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41700000013

第13章 被贬华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

(一)

杜甫虽然身在鄜州,但心系朝廷。至德二年(757)8月,胡人曾袭击凤翔,但未成功。9月,唐肃宗的长子李俶和郭子仪率兵15万进攻长安,还有4000多名强悍善战的回纥兵也协助唐军作战,由回纥怀仁可汗的儿子率领。

杜甫在鄜州的荒村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无比兴奋。他好像已置身于长安人民中间,准备着欢迎唐军的到来。为此,欢喜异常的杜甫提笔写下了《喜闻官军已临贼镜二十韵》一诗:

喜觉都城动,悲怜子女号。

家家卖钗钏,只待献香醪。

9月28日,唐军打败胡人,收复长安。10月18日,唐军又克复洛阳。10月23日,肃宗回到长安。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后,又满怀喜悦地写下了《收京三首》。

11月,杜甫携带家眷离开鄜州,返回长安。此时的杜甫,心中充满喜悦,一路上所见之景在他看来也都呈现出一幅太平的气象,这与当时仓皇北逃、惊惶悲苦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返回长安后,杜甫继续担任左拾遗。这一次,他首先经历了老朋友、画师郑虔被贬的惨然感受,原因是郑虔曾被安禄山任命为水部郎中。虽然他一直装病没有就任,但还是没有逃脱被贬黜的命运。

杜甫刚到长安不久,满头白发的郑虔便启程奔赴多山临海的台州。由于走得仓促,都没有机会与杜甫话别。当杜甫得知郑虔已走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在杜甫看来,这位曾共同饮酒、共同高歌的老朋友只有老死台州,二人不会再有机会见面了。

于是,那些没能见面说出的话便集中在杜甫的一首诗中,表达了杜甫对这份友谊的珍重和对老友的同情与思念: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在中兴气象已显的好日子,在大批功臣、朝官受到犒赏的好日子,年老无辜的郑虔却不得不离开长安,以戴罪之身,奔赴自己冷落寂寞的长途。杜甫想起老友那白发如丝的老态,曾得到玄宗皇帝称赞的精良画艺,而今却落得这般结局,顿感痛心不已。

转眼到了乾元元年(758)春天,仍任左拾遗的杜甫生活比较闲适。这时,杜甫与中书舍人贾至关系比较密切。当时玄宗传位给肃宗的册文就是贾至所写,因此他甚得肃宗信任。

一天,贾至往大明宫上朝,欣然写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此时的王维官为太子中允,岑参为右补阙,与杜甫同在朝中为官,便一起作诗唱和。杜甫作了《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的“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等句,将新朝中的景色描写得一派生平,欣欣向荣。尤其是后两句,手法流畅,珠圆玉润,在宫廷诗中堪称上乘。

回到长安之后的杜甫,生活中虽然也有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心情相对平和了很多。因此,他也写了一些诗篇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生活,如《腊日》中写道:“还家初散紫宸朝。”《紫宸殿退朝口号》中写道:“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在《题省中院壁》中,诗人不仅描写了省中“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的情景,也写出了自己的一片“纯臣心事”:“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二)

事实上,这时的杜甫也不是没有感觉到肃宗对他的态度冷淡。除了官冷无用和衰老的感受,他这时更经受着官微俸薄即贫穷的困扰。因此,当他处于比较松弛的私人环境中时,心里的委屈和冷淡感受也会寻机发泄。

比如初春的一天,在曲江边上,杜甫与朋友郑南史一起坐在柳条初芽、黄鸟啄花的沙滩上边饮酒边晒太阳时,便写下这样几句诗: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在诗人眼中,春天虽然美丽,但老迈的自己却被排除在局外了——这是多么颓丧的感觉啊!

此时的杜甫还不知道,他更大的失意还在后头。当时,朝廷的政治局面并不像杜甫在颂诗中所称颂的那样太平。在看似一片升平的形势之下,也酝酿着深刻的危机。

是时,唐廷当中新旧两党,即随从玄宗的朝官和随从肃宗的朝官之间,矛盾日渐激烈。这主要表现为以皇后张良娣、宰相李辅国及阿附李辅国的副宰相崔圆为一派,与房琯、贾至和严武一派之间的矛盾。新贵容不得旧臣的政治地位。

而在长期不稳定的接班人身份中形成的好猜疑心态的唐肃宗,其容易摇摆的态度无疑又加剧了这一矛盾。这年春天,刚刚写过歌颂朝廷升平气氛的诗歌的贾至便由中书舍人被贬为汝州刺史,标志着这一冲突的表面化。

这件事不仅损伤了在册封肃宗过程中有过功劳的贾至的心,对杜甫等人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就像是一片叶子的凋落感觉到秋天的到来一样,杜甫那刚刚分沾到“皇恩”的欣喜心境也随之改变。这从他送别贾至时所写的诗歌中便可见一斑: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千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贾阁老出汝州》

然而,还没等杜甫从这种悲伤的心境中走出来,不久后他就被作为房琯一党遭到了贬谪。

这年5月,被皇后张良娣与宰相李辅国合谋控制的唐肃宗,终于对排斥异己的新党一派明确表了态,将曾投降唐王室的史思明在4月的再次叛变归罪于现任宰相张镐,因而将张镐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将原宰相、现任太子少师的房琯逐出朝廷,贬为邠州刺史。同时被贬的还有所谓房党京兆尹严武、国子监刘秩等。

到了6月,曾与房琯交好的杜甫,也作为房琯一党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主要负责管理华州地方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从这次离开长安后,杜甫再也没有回到过长安。

这次离开长安时,杜甫的心境是十分凄凉的。他甚至不能“从容陪笑语”地供奉皇帝,觉得自己是个被遗弃的人。所以,他在金光门前写下这样的诗句: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当时,杜甫只认为这次贬黜对他的仕途是一个打击,但他并未意识到,从此他将从那种狭窄的天地中解放出来,这对于他的诗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契机。由此,他才得到机会,再次接触到战乱中的人民,认清时代的苦难,因而恢复并扩充了他那广阔的诗歌国土,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来。

(三)

华州距离京城长安约180里,大概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当杜甫来到华州时,正逢7月的苦热天气,夜间蝇蝎出没,白天苍蝇乱飞,连饭都吃不下去,而文书又堆满案几,不容休息,杜甫一来就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苦热的天气让杜甫很痛苦,但他在华州却处理了不少重要的文件:他替华州的郭使君写成了《进灭残寇形势图状》,陈述了敌我形势,唐军该如何避实击虚,剿灭盘踞在邺城的胡人;在《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中,他还提出在变乱中关于赋税、交通、征役、币制等需迫切解决的具体问题,表现了求实而有为的政治态度。

在其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注意。杜甫说:

“欲使军旅足食,则赋税未能充备矣;欲将诛求不时,则黎元转罹于疾苦矣。”

这说明,杜甫此时已经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政府和黎民百姓利益之间的对立性,而且黎民也是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当时,两京刚刚收复不久,物价腾贵,一斗米要七千钱,长安市上的水酒每斗要三百青铜钱。大街上不是乞丐,就是饿殍。国家财政支出到了极点,朝廷想尽办法,甚至将官爵作为商品出卖,也解决不了当前的困难。

这年7月,唐肃宗采用御史中丞第五琦的建议,铸造了一当十钱的“乾元重宝”。第二年3月,第五琦任宰相,又铸了一当五十钱的新币,造成了贞观以来不曾有过的通货膨胀。

回纥最初在派兵帮助唐军反攻长安时,唐肃宗曾与回纥约定,若两京收复,土地人民归唐所有,金帛妇女都任凭回纥抢夺。所以打下洛阳后,回纥便在市井村坊间抢夺三天,搜刮走大批的财物。肃宗为酬答回纥的“功劳”,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回纥,并每年送绢两万匹。

同时,吐蕃还趁着唐王朝边疆防务空虚,占领了西方的一些要塞。后来,大食(阿拉伯)也从海路登上南方海岸,围攻广州。所谓的大唐盛世,没几年的时间便从征服外族变为被外族侵略了。

这种民生凋敝、遭受侵凌的景象,杜甫只有在离开了皇帝的“天颜”时才能看清楚。他后来写了一首《洗兵马》,将当时的政治情况说得十分沉痛。在这首诗里,他称赞了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张镐等人,并说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胡人是不难歼灭的。但另一方面,杜甫也写出了他不能忍受的一些事。他想到了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僚,写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尤其是肃宗晚年与他的父亲一样,迷信神仙,国家的灾难还未消除,各地郡县便又争先恐后地呈现祥瑞了: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而此时人民的生活却是: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这首诗反映出杜甫当时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了朝廷的昏庸与黑暗。

(四)

758年冬末,杜甫离开华州,返回洛阳看望家人。自从洛阳陷落后,杜甫已经有几年未回了。一路上虽然风尘弥漫,但杜甫的兴致很高。

当杜甫回到洛阳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虽然故园的花鸟依旧,但已是人烟断绝,眼前一片荒芜了。在洛阳,杜甫写了不少五言诗,如《得舍弟消息》、《不归》、《赠卫八处士》等,其中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刻画了祖国险要的山河,是杜甫诗歌艺术里的一个伟大成就。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则是他从洛阳返回华州路上所写的“三吏”和“三别”。

乾元二年(759)正月,史思明再次背叛朝廷,于魏州(今河北大名)自称大圣燕王,并于2月引兵南下,以救邺城之围。这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20万大军围困邺城已有数月,肃宗以郭子仪、李光弼为元勋,故而军中不置元帅。由于缺乏统帅,邺城久攻不下。史思明引大军直抵城下,与唐军展开决战。

3月,唐军步骑60万在安阳河北摆开阵势,史思明亲率精兵5万前来应战。阵势尚未摆开,大风忽起,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两军大惊,唐军纷纷向南撤退,叛军则向北退去。郭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退保洛阳。唐军失利,洛阳百姓惊骇,纷纷逃入山谷。原来留守在洛阳的官员也纷纷逃往别处,诸节度使则各自带着残余溃回本镇,只留下郭子仪、王思礼坚守洛阳。一度缓和的形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在这种形势之下,杜甫也只好匆匆离开洛阳,先至新安(今河南新安),再到石壕村(今河南陕县),经潼关回到华州。

一路上,但见兵荒马乱,民生涂炭。统治者为补充兵员,实行毫无章法的拉兵政策,不分青壮老幼,见到就抓。这让杜甫万分震惊,心中异常痛彻,遂将一路所见的拉兵惨象写入“三吏”和“三别”两组诗中。

其中,“三吏”是以地名命题的,依作者西行的路线,三首的次序依次为《新安吏》、《石壕吏》和《潼关吏》;“三别”则以事件的形式命题,分别为《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

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甫诗歌中的杰作,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歌的典范。它们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这六首诗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也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种矛盾并不像在长安时期的诗中所说的杜甫个人入仕与归隐两种心情的矛盾,而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

此时,国家正遭受胡人的侵略,人民遭受胡人的摧残,要想拯救国家和人民,杜甫只有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李氏朝廷身上。在他那个时代里,他还不可能对帝王制度有所怀疑。然而,他所拥护的朝廷,平常就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国难时期,却既不能发动人民抵御胡人,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特权,反倒更加肆无忌惮地向人民搜刮物资,乱征兵役。这让杜甫这位正直的诗人感到极大的矛盾:若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人民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他又不能不看、不说。

因此,“三吏”和“三别”中的六首诗与他在长安时期所写的《兵车行》也不同。《兵车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而现在的杜甫除了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总之,“三吏”、“三别”所写的人生酸楚事,以其血泪积蕴强烈地震动着善良人们的心,使人一经读起便终生难忘。也只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在亲眼目睹了那样的乱离景象之后,才能写出这种催人泪下的诗来。

中国古代史籍浩如烟海,异常丰富,但其中记载的多是将相王侯的生平、宫闱政变、会盟征伐、郊庙祭祀等,对于各个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记录颇少。但杜甫却能真实而生动地描写这一时期普通百姓惨痛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经历,使得无数身处动荡、困苦之中的百姓的实际情状有了真切而具体的记录。从这点上来说,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歌享有“诗史”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苹果CEO库克传

    做最好的自己:苹果CEO库克传

    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的库克被认为是“除乔布斯外最了解苹果的人”。库克为人低调内敛,长期以来在乔布斯的光环背后默默为苹果公司掌舵。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黄金荣,自幼就喜欢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他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了自己在租界的威信,后升至督察长。他走私鸦片、开设赌台,牟取巨额利润。他还涉足娱乐业,进入金融界、工商界,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解放后,势力渐弱的黄金荣留在了上海。1951年5月20日,他发表《自白书》,表示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最后,老死家中,他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千回百转、坏事做绝,却能怡养天年,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热门推荐
  • 灵狱九天

    灵狱九天

    刘晨曦,一名普通的少年,本应该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但是一场巨变,让他失去了一切,他因为是私生子的身份而遭到追杀,自己最亲的人因他而死,愤怒疯狂的他,为了报仇,毅然踏上了一条修罗之路,灵徒,灵师,大灵师,灵战,灵将,灵帅,灵霸,灵王,灵圣,灵帝.......看他如何一步步踏上世间的巅峰
  • 当孩子遇到钱

    当孩子遇到钱

    钱可育人,亦可毁人。孩子一出生便生活在金钱的世界里,在理财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生存能力的今天,如果孩子缺少对金钱的了解和良好的财商教育,会导致长大后为金钱所累、受金钱之苦,甚至走向极端。本书由著名教育专家徐国静用自己积累了30多年教育经验,结合大量国内外儿童财商教育成功案例,将财商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直击中国家庭教育的盲点和误区,向家长传授简单、实用、有趣的财商教育方法,让孩子的财、智、情三商均衡发展。
  • 重生过后亦平凡

    重生过后亦平凡

    林欣然原本以为,会将宅女人生进行到底,谁料老天也看不得她的颓废,居然把她踢回高考那年。没有大富贵,没有惊世才情重生的小女子,走不一样的路,闯不一样的关一步一脚印,步步向前行
  • 集体穿越不是梦

    集体穿越不是梦

    都是月亮惹的祸,这句话真没错。好好的,穿越了,还是团购的。坑爹呀
  • 安塔拉传奇(第四部)

    安塔拉传奇(第四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杀戮禁忌

    杀戮禁忌

    杀戮:轮回千年,吾只想待在他(她)身边,让我能呵护他(她).禁忌:天下之大,任吾游,潇洒快活。可惜那不肖之徒!(QQ群:453062608。希望你们能进来聊聊,万分感谢!)
  • 老板为什么会发火

    老板为什么会发火

    《老板为什么发火》是迄今最实用的职场生存技能手册。并没有职场教科书般的说教,而是结合作者的背景,用真实鲜活的例子,给求职者答疑解惑,经过五年市场检验,数十万人验证后,自发口碑推荐。教会读者看清老板发火的真正原因,懂得换位思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逐步成长为老板最需要的员工。
  • 木灵君王

    木灵君王

    新世纪大好男儿,因为得罪黑道势力,结果被害身亡。重生异世的他顿然大悟生存的本质——强者生存。奈何,陌生的世界,阴暗得人心。身为帝国皇子,却无心争权夺利,心中唯一的小小目的——活下去。皇家学院因为他的人品差而把他拒之门外,云梦大泽修炼中的厮杀,世俗界的争风吃醋,以及神秘莫测的修炼世界----修界。………………………………………………………………功法境界:筑基,雕花,点缀,温神,九重,虚魂,凝炼,鬼门,破穹。****************收藏,推荐******************群号:94391666
  •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她是丞相府愚钝草包小姐,人人欺侮;他是当朝最尊贵冷酷的皇子,惊才绝艳!一道赐婚圣旨,她装傻充愣各种拒绝,他霸道应下强势迎娶……众人耻笑,却不知:草包蜕变,废柴变天才。婚后遇太后查房,两人配合,演出一场鸳鸯戏水,结束后,她笑:“表演完毕,王爷请回。”他轻笑:“上了本王的床,就不要想着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极

    无极

    大道无极,苍茫无尽,万古轮回,可有永生!神秘少年,注定不能平凡,一个个惊天谜团,让他不断迈向大道之巅,白骨道途,万般艰难,他洒血苍穹,征战九天,只为心中不灭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