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2600000021

第21章 悦读一得(1)

关键词:危机——近年来经济类出版物一瞥

二○○八年以危机、崩溃、风暴、泡沫等为关键词出版了很多图书,这些书多关涉经济、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此类图书备受瞩目,无疑与全球经济大环境有关。本文挑选了一些近年初版或重印的值得注意的经济类书籍,稍加介绍,不求面面俱到,只望读者对此能有大致了解。

该书每次重印,在书店里上架销售,就说明又一投机事件——另一个泡沫或接踵而至的灾难——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现代最严重的股市暴涨暴跌事件的关注,因为那起事件导致了一次无情的萧条。

这句话出自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1929年大崩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一书。这本描写一九二九年发生的灾难及其惨痛影响的书初版于一九五五年,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一直畅销不衰,多次重印。加尔布雷思自己认为原因很简单:有辨别能力的公民每当遇到有人深深陷入这些年出现的富有想象力的技术和围绕这些技术升温的投机热情不能自拔时,就会劝告说:“你应该读读加尔布雷思关于一九二九年的书。”很快,此书再版的年代已经加上二○○八这个数字。

二○○六年,九十七岁高龄的加尔布雷思在美国逝世。他没能看到这一轮的经济危机。加氏曾被视为“美国的经济医生”,作为决策咨询专家,他历任美国物价局副局长、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驻印大使,以及战后好几任民主党政府的经济政策顾问,在上世纪中叶的美国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他出版的几本分析现代美国经济的着作,像《丰裕社会》、《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等都广受民众欢迎,称其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亦不为过。《美国资本主义》(华夏出版社,2008年10月)在二○○八年出版中译本。正是在这本书里,加尔布雷思提出“抗衡力量”的概念,这个概念和“丰裕社会”、“传统观点”等一起组成他经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加尔布雷思写这本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托拉斯组织所具有的巨大的市场力量和它们有可能造成的其他后果令他忧心不已:如果企业机构“把大量的资源用于腐化政治和控制公众舆论”,民众的生计乃至精神便会受到控制。加氏发现可以用“抗衡力量”解决资本主义体系的这个问题。在以利润为导向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将彼此制约。来自同业的竞争力量和来自上下游集团的抗衡力量都有制约效用,利用工会组织、NGO团体、民权运动等力量形成企业内部和社会生态的均衡,往往比借助政府来抑制垄断力量更加有效。现在看来,我们也许更需要这种均衡势力来平衡一些“畸型的”力量。不过,中国的整体环境目前还不鼓励这种均衡的形成。

从《大崩盘》到《美国资本主义》,加尔布雷思屡次对投机性繁荣、泡沫经济的潜在危害发出警告,或者可以说,他一直对于整个现代经济体系都心怀忧虑:运转良好的时候,它能够让依附于它的人维持生计,一旦崩溃,却会给人们带来巨大伤害。无疑,当今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出了问题。这次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尽管在表面上和加氏描述的一九二九年大崩盘有很大差异,但它无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带来的体系性问题。一九二九年的情况早有马克思的诊断,后又有凯恩斯的拯救方案,但今天的异化却缺乏系统性的批判和分析,它会对未来的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它会不会形成资本主义的大崩溃,我们都不得而知。

冷战结束后的自由主义没有了敌手,二十世纪的历史又使人们对可能转变成暴政的真理发生恐惧,于是,“温水煮青蛙”,西方思想家对现实的批判能力正在减弱。

即便如加尔布雷思这样的经济学家,也只是精彩地评述危机,“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而相应的解决方案,现有的理论资源尚不能提供。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当年写了一本《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不断唱空蒸蒸日上的亚洲经济,最终迎来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几年,又不断有《货币战争》

之类的书,宣扬世界经济中的金融战。可是大家焦急期盼的金融战争还没打响,华尔街巨头雷曼和美林轰然倒下,一场继一九二九年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危机就此拉开序幕。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又记起克鲁格曼的《流行的国际主义》、《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等着作。

保罗·克鲁格曼,二○○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学术成就无须多言。在很年轻的时候,克鲁格曼就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等。三十八岁时,因为在新贸易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克拉克奖。

五十五岁时,又因为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方面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这位着名的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位着名的专栏作家,花费了很多精力撰写普及读物。在《流行的国际主义》一书中,他批判了当时的流行国际主义,认为对于流行国际主义的兴起,国际经济学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尽最大努力与公众沟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为非经济学家写一些清晰、有力甚至趣味横生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不能有一点经济专业术语,还要自成体系,观点正确。这样,公众才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分析”,而不会被那些貌似权威的人轻易说服。后来,克鲁格曼果然为通俗媒体大量撰写专栏,到现在仍在持续。

诺贝尔奖颁奖之前,国内刚刚译介了克鲁格曼的《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一书。这不是一本经济学着作,而是专栏合集。克鲁格曼的发言涵盖许多方面。对于美国公众而言,在能源危机、石油价格、房产泡沫等广受关注的问题上,克鲁格曼的见解值得信赖——实践已经屡次验证过这一点。因此,克鲁格曼在美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并不仅仅因为他的专栏文章写得多,更因为他的判断让人信服。在政论文章里,克鲁格曼断言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终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他的《纽约时报》专栏结集《克鲁格曼的预言:美国经济迷失的背后》(2008年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布什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二○○七年出版的这本《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则不止批评共和党的一些做法,更回溯美国现代史,讨论一个世纪以来“保守主义运动”的前因后果,分析它已经造成和未来可能造成的问题。此书虽仍不是严肃的学术着作,但影响很大,应当重视。

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所着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中文版译自英文第二版,正文与附录各一半,薄薄一册,分量不轻。麦迪森在学界拥有很高的声望,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和分析专家。由他建立的关于世界各国产出、人口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库等,对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都有影响。二○○三年十一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译本,该书对世界各国经济长期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的量化,展示了麦迪森在世界长期经济增长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方面的功力,其中有少许篇幅涉及中国。新引介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则在世界经济的大框架里观察中国经济史,可以视为世界千年经济史的中国版。这本书分析了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千年的增长表现,重点放在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表现,并预测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按麦氏理论,第二个千年可以分作两个阶段,一八二○年后的世界经济增长呈集约特征,发展势头强劲,对于中国来说,则是趋于衰落的过程,这是这本书前半部分叙述的重点。在后半部分,作者采用经合组织(OECD)国家标准的量化衡量技术,钩沉索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的规模进行重新评估,借此描述新中国发展的活力以及展望未来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他认为中国在二○一五年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恢复它在一七九○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麦迪森采用了与中国官方不同的GDP增长评估方法,附录部分数据翔实,与正文一样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说到中国经济史,建国近六十年,国内至今没有一本让各界服膺的“中国经济通史”。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

大论战之后,大陆学界完全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史观展开资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的工作。目前这套经济史观已经趋于瓦解,但没有新的史观和方法可以替代。侯家驹是台湾东吴大学国贸系教授,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多年。他穷十年之力,上承吕思勉、钱穆、全汉升的制度分析传统,旁涉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工具,反思了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方法,以集中——分散经济为线索,完成两卷本的《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1月)。此书细节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总体史观、视野和方法已经超越国内其他研究。以对中国经济史贡献而论,侯家驹当在黄宗智、彭慕兰、赵岗等之上。

二○○八年八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夫纳·格雷夫的《大裂变:中世纪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中信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中译本,这个译名让人联想到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或许是出版商有意为之。不过将二者相提并论也有道理,彭慕兰考察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格雷夫这本则侧重研究中世纪后期穆斯林世界与欧洲的历史分叉点,对这两个区域进行了比较历史制度分析,论证中世纪以后欧洲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以及欧洲国家内部的分化,有其制度上的根源。格雷夫的方法是将各种制度研究融合起来,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和社会学中关于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分析,来解释不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这种将历史经验方法与主流经济学的博弈论方法结合出的一种经济史学框架,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兴起的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法,阿夫纳·格雷夫作为其代表人物,正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并运用这个范式,几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赞誉也可证明它的重要性。格雷夫论证了历史上的个人主义与市场扩展机制,而我们熟悉的波兰尼和布罗代尔却深深地怀疑这一点,两者对勘,可以体会经济学严格的逻辑和历史学宽广的视野。

二○○八年还出版了数种关于奥地利学派的图书。奥地利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同源异途,传统悠久,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往往有其独到之处,虽然后来逐渐边缘化,但它的一些经济学思想,现在看来仍颇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梁金豹编著的《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是大师随笔之一,《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探讨、训练。打破古今中外的知识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链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空间,提升综合人文素质,也能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热门推荐
  • 骇世弓神

    骇世弓神

    手持一把神奇弓箭,出奇谋破了山贼计谋,却又卷入了两大势力的争斗之中,陷入两难抉择。生死抉择之间,看他如何逃离两大势力控制,踏上至尊神人之巅。
  • 重生之草根奋斗

    重生之草根奋斗

    高中时,张若晨的父亲刚当上厂长便被同事构陷身入牢狱,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父亲出狱后身患重病,母亲因辛苦操劳快速衰老。张若晨则在逃避与放纵中混日子,直到离开学校在社会中工作了数年,才渐渐学会担负起责任,却被繁重的工作压跨了身体。幸运的是,张若晨重生了,回到了十几年前,可以改变这一切。…………重来一次,最想要的是什么?协助父亲管理工厂,成功将自己打造成富二代?跟曾经擦肩而过的女孩眉来眼去拉手亲脑门?或许,应该是让那些曾经的遗憾,不再成为遗憾。
  • 绝晓

    绝晓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传奇,都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之事,那便是属于自己的神话。书中主人公名为木凡,人如其名,不过大千世界中平凡的一个。偶遇将死之人,受其所托为之送信,从此踏上一条传奇路。“绝晓”在小说中乃是琴谱名,寓意世间是非成败,善恶美丑。小说多借用古代神话,历史轶事。书中内容,没有无敌人物,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喜也有悲伤。或铁骨铮铮,马革裹尸,或柔情万种,钟爱一生。
  •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暴君引妃入宫》出版名为《凤栖梧桐》;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16068.html《王爷训妃成瘾》出版名为《墨染江山》;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55800.html在淘宝、京东、当当、卓越、一号店和各大书店均有售。——————她是将军府的养女表面温柔娴淑,暗地能武能医聪颖睿智,为了护他周全成就大业,她女扮男装化身慕长君一次次救他于危难。他是紫靖国的大将军文韬武略野心勃勃,却唯独对一人忽冷忽热捉摸不透。儿时,他霸道地说:“云卿是我的。”成年,他看着在牢狱中受苦的她无情地说:“莫要不自量力。”儿时的如影随形,长大后的针锋相对,真相究竟为何?*君尘剑成亲前夕,他突然身中剧毒,群医束手无策,大将军府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其本人或其家眷只要未出阁便可成为将军之妻。桑云卿见其再不可拖延,只得冒着被揭穿身份的危险为其医治,却不料君尘剑醒来之日,他竟是拿着告示到她面前道:“白纸黑字,嫁我为妻。”她说:“我心有所属。”他眸色骤寒:“你嫁或他死。”*他稳坐江山,她依照当初的约定功成身退,谁料他却一道圣旨,斩断了她与那人的情丝,让他们永生不得相见。原来,他早已知道她就是“他”。他说:“唯有你配与我携手看天下。”言犹在耳,可为何在她身怀六甲之际,他竟是突然变了脸,将她亲手送给了他人,十里红妆,绝艳倾城。城墙之上,她迎风而立衣袂飘然,眸光清冷,他站在她身后,鲜血顺着心口缓缓流淌而下,一双黑眸却始终紧紧凝着前方那不愿转身的背影。她问:“君尘剑,这个孩子你不稀罕是吗?”言毕,她的唇角扬起了一抹艳丽的弧度。————此文女强男强,不一样的文风,希望大家喜欢。
  • 昔日箫鸣何处寻

    昔日箫鸣何处寻

    一支箫,一首曲,一架琴,一伊人。为了她,谋筹十年,伊人一笑,倾城倾国。为了她,愿意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负了天下又何妨?为了她的一个选择,他精心策划,滴水不漏;那她,有会有怎样的选择?而命运,又会将他们推向何方?当烽烟起,战鼓擂,她又如何创下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当一场宿命的戏拉开帷幕,他和她彼此牵绊;当一局天下的棋开始厮杀,他和她心弦轻拨;当一切都归于沉寂,他与她的羁绊再也斩不开。凤栖梧桐终有尽,凰于九天止不息。若得凤凰双飞去,莫道天涯泣血鸣。
  •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当梦幻西游化石级玩家意外重回梦幻西游内测之时,注定的,梦幻西游的历史,将会为他改变!小猪妮妮:环怪和女儿村门派被改的帐,凭什么都算我头上?你妹滴,这些都是我从无天小号那偷学的!暴躁外皮:好吧,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就承认了,魔天宫的玩法,开创的始祖确实就是无天。无天:都怪我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无天:很可惜,服战遇上了我,你可以结束了!丁三石:我承认,无天是让我最头疼的梦幻玩家,没有之一。无天:......
  • 红颜嗜:王爷别跑

    红颜嗜:王爷别跑

    #站到人生巅峰,被师傅亲手捅死?##武力天赋满点,某些时候缺根弦?##好不容易重拾爱情,你告诉我你骗我?##作者懒癌晚期,更新看心情?#
  •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他温柔,坚强,在打牌时会腹黑,酒品很差,头脑不错。她多变,时逗比时高冷,对钱这种身外之物很是不在意。十五岁那年重生的她无意中一次遇到被众多异兽攻击重伤的他,本来觉得他可以应付得来,但还是忍不住出手救人。不是吧,和他在同一教团还被分在了一组,他们共同闯难关,杀异兽,他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她对他说“我可以为你挡下一切来自背后的冷箭,只要你不负我,我就保护你,不论在何时何地”
  • 爱我就不要放手

    爱我就不要放手

    有人相信一见钟情吗?她信!初恋如水晶般透明却容不得一点杂质。当她看到他搂着另外的女孩,因不愿面对失望而逃开,感情犹若被紧困的瀑布,一点缝隙便会奔流而下,她爱他如斯,却不知他也在寻她等她来爱!再次相遇,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凰神女:天才炼丹师

    凤凰神女:天才炼丹师

    特种兵女神穿越成了一个卖花女,有没有比这更坑的?不过没关系,本大小姐有神兵,神奇的是,这神兵有两种形态,可随时在人与兵器之间转换,而且还教你炼丹!这一下,卖花女牛了,就算本小姐打不过你,也要用丹药耗死你!就算耗不死你,本小姐还有会爆炸的丹药炸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