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000000012

第12章 说古道今(2)

在《论语》里有一段记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是说齐国人(当是齐景公)馈赠歌姬舞女给鲁国,掌控国政的季桓子接受之后,三天不问朝政,孔子于是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史记·孔子世家》所记更为详细,说孔子当鲁国的大司寇时,齐景公担忧“孔子为政必霸”,将会危及齐国,因此听从谋臣的计略,特选都城中容姿姣好女子八十人,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学会跳《康乐》舞(笔者不禁联想起“红磨房”的康康舞),然后再让她们在鲁国城南处登台表演,竟诱得季桓子和鲁国国君撂下政事,兴致勃勃“往观终日”;接着季桓子笑纳了齐国的馈赠,三日不听政,陶醉于美女曼妙的歌舞之中……很显然,这是齐国对鲁国实施的一项“美人计”,——钱穆称之为“政治阴谋”。有鉴于季桓子以及鲁君的如此表现,孔夫子喟然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似乎是很可能的。

季桓子和鲁君“好色”而不甚“好德”,自然可以肯定。还有更甚的,是那些败德乱伦的好色者——

有“好色”于亲姐妹的,如齐襄公与同父异母的胞妹文姜私通,甚至为此谋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诗经·齐风》里有两首诗(《南山》、《敝笱》),就是讥讽他们之间丑事的,孔子在《春秋》中也隐晦地记录了他们俩的多次相会。

有“好色”于庶母的,如卫宣公与其父之妾夷姜勾搭成奸,并生了几个儿子。

有“好色”于儿媳的,这就更多了,其中就有那位曾与庶母私通的卫宣公。卫宣公本来为其长子(与夷姜所生)聘娶齐君之女,但他发现未来的儿媳宣姜是个美人儿,便急不可待地抢过来占为己有;《诗经》里有一首《新台》,借新嫁娘的口气讥讽卫宣公:“本想嫁个如意郎,却遇上个丑汉蛤蟆样!”(“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巧合的是,被公爹抢占的宣姜,和给丈夫(鲁桓公)戴绿帽子的文姜,竟是同父的亲姐妹。

卫宣公夺媳为妻当然谈不上“创举”,在他之前早就有同此“好色”的前辈了,比如鲁惠公就是一位。鲁惠公为其长子息姑(后来的鲁隐公)迎娶宋君之女,看到新媳靓丽可人,便不由分说地将她迎入自己的内宫。然而,鲁惠公夺媳的恶名却远逊于后辈卫宣公,这可能因为他做得不太张扬,不像后者为夺媳劫色特地造了一座新台,好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也可能鲁国人比较忠厚,为尊者讳,不忍或不愿把国君的宫闱秽事播扬出去并传之后世。所以,我们从《诗经》里看到:齐国有讥刺襄公兄妹乱伦的《南山》、《敝笱》,卫国有嘲讽宣公夺媳的《新台》,而鲁国则没有,有的只是善颂善祷的《鲁颂》。

孔子精研“诗三百”,熟知春秋史事,对种种“好色者”,在心里其实早该有一本账了吧。

孔子在《春秋·桓公二年》里记道:“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这位被杀的孔父就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嘉是名,孔子须避称祖讳;孔父是字,其后代以这位先祖的字为姓氏,从此就都姓孔了。

孔子着《春秋》,用笔极简,简得往往语焉不详,令人不明所以,如以上仅有十三个字的孤零零一句话,就无从周知那桩血腥事件的始末详情。好在《左传》里面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

从这记述中可以知悉,宋殇公(即与夷)做国君后,十年里发生了十一次战争,老百姓不堪忍受,太宰(行政长官)华父督借着“民不堪命”先造舆论,说这一切都是司马的责任,不久就杀了孔父嘉和殇公。孔父嘉当时作为掌管军事和军赋的大司马,对于使得“民不堪命”的连年征战,诚然须负一定的责任。然而,华父督诛杀孔父嘉,其实不过是假借民意而已。《左传》上说:“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当时有识之士看出华父督的“无君之心”——不满于殇公倚重孔父嘉,阻碍他争夺更大的权力,正因为存此野心,然后才有那样的罪恶行动。这实际上是野心家策动的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华父督立新君(宋庄公)之后,以郜国的大鼎贿赂鲁国,又用财宝贿赂齐、陈、郑等国。倘若他是堂堂正正顺应民意,为什么还要用重器、宝物来贿赂人家?孔子在《春秋》中记道:“(鲁桓)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宋地),以成宋乱。”虽然隐略了贿赂交易,却也昭示出华父督篡弑的政变,终竟得到了鲁、齐、陈、郑四国的承认。

华父督杀孔父嘉,还有一个隐秘的卑劣动机,就是劫色。也是在《左传》里,有明白的记述——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华父督在路上遇见孔父嘉的妻子,目迎着她走过来,又目送着她走过去,并脱口而出:“美而艳!”分明是动了色念。这是冬天的事情。到第二年开春的正月——

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宋殇公)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宋国老百姓早就不堪连年征战,华父督的政治野心也早已有之,为什么在路遇“美而艳”的孔氏之妻不久之后,就决意下手攻杀同僚孔父嘉呢?看来,是夺妻劫色的强烈欲念,驱动着他加速罪恶的行动。

显然,华父督是一个邪恶的“好色者”,而且直接加害到了孔子的先祖身上。孔子对其夺孔父嘉之妻不着一字,是因为此事有辱先祖而必须加以隐讳;然而在孔子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伤痛之感呢?应该是有的吧。

孔父嘉被杀之后,他的儿子木金父逃奔到鲁国(钱穆采信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畏华氏之逼,始奔鲁”的说法,此说不甚合理,孔氏后裔也并不认同。)——孔氏不仅由此从显赫的贵卿下降为士族,而且也由此从宋国人变为鲁国人了。

我们可否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宗师的孔子,其实跟“好色者”华父督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华父督不好色,也无野心,将相和睦,君臣相谐,则孔父嘉便不致遭杀身之祸,如此数代以降,孔子很可能也世袭为宋国的贵卿。这样的话,孔子就不会成为鲁国的那位为后世崇仰的孔子了。

对这种换角度的异想,想必多有不以为然者,他们必定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在鲁国、宋国或别的什么国都一样,跟“好色者”华父督也毫不相干。但笔者却认为:这确是有着一种逻辑的关连性的。理由是:一、正因为孔父嘉被“好色者”华父督杀害,致使孔氏逃奔到鲁国,而鲁国是儒的故乡,周礼典籍非常完备(“周礼尽在鲁矣”),这是孔子研习周公之礼并成就为儒家宗师的最佳文化环境。二、也正因为那场祸乱,孔氏从贵卿沦为士族,孔子后来才可能在鲁国开创私学,培养士阶层的子弟(其中不少是寒士)传承、弘扬儒学;倘若他是宋国的贵卿,养尊处优,且碌碌于政务,恐怕不可能也想不到会去亲自办学授徒的。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成就一位伟大的哲人更是这样。所以说,是鲁国的“少也贱”而好学不倦的孔子,而不是一个宋国的贵族子弟,终竟成为了影响百代的儒家宗师。

而这一切则是以孔氏命运大转折为肇端的。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要归功于造成孔氏命运转折的“好色者”华父督。罪恶就是罪恶,这是确定无疑的。孔子对杀祖的“好色者”深怀痛感和憎恶,这也该是确定无疑的。

通向民主的论辩之道

萧文泉

差不多一百多年前,京华的知识界以中国人特有的概括性思维方法,把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归结为两点:民主和科学,简称“德赛两先生”。时至今日,在关于中国发展的话语中,不管是官方的报告还是民间的讨论,这两位先生的身影还是占了主要的位置。在学术界里,关于中国和科学的关系有着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何近代科学没能产生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专着已经够研究这个题目的博士生在图书馆里读上几个月了。可是与此对应的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学者们特别的注意:为什么民主制度没有在中国产生?除了常见的对中国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外,没有什么专门的分析,这个问题本身好像也没有被这样提出过。西方的民主制度来自于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和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两者都没有,因此中国没有民主制度也就是自然的不言而喻的事了。

但是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提出来好好研究的问题。看一下我们的近邻印度,印度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比中国还弱,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人口,居然被一家英国公司统治了两个世纪。但是印度独立之后,民主制度就牢靠地在这个国家里建立起来了。在这大半个世纪中,大选按时举行,政权和平交替,宪法权威至上。印度从来没有发生过第三世界国家里常见的军事政变或强人独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里英迪拉·甘地政府曾经以国家面临的危急状态为由,试图引入削减人民民主权利的立法,但是印度人民毫不含糊地立刻在大选中把她赶下台。只有当甘地夫人改弦更张,重以民主政纲竞选,印度人民才又选她上台执政。民主制度在印度的良好运行纪录很可帮助我们拓宽思路,印度不比西方,那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文盲众多,贫富差异巨大,按照我们这里一些政治理论家的观点,显然是没有民主制度生存的土壤,可是事实正好相反,民主制度在印度深深地扎下了根,原因何在呢?

同类推荐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媒体管理概论

    媒体管理概论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热门推荐
  • 超能传奇之暗沙崛起

    超能传奇之暗沙崛起

    自吉林陨石雨以来,一场关于人类的生存之战悄然来临。地球在各种邪恶势力的威胁下危在旦夕,人们需要英雄!神钢侠、冰火女侠、风影侠、超级士兵、巨人、皓月队长以及夸父组织为了保卫地球和平,挺身而出,化身正义与智慧,打击罪犯,抵抗侵略。但邪恶的外星恐怖势力--暗沙组织,却在地球飘摇动荡的同时,暗地里谋划着惊天大阴谋,他们正在让地球慢性自杀,让地球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我们的英雄能否识破暗杀组织的阴谋,拯救地球于水火之中,尽在超能传奇之暗沙崛起这本书。本书QQ群:232503153
  • 沐兰从军记

    沐兰从军记

    出生丧母十八丧父,是不是这叫做“天煞孤星”?身边总围绕喜欢她的男人出现,同时也总被喜欢喜欢她的男人的女人咒骂成“小三”、“狐狸精”,自己真是狐狸精转世?为圆父梦放弃名校投入军校,这片绿色的天空能否庇护一生?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教官投来那一抹幽深的眼神,看在眼里耳边却一直回荡着另一个似梦迷离时刻,那一缕直抵心底的叹息。当四年后一切明了,当再次陷入阴谋陷害中,谁才是命中的那个他?身世的掀开带起一段离奇的往事,一场惊险奇幻的旅程等侍她的开启,这是注定,也是宿命!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片段:“荣睿,我们现在这是做干什么?我怎么觉得好奇怪?”“没事,我觉得很正常,你在做梦呢。”“可是,为什么你没穿衣服还贴我这么近,你要非礼我吗?”“是你烧糊涂了才会发现我没穿衣服,要非礼也是你非礼我吧,你穿着衣服呢。”“我真的是在做梦吗?那么,欢迎你入梦来…”
  • 华丽小姐之帅哥请走开

    华丽小姐之帅哥请走开

    当她重生为她,为家族使命来到的了一所贵族学院,表面是来自各地的贵族子弟,暗里实则是一场强者们的战争,风雨欲来,这注定是属于王者的时代……
  • tfboys之冰茵爱恋

    tfboys之冰茵爱恋

    为了爱,他们一步步靠近,为了偶像,他们一步步退缩。最后是答应还是拒绝,是成功还是失败。爱,能不能让他们醒悟呢?
  • 花千骨之白头到老

    花千骨之白头到老

    ”师傅”他有多麽希望花千骨再这样叫他一次
  • 将军,别追我

    将军,别追我

    她温婉善良,知书达理,却被爱人亲手害死。听说仇人娇妻美妾,儿女成群。听说至亲孤苦无依,不得好死。她不甘心!推翻!重来!!今生,衣袂生风,款款而来,一颦一笑绝代风华。一管笛子惑人心智。三枚铜钱定人生死。这一世,就算逆天而为,也定要将负她的人踩在脚下,搅的这万里河山,风云色变!
  • 穿越成妈

    穿越成妈

    穿越了,当妈了。冯晨晨表示,这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打算拐跑乖乖儿子,远走天涯,但是孩子爹却黏过来了。作为书中男主,不跟着女主勾勾缠,跑过来做什么?丑拒!某男:只要孩子不要爸?不可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真神医

    修真神医

    千百年来,修真神医世家早已经没落,如今就剩下于龙一个人,是一名真正的修真者,他在离开之前就曾经发誓,一定要将家族的医术发扬光大,有朝一日,必定震惊世界!医术好,要钱?不,要权?不,要美女?不!不也不成啊,金钱,权利,美女,非要围着转,躲都躲不开啊……
  • 《血月擎天》

    《血月擎天》

    战神起,大地灭,为爱而生,为爱而战。一个少年怎么凭自己的双手把握命运?爱恨交错的世界,魔与神共舞。逆天之剑,谁人与唤?
  • 死坟画室—血雨

    死坟画室—血雨

    因为几年前的一次事件,却遭来了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命运……这一切,他又该怎样去摆脱?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拥有着不一般的“眼睛”的白灵翌又怎样才能逃过他被鬼所追杀的命运?也许,方法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