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100000123

第123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而作(2)

在近、现代经济学家眼光中,江南从公元9世纪以来就是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与同一时期的欧洲相比,江南农业无论在技术、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无锡的仁人志士将“江南”这块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经革命战争洗礼的牌号一经打出,迅即得到江南各地的广泛认同。他们组建起环太湖跨江浙的城市联办网络,几度召开环太湖生态、经济研讨会,每一期中都既有吴言,也有越语,成为江浙两省中惟一的跨省际的区域性刊物。纵观全国,也是惟一的跨省际的区域性刊物。至少在目前,在珠江三角洲(指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皆未见到这种跨省、市、区的区域性综合性刊物。

10年来,我们谈及《江南论坛》的跨省办刊,常常把功劳归结于社长、总编辑黄胜平先生的社会组织活动能力。这固然也没有错。但深入思之,究其因,还应归结于“江南”这面旗帜在历史上形成的亲和力,归结于现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凝聚力。胜平君不过是善于利用这种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在江、浙两省之间,成功地搭建起一座信息平台罢了。

我在苏州曾听苏州朋友说过:论苏州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比无锡差,论苏州在江浙沪之间的经济地位更不比无锡差,但苏州人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创办像《江南论坛》这样一份跨省的区域性刊物。人家无锡人办出来了,而且办得很好,我们只有承认它,支持它。

这可能代表了太湖之畔、长江三角洲上好几个大中城市的共同声音。若论刊物中各篇文章的水平,将《江南论坛》与两省刊物相比,未必皆能胜出;若论刊物当初的宗旨、志向,10年来150多期刊物跨省操作的经验、成果,则《江南论坛》又为两省其他任何刊物所不能相比,无法替代。它在江浙两省的众多媒介中独树一帜,在江浙两省的期刊市场上开辟了、巩固了一块综合市场,也是一块细分市场、专有市场。

近两年来,经济界大谈竞争优势。企业要有竞争优势,省、市也要有竞争优势。推而广之,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展开全方位竞争的当今,上层建筑各领域、各行业、各产品,又何尝不需要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么,《江南论坛》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又如何加强呢?

《江南论坛》的竞争优势在“江南”,此意在前文已述及。然而,随着时势的推进,新的竞争优势还须进一步确定和培育。10年来,《江南论坛》已建起太湖周边7个市联办的机制,太湖牌打得很好。但环太湖又不应成为一种局限,下一步,窃以为不妨把太湖牌转换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牌。

10年来,《江南论坛》在传递“吴言越语”方面已初步形成其竞争优势,但对上海如何牵引江浙两省的发展和两省如何策应上海的发展所给出的信息量还显得不够。当然,这在客观上也受着两省一市整合进度的限制。

现在条件开始具备了。上海市去年已宣布将江苏的苏、锡、常、镇、宁、通、泰、扬8个市,浙江的杭、嘉、湖、甬、绍、舟6个市,加上海共15个市,确认为长三角的15个市,建立了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工作机制,15个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和沪、苏、浙三省市常务副省(市)长沟通机制。整合三省市的交通、通讯、生态、旅游、金融等方面的计划正在制定,有的已着手实行。

《江南论坛》的同志毕竟是十分敏锐的。自2002年第十一期开始,已打出“长三角发展论坛”的专栏。2003年第一期“篇首语”是总编辑的署名文章《为新世纪长三角腾飞鼓与呼》。今年第3期上登出“长三角15个城市党政领导人名单”,虽是资料,但在党委、政府换届之际,还没见到长三角上任何其他媒介这样做。足见编者匠心独具,也确实给15个城市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方便。但综观近几期刊物,“长三角发展论坛”办得不够稳定。在刚接读的第5期上,只登了上海社科院袁恩桢的一篇文章。其他栏目与这个栏目的呼应也不够紧密。

我觉得《江南论坛》为长三角腾飞所提供的信息平台,应是无限宽广的,其形式也是可以多彩多姿的。我想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知识类:关于长三角古往今来的知识,人们未必知其详。例如,在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在湖洲、江阴等地发现的良渚文化,都是7000年前的遗址。这比我们少时所知的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一下子向前推进了2000年。这类知识对每个中国人、外国人都有鼓舞。

经验类:到目前为止,长三角15个城市的整合,比之珠三角粤、港、澳的整合以及黄河三角洲京、津、唐的整合,动作来得早、来得快。其整合的经验,不仅在长三角是宝贵的,在全国也是宝贵的。《江南论坛》已有所为,今后更大有可为。

探索类:长三角内的产业如何有序分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已建的港口、机场如何协调分流各尽其用?行政体制如何改革以适应经济整合发展,等等问题,《江南论坛》已开始探索,宜进一步开展争鸣,放言讨论。

信息类:统摄长三角,对正在变动的重大事项(如上述15个城市的党政领导人变更),多方跟踪,作“正在进行式”的披露。这比地方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具有更大范围的综合性,是15个城市共同关注的信息。

人物类:江南名士,风云际会。作为《论坛》,不必发表人物特写,但可以进行综合性的人物评介,让15个城市的企业家、改革家、科学家、教育家、理论家等在《论坛》上扬声扬色,既指导当今,亦激励后人。

畅想类:长三角的未来,无限美景,令人遐想。远的不说,单是近5~10年内的交通,就有很大的手笔。拟建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使沿海高速公路连成一线,现在可不可以请人先写一篇《杭州湾大桥畅想曲》,带领读者在江、沪、浙沿海抢先一游?从扬州到舟山,是长三角上最长的对角线,目前尚是“艰苦的跋涉”。几年后将如何走:可不可以发一篇《虚拟的2010年扬州一舟山游》?最近报载:长三角15市有望一卡连通。“一卡走遍长三角”,可不可以以此为题先让大家开开眼界?前瞻性的东西可以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不妨各有尝试。

以上愚见,仅供参考。相信《江南论坛》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在长三角树起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

(载《江南论坛》2003年第6期)

与时俱进的江南与时俱进的论坛

张颢瀚

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方热土;《江南论坛》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江南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理论界的一棵长青之树。

《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狂飙推进,江南地区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10年。10年中间,《江南论坛》成为社科理论界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成为展示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的一扇窗口;植根于这片热土,成长于这片热土,为这片热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科学理论的支持。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江南的沃土,苏南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作为研究和宣传之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与时俱进,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和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推动力,苏南地区正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主要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之初农村经济中异军突起的一股新生力量,也是在传统体制中最早产生的市场经济因素。并由此形成了推动整个江南地区快速发展的“苏南模式”,走出了中国农村通向现代化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对于苏南人民的伟大实践和苏南道路的成功经验,《江南论坛》以多种形式给予热情的宣传和强力的推进,在这一时期,《江南论坛》已经成为研究和宣传苏南和江南地区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界的一颗新星。每次读到论坛发表的相关文章,对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都会有新的感受,对苏南地区乃至江南地区农村现代化的道路,都会有新的认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市场经济在广阔的范围向更深的层次推进,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在浙江的东南部地区,又出现了世人注目的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需要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变革;苏南的发展道路需要在不断的变革中与时俱进。如何看待以往的“苏南模式”,并推动苏南地区继续前进,成为这一时期理论界争议的一个热门话题。《江南论坛》不是轻易地否定这一在中国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典型模式,而是以历史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这一模式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在《江南论坛》发表的文章中,观点鲜明地提出“苏南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是苏南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开拓的一条适应苏南特点的,顺应中国改革开放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道路。“苏南模式”的本质就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能够联系中国国情和本地实际,敢于创新,勇于争先。同时,“苏南模式”中也有自身的不足,并有其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实际上,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存在普遍的、永恒的适应性。任何一种体制都是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物,都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社会体制模式必然有区别;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经济社会的体制也要作相应调整,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不存在适应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模式,也不存在永远不变的经济社会体制模式。经济社会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伟大实践,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经济社会体制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而是随着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江南地区社会实践的推进,原有的“苏南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苏南地区的发展,必须进行新的调整和深入的变革。

面对“苏南模式”变革的需要和“温州模式”的出现,《江南论坛》对苏南改革发展走过的道路及时地组织力量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又与“温州模式”进行了认真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扬弃“苏南模式”中过时的因素,吸收“温州模式”的活力,在推进苏南乡镇企业实现第二次创业、在推进苏南和江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进程中,论坛起到了宣传的旗帜和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反映了论坛期刊的主持人和全体同仁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及其预见和洞察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浦东的开发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特别是推动了苏南地区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引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这两大趋势中,《江南论坛》审时度势,组织了大量的文章,介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和态势,研究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发展走势,推进江南地区顺应浦东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正是《江南论坛》研究和宣传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7%以上的GDP和近1/4的财政收入,这一地区的发展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的进程,如何把握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方向,认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趋势,《江南论坛》组织了一系列观点鲜明、论证深刻的文章,并请经济学家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结果,是中国20年改革开放的结果,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这一地区必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战略性作用。目前有许多因素阻碍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因而也有碍长江三角洲地区战略作用的发挥。推进一体化进程,既需要解决体制中的弊端,也需要中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既需要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无形的推进作用。《江南论坛》组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给予了明确的把握和有力的引导。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中,《江南论坛》起到了传播长江三角洲信息、凝聚长江三角洲力量、引导长江三角洲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现代化新的历史阶段,苏南地区与江南地区又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江南论坛》适应新的形势,围绕新的热点,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高扬发展的主题,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推进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在推进江南地区新一轮的发展中,正显示出它的区域优势和时代活力,与苏南地区率先进程同步并互动,在推进苏南与江南的发展中发挥着理论的率先作用。《江南论坛》不断地汲取江南沃土的养料,在这一地区的伟大实践中,推进自身的发展;在这一地区的不断创新中不断推进自身的创新,显示出与时代同步前进,与江南地区共发展的勃勃生机。

作为《江南论坛》的读者,在论坛复刊10周年之际,有感于兹,难以尽言,以为祝贺!

(本文载《江南论坛》2003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亘古一智帝雍正智经108章

    亘古一智帝雍正智经108章

    本书把雍正智经置于历史情节中,以史说经,以经串史,有骨有肉,有点有评,层层突破,并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既能弄清雍正108章智经的来龙去脉,又能完整把握雍正智经的精髓,揭开了雍正智经的神秘面纱。
  • 烽烟狼卷

    烽烟狼卷

    慈不掌兵,善不为将,被温暖推入黑暗,随信任跃入深渊。。。。。。
  • 明朝穿越者

    明朝穿越者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的晚上,在山西一座大山里迎来了一个穿越客,作为一个倒霉的穿越者,他没有想去改变历史,只想平平淡淡的在那个不属于他的年代生存下去,可是明朝皇帝、满清鞑子、农民起义军、能让他如意吗?
  • 带着帝国当皇帝

    带着帝国当皇帝

    1644甲申之变,波诡云谲,风云激荡,悲情皇帝崇祯带着满心不甘自悬煤山,以身殉国。现代特种兵朱成因公牺牲,一缕英魂穿越时空,附身一年后就要被满清砍下脑袋的大明潞王身上。既不想死,更不想被满清奴役的朱王爷决定奋起抗争,死命折腾,将一切敢于炸刺的反动派都消灭干净,彻底改变自己和天下无数人的命运。咳咳,王爷殿下,吹布尔虽然不用上税,可是也得悠着点吧,您老人家凭什么?凭什么?不是土豪不吹布尔,本王随身拥有最大的金手指——《帝国时代》系统,你说,这个够不?额……王爷布尔!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滚犊子!老子不是东方阿姨,你个死太监!帝国在手,傲视环球!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热门推荐
  • 灵夜守门人

    灵夜守门人

    小猫归来!《任务世界》166.4513
  • 大秦武夫

    大秦武夫

    少年白承,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乱世拼杀不休!
  • 斗豪门

    斗豪门

    圣瑛学院是一个集美男、花痴、YY、豪门、歌神、腹黑、斗智为一体的贵族学院,来这里学习的人多数为了想借这个跳杆成为更顶级的豪门。她,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千金,因为母亲和小三私奔后无故卷入家族面善腹黑的恶斗中;她,被人识破身份的假千金,在异国他乡艰难地活下来,只为有一天把那些曾经属于她的东西要回来。直到报复的梦想一步步实现时,她才发现,一直苦心寻找的爱与恨从未离开
  • 神魔曲

    神魔曲

    一个修真家族的废物私生子,一个神秘的黑铁铁牌,一个名叫一分半的器魂,一部玄奥的《神魔炼体》,在这人命如草芥,法力可填海的修真世界,一个弱小的少年如何一步步走向最强之巅!
  • 桃花依依

    桃花依依

    桃花仙子艾桃歌因为贪玩偷偷跑出了桃花一族的世外桃源,性格冲动火爆又不懂人情世故的她招惹了秦氏集团的大小姐秦菲和于氏集团的独生子于威,一个真心恨她,一个别有用心,艾桃歌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吗?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言少的神秘娇妻

    言少的神秘娇妻

    (妹妹慕微凉)慕微凉以为这辈子她都不会嫁人,会和姐姐相依为命过一辈子,她不想再被牵入到任何麻烦中,只想平凡安静的过日子。可是雨夜中的一个小娃娃打破了这一切的平静。然后娃娃的爹找来了。再然后慕微凉和娃娃的爹结婚了,开始了当后妈的生活。席漠宴以为再也不会见到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了,九年前的一场救赎,让他将那双清澈干净眼眸,刻在了心底。再见面,她却忘记了他。慕微凉从未想过这辈子唯两次的好心,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席漠宴从未想过他这辈子会有妻有儿,他以为这辈子就一直孤独下去,没想到两次的偶然,让自己邂逅了他这辈子的救赎。(姐姐慕思暖)慕思暖以为,她这一生不会动情,少时的遭遇让她看尽了这世间的冷暖,唯一能牵动她心弦的也就只有她那从小体弱多病的妹妹。一场精心策划的局,让她失了心,断了情,绝了念。留下一纸离婚协议,放弃了一切,包括她那刚出世的儿子,远走他方。一场刻意的车祸,让她昏睡一年,忘尽前尘过往。苏煜暻以为,和慕思暖结婚只是为了堵住父母的嘴,让他们放心,可是却越来越觉得慕思暖对自己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让他一步步沦陷,入了心,动了情。一场误会让他弄丢了她,再也找不到,只有那刚出生的儿子,是她存在过的证据。五年的时间,他与儿子相依为命,让他对她的思念越来越深,深入骨髓。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可命运往往与你在开玩笑,一次意外,将两人的命运再次绑在了一起。命运的交织,将原本在两条相行的平行线上的人绑在了一起。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别玩我的心

    别玩我的心

    清晨的阳光轻轻地透过阳台和窗户,静静地躺在床上。这个时候,赵冬华早已起床,正在洗手间做上班前的准备,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觉跟两年前刚毕业的时候不太一样了,究竟是哪部一样了,他自己也说不上来,“难道这就是成熟了,不能吧。”
  • 盛世二婚,总裁超给力

    盛世二婚,总裁超给力

    顾倾城花了八年的时间,让他成为她的男人。又花了三年的时间逃离他的身边……只因她发现他心有明月,而她只是他饲养的一只金丝雀。***因为一场婚礼,薄祁深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男人不顾她的反抗,将她抵至角落……细密亲吻。温柔又疯狂!末了,是男人的嗓音在她耳蜗低沉回荡,“倾城,我们复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伐世

    逆天伐世

    战乱四起,群雄争霸。无主之地沦为列国战场,当世巨商被分刮食尽。少主俞子洲有幸生还,入学龙城书院,身怀绝世凶器,心藏血海深仇。此后,洞悉世事学问,天文地理;练就钢筋铁骨,铁血丹心。然而,在俞子洲日益成长,准备要肃清这整个乱世之时,那潜藏在暗地里的黑暗力量,却渐渐显露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