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9200000012

第12章 经济篇(5)

其三,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秩序仍然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加紧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剥削,仍在采用各种经济手段维持自己已取得的霸主地位,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产品销售市场,挤压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应有地位。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和产品销售一旦触动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发达国家必然寻找种种借口予以“打击”或“制裁”。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呈低速增长走势,世界贸易增长幅度明显下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采取进口保护、提高关税、配额限制等措施,保护本国经济,从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因而,发展中国家要开拓国际市场,并以此为导向确立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须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的经济成为“泡沫经济”,至少是不稳定的。相反,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以此为主导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可以弥补“单一市场”之不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以应对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持续繁荣。

所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培养和形成工业与农业之间完全均衡状态的国内市场、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

农村经济市场化在国民经济腾飞中的导向作用

如何实现经济腾飞,这既是历史性的课题,也是现实的课题。人们对这一课题探讨得愈深入,愈能在实践中避免主观随意性,愈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在实践上打破了坚冰,开拓了航程;在认识上打开了人们思维的框子,校正了思路。为了牢固确立加快经济腾飞的正确思路,我们应进一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认识农村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即农村经济市场化在国民经济腾飞中的导向作用。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经济起飞的起动点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亦即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达国家其所以发达,在于较早地实现了这一转变,较早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发展中国家其所以欠发达,在于实现这一转变的步伐迟滞,在经济发展的起动点上与发达国家拉大了距离。正因为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即国家工业化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然而,具体的转变进程却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要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加快国家工业化,实现经济的全面现代化,首先应充分认识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内在机理。

从表象看,工业文明与小农文明有许多区别标志。例如,工业文明社会以生产工业品为主,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竞争;小农文明社会以生产农产品为主,产品主要满足自给需要。工业文明社会的工农业生产是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电脑技术化,效率效益很高,人们闲暇时间较多;小农文明的农业以手工耕作为主,工业以半机械、机械化及半自动化为主,效率效益比较低,人们闲暇时间很少。工业文明社会人口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而小农文明社会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低,人口分散居住在乡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工业文明社会城乡差距很小,甚至农村农民家庭收入还要高于城市;小农文明社会城乡差别悬殊,而且有日益拉大趋势,市民收入高于农民几倍以上。工业文明社会人口增长率很低,或平稳或呈负增长;小农文明社会人口增长率较高,多子多福是农民的普遍观念。工业文明社会教育发达,普及中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小农文明社会教育落后,文盲半文盲占国内总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总之,工业文明国家以城市为载体,比较文明、自由和富裕。小农文明国家以农村为载体,比较贫穷、落后和愚昧。

从内在的本质联系看,工业文明实质是社会生产方式突破小农文明的自给自足藩篱,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结果,即专业化分工生产及其产品交换交互作用、协同发展的结果。市场化是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内动力,是国家工业化的先导。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工业文明所说的,“它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人们只是直接为了自身的消费而生产;问或发生的交换行为也是个别的,只限于偶然留下的剩余物……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之问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工,从而发生了直接为了交换的、日益增加的一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这就使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变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和它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此外又加上了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西方国家先于东方国家实现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这一转变的一般规律与西方国家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世纪,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着土地不能自由买卖的领主经济和土地产权的长子继承制,促使一部分不能继承或购置土地的生产者逐渐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小手工业生产,并逐渐聚居于城镇,形成了工商业聚居的自由都市。自由都市的发展、商业资本的形成、产品交换的发达,促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导致了自给经济的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市场的扩大和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促成了小手工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深入发展,导致了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工场手工业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产品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引发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导致了产业革命,使工场手工业发展为机器大工业。产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一方面使单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使手工操作为机器生产所代替;另一方面,使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断分化和裂变、从中剥离出新的产业门类,裂变出近现代化的工业、商业、航海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业。例如棉纺织业由原来的单个小企业同时经营种棉、纺纱、织布、缝衣等一条龙手工生产转变为种棉、纺纱、织布、缝纫各自独立的工厂化机器生产和各自独立的专业化分工生产部门。与此同时,产生了与棉纺织业密切相关的能源、采掘、制造等近现代重工业和化工业。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裂变、调整、优化,又促成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与生产的渗透,科技与生产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不仅推动了单个生产部门的技术革新,而且带动了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技术进步。自由竞争的加剧、生产资料的日益集中、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又导致了股份公司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上述诸方面的交互协同,共同促成了西方国家由小农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共同促成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近现代化。其中,加速这一转变的催化剂,是西方国家采取的政策导向,特别是以自由都市的商业资本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新生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贯奉行保护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例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封建主义障碍的扫除;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后的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家积极引导和扶持私人投资,兴办企业,推动产业革命,并通过中日甲午战争,使其近代工业得到惊人的发展。

不少东方国家经济起飞迟滞,根本原因正在于经济市场化迟滞。不少东方国家曾效法西方,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近现代化,但由于对经济市场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政策导向,很难达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近现代化的预期目标。在我国,鸦片战争的炮声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意识。近百年来,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到新中国的诞生,无数志士仁人都在为中国实现近现代化努力奋斗,然而,近现代化进程步履艰难,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仍未根本改变。其所以如此,是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着非市场化的倾向。早在戊戌维新时期,就存在着这种倾向:一方面大力倡导“师夷之长技以治夷”,一方面却死抱住封建传统不放,坚持重本抑末,反对重商,反对以工立国。这种倾向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看待经济问题,误以为传统的乡村化与闭塞化,可以使人淳厚朴实,而城市化与市场化会使人心日伪,机巧日生,却不理解“夷之长技”正在于这种使“机巧日生”的市场化。直至20世纪中期,反市场化、反现代化的思潮仍然占统治地位。特别是照搬苏联模式,试图在一个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半亚细亚国家,通过暴力和政治权力的作用,建设一个产品经济社会,按照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实现经济社会“超阶段”、“跨越式”变革。它也肯定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社会化。但是,它更多地肯定与反对甚至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非市场化倾向。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到照搬苏联模式,近百年来中国人学习西方近现代化中一直存在的非市场化倾向,以及带有严重非市场化倾向而建立的国有产业的发展,一是阻止了广大农民小生产者经由市场的发展走向城市,走向工厂,走向现代农业。国内统一市场迟迟不能形成,区域性统一市场的发育也困难重重,保护了农村中的自给经济结构和集市式的初级市场。二是为发展国有产业,将沉重的财政负担转嫁到广大农民身上,使广大农民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更无法扩大再生产和投身于市场。三是严重地阻遏了广大小手工业者包括大量工场手工业向近代产业转化。因为保存旧有的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权力掌握者利用其政治特权和经济优势,对广大小手工业者进行超经济的盘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极有限度的发展,不但没有给广大农民及城乡手工业者带来实际利益和新的希望,反而使旧有经济结构在原来的轨道上更加沉沦。

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掀起的改革开放浪潮、取得的经济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是党和国家实施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导向,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经济体制,推动了城乡经济市场化进程。其中,农村经济改革更具有质变性意义。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使广大农村无论从生产力结构或是生产关系结构,或是各项经济指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首富村,从而为工业基础建立之后国民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实现了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格局创新。

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先导,也是经济起飞的先导。因而,现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起飞,赶超发达国家,都在试图通过市场开拓,拉动国家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基础建立、广大农村还处在传统农业社会、社会经济存在二元结构的条件下,鉴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难以拓展,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在试图通过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和利用世界市场来拉动国家工业化。这无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是,不能不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销售很难与发达国家竞争,难以挤占世界市场。因而,试图通过世界市场开拓来拉动国内生产,其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尽管,发达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会依仗其经济技术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不可能将生产长期确定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当一种新产品投入大批量生产之后,由于别人可以仿照生产而使其超额利润消失,这时,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超额利润,往往会把这些产品转移到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生产。发展中国家便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转移来发展工业,实现自己的工业化。但是,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技术优势,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而发展中国家被迫成为“外围”。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输出资本品,比价高,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输出初级产品,比价低。这样,中心与外围处于不等价交换地位,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越来越依附中心国家。这种“依附性”的世界市场之利用,绝非发展中国家世界市场开拓之本义。发展中国家涉足世界市场之时,世界市场业已形成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平等互利的国际分工拉动国内工业化进程,无疑是极大的障碍。

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单纯依赖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利用来拉动国家工业化,而应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通过农村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自觉变革,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借此开拓出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国家工业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智库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世界“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中国版“NSC”:大国安全标配全球化2.0版:美拟借“一体两翼”战略重塑世界格局“习氏风格”与中国外交新格局、新战略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幽王宠:凤狂天下

    幽王宠:凤狂天下

    她,身为龙国将军府唯一嫡女,却是人们唾弃地丑陋无盐、刁蛮任性之人。前世,她眼瞎,被青梅竹马出卖,被夫君羞辱,死的凄凄惨惨。再生,她卑鄙无耻,心狠手辣,斗姐妹,虐渣男,一纸合离再嫁!他,是龙国战神王爷,权倾朝野,回眸一笑,倾城倾国,却比谁都残忍狠毒。传言,他避女子如蛇蝎,年华已过,仍旧未娶。浴火重生,本以为能洒脱傲立于世,却独难料一颗芳心两牵绊。他,野心勃勃,能谋万里山河,却独谋划不了她的心!他,如春花秋月,拥有角逐天下之才,却愿放弃所有,与她同生共死。
  • 非典型性业余侦探

    非典型性业余侦探

    有些人认为侦探就是那种到哪里都有杀人案发生的死神,时不时把爷爷挂在嘴边的少年,怎么恶心也能猜到的谜题——你开玩笑呢!
  • 迷情桃花:谁杀死了我

    迷情桃花:谁杀死了我

    我死了,这是事实;但这次我绝不是自杀,这也是事实。当我明白这个事实时,我已变成一个幽灵四处飘动。但是是谁杀死了我,我要去寻找。“求求你别在路上表演坚强,求求你别在夜里暗自忧伤,要像星星一样寂寞就写在脸上,有十月的桃花盛开在远方,你就这么走吧不带行囊。”
  • 冥祭之风吟时代

    冥祭之风吟时代

    《冥祭之风吟时代》讲述的是风冥世界的一段故事,故事以主人公灵艾第一视角方式展开叙述。身为风族占星师的灵艾和他的发小幻轮,灵澈,幻烈,灭炽,炙炎,狮骑等人为了破解冥祭迷雾的轮回环绕,开始通过封印地宫里纳卡老人的描述以及先代异能占星师异鸣的封印星图企图破解冥界的秘密。在得知死亡迷雾的出现是冥界认为操纵后他们历经死亡和绝望找出了操控者,却发现所谓操控者只是一个小人物,风冥世界的玄机才刚刚开始……
  • 覆天规则

    覆天规则

    一梦一世界?一死一轮回?问缥缈大道谁主万物兴衰?问苍茫大地谁掌世间规则?踏日月星辰,登大道巅峰。斩千秋轮回,覆万代规则。一个不屈梦!一条不归路!一切从这里开始!
  • 修时代

    修时代

    这是一段充满正能量的文字,这是一个宁静致远的故事。看淳朴少年陈平安,在一代魔尊的教导下,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 科学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

    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位于馆前路,健行路、西屯路、三中路交会处,是国内第一座科学博物馆,属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之一,占地广大。全馆拥有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规模可与其他先进国家比美。馆内可分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立体剧场、资讯大楼、生命科学厅、中国科学厅、地球环境厅等建筑,馆内的陈设结合科学资讯与声光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太空剧场是一个内部倾斜30度的半球体空间,全天候影片放映,身历其境的感受,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
  • 扎纸匠

    扎纸匠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了。而我所要讲的,就是我做扎纸匠那些年见闻到的那些奇闻怪事……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鸟兽灵异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鸟兽灵异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