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8100000122

第122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而作(1)

刘学悠

(一)

今年是《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

《江南论坛》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江南》半月刊,是由中国共产党东路特委以无锡各界联合会名义在无锡梅村创办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那时,正值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叶飞、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之下,为完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苏南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等任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抗战时期革命出版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1993年,沉寂多年的《江南》半月刊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和一些新四军老同志的关怀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丁关根、龚心瀚、胡振民、王福如等同志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王强华等同志的支持下,以《江南论坛》为刊名复刊,由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当时,改革开放之风已吹遍祖国大地,正面临着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替代已完成历史任务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刻。所以,从它复刊的那天起,就不遗余力地为祖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鼓与呼。尤其是对处于全国改革开放前沿之一的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不断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宣传,发表了大量的、有影响的理论作品,有力地推进了当时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及后来的创新,其中不少文章先后被中央大报大刊转载或在全国和省市获奖。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该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曾享誉全国的苏南发展模式及乡镇企业表现出的被旧体制“同化”的现象,如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企业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投资主体单一、活力减小、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等矛盾,比较超前地进行了恰当的分析、评价和反思,获得很好效果,并进而为促进苏南地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进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理论支持。

总之,10年来,《江南论坛》坚持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江南的伟大实践为宗旨,以经济社会理论研究为主,以应用理论为主、以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着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宣传江南的改革和发展。坚持组织编发总结和研究苏南模式及其在新形势下创新和发展的文章,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同时,认真贯彻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志关于“‘江南论坛’不能办成‘无锡论坛’,要积极与周边城市联合起来,努力办成真正的‘江南论坛”’的指示,创造性开展工作,勇敢地冲破某些传统的行政区划限制和制约,大力开展了苏南和环太湖地区区域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宣传。《江南论坛》虽办在无锡,但每期都有江南各地的理论文章与信息,对各地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和指导作用。

由上可见,《江南论坛》之所以能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江苏省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等荣誉,决非偶然。它既得天时、地利,更主要的还是靠《江南论坛》全体同仁在社长、总编辑胜平同志领导下,发扬昔日新四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传媒全面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努力拼搏所取得的成果。他们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时”的思想路线,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组成环太湖城市联办网络,内容不断丰富,经营颇有起色,较好地完成了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型,终能在传媒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屹立于中国期刊之林。

我与《江南论坛》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因为我是一生从事新闻工作的离休老同志,深知曾经浸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江南半月刊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牌刊物,而且因为我在新一代江南人继续《江南》半月刊传统,以《江南论坛》之名复刊时,在争取国内外公开刊号过程中,曾与胜平共同为之奔走。此后我又参与过三年多《江南论坛》的社务工作,亲眼目睹了《江南论坛》的同志们在比较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如何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情景,亲眼看到了《江南论坛》的同志们如何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搞研究,抓编务,千方百计办论坛、跑市场的情形。

多年来,他们立足无锡,面向江南,研究江南,服务江南。不辞劳苦地驰骋在大江南,奔波在环太湖,为江南这块热土的变革和腾飞奉献了智慧。

多年来,他们在实践中闯出了社会科学期刊如何实行联合办刊、开门办刊的新路子,并积累了经验,得到了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和江浙两省各级党委的肯定和好评。江苏的省市领导陈焕友、顾浩、王霞林、胡福民、梁保华、洪锦炘、蒋定之、张卫国、虞振兴、方之焯、刘济民、王敏生、王湛、黄文虎、陈壁显、宗菊如、黄炳福、韩军、周解清、周向群、张晓霞、徐一平、王立人等,浙江的省市领导斯鑫良、王国平、陈加元、沈子松、寿剑刚、陈永吴、李家彬等许多同志都先后为《江南论坛》的工作作指示、讲话、题词或出席本刊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等。一本区域性、综合性的省级理论期刊在江南党政界、理论界和其他各界中有如此大的影响,确实是不多见的。

多年来,《江南论坛》的生存和发展既依靠政府的支持,同时又立足市场,苦心经营,既做到无贷款、无亏空,而且努力保证《江南论坛》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在全国数以千计的期刊中有三分之二期刊亏损和不盈利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到这样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多年来,他们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重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始终保持办刊人才的源头活水,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起来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富有敬业精神及市场意识的专兼职办刊队伍。俗曰:“十年磨一剑”,又日“十年磨一戏”。论坛人十年办一刊,走过了漫长道路,积累了一定经验,倾注了几多心血,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令人敬佩的。因而,我与《江南论坛》有一份特有的深深的“情愫”——衷心地为它成功复刊10周年而贺。

(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成就可贺可喜,《江南论坛》未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我认为,成绩、荣誉只能说明它的过去,而今后要走的路更长、更艰难,需登高望远。时怀忧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能为《江南论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纵观当今,不管你说传媒,如报纸、期刊是商品,还是“特殊商品”,每册《江南论坛》必须用人民币与之交换才能买到。这不仅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创办报刊不相同,与创办、发行《江南》半月刊时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的媒体是作为产业经济来经营管理的。而就其本质来说,它又是任何产业无法与之比拟的一种独特的“影响力经济”。

何谓“影响力经济”?据喻国明近作《影响力经济》一文解,是指传媒的经济运作并不依赖出售自身产品而获得全部回报;它的最大回报是来自它的“第二次售卖”。即将凝聚在自己报纸、刊物或阶段上的受众“出售”给关注此报纸、刊物的所有人、宣传者以及广告刊户。此种“出售”受众的行为,就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称之为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它才是传媒经济的真正的价值所在。

就此可知,一种报纸、一种期刊,它的市场价值的大小标准和尺度,就是它凝聚起来的受众注意力的“数量和规模”。当今之世,由于报刊林立,市场竞争空前,“注意力资源”越来越有限,因此,这种能将稀缺“注意力资源”凝聚起来的“注意力产品”——报纸、期刊等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

那么,颇具光荣历史和多种荣誉的《江南论坛》,将如何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以凝聚那越来越稀少、越来越难争取到的“注意力资源”,从而使自己这个“注意力产品”的品味更高、影响更大、市场占有份额更多呢?这恐怕也是任何一种媒体藉以生存、发展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所在吧?

任何媒体,其“生态环境”包括“物质技术属性”与“社会能动属性”两个方面。传媒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如果前者相等,居上风的必属于后者强的一方。这是因为后者发挥人的、社会的能动作用,它的“注意力产品”能拥有资源的独特、定位的精确和内容的不可代替性,为受众提供更多可靠的、更有价值的资讯、资讯渠道,给予信息支持、知识支持和智慧支持,使其在社会实践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认同、接受,从而推动、促成其正确地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而获益。如果某媒体藉此凝聚的受众愈多,则该媒体——“注意力产品”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据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能动属性”对一家媒体的生存、发展、提升是多么的举足轻重!

基于此,我认为,为了《江南论坛》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在传媒市场竞争越趋剧烈的情况下能求得更好的发展,既要根据需要,逐步完善其“物质技术属性”,更要在“社会能动属性”方面狠下工夫,以创造其完美的“生态环境”。就后者而言,针对其现状,主要是在人力资源的集聚方面要狠下功夫:一是要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二是要花力气培养人才,并能留住人才;三是要更好地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江南论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事业的发展需要,要有足够的、属于自己的高素质采编人才和经营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刊物办得既区别于《求是》,也不同于《群众》,而是一家更加符合于我国“长三角”发展需要,更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期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增强其可读性,扩展其受众的认可性。

言有尽,情未终。值《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相赠,聊表寸心。

(载《江南论坛》2003年第5期)

把《江南论坛》办成长三角的信息平台

姜念涛

《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了。作为这份刊物的老朋友,我常常为它的覆盖面的拓宽和信息量的增加而高兴。

《江南论坛》复刊于1993年,正值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之后,又值邓小平南巡讲话一年后。此时,上海经济驶上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有力地拉动江、浙两省的经济整体提升。江、浙两省对发展策略作出调整,开始主动融入上海经济圈,相继提出依托上海,接受辐射,联动发展的省际发展政策。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简称为“长三角”)经济圈有呼之欲出之势。

历史上任何的经济变迁,总是呼唤文化上的策应和支持。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轮廓初现,江苏人尤其是苏南人对上海的经济态势紧紧追踪,对在全国一马当先的浙江民营经济啧啧称奇。到上海,浙江去参观、考察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比其80年代大为增加,同时,浙江人也很希望获得上海、江苏的信息,从中寻找商机。“包孕吴越”的太湖,成为江、浙两省的新时期争赢竞胜的一张重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在江、浙、沪之间架起信息传输的桥梁,谁能从跨省、市的鸟瞰角度来俯视这里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谁就能受到两省一市的广泛注目,成为公众追捧的媒介。省、市级党委、政府办的报纸、刊物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它们大多受行政区划的制约,主要刊登本省、市的文章、消息。对外省、市的信息,可以登载一些,但不可能划出专版专栏去宣传邻近省、市的工作。

《人民日报》每天出“华东版”,《解放日报》也有不定期的“华东新闻”,其范围都比长江三角洲更为宽泛。传统的、放大了的行政概念也不能替代人们对特定经济区域的关心。单纯的学术类、社科类期刊,也不能胜任这项使命,更不可能把某一个跨省、市的特定区域界定为自己的覆盖范围。

谁来担当整个太湖流域,或日整个长江三角洲的一个区域性传媒呢?历史似乎有意地在这里付之阙如,把位置留着,等人来坐。

这时候,在太湖之畔有一个最临近太湖的城市,有一个在现代史上号称“小上海”的城市——无锡,突发灵感,要来填补时代给予的这一空白。他们举起当年新四军在无锡梅村创办综合性政治理论半月刊——《江南》的旗号,重新复刊,刊名为《江南论坛》。

江南,杏花春雨江南,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是一幅空荡的杏花春雨图。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著名小令《忆江南》中,第一首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第二首说“忆江南,次忆是苏州”。在诗人艺术家的心目中,江南,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个“久住江南梦亦佳”的精神家园。

在历史学家那里,江南是一个富庶而相对公平的社会。太史公司马迁曾到江南考察,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江南“无干金之家,亦无冻馁之人”,描写了一种兼容宽厚的社会经济结构。

同类推荐
  •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 蒙尘传说

    蒙尘传说

    “大丈夫生而在世,诺比千金,要以守信为生存的第一准则”自盘古开天以来,大地由鸿蒙到洪荒,再到后世以人为首的世界,不知道过了多少万年,中古的蜀山剑派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传说,而今的世界,正道魔道早以混乱不清,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因为对世间的憧憬,对红尘的留恋。
  • 赤诚的年代

    赤诚的年代

    道家气功爱好者许正阳在修行冲关的时候发生意外,身体被罡火焚毁,灵魂穿越时空,重生于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年间。深知历史的许正阳即便因修行气功而有良好的修养,但面对此时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为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许正阳博览群书,身负绝世武功,游历天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侠,和一群真正的侠士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铲除封建腐朽势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中国的阴谋,让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神州大地,肥沃了华夏诸邦,这是一个赤诚的年代。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热门推荐
  • 异界魔临

    异界魔临

    岁月侵蚀而去,江山也作尘积。生死贵贱逆屈,选择总在自己。一个人,一路走过,便是一个世界......
  • 末代三国

    末代三国

    或曰: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嗣主刘禅投降,汉亡。同年,成都之乱,庞会为报父仇,尽屠关氏满门,汉寿亭侯关彝殁。……现代人重生为关兴之子,历史重新书写。江山谁主沉浮?这里也有忠肝义胆,绝世名将。这里也有侠骨柔肠,权谋政客。煮茶夜话,末代三国,也有不一样的精彩,细数指间风流。
  • 梦舞三国煮酒论英雄

    梦舞三国煮酒论英雄

    虎牢关,吕奉先独挡群雄;凤仪亭,董仲颖计陷情迷;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卧龙岗,刘玄德三顾茅庐。乱世枭雄曹操,仁义之君刘备,任用贤能孙权,谁才是乱世中的霸王?四个穿越三国的青年,在乱世中又将如何发展?得到白发老者引导,却不幸卷入乱世三国,究竟是成为乱世炮灰还是改变历史?
  • 北大教授谈修心

    北大教授谈修心

    心,是纠缠你一生的痛;心,也是成就你一世界上,改变命运最大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每个人的心力有三大块,一是心魂的力量,二是心态的力量,三是心智的力量。
  • 岁月染绿的村庄

    岁月染绿的村庄

    诗集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寓哲理抒情于一体,以纯情、细微、源于生命的诗句,显现了作者质朴的本色与聪慧的才气。
  • 萌点江湖

    萌点江湖

    一个苦逼的青年,一款坑爹的系统,一只卖萌的宠物,一段牛逼的人生。
  • 仙出没

    仙出没

    这里有仙出没。
  • 逆光拂晓

    逆光拂晓

    狗血穿越,遇到一火红毛团,流氓狐狸,别乱动!
  • 爱心摇篮·妈妈幸福宝典:妇幼保健知识355问

    爱心摇篮·妈妈幸福宝典:妇幼保健知识355问

    本书详细解答了从婴幼儿到老年,从生儿育女到优生优育,从儿童养育到青少年教育,从常见卫生问题到防病保健的共355个醒目问题。人们如能自我掌握这些事关健康、保健的问题,并运用于指导、调理日常生活,就能达到终身健康强体的目的。本书是一把开启大众健康的金钥匙,让人们自己来开启健康之门,永葆健康。
  • 异界不死军团

    异界不死军团

    林风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穿越者聚集的世界,更加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名死灵法师。一路行来,只见魔兽凶猛,异族酷烈,人族同胞亦是狡诈奸毒。不过还好,林风有不死军团护身,在骷髅海面前,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唯一令他感到不爽的,就是自己那帮骷髅小弟打起架来实在是太猥琐、太没有绅士风度了。“在美女面前有点节操啊魂淡!你们把我正气凛然、德厚流光、高情致远、温良和善的完美形象全都败坏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