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由于奥运会的缘故,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移师天津。虽然距北京不远,却使人感到不那么方便。
图博会开幕的当天中午,我与来参加图博会并作为中国出版论坛演讲嘉宾的、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EO潘仕勋先生见面,这是他的中文名字(英文名Stephen Bourne),由此可知他与中国有缘,至少应该是不陌生的。后来我才知道,潘先生阅历丰富,除在东非、法国和远东居住过,还曾在香港住过11年,他的中国情结也许就是在这时期建立的吧。
他在出版论坛的演讲,受到中国出版界同人的普遍欢迎,因为他不是泛泛地介绍剑桥出版社乃至英国的出版业,而是针对中国出版界目前关心的问题,讲剑桥出版社国际化的过程,他们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无疑,剑桥的问题是任何一家希望走出国门的出版机构都有可能遭遇的问题,而如何化解则各自不同。显然,潘先生的演讲着实为中国出版的“走出去”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有“指点迷津”之感。
介绍我认识潘仕勋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副社长刘媛女士。她告诉我,潘先生对中国出版的“走出去”有很多高见,刘社长建议我考虑将潘先生聘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外国顾问,我答应见面之后谈谈再说。
刘社长果然没有打“诳语”,以潘仕勋对出版业的了解和对中国的兴趣,他没有理由不成为我们的顾问。席间,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出版业国际化的模式及运作。当谈到品牌意识时,潘仕勋说,中国的出版发行公司缺乏品牌,比如,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我们知道,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但是,它的名字是什么?“中国”代表地域,“图书进出口”代表业务门类,哪个字代表的是公司自己呢?我深有同感。品牌是什么?是符号,是招牌,就像“全聚德”“同仁堂”一样,是非常值钱的老字号,仅这招牌的无形资产就不可估量。当然,中国出版界也不能说没有品牌,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但这样的品牌太少,参加国际书展时又看不见这些品牌出版社的牌子,这让外国人很不理解,想找他们谈版权做生意都难找得到。
放眼世界出版界,兰登书屋、企鹅、施普林格、牛津、剑桥、讲谈社、小学馆这些赫赫有名的出版机构,完全没有地域的名称,有时连读者也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个国家或集团,加之他们又在并购中被买过来卖过去的,归属可能经常会有变化。无论到哪里,他们基本的品牌是不会变的。这样,读者就信任他们,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读者就会跟到哪里,而完全不理会其归属。就像我们吃“同仁堂”的药放心,吃烤鸭信任“全聚德”,涮羊肉要去“东来顺”一样。
我们多数的地方出版集团只有地域名称,可喜的是,有的已经有了品牌意识。比如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安徽时代出版集团,除了地域还有了自己的字号——“凤凰”“时代”。这样就有了国际化的基础,将来有一天,外国人有可能不知道江苏和安徽,但是他们会知道“凤凰”和“时代”。随着中国图书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出版机构的品牌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的认可。非常感谢潘仕勋的指点,有时“细节决定一切”。
2009年3月中旬,潘先生来京,希望一晤,我也正好有事与之相商,所以见面后很快切入正题。我希望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华文明史》英文版。因为剑桥有出版中国高端产品的历史记录,比如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比如《剑桥中国史》,都是非常有分量的中国主题图书,而《中华文明史》则代表了现当代中国研究的最高水平,由剑桥出版不仅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也可以提升剑桥出版高端中国主题图书的品牌。潘先生笑言“Madam Wu真是金牌销售”,大家都笑了。是的,要人家出书,还提升人家的品牌,岂不是很有意思的事。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潘先生虽然话里有玩笑之意,但还是很认可我的说法。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双赢或多赢,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我希望《中华文明史》就是这样的产品。
此后,经过反复磋商,《中华文明史》终于在法兰克福书展签约,此中的故事另文有述。
剑桥大学出版社
剑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出版印刷机构。1534年,亨利八世(Henry VIII)授权剑桥大学出版部门在英国国内和国际上出版发行图书,标志着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正式成立。“向世界传播知识”是剑桥大学出版社不变的历史承诺和使命。自1534年至今,该社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印刷业,一直与国际主要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断研发科技,提高行业能力。在出版业,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名字代表着最优秀的学术作品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过的知名作者不计其数,其中包括: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牛顿(Issac Newton),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ky)。
剑桥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87年和1998年两次获得“英国女王外销绩优奖(Queen’s Award for Export Achievement)”。目前,出版社发行的各类图书有2万多册,学术期刊150多种。
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剑桥大学出版社现已在全球38个国家设立办事处,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