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7600000010

第10章 随笔文论卷(10)

应该说,就是从“三农问题”开始,《天涯》开始从宏观整体性的讨论进入了一些微观的、具体的问题的讨论。这里列举一下,就有韩德强等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潘维关于具体的民主制度的设计;郎咸平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调查报告,这篇文章很多人可能没有特别留意,是《天涯》2002年第一期发的,题目叫作《教会、股份制与监管》,是揭露号称中国最大最强的“庄家”德隆集团的,这是郎咸平先生在国内人文刊物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还有王晓明的《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揭露并分析批判1990年代以来新出现的市场意识形态,这个工作他现在还在做下去,并延伸到广告业、房地产业;还有孙立平《19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关注中国社会分层的调查与思考,孙立平是一个起始者……这些具体问题,《天涯》也没有触及一下就算了,很多讨论还在继续下去,深入下去。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生态问题”,前面说了,《天涯》发起过一次生态—环境问题讨论,推出过一个《南山纪要:我们为什么谈生态—环境?》,在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但《天涯》并不就此罢休,在国内一些环保组织发起“保护虎跳峡”运动时,《天涯》立即做出反应,全文发表了他们的号召签名的呼吁书,《天涯》是当时唯一全文刊登这份呼吁书的报刊。这其实就是《天涯》自对“生态问题”的宏观的反思之后,进入到具体的一些行动的表现。接着,《天涯》到了最近,又和“自然之友”等联合发起了“自然生活与思想”的征文,希望在全社会推广一种自然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认为,这样的工作只要坚持下去,迟早会取得一些成效,比如在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北京等地的宾馆里已经不再主动提供洗涤剂,除非你需要时才会给你,确实一般宾馆里的洗涤剂、洗涤用品都给浪费掉了。还有比如室内温度,专家研究出26度是人体最适应的温度,而且空调26度时是最省电的,现在很多宾馆也都将空调的温度固定在26度……这些情况的出现,应该说与环保组织做的大量工作有关。从支持“保护虎跳峡”运动到“自然生活与思想写作”

征文,其实都是《天涯》对生态环境问题讨论的继续深入与具体参与。

因此可以说,《天涯》十年,其实也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性反思到具体问题讨论的过程,但其基本的立场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它在改刊之时确定的:道义感,人民性与创造力。以及后来又提出过的一个基本类似的主张:“立国,立人,立心。”

文学艺术:边缘底层的立场关于《天涯》的文学,学者张新颖有一段话概括得很好,他说:“文学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个制度化的过程当中,伴随的是不断的排斥,就好像我开始接受到很多东西,但是后来有个人告诉我说那些不是文学,于是我就把它排斥掉了;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又有人告诉我什么什么又不是文学。比如说我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后来到我学文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是故事,而不是文学。然后慢慢地排斥到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孤立的一个圈子,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把它叫作文学。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个圈子说得好听一些,比如说随着它越来越孤立,它越来越‘上升暞了,就是说它越来越‘高暞了。但我有时候想,如果文学不是一门‘上升暞的艺术,如果文学是一门‘下降暞的艺术,那么它会怎么样?文学在‘上升暞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技巧、很多的意识、很多很精致的东西,但是它丧失的是什么?那样一个很广阔的、那样一个很基础的、那样一个在我们的文学教育中不断被排斥掉的东西,真的是没有用的东西吗?那样一个东西真的是和我们的文学没有关系的东西吗?所以说我觉得,像‘民间语文暞、‘作家立场暞这样的栏目的设立,不应该说是在文学这个门类之外又有了一个其他类型的栏目,不必说它是一个另外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它就是文学,就是一个本来不应该被我们关到文学的大门之外的东西。”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张新颖在编辑年度最佳散文选本时,经常把《天涯》“民间语文栏目”里的日记或者书信之类直接选进去。而这个,也应该说是《天涯》最初开辟“民间语文”栏目的初衷,那就是把那些鲜活的、质朴的老百姓的带有文学创作色彩的文本保留下来,我个人称之为“反文学、反纯文学之道而行之”的文学创作,张新颖则称之为“下降”

的文学,“下降”到更广阔的地面上,而不是老悬在半空中的文学同时,它也引导作家与更广大的社会、生活、民众建构一种关系。确实,老百姓的书信、日记、检讨书、口头禅、公文、检举信,甚至判决书里,其实蕴藏着老百姓的语言智慧、反映着他们活生生的现实与生存状态。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的土壤与基础。《天涯》正是以这样一种边缘的底层的立场来坚持自己的文学之道。按韩少功、蒋子丹他们最初的说法,就是要让作家走向社会现实,让普通百姓走向文学。

基于这样的文学立场,《天涯》在它的各个栏目版块中经常互相呼应,比如在“作家立场”,经常组织一些作家对现实问题、社会问题及公共话题的讨论,比如反省所谓纯文学、反省个人化写作、呼吁重建公共性、重建文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等,《天涯》曾经发起过一个“作家和世界”的讨论,发表了五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拉斯、萨拉马戈、希尼、戈迪默、奈保尔等关于当时世界形势的现场争论,同时还发表了诗人北岛的随笔《午夜之门》,写北岛参加一个国际作家声援考察团,到达巴勒斯坦,在枪林弹雨的恐怖氛围中,会见阿拉法特,对第三世界表示道义上的支持,还有作家张承志关于反对当时所谓“恐怖主义”这种说法的短文……这个专题一度反响强烈。

另外就是对“文化研究热”的引导。《天涯》最早对文化研究有过比较系统的介绍,由李陀主持、在《天涯》开辟过一个“媒体与大众化文化专栏”,这个专栏介绍过一些真正贴近现实的文化研究工作,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的文化研究成果,把文学批评家的视野也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与生活。在这样一种思路下,《天涯》后来又相继发表了一些关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文化现象与文化潮流的批判性的分析研究文章,如关于广告业、关于美容业以及所谓的木子美、超级女声、芙蓉姐姐等现象,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主流思潮的批判性视角。

还有就是关注底层。《天涯》在文学界率先发起的“底层的表述”问题的讨论。并且从两个方面来引导社会关注:一是让年轻一代开始关注底层。很多1970年代、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底层的生活完全不了解。比如说《天涯》发表过一篇《一个上海白领的心里话》,这个最早是在网上的讨论,说的是一个上海白领以前一个月的工资是8000块钱,到哪里都坐飞机,而且他一直生活在上海,出入的都是宾馆酒吧。在他的视野里,看不到穷人,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穷人,直到有一天他出差到了一次陕西,才发现中国不仅仅是上海,中国原来还有陕西,还有黄土高原,他觉得很震惊,在网上发了这个帖子。从这个讨论开始,《天涯》发了一系列比较年轻的作者的文章,叫做“一九七零年代的底层经验”,谈这些年轻人到工厂、到乡村的一些观察、思考,引导年轻的一代关注底层;另外就是发起一个“关于底层的表述”的讨论,当时的初衷就是觉得中产阶级文学大行其道、铺天盖地,而作家作为社会的良心和灵魂的工程师,不能过于依强欺弱,不能过于恃强凌弱,作家就是应该站在弱势者的立场、边缘者的立场,应该多关注底层。这场讨论吸引了众多作家、批评家参与,比如王晓明、蔡翔、刘旭、薛毅、陈燕谷、摩罗、刘继明、夏榆等,讨论关于底层的表述,如何表述底层,讨论“穷人恒穷”,为什么穷人永远是穷的。这个讨论后来又延伸到其他文学刊物,还在继续。

同时,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上,《天涯》也倾向底层和边缘的作者。比如新疆青年作家刘亮程,很多年一直默默地在新疆的一个偏僻乡村写作,写了一系列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天涯》以前所未有的版面推出,并配以著名作家史铁生、李陀、南帆、李锐等的评论文字。刘亮程的散文迅速被广泛转载,并进入大、中学教材。还有安徽马鞍山的青年诗人杨键,本身是一个下岗工人,《天涯》从1996年起持续地发表他的诗作,如今已具有广泛影响,被誉为“草根诗人”。

此外,《天涯》还注意为作家们提供一些另类的文学资源与思想资源,比如对甘地的介绍。以往文学界热衷于介绍西方的潮流,而对于国情相近的亚洲国家忽略不见,《天涯》刊登了甘地的随笔《真理静修院院规》之后,在文学界反响强烈,有作家甚至将这篇文章复印了几十份散发给朋友。基于同样的考虑,《天涯》也注重对传统资源的挖掘,比如重新刊登钱穆、章太炎等人的文章,启迪当下。

“艺术”栏目的做法与“文学”栏目有些类似。比如关注一些边缘的新的艺术力量,像贾樟柯,《天涯》就比较重点的介绍过这个导演。《小武》刚出来时,《天涯》就发表了相关评论,后来,又接二连三地发表过关于了贾樟柯本人及其一些电影的介绍。还有国内的纪录片,由于纪录片一般都关注现实,与《天涯》的宗旨很接近,所以《天涯》几乎发表过国内大部分比较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和研究者的文章,像吴文光、吕新雨、张亚璇、温普宁、禹成明等。“艺术”栏目也发起过关于公共性与个人行为艺术的讨论,在艺术界颇有影响。

可以这么说,《天涯》在文学艺术界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一种精神的提审,而且是一种整体性的提升。为整体的文学艺术建设,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资源,是“立国、立人、立心”的一种“立”。

几点办刊心得与国内众多的文学刊物比,《天涯》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就内容而言,《天涯》的包容性非常突出,信息量也非常大。《天涯》的包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坚持自己的办刊立场的同时,尽量做到兼容并蓄。比如一般人认为《天涯》是一个“新左派”刊物,但实际上,几乎大部分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都在《天涯》上发表过文章,而且不少是他们的代表性文章,比如秦晖、何清涟、汪丁丁、徐友渔、刘军宁等,此外,保守主义的萧功秦、民族主义的王小东等,也都是《天涯》的作者。可以说,各种观点立场的作者和文章,《天涯》都一视同仁。《天涯》努力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和讨论交流的场所;二是《天涯》的五大栏目“作家立场”、“民间语文”、“文学”、“艺术”、“研究与批评”的设置,使得《天涯》几乎包罗万象。此外在常设栏目如“作家立场”等五大栏目之外,还有不固定栏目如“特别报道”等,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人文门类都囊括其中,这就使得《天涯》能够涉及人文领域的所有方面,这样的雄心与气势,这样的宽度与广度,在中国应该说没有第二家。而且具体到其中的一些栏目,如“民间语文”,本身就包容性很强,既可以是历史资料,比如明清契约、文革日记等;也可以是现实内容,比如乡村中学志愿者书信、芙蓉姐姐网络自白等。

至于信息量,这是很多《天涯》读者对杂志最满意的地方。《天涯》每一期都讲究策划,但决不是干巴巴几篇文章一发就了事,而是经常在文章背后配发一些相关资料或文章,名曰“参考资料”、“参证文本”,将具体文章所涉及的背景及与此文章相关的内容一起刊登,使读者对文章的写作动机及其针对性一目了然,同时也扩大了读者的视野,方便读者看出文章背后的更多的内容,对此,不少读者称“受益匪浅”。此外,《天涯》还有一个小栏目“环球笔记”,这个栏目其实就是思想文学界信息动态摘要,其涉猎面很广,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无所不包,一些非专业读者对思想文学界的了解与掌握都来自这个栏目,他们甚至对这个栏目产生了依赖心理,评价“一册《天涯》在手,基本上对当下的思想、文化、文学界的动态、研究、创作有了一个大致的基本的了解,掌握”。而《天涯》也通过这个栏目,可以补充所刊登文章暂时未能涉及的内容,比如文化保守主义浮出水面后,《天涯》就接二连三地摘发了蒋庆、康晓光等人的言论,正好弥补了所缺。

而就形式而言,《天涯》也颇多创新:一是前面说的栏目设置,本身就打破了传统文学刊物按小说、散文、诗歌划分的惯例,一度在文学刊物中兴起一股模仿潮流;二是《天涯》支持和鼓励文体创新和文风变革,提倡自由的、活泼的文风,带头尝试“跨文体写作”,后来这也在文学界引领了风气;还有封面在国内率先采用牛皮纸设计,显得质朴、大方,也深具中国特色。

在《天涯》编辑部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要求:把每一期当创刊号来办。比如基本上每一期保证有一到两个亮点,这些亮点再逐渐深入,发生连锁效果,成为思想文学界的热点话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按《天涯》同仁的自我鼓励,就是要:“敏感,因而敏锐;关心,所以关注”,只有对现实、社会与民众有真正的关心与敏感,才可能真正地知其所知,想其所想,忧其所忧,才会提出他们也关注与敏感的问题,我在回答一位记者的提问时,就提出“要带着问题意识办刊物”,而只有这样,所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才不流于空洞、无聊、狭隘,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诗人于坚称:“《天涯》是国内最具原创性的人文刊物之一”。当然,我们不会因此暗地里沾沾自喜,更多地,我们视之为鼓励,视之为还要继续努力与前进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常用成语纠错480例

    常用成语纠错480例

    成语作为人民智慧的结晶、汉语言中的精华,以其约定俗成、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用对了,彰显文采;用错了,贻笑大方。本书按拼音字母排序,汇集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中常用的、容易用错的成语,并对其出处、本意、错例以及错误原因进行了分析解释,以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爱,永纯

    爱,永纯

    本书是《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和病中妻子吴萍共著的随笔集。2012年,郎永淳妻子吴萍罹患乳腺癌并出现癌细胞转移,郎永淳和吴萍做了一个决定——吴萍去美国休养,已经考上北京知名中学的儿子留学美国,陪伴妈妈。夫妻双方用各自的视角,分别于中美两地回顾近二十年来关于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的心情感悟,笔触真挚,感人至深。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穷与富·我为什么是富人

    穷与富·我为什么是富人

    真正意义上的富人是富而且贵的。“富贵”这个词实际上是包含着两层含义的:一是“富”,二是“贵”。有钱只是“富”而已,并不必然意味着就“贵”,同时有钱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得到尊敬。只有那些既有钱,又有品味、时尚,且能活出生活韵味的人,才是受人真正尊敬的富人。这说明,我们在需要不断建立新的物质衡量指标的同时,还需要确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关富人的道德指标、良心指标和制度指标。本书的目的就是分析富人应当具备的素质,描述富人的生活方式,展示富人的心态,最终是探讨一种新财富观,并倡导一种新富人观,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之道,使人们真正享受到富有的乐趣。
  • 大客户销售:技巧与策略

    大客户销售:技巧与策略

    本书内容有:初识大客户、分析大客户的采购风格、大客户人员概述、接近大客户、与大客户谈判、处理客户异议、大客户管理等。
  • 恋人拯救计划

    恋人拯救计划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当左乔爱上陈暮寒的时候他已是病入膏肓,她看着他一天天衰弱终至悄无声息。慈安寺前求来的白玉环让左乔重回过去,她多番努力想要改变未来,却发现一切都走向不能控制的方向……
  • 修真小子

    修真小子

    林天本是京城、林家大少,奈何父母不被家主看中,连自己也受到几个堂弟的凌辱,到最后还被逼得离家逃走。…………还经常被追杀……所幸不死得了一本秘籍,从此…………
  • 绝世荣华之一代夫人

    绝世荣华之一代夫人

    他是南阳王,无心无情,冷酷霸道。身边女人不少,能让他看入眼中的没有几个,可是他却碰上了她!成亲一年,根本就不能让他有任何兴趣的王妃!她是南阳王妃,蕙质兰心,足智多谋。在他其他女人的算计下依然能够活得好好的她,对他同样看不入眼!一次次危难中,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应对,他渐渐为她倾心,可她仍旧铁石心肠。她替他收下了皇上赐下的美妾,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他气急败坏,她就这么看不上他?就这么想要将他推出去?
  • 从今天起做神兽

    从今天起做神兽

    在世人的眼里,强者该死,弱者更该死,只有乖乖顺从世俗的眼光,才能苟且得活得很好“我想成为神兽,是因为我想保护所有人;我不想成为神兽了,是因为我保护的人都想杀了我。”在世人的眼里,强者该死,弱者更该死,只有乖乖顺从世俗的眼光,才能苟且得活得很好。在这人非人,兽非兽的混世里,他拿着一根拐杖,身体被夺,只好借住动物身躯去与敌人斗智斗勇;他拿着一本菜谱,却学会了天下最致命的东西。最后他本可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他犹豫了,面对人性的分裂残酷,他该如何选择?
  •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朝花夕拾古记

    朝花夕拾古记

    她,从一个小乞丐一朝贵为公主;他,无双公子,江湖神医。一顶大红喜轿子抬向何家?!师徒二人是否再有爱恨交集?看今朝天下第一悲剧!
  • 神州战纪

    神州战纪

    上古之时,种族林立,仙神显迹,可后世却只有其传说,难见仙神。当万世后一切重归原点,神话时代再次降临,仙神消失之谜能否解开?万族再次现世,华夏一族又将何去何从?既然上天给了我们枷锁,那我们就应打破它。先祖的希望我们的荣耀,终有一天我们会完成---主人公寄语本故事纯属虚构
  • 仙厨榆树街

    仙厨榆树街

    每一颗种子(小麦、玉米、花生、大豆)都是有生命力的,种子死亡的时候,生命力消失。如果能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烹饪,将种子的生命力保存在要做的食物(绿豆糕、花生饼)里面,当你将这块食物吃下的时候,就拥有了其中所含所有种子的生命力。这就是特殊烹饪。本书说的是一个精通特殊烹饪的仙厨在美利坚榆树街的生活故事。榆树街=猛鬼街。在休闲生活的基础上,本书会利用美恐里面的轻松剧情装逼把妹。喜欢本题材的推荐收藏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