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6100000032

第32章 让底层不再沉默(2)

她还申明:“我就是一个小市民。”她解释说:“‘俗’这个字在中国文字当中本意不俗,意思是有人有谷子,有了人有了粮食岂不是一个美好世界?”(程永新、池莉:《池莉访谈录》,见《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这种解释再鲜明不过地表达了池莉的世俗立场和乐生意识。她关心的是底层民众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不是精神上的超越。有吃有喝,其乐融融!池莉要解构的是精神神话和形上神话,要认同的是物质神话和世俗神话。池莉视野中的底层民众是安于现状的乐生群体,而方方视野中的底层民众是陷入生存困境的迷惘个体。方方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池莉是一个快乐主义者,她们的底层意识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就如同古希腊哲学史上皮浪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的区别一样。皮浪是古希腊著名的怀疑主义者,而伊壁鸠鲁则是快乐主义者。伊壁鸠鲁最早提出了“一个人被鞭挞的时候也可以幸福的”(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7页。)的命题。对于池莉笔下的底层人物来说,活着最重要,“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哪怕是艰难的活,苟且的活,被奴役的活,被鞭挞的活,人也要在活着中苦中作乐。

这种苦中作乐的乐生意识,正是池莉底层叙述的核心。人们经常所说的池莉的平民意识,或者市民意识,其核心正在于这种世俗的乐生意识。当然,池莉笔下的底层人物活着也会有痛苦和困惑,但在池莉的世俗视野中,这种生存之痛被苟安之乐遮蔽了。如果说阅读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经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生活就是好!”,那么在阅读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过程中,另一个念头也会不自觉地蹦出来,即“生活就这样也好!”所以,池莉底层叙述中的乐生意识中也隐含了无奈情绪。正如池莉近作《生活秀》中所说:“只有日子是最不讲道理的,你过也得过,你不想过,也得过。”在这种被动的生存中,女主人公来双扬的“全部生活就只是卖鸭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来双扬被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所纠缠,如无能的哥哥,可怜的侄子,堕落的弟弟,风流的嫂子,隔膜的父亲和继母,还有个人的情感纠葛,老屋的产权问题等等,生活远不是一场卖鸭颈秀那样的风光。不难想象,同样的题材在另一个作家的笔下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样子。那样的来双扬将是一个痛苦和忧郁的来双扬,一个被生存之重压得无力承受的来双扬。而池莉笔下的来双扬是一个知足乐生的底层女子,她泼辣精明,干练爽快,快乐主义是她的基本人生哲学。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自己的物质和心理需求,这是来双扬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她对继母态度的变化如此,她对九妹的亲事处理也是如此,中间体现了来双扬的快乐利己主义的人生理念。至于妹妹来双瑗,小说中一直是作为嘲弄和调侃的对象来勾画的,来双瑗的知识精英姿态被池莉无情地消解了,但她唯独对来双扬的世俗乐生安命意识保持着足够的宽容、理解和欣赏。

三、后革命语境中的底层叙述:

救赎意识与抗争意识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到四十年代的延安解放区文学,再到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革命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显赫的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新启蒙话语的确立和后启蒙话语的兴起,建国后的主流革命话语几乎丧失了自己的位置。九十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建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富人阶层和中产阶层与底层民众之间的物质差距越拉越大,社会的两极分化趋势相当严重。农村经济凋敝,工厂破产倒闭,曾经当家作主的工农大众逐渐在失去主人公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一度退隐的革命话语有了复兴的迹象。

革命话语不同于启蒙话语,它们之间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区别。启蒙话语强调文学的人性本质,而革命话语强调文学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启蒙话语主张通过文化批判和国民性的重建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革命话语致力于政治批判和阶级革命来谋求民族独立,建构新中国。历史证明,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也可以把中国带入“文革”浩劫。因此,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左翼话语,并不是对曾经主宰中国一切的主流革命话语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革命话语的一种扬弃和超越。一方面,新左翼话语主张直面社会的两极分化和阶层分化,呼吁关心底层民众的艰难生活,强调继承中国革命文学的人民性传统,另一方面,新左翼话语也并未忽视革命的负面的历史教训,所以并不主张通过阶级反抗和政治革命的激进方式,而是希望通过建构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秩序,来改变底层被奴役的处境。至于依旧固执于激进革命立场的左派声音,并不是真正的新左翼话语。真正的新左翼话语是一种后革命话语,强调的是阶层而不是阶级,是改革而不是革命,是和谐而不是对抗。

湖北作家刘醒龙,是九十年代中期“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以关注农村和关注底层著称。虽然八十年代的刘醒龙也曾在新启蒙语境中创作过大量的寻根小说,被誉为“大别山之谜”,但只有在九十年代的后革命语境中,刘醒龙的创作才真正找到自己的话语位置。《村支书》和《凤凰琴》在九十年代初的大放异彩,《分享艰难》在九十年代中期之所以对文坛构成“冲击波”,潜在的原因,正在于这些小说和日趋成型的后革命语境之间相契合。刘醒龙的后革命话语,在九十年代中期的长篇小说《威风凛凛》中已经初现端倪,及至新世纪的长篇大著《圣天门口》,更是集中体现了作家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的深切反思。这种后革命文学话语,既重视文学的“人民性”,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又强调“社会和谐”,主张通过道德劝诫来净化社会的风气,提升公民的精神品格,以期最终消除社会的不公正,从而化解底层民众的苦难。《圣天门口》中梅外婆的德性之美,感化了终日沉浸在阶级斗争和暴力杀戮中的无数人的良知。这使得刘醒龙的小说带有强烈的老托尔斯泰色彩。事实上,俄苏文学对刘醒龙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气质的形成,有着鲜明而深远的影响。老托尔斯泰的道德救赎意识和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直暗中支持着刘醒龙的小说创作。

刘醒龙说:“我们有的人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公民。‘公民’与‘平民’并不完全一样。公民的言行必须有责任。作家的内心是自己的,作品却是社会的,要对社会负责,责任感很重要。平民意识是个阶层的划分,公民意识不是这样的。”(刘醒龙等:《“现实主义冲击波”大家谈》,《新华文摘》1997年第3期。)刘醒龙不用平民意识而强调公民意识,主要就是为了避免阶级(阶层)对抗而带来民众的苦难,他强调的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到他自己的创作中,这种社会责任感的达成,主要是通过道德救赎来实现的。如《村支书》中因公殉职的方支书,正是他克己奉公的道德人格,最终感化了自私敛财的村长。

《凤凰琴》更是一曲关于良知的忧伤歌谣。在穷山区的那所小学里,虽然余校长、邓有梅、孙四海、张英,包括最终死去的明爱芬,这几位小学民办教师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庸俗的一面,但这是苦难的现实处境扭曲的结果,而且他们凭借自己的良知,最终战胜了苦难的重压,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在《分享艰难》里,作恶多端的暴发户洪塔山,还有忍辱负重但又苟且纵容的镇党委书记孔太平,最终都被一个宽厚的老农田细伯所感化,孔太平跪在舅舅田细伯的面前,洪塔山把桑塔纳卖了给镇上发工资。尽管田细伯的女儿被洪塔山强暴,虽然起初老人忍无可忍,但最终还是以德报怨,净化了两个俗人庸人的心灵。在长篇小说《生命是劳动与仁慈》中,出身底层的农民陈老小、陈东风、翠翠、玉儿,他们有的是老劳模,有的是农民工,有的是打工妹,但他们的高尚人格力量,最终一一化解了城镇工厂包括厂长和书记在内的一干人等,如陈西风、徐快、段飞机、汤小铁、方豹子等人丑陋鄙俗的灵魂。正所谓“东风压倒西风”,刘醒龙给政治化的革命话语重新灌注了道德救赎的内涵。

和刘醒龙一样,陈应松也是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的,一开始也受到了寻根文学的影响。大器晚成的陈应松直到新世纪以“神农架系列”才赢得全国性的声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陈应松突然一夜成名,而且作家本人也存在类似疑惑,因为他觉得自己其实是一如既往地走过来的,并未刻意求变。其实,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之所以普遍为人关注,主要不是因为时下的“生态文学”热潮,而是由于它们的内核契合了新世纪以来越来越成熟的后革命语境。如果说刘醒龙的底层叙述是温情的、悲哀的,那么陈应松的底层叙述就是愤怒的、激烈的。尽管陈应松的底层叙述中也有道德意识,但他的阶级意识似乎更加显著。陈应松明确地表达过自己对富人阶层和中产阶级话语的不满,他说:“我讨厌城市、富人,有着华丽居所的电影和小说,我认为他们的所有表演都是矫情的。他们的痛苦极不真实,他们神经质、变态、令人恶心。只有农民和小人物的感情才是真实的,他们的痛苦优美无比,幸福催人泪下。”之所以有这种比较绝对或偏激的看法,作者自己分析说:“我之所以如此,可能与我的生活,我出生在乡下有极大的关系。这也许是一种写作的宿命吧。”“我虽然走了很远,但没有走出我的内心,没有走出我坚持的东西,我依然一如既往,热爱农民和下等人,也就是说,热爱我童年接触到的一切,热爱我的阶级。”(陈应松:《后记》,见《松鸦为什么鸣叫——陈应松获奖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陈应松的这种宏大阶级意识,在他的底层叙述里,主要表现为人物对现实苦难的抗争意识。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最为大众喜闻乐见 的部分。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等,它无处不在,无 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呼志强、刘瑞才编著的《最有趣的民俗知识》是一本浓缩中国民俗文 化知识精粹的趣味问答读本,《最有趣的民俗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和 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由来典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近千个基 础的中国民俗文化常识辑录在一起,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 识。全书涵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寿诞、姓名称谓、崇拜信仰、民 谚俗语等400多则趣味民俗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 余的休闲读物。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高血压患者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特别是针对初发患者,使其能够正确确认识高血压,以减少并发病的发生。同时也向那些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们提出忠告,让他们提高警惕。及早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包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能轻松生活,享受作健康和幸福。
  • 这才是阿里巴巴

    这才是阿里巴巴

    一个人要进入优秀的公司工作,前提是必定要具备一个伟大公司所必备的胸怀、眼光以及视野,这样你才能在公司游刃有余地工作。假如你正在为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苦恼,假如你正在为徘徊在名企的大门外而沮丧,假如你正在为自己无法进入的公司而忧心不已。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阿里巴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从马云的成功经历和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阿里巴巴需要的十种人。
  • 阎王特警队

    阎王特警队

    虫族入侵,末世降临,地球陷入一片危机与恐慌之中,阎王特局挺身而出,救危扶难,拯救万民于水火。而他,作为一名低阶血族,却身为阎王特局的一员,身负救世重责。然则,身负宇宙顶级血统的他,却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保持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还是化身吞噬天下苍生的恶魔!
  • 无赖仙尊

    无赖仙尊

    有事的时候就打打坐,炼炼丹,没事的时候就打劫下仙官,调戏下仙女,天上天下的为我独尊,谁能动他仙尊分毫。只是一个不小心把个天庭搞得天翻地覆,不好再混下去了,只好溜之大吉。溜下凡界,继续做他的无赖仙尊。
  • 时光病毒

    时光病毒

    HMH的缔造者说:我们赋予人造人思想,正如上帝赋予我们的,我们赋予人造人邪恶,正如撒旦赋予我们的,现在我们拥有了上帝的能力,也将开启人造人邪恶,而恐惧,是从蒙昧进阶文明的催化剂。2114年,长达百年的算法战争后,世界货币正式统一,工作时间成为衡量收入的唯一标准,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人类群体演进为三大阶级----以操控人造人生存的控人,以生产人造人--HMH为生的工人,以及混迹在人群中无意识的人造人--HMH,人类所有的想象及欲望都可以通过操纵人造人来实现了。看起来,贫富分化正在缩小,工人向控人的转化率开始迅速提高,然而就在这个乌托邦世界接近完成51%时,一组莫名的代码在人造人中疾速蔓延,一切似乎都在重启,而这一切似乎和百年前的一宗飞机失事案件有关。(为防盗版,务必全文阅读)
  • 重生十五岁

    重生十五岁

    你还记得自己15岁的样子吗?是短了不能短的短发,宽宽松松的运动裤,L码的T恤,还有一张永远打瞌睡的忧郁脸,写不完的作业和理不清的思绪....如果有时光机,我最想回到2005年。我想好好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 匠师录

    匠师录

    一个傲娇的系统。一个不知道在平行世界该做什么的青年。一个辈分是自己小姨的萝莉娃娃亲。一个腹黑的班长一个脑残的团委。这个故事里面应该没有杀伐果断。有的应该是温馨一笑和阵容不怎么庞大的后宫,本书是都市异能,有血族,有狼人。主角可能不会在里面争强斗狠。但可能在平行世界里面混娱乐圈,网文,竞技,开发游戏,虚拟现实。当武者和异能者的军火供给商。另外,本书除主角以外的重要角色,均是作者君现实的朋友。
  • 逃爱萌妻

    逃爱萌妻

    居高临下的男人让她压迫感爆棚,她紧张的浑身僵硬。绑架她的男人有着一张端正英俊的脸,眼神却冷冽异常。“因为这是你欠我的!”苏沐琪完全没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英俊的男人为什么会对她这么怨恨,他们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啊。“你以为可以逃开我的报复么?辛晓琪!”可是,辛晓琪又是谁?怎么自己竟然成了别人的替罪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公,别乱来

    老公,别乱来

    他是天王巨星,被各种绯闻缠身。她是高冷的女医生,一生奉行不靠男人。一次有目的的约会,她借种生子,打算和那个男人从此再无瓜葛。一次VIP门诊,她竟再遇那个男人……男人唇角一勾,栖身靠近,揩了把她的油,“原来是你,过了一晚就想不认账?”
  • 黑鹤之路

    黑鹤之路

    末日之路,黑鹤之路。白色的骨头,黑色的阴影,红色的瞳孔。像丹顶鹤一样,却是黑色。冲天而起,杀戮一生。“末日,我要成为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