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600000033

第33章 以雅俗观,看李雅樵唱腔

樊启祥

在我国古代,雅为“正”,俗为“淫”,是褒雅贬俗的。清代戏曲的花部与雅部之争,结果却是通俗的打败了高雅的。楚剧(原黄孝花鼓)在它的“哦呵腔”时期,因唱腔通俗易懂、简单易学,深受农民喜爱,吸引不少北路花鼓、西路花鼓和天沔花鼓的艺人改唱黄孝花鼓,而后集各路花鼓之大成,成为湖北花鼓戏的尖端。通俗,成了楚剧的立身之本。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以及艺术多元化的发展,雅俗从原来的对立、排斥逐渐转化为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其实,从审美的本质意义上讲,雅与俗是既有层次高低上的区分,又是相通而紧密联系的。我国传统美学中“大俗通大雅”之说,正是反映了雅与俗这种辩证的本质关系。我们用雅俗观来审视李雅樵的唱腔,是属雅还是俗,其价值当如何评判?本文试从李派唱腔的三个方面来作些分析和探讨。

一、华美——风格

李雅樵在他演员生涯的黄金年龄段,在武汉经历了楚剧艺术上两个反差极大的时期。一个是楚剧舞台上“京汉楚”大杂烩和声腔十分混乱的20世纪40年代,一个是楚剧特色回归并进行改革发展而走向繁荣的50年代。前一个时期,李雅樵因“乱”得福,从京、汉剧那里吸取到丰富的营养,为后来的创腔积累了资源。后一个时期,则使他如日中天,大红大紫,迈向艺术的高峰。两个时期的转换,不论对剧种还是对李雅樵个人,从艺术观念到舞台艺术,都是一种跨越。李雅樵的唱腔是这种跨越的突出代表之一。它那华美舒展的唱腔旋律,浓郁纯正的楚风楚韵,既是楚剧特色回归的体现,又是对传统唱腔平直曲调的突破性发展。当然,这一突破也是一种回归,即音乐艺术的根本特点——抒情性在楚剧唱腔中的“回归”。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与此有直接关联的一个老话题:字正腔圆。应该说,这是戏曲的一个永恒话题,它历来被戏曲界奉为圭臬,是李雅樵这一辈人在创腔和演唱上,从理念到实践所遵循的一大原则。戏剧家张庚对此更是说得明确而深刻:“理论上所树立的美学标准是‘字正腔圆’,这是两者兼顾的原则,既要求字正,也要求腔圆。”(《戏曲艺术论》)何以要“兼顾”?我理解,除了“字正腔圆”本身的意义外,还因为关系到剧种风格与旋律美感,关系到戏剧性与音乐性。它们对戏曲唱腔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但由于语言对旋律的制约,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顾此失彼,难以“兼顾”。楚剧传统唱腔,多是“报字”,而旋律性差,便是如此。因此,“两者兼顾”一直是戏曲艺术家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李雅樵的聪明和高明,就在于他借鉴成熟剧种的经验,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语言声调与音乐旋律结合的规律和技巧。如“是缘何一言不答”(《鱼腹山》)一句六个阳平字相连,其字调调值的自然运动走向,是极其平直的,李雅樵却采用两字、两字紧连的方法,在“字正”的条件下,唱出了高低起伏的动听旋律。后来,作曲家易佑庄将其总结归纳为字腔处理的六大手法,即紧靠、顿开、夸张、削弱、装饰、变读(合理倒字)。实质上,这是与西洋作曲法迥然不同的、最具戏曲特点的作曲基本技法。李雅樵娴熟地掌握与运用这些技法,变两者相互矛盾为相得益彰,从字调对旋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一个创腔的自由天地。在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之后,他更是以广阔的视野和厚积薄发的态势,在主演的一个个受到观众热捧的大型剧目中,唱出了一曲曲绚丽多彩而又韵味醇厚的唱腔。其旋律之美、之新、之雅,开楚剧唱腔之先河,将楚剧生角唱腔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如果说,在李雅樵之前的楚剧传统唱腔,是处于“俗”的状态,那么李雅樵唱腔所透现出的“雅”气,则是标示着作品艺术品位的提升。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

对于楚剧观众,一般人认为他们只爱听老腔老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包括戏迷在内的观众,他们同样追求新、追求美。他们不能接受的,是那种面目全非的所谓“新”和“美”。李雅樵尊重观众、懂得观众,他是将新的美的元素,不露痕迹地融入到传统曲调和形式中。在观众心理学上,这是被称之为“同中有异”的途径,通过这一途径,让观众“自觉自愿领受一些熟习中的新奇,轻松自然地踏上一个稍稍超越自己的高度。”(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所以,李雅樵这种字正与腔圆兼顾、美感与风格兼有的高品位唱腔,既为观众所欢迎,又反过来提高了观众。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作品)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自然,这样的唱腔,也赢得了包括京、汉剧行家在内的戏曲界和知识界人士的赞赏与高度评价。

二、深邃——浅出

李雅樵的唱腔久唱不衰,影响深远,不仅是因为它旋律的美、韵味的浓,更在于它表达感情的深。唱腔有深度,才能打动人心,给观众留下久远的记忆。这种深度的表达,除了设计者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挖掘,还取决于对表现形式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打金枝》是李雅樵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其中“唐王封荫”,唐王对郭暧的一段唱,又是唐王全剧最有代表性的唱段。在这一唱段中,唐王不以君王身份而以岳翁身份出现。他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和缓的语调叙谈、劝和,以平和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达到小夫妻和好的目的。因此,整段唱腔内容所要表现的意思可以概括为一个“和”字,反映出华夏民族传统的“和”的理想境界。在艺术表现上,最大特点也是一个“活”字,即非常灵活自由地运用楚剧固有的形式和格式。它突破了七字句、十字句的词格,突破了上下句对称的腔格。全段30句,10多字以上一句的有一半以上,20字一句的就有三句,最多达38字。有的10个字的上句用了五板,20个字的下句却只用三板。正格与变格频繁交替,板眼、摆字的安排更是变化多样。此外,行腔中有语气,语气中带小腔,还以衬字行腔取代过门,使句式连贯、语意亲和。整段唱腔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重的人情味,将楚剧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对形式及各种手段如此灵活运用,可说到了令人难以驾驭的程度,李雅樵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唱得活而有序、有声有色,30句“慢板”一气呵成。内容表现上的“和”和形式表现上的“活”,二者结合,让人们感受到翁婿间谈话的融洽、和谐、宽松的氛围,感受到唐王的亲切、随和甚而幽默风趣,感受到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关怀,在观众面前,树立起一个大仁大智的君王形象。美学家宗白华说得好:“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从何处寻》)正是这一统一,才会有情感的深度,才会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是唱腔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与“《唐王封荫》”感情色彩的“暖”色调相比,《薛礼叹月》则是“冷”色调。它们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也大不相同。《薛礼叹月》除了运用各种板式的对比与变化外,主要是发挥了旋律的抒情功能与作用。它以旋律的大起大伏、音程大跳、音域扩充、音区对比以及伤感、叹息的语气等各种手法,将薛礼屡立战功却长期遭贬的压抑、抱怨与忧愁之情,还有怀念妻子的别愁离恨之情,准确而细腻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前后相呼应又有对比的导板和散板,前者以悲怆而又渗透着豪气的旋律,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人物酒后抒发愁怀的神态、心态及忧中见刚的气质;后者则是以低沉而黯淡的曲调,传送出夜色下的秋风、秋意,来衬映出人物酒醒后的悲凉心绪。音乐旋律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在这段唱腔中,可谓是至真、至深!

戏曲音乐的奥妙,在于运用同一个腔调,而对其旋律、或板式、或格式、或节奏速度作些适当的变动,能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但是变什么,怎样变,就大有“文章”了。同样是“男迓腔”,李雅樵塑造的唐王、薛礼、李自成、杨乃武、胡金元,其身份、性格、境遇、感情却各不相同,是因为:他对每个人物的唱腔,都能从“这一个”出发,对所选择的形式及手段,进行创造性地处理、运用,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完全融为一体,完成了对人物个性化的创造。从前面两个唱例的简略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李派唱腔极具个性化的特点。戏曲是门程式性很强的艺术,无论是音乐、表演,都不可能脱离其程式。因此,作曲的难度、感情的深度,就“难”在、“深”在一定程式内的个性化上。

在专业作曲家出现之前,戏曲舞台上角色的唱腔,都由演员各自设计,似乎人人都会作曲,但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个性化唱腔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对楚剧这个年轻剧种而言。这些传世之作也因此而显得十分珍贵,他们属于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深厚功力的艺术家。李雅樵设计唱腔,还充分发挥演员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以角色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以对自己宽厚透亮嗓音条件的透彻了解与把握,以及对各种艺术手段的掌握与运用,不但使每段唱腔具有个性,而且达到演唱上词情、曲情、声情的统一。他的演唱,无疑是对他个性化唱腔最具说服力的诠释。

这里还需提到唱腔的一个共性问题:旋律的发展。

缺腔、少腔是楚剧唱腔先天性的致命弱点。如何设腔来增强其旋律性?圈内人士的意见莫衷一是。50年代初,摆在楚剧面前最近最大的参考系是汉剧。汉剧“字稀腔密”的唱腔,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高峰,其“旋律更趋优美,韵味更趋浓厚,表现力更趋丰富,在省内外及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花腔多、拐弯多的听不懂,如‘反二黄’第一个字唱了二十四个音,当唱到第二个字时别人就把第一个字忘了”,“正、反‘二黄慢三眼’,有时八句唱腔就要唱十四分多钟,占去整出小戏四分之一的时间”(李金钊《汉剧音乐漫谈》)。作为发展楚剧唱腔旋律“第一个吃螃蟹”的李雅樵,根据楚剧实际,权衡利弊,没有走汉剧“字稀腔密”的路子,而是承袭楚剧“开门见山”的风格,以相宜的字腔密度,主要以装饰字面,运用字间、逗间的小腔、连接腔,辅以句尾的甩腔、拖腔和句中的华采腔,来增强唱腔的旋律性、音乐性,使唱腔既优美又易懂。

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美学》)李雅樵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形式与方式,将内在的深邃意蕴揭示出来,传达给观众,这就是深入浅出。对于正在不断发展与提高的楚剧艺术和广大观众来说,深入浅出的戏剧表达,应该说是最需要的,也是最适宜的。

三、精致——普及

李雅樵的唱腔,是他用“心”唱出来的。每段唱腔,都是精心设计,又经过演出的检验,在观众的反馈中,不断加工、打磨,有的甚至琢磨多年。现在留给我们的这些脍炙人口的唱腔,臻于精致、完美,是楚剧音乐中的经典。

不论是《鱼腹山》、《打金枝》、《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中、大型移植剧目,还是《二堂审子》、《当铺认母》、《访友》等传统折子戏,他的唱腔从旋律音调的设置到板式的变化,到黄汉语言的选择运用;从格式、板眼的安排到各种手段的使用,哪怕是一个衬字,一种语气,三、五个字的附加句,都是精雕细刻,恰到好处。各个唱腔在音乐上对形式、手段的运用,虽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有几点是共同的,即:语言精炼、形式精到、手段精巧。它们一起构成了李雅樵唱腔“精致”的品质。

这里还要着重谈到《百日缘》的“仙腔”。仙腔从早期的《董永分别》开始运用,直到建国后李雅樵、关啸彬主演的《百日缘》,经过他们多次修改,才予以完善、定型,有了质的变化,不但精致,而且专业化程度高。它旋律优美、风格独特、结构别致,色彩对比鲜明,戏剧性表现力强。没有一定功力的演员是难以唱好仙腔、演好《百日缘》的。要想改动仙腔,如掌握不好其个性特点,即会变味。在李、关二位主演的《百日缘》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并获表演奖之后,全剧的仙腔于195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专业性角度,列入《民族音乐必读文献曲目》。这是从全国包括民歌、曲艺、戏曲、创作歌曲、民族歌剧及民族器乐曲在内的“民族音乐的文献中挑选出的一部分必读的优秀的曲目”(《必读文献曲目》前言)。其含金度之高是不言而喻的。《百日缘》的仙腔,在湖北城乡广为流传,一般的楚剧观众,都能哼上几句,连说唱团模仿人声的器乐演奏“擂胡拉戏”也将它列为常演曲目,且备受观众欢迎。结合仙腔专业化的高度和普及的广度来看,显然是取得了“雅俗共赏”的效应。

上述的华美、深邃、精致三个方面,表明李雅樵唱腔艺术升华到一个高的层次上,也因而使我们在欣赏中得到了高品位的艺术享受。那么是否可以说李雅樵唱腔“雅化”了呢?不能这样说。“雅化”与李雅樵唱腔无缘,“雅化”在楚剧发展的进程中也行不通,历史上已有因此而失败或失误的例子。李雅樵唱腔层次的提升,从没离开过楚剧“俗”的根基,而是牢牢地立足于此。它华美而不失风格,深邃却能浅出,精致又可普及。确切地说,他的唱腔是俗中有雅、雅俗互见,直到大俗大雅,雅俗共赏。换句话说,是雅与俗在“表现人物”这一中心点上结合起来,合力铸成了李派唱腔精品。因此,以雅俗观来看,李雅樵唱腔不但代表了楚剧唱腔的风格与品格,也代表了楚剧唱腔的发展方向。

在楚剧艺术发展史上,李派唱腔艺术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他的唱腔却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楚剧演员和楚剧作曲家,直至今日。这是它的魅力所致,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同类推荐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让我牵着你的手

    让我牵着你的手

    本散文集是作者通过写身边的人和事、展现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主要篇有《到沙湾任教》、《母亲节的礼物》、《感恩》等。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热门推荐
  • 休掉皇上爬出墙

    休掉皇上爬出墙

    一女霸荣登后位,皇宫会如何?鸡飞狗跳?鸡犬升天?闹了后宫,打了妃嫔,皇上会如何?当众给她难堪?皇上不爱皇后,休了他,出去招蜂引蝶!包袱款款,爬出宫闱——呀呀呸的,都等着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魇之璃梦

    梦魇之璃梦

    梦于现实,探寻梦中的场景,冥冥之中是谁在超控这一切,一段奇怪的梦境,踏上未知的旅途,凶险与机遇共存,幕后真凶是你,是他{她},是{它}!!!揭秘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 仙简

    仙简

    一个劣等仙资的青年,怀揣一片神奇的玉简,迈进了强者为尊的修仙世界。
  • 银弹特工

    银弹特工

    我是龙图腾特工姜云霆,在对黑血组织的绞杀中失败了,为了报此大仇,我决定前往云海市,在那里,我可以真正的消灭黑血组织。各种手法,都逃不过我的双眼,唯一看透了真相的是一个外表看似的高中生,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名侦探姜云霆,无论对方是谁,都无法逃脱我的手掌。
  • 魅世天下十三世子妃

    魅世天下十三世子妃

    她,暗黑世界女特工,简傲绝俗。他,异世世子,虽爵位不高,却是一国的无冕之王,龙翰凤翼。当强者对决,是暗藏杀机,还是暗生情愫。两个高傲强者,共同携手,横走异世大陆。睁开双眸,且看她楼翾儛异世重生,凭一己之力,改头换面,颠覆天地,随意游走冥漠之都,与世子一起,君临天下
  • 重生之一统天下

    重生之一统天下

    这些低贱的人种,曾经是我们大秦时期的弃民,他们卑鄙、无耻、下流、互相残杀!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硕鼠的代名词,所有人都谈之色变!可是有一天我们前朝某位异想天开的皇帝接纳了他们,取消了他们贱民的身份,让他们可以进入我们的大地!他们曾经一无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今天!他们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众多的人口,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但是他们却不能满足自己的贪婪,他们居然还想要消灭我们!然而今天,过去这几百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一段传说,今天就是历史!杀!
  • 涉江而过

    涉江而过

    那一年,她仅二十岁,却意外被人刺杀。醒来时回到了十三岁,她沧瑾,用身份,和实力证明了自己,却因为失去的记忆,意外缠上了一个厚脸皮的男人。“你滚!”“我才不走。”当真相浮出水面,她将如何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一些真相,是会暴露在众人面前?还是沉入心底?“我可以给你一切。”“那有一天,全天下都反对呢?”“为了你,得罪全天下又何妨?我只有你在我身边。”他们将如何抉择,是做仇人?还是情侣?一切,即将揭晓。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社会的人力资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配置等。
  •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他以为只是黄粱一梦,却不曾想到有了老婆还有孩子。一个有苦难言,一个不满不爽。“结婚吧。”“结就结。”从此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当他爱上她,却没想到,她竟然丢下他,跑了。再度归来,她成了万千男人追捧的赌城五小姐,无数高富帅保驾护航,而他只能看着流口水,有老婆却不能睡。阴谋,诡异,手段,她都可以轻易化解。“老婆,跟我回家吧。”她听了,淡淡一笑,指着一排男人:“他们都想跟我结婚,你嘛!排队吧。”“排第几?”“倒数第一。”他怒了,他宫俊泽的女人,还被这么多男人虎视眈眈,直接打包扛回家。
  • 穿越之名媛贵族

    穿越之名媛贵族

    无穷宇宙中一个全新的现代世界。宋朝没有亡国,几经曲折发展成全球宗主国,称霸宇内,主盟地球。世家没有没落,成为世界上隐藏的古老贵族,顾盼尊荣,矞矞皇皇。整个世界是以东方华夏文明为基础构建。女主穿成了宗室女,遇到一群事儿逼。爽的方向很奇葩,没有玛丽苏,但是国家苏,我大宋天凉王破,全世界跺跺脚“不服的站起来!”没有一个敢喘气的。请自由地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