙小说有着相似之处,切莫以以前的看书经历来标榜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