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来出席剑桥大学出版社425周年庆典,四个多世纪的出版历史,为人类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精神食粮,为传承文明尽到了责任。在座的人可能都有阅读剑桥大学出版物的经历,对剑桥出版的历史也知其若干:比如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产品一流;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家都曾经是她的作者,更让我们记住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是,她已经出版并且正在出版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此,我们不仅要感谢为传播中国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李约瑟博士,也要感谢这部鸿篇巨制的出版者剑桥大学出版社。
今天,剑桥又牵手五洲,签署了“人文中国丛书”三十种的版权贸易协议,表明其再次把目光投向中国。作为中国文化的普及读本,这套书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好评,一经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必将迅速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读者。为此,我要向为传播中国当代文化作出努力的剑桥人致敬。
剑桥大学出版社将425周年庆典放在中国举行,有着特殊意义。一方面是向中国出版界的同人们展示四个多世纪的风采,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出版重心的转移。今后,我们将看到更多剑桥版的中国图书奉献给世界读者。
Gordon Johnson博士第一次到中国,就带来了剑桥出版的华丽阵容,不仅有全球首席执行官、亚太行政总裁,全球财务总监、亚太财务总监,连美洲、欧洲的行政总裁也隆重登场了。中国衷心地欢迎你们。希望你们多走走,多看看,不仅看北京,也能到其他地方走走看看。我肯定你们一定会不虚此行,保证这一定是第一次而不是最后一次。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和我一样,与潘仕勋博士应该是朋友了。潘先生不仅是朋友,也是我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外国顾问,他去年在“中国出版论坛”上的演讲,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剑桥出版的国际化过程为中国出版的“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非常有用的信息。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三年多来,已经与5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联系,20多个文种的1380多本图书得到资助,协议金额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我相信,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在国内外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步伐会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中国的历史很长,但中国开放的时间很短,真正到过中国能够亲眼看看中国的外国人还很少。因此,我们希望图书能够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窗口和桥梁,通过读书,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一个互相了解的世界,必将是一个和谐的世界。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谢谢大家!
(在纪念剑桥大学出版社建社425周年会议上的致辞,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