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6900000039

第39章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得以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又一次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冲击,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探索与艰苦努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诸多困难,取得理论建设和实际工作方面的更高成就。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评价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说在巨大成就的背后有许多失误需要改正,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同时又有深刻的教训要记取。面对新的历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反思,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时代脉搏,分析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从而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世界范围内的道德认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逐步深入,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客观上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德育认同,道德的世界性正在形成。世界各国将面临许多相同的德育问题,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背离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金融创新中的道德缺失问题等等,基于此,世界范围内高校德育工作将集中于两大课题:一是道德人格的培养,即对个体心理方面进行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培养,使其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具有比道德规范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自我建构高尚的道德人格,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其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精神,增强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成长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二是社会公德的强化,即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道德准则的逐步深化。列宁曾指出:社会公德是“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因此它是人们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社会公德的道德实践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世界范围内的道德认同并不是说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将趋于相同道德行为规范,而是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对道德本身的价值有了一致的认同。道德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只有坚持了道德的民族性才能使人们自觉走出所谓多元性的陷阱,并一点点拾起曾经被自己遗忘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个性,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德育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继承性,它必然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比如孝顺父母,就只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显得如此重要和神圣,甚至成为可以衡量一切道德的尺度。《中庸?哀公问政》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学而》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德传统,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民族,但却是我们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坚持德育民族性的同时还要谨防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在德育意识得以普遍认同的趋势下,东西方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文化会相互渗透,我们单纯地抵御西方的道德观念不可能也不应该,反过来屈从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也是不对的,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借鉴他国德育中积极的共性的东西,对其失败教训引以为戒,将德育放在当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

二、注重实效性的普及教育

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其实效性,在将具体的、稳定的道德规范内化于人们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对个体自我教育的培养和德育环境的形成,通过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影响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以最优化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取得较高的德育效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得益于两大实现:一是实现“内化”,即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的过程,在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不同境界提高中实现学校的德育职责;二是实现“外化”,即通过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实现“内化”的外延。只有做到这两个实现才能达到全社会范围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层次性的普及教育过程。这种层次性常规地表现为针对“外化”不同对象的年龄、专业、性别、兴趣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及内容,但与此同时更表现为对于个体“内化”而言的不同德育阶段。作为个体,起初状态是存在道德水平差异的不同的人,但不管身处怎样不同的境地,首先要建立自身的个性人格目标,进而设立完善的社会人目标,最终形成特殊的社会角色目标。在整个道德普及教育中,前两者是基础,而特殊社会角色则是对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较高要求,通过这种从个人到社会的由内而外的道德的社会化过程来逐步实现德育的实效性。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德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信息多元化与教育单一性之间的矛盾、社会开放性与教育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等等,还有助于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形成全民德育的大环境。

三、构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的历史环境下,面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德育工作要更好地结合时代,把握规律,构建系统的德育体系已成为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新时代环境下可以允许人们有各自不同的理念,但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国家的情感,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更是凝聚民心、化解矛盾的最佳结合点。俄罗斯在摒弃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后,人们的信仰出现了真空,但是却没有人对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出异议。其次要建立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主体”观念。新世纪必然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德育过程成为两个主体之间的认识、选择、互动和完善的过程。再次要注意与世界德育发展趋势接轨,积极地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将我国的德育体系构建放入世界的德育体系构建当中。

未来德育体系的构建将越来越体现其科学化趋势,高校德育工作也将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高校德育体系在内容结构、环境结构、目标结构、评估结构、运行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尽量减少经验引起的随意性、随机性、主观性,而增强科学运行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性。同时,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观念,尽量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态和政治理念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总之,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全面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既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在交流中实现超越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德育观念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德育工作的根基,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继承民族遗产中优秀的、进步的思想,否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放开眼光,大胆借鉴,通过去伪存真、去恶存善之后为我们所用,最终结合中西,实现我国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对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而这里的交流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交流,应该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有选择地吸纳。作为个人,它包括个人与自己、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作为国家,它包括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人民、国家与历史等方面的交流等。总之,这种交流所编织的是一张从个人到世界的无形的网络,它所实现的不仅仅是德育工作的超越,更是人类文明的大融合!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 全球打黑行动

    全球打黑行动

    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全球打黑档案,以各国政府打黑大事件为主要线索,囊括了全球跨世纪的打黑大事件及过程。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热门推荐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江湖也抓狂

    江湖也抓狂

    混混叶小舟遭人诓骗,走进江湖,这才发现眼前是一个血风腥雨的残酷世界,远非他所想象的那么有趣,在田小雨、天涯子等好友的帮助下,他们斗枭雄,战恶霸,在血与泪的沐浴下接受成长的洗礼,昂然踏上江湖这个大考场。
  • 借你肩膀给你依靠

    借你肩膀给你依靠

    婚后乔未央接了一部戏,居然是和于铭轩的兄弟一起演情侣,于是,片场一天总会出现以下几个镜头乔未央和男主牵手拥抱,于铭轩我瞪我瞪我瞪瞪瞪乔未央和男主接吻,于铭轩一把把男主推开,自己做替身贴了上去。片场所有的人心里大呼:不要再虐单身狗了,伤不起啊!
  •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一反传统影评的正儿八经和教条主义,致力于反传统,反权威,反装逼……虽然言辞犀利,吐槽满点,娱乐性强,但其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从不胡说八道,仿佛进入某种境界,看似另类,却直指电影本质。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光明的赞歌

    网游之光明的赞歌

    在光明中做一个暴力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群已经出来了:127307614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唇欢

    唇欢

    我爱你……无数个凄凉的夜晚,他紧紧地贴着她,附在耳际,不断的重复着这三个字。她轻轻的笑,猫儿般的雪眸眯起,懒懒的打着哈欠,漫不经心的应承道。呵,别玷污这神圣的三个字,会遭天谴的。他心口瞬间烦躁不安!望进她的雪瞳深处,那里藏着冰冷,仇恨,戏谑,嘲弄,讥讽,唯独没有他所期许的,感情。高明的猎手,往往享受的,只是追捕猎物的过程。这场游戏,他完美的掌控着一切,设局完美,步步攻心,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沦陷……目的达到,那么,GameOver—
  • 释氏蒙求

    释氏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