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300000007

第7章 写给恩师陆耀东先生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1992年算起,我拜陆耀东先生为业师已有16个年头。而我最初读他研究徐志摩的文章,应该是1979年上大二的时候,这么算来,我从读他的著述并受其影响已整整30年。

陆先生是李何林、唐弢和王瑶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二代奠基者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百废待兴,文化建设正在复苏之中。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经历了长时期的厄运之后,正在由国内一批杰出学者打牢地基,开始初步的建设。陆先生的中国新诗研究,就是本学科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我之所以30年后仍然对他的徐志摩研究有极深的印象,原因是徐氏乃是正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作家”,他的很多作品被目为“禁区”,而他对美、自由的理解早已被历史遗忘。所以,当我作为大二学生,懵懵懂懂地希望了解“文学史原貌”的时候,陆先生富有激情、审美敏锐力和对作品的细读,无疑在我心目中“再造”了一个全新的徐志摩。我想我们那代人中的很多人,都在这些文章中受到了最初的文学教育。陆先生对新诗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恐怕是他研究闻一多的系列文章。他对闻一多“爱国诗歌”历史内涵的深刻剖析,对诗人“三美理论”的意义阐释,尤其是其作品“诗美”的品尝鉴赏,虽时隔20余年,仍有常读常新的感受。许多后来者的闻一多研究,显然都汲取了这种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如果单纯从“文学性”上谈论上述研究的意义,也许并无大惊小怪之处。然而回到30年前的历史语境,尤其是当很多作家还被“禁区”锁住,“艺术批评”、“美的鉴赏”、“作品细读”还都是被否定的对象的时候,这些石破天惊的研究勇气和锐利眼光,就具有了“超越历史”的意义。我们再把它们纳入“学术史”的框架之中,那么它们作为一座“考古学”的“旧址”,实在有极大的一次次“重访”的价值。

默然观察,陆先生学术研究对我的启发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勇于开拓“研究新领域”的胆识和眼光。我觉得大学者、一流学者与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在历史转折期敏感捕捉到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对象,建立研究规范,进行示范性探讨,并确立研究对象在整个文学史研究中的“独特性”意义。徐、闻的研究就是如此。这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奠基意义显而易见。二是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我数十年来读陆先生的文章,最深印象就是他文字的讲究,一字一句都恰到好处,引文出处、叙述评点无不严丝合缝,多少年后你都找不出一点瑕疵。而这类问题,在我们这代人中,尤其是在成批生产的研究生论文中,恐怕是难看的例子很多。记得几年前陆先生的《中国新诗史》第一卷在北京举行首发式时,严家炎先生有一个评价。他说,新诗研究你们看陆耀东先生、孙玉石先生的文章,所有的“注释”都可以放心地引用,因为它们是最靠得住的。这种评价,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研究“圈子”中人们的一种普遍“共识”。

当然,陆耀东先生一生最为重要的划时代之作,应该是他百万言之巨、正在陆续问世的三卷本的《中国新诗史》。我们知道,在新诗史研究领域,诗人、流派、现象和创作风格等专项研究已有众多成果,迄今未有“全本”意义上的中国新诗史著作。大家已经非常熟悉陆先生近30年来在资料搜集、校勘方面所做的堪称艰巨的工作,这包括师母谢韵梅先生和其女儿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我就不再多说。据陆先生说,截止到1949年,能够知道的新诗集有1500多部,而他本人就收藏了800多部,许多不易复印的诗集只能采取阅读和记录的方式纳入视野。另外,散布在各种期刊杂志上的组诗和单篇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为掌握最为详尽的作品和资料,陆先生广为搜求,历数十年如一日;为了尽量了解诗人和批评家创作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也是大量搜集和整理各种资料。这种难以想象的艰巨工作,不要说对一位老先生,即使处于青壮年时期的研究者,也是无法想象的。从已经出版的第一卷看,《新诗史》眼光宏阔、结构雄伟,它的资料非常丰富和详尽,论述和评析也要言不烦、简洁深刻。很多叙述,道别人所未道,丰富而婉转,达到了立意精湛、涵蕴深远的境界。很多文字,可以作为我们专业的“范文”来读。我们知道,“中国新诗三十年”,对二十年代诗人的研究比较充分,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以及各个流派。三十年代的诗人前期和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有诗艺精致化的倾向,而后期一方面与战争年代联系较紧,与此同时,以“校园诗歌”为主体的后期象征派创作也在逐步兴起。四十年代则主要以两个诗派为代表,但由于过去研究不够,或因历史原因存在各种分歧,四十年代诗歌仍有较大的挖掘、深入探讨的空间。30年来,陆先生已有与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诗歌相关的论文问世,很多分量很重的论文,已对这些年代的诗歌现象、诗人创作和艺术风格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我想它们的历史架构,早在老师心中酝酿、深思多年,那一篇气势恢宏的文学画卷,恐怕已经在陆先生的精神世界中绘就了吧。

作为陆耀东先生的学生,平生最感惭愧的就是虽知他用力甚勤,做学问一丝不苟,以至到了对自己近于苛刻的地步,但一到自己的研究,就常有苟且心理。学术虽应承传,一代一代往下赓续,然而社会风潮也在干扰、诱惑,使这种承传的质量大受影响。我写这篇短文,一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戴之情,同时借以反省自己,在对往事的追忆回顾中汲取激励自己的力量。

2009。2。25

同类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师陀散文选集

    师陀散文选集

    本书收入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43篇,表现了小说手法的散文风采。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徐志摩作品集(2)

    徐志摩作品集(2)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
热门推荐
  • 大忍者

    大忍者

    这里,是幻术与魔法的世界!幻术师和魔导士是神仰大陆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修炼体系,两种体系虽偶有交合,但却从未有人能够同时修炼两种力量,而走到世界的巅峰。而后,一名普通的华夏少年,带着忍法封印卷与‘写轮眼’来到了魔幻大陆,当废物得到神一般的修炼之道……传奇,就此上演!……魔法?他的眼睛能连忍术都能复制,魔法又算什么?幻术?他的眼睛能看透一切幻术!写轮眼的瞳术,亦是幻术的王者。一身忍术,一双血瞳,颠覆了整个魔幻世界!PS:本书不是同人,诸多设定可能与火影相悖,请勿较真。
  • 木棉记8

    木棉记8

    女子漂泊无依,流离辗转。灾难总是会毫无征兆的降临,谁才是她悲戚生活的终结。当触手可及的幸福一次次的幻灭,不再坚持毫无希望的的等待我是灾星,活着,已是我最大的恩赐。
  • 武烈帝传

    武烈帝传

    武烈帝刘湛,蜀后主刘禅之子,后主在位时,封北地王。刘用,穿越三国后期,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附身北地王刘湛,刘用决定奋起一搏,终成大业,帝号北汉武烈帝。
  • 梦回唐朝.C

    梦回唐朝.C

    一个21世纪的女大学生,在阴差阳错之下,居然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在商业发达的唐朝,她,芊熙开始利用自己带过去的现代工具,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当然,在她创业之际,她也结识了一大群好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 梦起1937

    梦起1937

    今天是1937年的7月7日,而同时也是王珏魂越到卢沟桥
  • tfboys之爱你至永久

    tfboys之爱你至永久

    主要讲述了三个富豪千金与tfboys的爱情故事
  • tfboys之凄凉旅程

    tfboys之凄凉旅程

    【已完结】一个像亲人一般照顾他的小凯,最后却只能说“王俊凯,失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整。”总是和她对着干的二源,在她伤心时总会陪着她,最后却换来一句“我相信你会遇上一个更爱你的女生”冷静话少的千玺,一直默默守护着她,最后却换来一句“对不起,你会更幸福,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对吗?”最后她是会选择默默离去,还是会选择陪伴他们其中一人直到永远?还是躲在一旁看着他们各自幸福,自己却浑身是伤,是祝福、还是争取
  • TFboys手机和树

    TFboys手机和树

    其实还不是弃文。只是太过玛丽苏。但愿我还能继续。写到各位满意吧。20160915
  • THE SEA-WOLF

    THE SEA-WO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乞传

    洛乞传

    洛氏家族,万年根基,纵然外界改朝换代,不问世事,遵循先祖族规隐族修行。仅凭一先祖布置大阵瞒过了万千年代。世俗之人无一得知。族内有先祖留下两大修仙宝简,族人唯一目标就是修炼宝简飞升成仙,成就长生不老之身。只是,现如今族内由于天地灵气匮乏,成仙之人少之又少,从开始的全族和睦到如今的勾心斗角。而故事就从洛乞出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