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8300000006

第6章 师迹忆

昌切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师迹是刻写在记忆里的。失忆的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

不记得具体的日期,却永远记得出现在《武汉晚报》上的那个显赫的标题——《邵阳出了个陆耀东》,更牢牢地记住了在陆师家提及这个标题时他那意味深长的笑意。

记得不是八七年就是八八年,在武汉大学行政楼的一个会议室里,陆师以长辈的口吻对我们一帮刚刚跨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门,正沉迷于疯狗似的追新逐异的狂潮中的研究生说:“我赞成年轻人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年轻人应该追求新东西。”那时的年轻人对于前辈的治学门径多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立意高远,意气风发,一路向西,因而经常引来一些长者的非议。陆师不在此列。陆师未必熟悉西来的种种新说,但他不排斥,主张宽容待之。观察陆师宽厚得近乎童稚的面容,揣摩陆师类似于学术掌门人的语气,便能领悟到陆师何以要出示一种高调的宽容姿态。

有一个联想记忆。两件事最为突出。一件事是八七年暑期把从北京带回来的一捆《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交给陆师。去北京是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习班。讲习班分两期,我是第一批去的。陆师托我为他取回一批样书。这批样书取自时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的白烨之手。那时陆师还住在武大南三区靠近八一路的一栋楼房里。已故吴林伯先生也住在这栋楼里。吴先生退休已久,但仍在做他的《文心雕龙》研究,怕吵,想换一个清静点的住处,多次与校方交涉未能如愿。不过陆师似乎并不在意。交书是在晚上。永远忘不了进去时的情景。厅非常小,一张饭桌几把凳子一放,就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间,两三个人往那儿一立,就让人感到窒息。只见陆师上着一泛黄的白背心,下套一短裤,左手不停地摇着蒲扇,右手搭在一张饭桌上,饭桌上摊着几本翻开的书。他迅速接过书,非常高兴,连声称谢,敏捷地随手抽出一本,拿起饭桌上的笔刷刷签上名递给我。

另一件事是前年春节去陆师家里拜年。这个家安在背靠珞珈山的一座资深楼里,搬来大概已近十年。看起来比原来阔气多了,不仅大了一倍还要出头,光是一个厅就有二十多平米,而且还供有暖气,装修过得去,家具也好了许多。二十年过去,换了天地。还是那种热情,还是连声称谢,但动作明显迟缓了,不再有当年“赤膊上阵”透出的锐气。可是,一旦话题转向他那拟出三卷的《中国新诗史》,陆师就眼放灵光,说话也利索了。陆师说第一卷出来后,在北京开了研讨会,严家炎和孙玉石等老友给了很高的评价,现在第二卷也基本写完了。陆师说他不按流派写,流派往往是靠不住的,像九叶诗派就是后人的命名,原来有没有这个流派都是一个问题;按人头写,这样做最可靠。退下来六七年了,还是一天到晚关在家里做学问,实不多见,要说可比的,陆师原来同住一楼的吴先生可算一个。此后,每次与陆师谈及《中国新诗史》,我都会联想到这次谈话和二十年前送书给他的那个夜晚。

陆师是为学术而生的,学术是他在世的生命象征。

可能陆师并不知道近些年来伪劣学术泛滥成灾的环境,也不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翻烧饼和追逐海外新说的状况。外面的世界在变,陆师家里的世界却没有变。他不可能关心他那样做合不合时宜,成算几何,他只顾按着自己的路子走。材料,对,材料,一切都要服从材料。相信每一个了解陆师的人都会知道,他所掌握的中国新诗的材料之多,在国内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好几次去陆师家,他都拿出装订很好的手抄本,说是以前在北京一字一字抄下来的。陆师论四十年代的叙事诗,材料之富赡,论述之细致,都令人叹服。他谨守论从史出的原则,强调学术研究的“水磨工夫”。虽然他不喜欢言之无据的高论,但是他喜欢持之有故的创新。他引用过宋人戴复古的诗句:“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他说,一篇文章,哪怕有百分二十的新意,也比那些四平八稳的文章强。当然,他有他的原则和套路。时代大背景,诗人小背景,内容形式二分,每个诗人都得分享他给出的这几大要素的文字,不同之处只在于大诗人多些文字,小诗人少些文字。陆师坚信政治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艺术,但他论及艺术却常常牵连政治,会使用左、右之类的断语。

只要听陆师谈《中国新诗史》,我就会想到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是他们那一代学者治学的成型期,而八十年代则成就了他们那一代学者的辉煌。由政治而艺术,或由艺术而政治,这是他们那一代人运思的惯性。五十年代陆师参与《狂人日记》的论争,写分析狂人形象的文章,既顾及作品虚化的艺术特点,更关注狂人形象实载的政治意蕴。陆师大学毕业留校后曾前往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写了不少政治味极浓的文学评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在他们那一代学者身上刻写的印记,不是谁想抹去就能轻易抹去的,不抹去反而更能彰显其学术成就和成色。八十年代是陆师的黄金时代。为“拨乱反正”,一面研究鲁迅等作家,一面研究中国新诗,双管齐下,陆师很快便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思路还是原来的,只是政治判断倒过来了,换了个方向。他清理鲁迅论述尼采的线索,探讨鲁迅与“拉普”的关系,他评析冯至的诗作,毫无疑问,其着眼点都在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他的《徐志摩评传》出得早,适得其时,影响也不小,在推翻强加在徐志摩身上的种种不实之词的同时,重新勾勒了徐志摩的人生和艺术轨迹。运思的工具仍然是阶级之类的概念,既看取其人其诗所含有的民主思想在“五四”时代的积极意义,也看取其人其诗所含有的情感迷惘在二十年代末的消极作用。与茅盾一样,“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被陆师做了政治上的解读,阶级理性控制了陆师的运思,迷醉于“梦”里的爱情和“梦”破所生的“悲哀”,被陆师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幻灭情调。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陆师那一代学者的学术是政治学术、革命学术或阶级学术。离开政治、革命或阶级,离开政治等统辖下的如左、右,如进步、反动,如小资产阶级、小农经济之类的概念,我们将想象不出他们究竟还能做什么,我们将找不到“同情”的对象,将无法理解他们的学术命运和价值。否定历史是蛮横粗暴的,毫无意义。必须承认,陆师是他们那一代学者中的佼佼者。陆师在严格限制的思维空间里所做出来的成绩相当可观。他持续约三十年的中国新诗研究,历史地看,怎么说都是十分出色的。既然知书明理,陆师当然明白知有所限的道理,感觉他也做过跳出旧框框的尝试。他反复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未尝不可解释为一种自我印证的方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近几年来,陆师不知多少次对我提到好诗的话题,说好诗极少,有超越性,形式完美,富有艺术魅力……说实话,就师承而言,从陆师问学,我所得到的并不是他的那些观点,也不是他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我最佩服的是他持之以恒对待学问的那份真诚、严谨、执著和勤奋。那是非常可贵的一种精神。我想,在八七年暑期的那个夜晚,在零七年春节的那次拜年中,我所见证的便是这种精神。在“文革”后醒悟过来的陆师那里,学术不再是政治的应声虫,更不是好玩的游戏,甚至不是生存的手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本身。现在回想起来,与陆师接触了二十多年,却完全不知道除了学问他还有其他什么特长。有嗜好但不多,也就是每天喝点酒,有时看看足球,偶尔跳跳舞而已。平时与陆师聊天,不管在哪里,聊不上两句就会被他硬扯到学术上去。而一旦上了学术的路,他的眼睛便随之生动,神情便随之专注,劲头便随之增大,态度便随之认真,语言便随之流畅,此时即使有九头牛,也休想把他拉回来。

陆师已入耄耋之年。去年就少见他出来散步了。今年春节去拜年,见陆师说话也不如原来连贯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念兹在兹的仍然是他那部未竟的《中国新诗史》。正所谓心存“念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相信,诗史可缀,师脉可续,师迹可存。

2009。2。23

同类推荐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走向天安门

    走向天安门

    本集包括七十二首短诗,其内容大致概括了二十八年中重要的前进脚步。诗集尽管薄些,但我却不想人为地硬性添加。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热门推荐
  •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桃花娘子倾天下

    桃花娘子倾天下

    她是史上最萌萝莉穿越女,一场大火,重生到了古代,她没有高贵的身份,只是低贱的庶出,但那又怎么样?她命中犯桃花,想迎娶她的男子从上官家排到皇城大门,一路畅销。她古灵精怪,尤喜男风,一袍一扇一玉面魅惑众生,青楼花魁决心改良,公主痴心下嫁,差点掰歪了当今圣上,是穿越女中的一朵奇葩,奇葩中的一朵喇叭花。她是“正妻大斗小三”八点档的最佳主角,是宅斗版的灰姑娘传奇,没想到的是四年后,却在古代遇上了在现代相恋五年的男友,美男如云,可惜了最后一点肥肉沫子也别想沾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世盛宠:青梅哪里逃

    绝世盛宠:青梅哪里逃

    “容哥哥,你~你~怎么~怎么可以亲我。”冉如晴呆萌着脑袋问眼前的容凌寒。“冉冉,你吃我嘴里的巧克力时,不是说容哥哥的嘴唇很好吃吗?今天没有巧克力,只能让你吃容哥哥的嘴唇了。”容凌寒一脸无害的回答。“容哥哥最好了,那我还要吃~~”小冉冉的话还没说完,唇就再次被堵上了。
  • 千年时殇

    千年时殇

    原名半夏,载于晋江他自甘入俗世,体验一世人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她无视天规,被惩下凡,却见他一误终生。她以为他们相爱过,却得知一切不过镜花水月。他不懂情爱,无视一时心悸,终狠心伤害她。她因他坠魔,他称她自作多情。……她与他,此生注定纠缠。
  • 花间医商

    花间医商

    手握一卷医书一卷神针,转生五代十国初期为行商。能救民于饿海,令其不吃子。能医人于乱世,令我好行商。听商路铃声歌声琵琶声,收唐末阉人伶人官家人。贩茶换马开马场,购丝造船下南洋。看五代汹涌变化,握其一而不放,能始也能终。不做天下财权第一,只做天下第一闲翁。无我,则无宋!
  • 血狱魔帝

    血狱魔帝

    九霄诸天,以无上法力建立九幽血狱,囚禁神魔,朱雀大陆,少年叶东因一滴从天而降的鲜血,不但得到旷世功法,更是获得了开启血狱之能,成为血狱之主,从此之后,带领血狱亿万囚徒,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他的眼里有星星

    他的眼里有星星

    方君从未想过自己有天会遇见一个像骄阳的男子,他光芒万丈,耀眼夺目,他是她的小小幸运。28岁的方君遇见22岁的柳边丘,此致所有的相遇都是恰逢其时。论心机美少年如何追到御姐女医生!!!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网游之异世进化

    网游之异世进化

    修真者中的大乘境界者随意挥手,一城一地皆崩溃,强大的机神所发射的不是枪与炮,而是原子弹与氢弹,神圣魔导师能凝聚起毁天灭地的风雨雷电四系魔法,斗气师之极致,神斗士的紫色斗气,可破万物,想要逆天抗命便要对抗以上神人,看进化者最后如何逆转乾坤。想体验进化者、魔法师、机甲师、斗气师、修真者之间的战斗嘛,就来玩《进化》吧。PS:亲,如果对你胃口,不妨收藏一下,推荐票赏一张!!会有不定时爆发哦!
  • 债务清偿师

    债务清偿师

    言鼎退伍后为生计所迫跑上运输,被人拖欠货款几乎走投无路,一次偶遇,他被旧日连长招进公安局。本以为就此实现梦想,却不料人生如棋局变幻莫测。为了破案,性格直爽的言鼎次次游离在法律边缘,最后不得不放弃警察身份和恋情,变身成为名职业讨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