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300000022

第22章 华丽的转身(5)

一年很快过去了,我们所在的知青点被县知青办树为先进典型,我个人的“头衔”也多了起来:区革委会委员、县知青模范、省知青代表……这期间,我放弃了去区知青办做专职干事的差事,放弃了分配给我的武汉大学工农兵学员的指标,我开始眷念脚下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开始对这块土地上质朴憨厚的村民有着不舍的依恋。

1976年3月,村里小学缺老师,大队长点名要我去学校教书。就这样,从来没有上过讲台的我开始了教师生涯。脱离了在泥土中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我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教书上。遇到农忙和双抢,学校放农忙假,我都会回到生产队,与我的知青战友并肩战斗。这时,总有老农在一旁喊道:“白面先生来了,莫累坏了身体啊。”在他们眼里,我是教书先生,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喊的次数多了,“白面先生”便在村里叫开来了。我很惭愧,也很难堪,尽管我在乡村做教师,尽管我是他们子女的老师,而这与村民眼中的“劳动”含义有很大的距离。在他们看来,劳动是要与泥土和庄稼打交道的,一颠一颠的挑牛粪,寒冬腊月挑塘泥,在开裂的旱地上挖红薯,十几里路挑公粮,房前屋后种丝瓜……这样的“战天斗地”,这样的纯体力劳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而我吃的是“墨水”饭,虽然神圣,但多少有些离了“地气”。

两年后,震撼知青们心弦的招工信息终于来了,政策很明确:由知青们自愿报名,生产队分批推选。我们知青组第一批有5人回城,不到一个月时间,又有4人回城。作为唯一一个没有主动报名的留守知青,我的心情很复杂,两年多的光景,青春与梦想,甜蜜与苦涩,迷茫与无助,有时亢奋有时崩溃,有时豪情万丈要扎根农村,有时却不由自主的偷偷想念家中的亲人,盼着早点回城……

1976年12月,最后一批知青招工采取“一锅端”,我们留守的3个人同时接到招工通知。那天早上,接我们回城的车子停在知青宿舍边的一条土路上,一个劲地鸣笛,催我们上路。我站在屋前几棵我们亲手栽种的橘树旁,与老队长握手道别,深情拥抱,然后回头看着那间熟悉的红砖瓦房,不由泪水盈眶,两年多的青春岁月,那里有我的追求与眷恋,有我的欢笑与泪水,有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车的那一瞬间,我蓦然看见屋后墙壁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标语,那是我刚来时用白石灰一笔一笔写下的誓言,而今我却要离开了,却要逃遁了,我最终只是一个过客,没有扼守曾经的诺言。那一刻,我觉得好像是生活的反讽,或者是一个人对于诺言的背叛。如同一对曾经热恋过的青年男女,却经受不住时间的磨砺,最后却分道扬镳。

那是一段“钢铁都可以消融的岁月”,那是一段渺渺飘逝的青春,不堪回首,可又怎能不回首!无论我记忆的闸门还能安下多少拓展思维的钥匙,知青岁月,都注定是我抹之不去的回忆。

圣诞感怀

又是一个暖冬,尘封的大地虽然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尘封的记忆早已游离于心灵的荒芜,有如一条染着斑驳色彩的丝带在风中飘逝。

这些天,博客、空间、邮箱、短信里充盈着暖暖的祝福——朦胧间,一个充满神趣色彩的圣诞又悄然而至。

时光之门总是在不经意时向我们敞开,让人在恍惚中顿生感念:是这日子过得太快,还是圣诞来得太早?抑或是我们匆匆的步履始终没能合上时代的节拍?寻着岁月的踪迹,依稀可见那个从风雪中走来的慈祥老人,那个高悬于十字架上的圣子耶稣。于是,我们穿越时空,重回远古,与老人相拥,与耶稣对话……

西方洋节走进我们本土化的生活已经有些年头了,而且渐然成为一种时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复活节……与国人传统的中秋、端午、元宵、除夕相比,这些洋节着实多了一份浪漫,一份时髦,由此也曾引发了一些诸如“外来文化的侵袭”、“传统文化的自虐”、“民族文化的异化”等种种异议。

“存在就是合理的”。多元的世界,多元的民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习俗,多一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渗透与碰撞,多一点“拿来主义”的思维,多一点异域风情的润滑,进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求同存异,共谋繁荣,有什么不好的呢?

或许,对于那些80后、90后的红男绿女而言,他们真的对西方文化、宗教礼节、圣诞缘由还不甚了解,甚至还多少带有几分茫然的“掺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绽放青春的美丽。毕竟,圣诞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份心灵的愉悦,让他们沉重的脚步变得“轻盈”起来,让原本就应该属于他们的浪漫天性变得活跃起来。圣诞过后,每个人都会回归于民族化、本土化的传统习俗:除夕依旧守岁,元宵照例舞狮,端午湖中泛舟,中秋把酒赏月……

我不是基督教徒,也不相信基督救赎世人。人世苍苍,过客匆匆,生命之美在于抗争;前世因缘,生命轮回,因果报应尽在其中。每个人的生命旅程原本就承载着欢喜与悲郁,究竟该如何面对,《易经》中已然给以指引:“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任何时候,积德、行善、修行才是人格的升华,人性的真谛。因此,这些年来我也从不忽视对圣灵的“弥撒”,无论是国内的寺庙,还是国外的教堂,偶有机会前往,一定会虔诚的叩首“礼拜”,不为别的,只为那不朽的圣灵,那永恒的信仰,并藉此表达自己对情泛浮世的宽恕,对芸芸众生的感恩。

圣诞不是法定假日,我和往常一样,早早赶去上班。走在早晨空寂的街道上,一片片飘零的黄叶不时被风卷起,掠过我的头顶,又落在我的身上。眼前这幢我熟悉的大楼,没有任何饰物点缀,没有节日气氛烘托,冷清得让人丝毫感受不到圣诞的意味,这与一街之隔装点华丽的超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总有一些理由,让我们抛开所有束缚;总有一些日子,让我们忘却所有烦恼。独自坐在空寂的办公室里,案头上堆满了各类卷宗,电脑里散落着枯燥的文字,手头上拿着待办的文稿,我犹如一个受困的囚徒,无法逃遁,无法超脱。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头涌起一阵阵浑浊的潮汐,似困顿、迷惘,又似亢奋、跌宕……我在想,我们这代人,也曾年轻过,也曾豪迈过,也曾疯狂过。如今,岁月风蚀,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莽撞渐近圆融,不再逐浪追风,不再逐日追月,不再是这节日的主流和主角。然而,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我们何尝不想找个借口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试着让工作的节奏慢下来,让自己的身心进入最佳状态,在祝福声中了却心愿,解开心结,在岁月的回忆中去追溯那些永不过时的故事。

冬风凋碧树,也难望天涯。岁月的年轮从指缝中溜走,记忆的风帆从心海里划过。忙碌而疲惫的一年即将谢下帷幕,握笔托腮,盘点着、细数着、梳理着、感悟着,试着将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串联起来,试着让那些扰人心头的往事随风而逝,该模糊的让它模糊,该沉淀的让它沉淀,该忽略的将它忽略。得到的,了然于心,失去的,不以为憾,错过的,从头再来。无论是特立独行的飘逸,还是与人共舞的无奈,都是我们年轮的烙印,都值得回味和珍藏。

今年的圣诞没有飘雪,没有冬日的凛冽,让人有些莫名的缺憾,也使得武汉这座南国江城少了些许诗情意趣。回想往年遨游于银色世界,让漫天飘舞的精灵漂白心绪,让纯净圣洁的飞雪覆盖烦扰的况味,我蓦然对雪有了一种期待和感恩。

下午,赶往鄂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参加省里举办的评审会。虽说一路上要驱车奔波两个多小时,但想想禁锢在办公室的滋味,心里还是感觉自在了许多。

追逐着那轮浑圆的落日,汽车驶入了小城的中心街道。平时静寂的小城已充满了浓浓的圣诞气氛:街头巷尾挂满了迎风飘舞的彩色旗条,车流拥堵的街道两边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彩灯,许多店铺门口都挂着圣诞老人的头像和各式打折商品的招牌。最吸引我视线的是那些戴着“圣诞帽”,穿梭在熙攘人流中的红男绿女……小城的热闹程度虽比不上繁华的省城,却有着它独特而浓郁的乡土风情。

都说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在我的印象中,这座小城一直都是以民风淳朴而闻名的,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市民们会尽情享受先民的泽惠:杀猪、宰羊、打农家豆腐、放鞭炮……而此刻,在“洋节”的冲击下,眼前这粉妆玉砌的小城是不是显得过于商业化了点?

我们入住的宾馆离中心街道约200米左右,宾馆正前门的牌匾上题有“华中第一泉”几个镶着金边的大字。据迎接我们的同行朋友介绍,一个月前在这里举办了“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使这座城市得以“中国温泉之都”冠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仅迅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也给今年的圣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时下正逢泡温泉的旺季,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各家宾馆人员爆满,一房难求,所有的会议、旅游须提前一个月预约。若不是因为接待人员与宾馆的“特殊关系”,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会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段挤入其中……听着这些介绍,我感触良多,却又哑然无语。说实话,对泡温泉本身我并没有太多的兴致,倒是这“温泉效应”所带来的变化,令我惊讶不已。

晚饭后,被几个朋友拽去感受了一把“露天温泉浴”的滋味。置身于水雾蒸腾的露天泉池里,感受池外寒风掠头,池内温暖如春的滋味,有一种自得其所的闲适与恬然,心情也随之爽朗起来。据说这里的温泉水温可达50℃,含有硫酸盐、碳酸盐、钙等10多种矿物质及其它微量元素,早在唐宋时期,“温泉沸波”已为域内“八景”之一,相传宋仁宗赵祯南游时曾到此浴过温泉。若不是因为池内洗浴的人太多、太杂,我还真想多泡几个时辰。

在走出泉池的那一刻,我在想,在这座并不繁华的城市里,随着“温泉效应”的扩张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泡温泉将会成为更多旅游者的一种习惯,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活动,而温泉与身心放松和健体养身有效结合,更能适合城市人群的需要。

回到宾馆已近深夜,尽管忙碌奔波了一整天,却丝毫没有倦意。倚窗远眺,夜幕下的小城霓虹闪烁,烟花璀璨,空气中也弥漫着各种食品诱人的香味,点点摇曳的灯海将节日的夜晚装扮得更加妖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在冬夜里燃烧着,沸腾着。

今年这个圣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儿在国外求学,让我对它有种说不出的敏感。伏案于桌前,打开电脑,连接博客,好想借助于键盘敲打出一天的心语,这是我多年未曾改变的习惯。可今天不知怎的,思绪始终被一种无形的牵挂纠缠着、催促着——女儿去英国读书已有三个多月了,前几天她在电话里告诉我,这学期已经考过的六门功课全部优秀,想趁着圣诞假期约同学去英国的几个城市走一走。屈指掐算,现在应该是英国时间下午5时左右,心里不时惦记着:此刻女儿会游走于英国的哪座城市?会怎样度过她在异国他乡的第一个圣诞节?八个小时的时差,一百多个昼夜的牵挂,此刻都沉淀于这“网络的思念”里,三分焦虑,七分甜美。

虽曾两次踏上欧洲的版土,却都没能赶上西方圣诞的庆典,所以无法知晓欧洲人圣诞狂欢的情形,但可以想见的是,那热闹的场景,那激越的心情,一定不亚于国人过“洋节”的氛围。想到这里,我急切的打开视频,期待着那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方寸之间。我清楚地知道,在QQ的那一端,在大洋的那一方,有我朝思暮想的心迹。天涯孤旅,沧海孤舟,那芳踪与倩影的凝留之处,有我放心不下的挂念。

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一次的擦肩。圣殿的钟声已然敲响,圣母的叮咛仍在回旋。视频里仍然未见身影,耳麦里仍旧未闻声音,唯有一颗虔诚的心依然静静地守候,因为在我心里,虽然父女远隔重洋,但女儿离我仅有一个频度的距离,一个转身的回眸,在这个夜里,我仍在“零距离”的陪伴着她,愿她在异国他乡投来一个饱含深情的回眸。

这个夜晚,我在难得的放松中寻思着到底应该怎么描述我心中的圣诞?怎样复述那些陈年的往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徒劳。圣诞过后,便是旧年的终结,新年的复始,所有的祝福与憧憬将还原为一份美好的祈愿:愿祖国风调雨顺,愿经济乍寒还暖,愿股市峰回路转,愿亲人别来无恙。

终点回到起点。明天,我们又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赶赴一个新的希望……

酒悟

酒这玩意有如一个怪诞的精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让鬼神泣,仙灵忧,青山愁,秋雨喜。

从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到宋高祖的“杯酒释兵权”,从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到武松的“三碗不过冈”,都演绎了许多传奇的故事。“鸿门宴”也好,“群英会”也罢,酒始终是古人借以品人论事的一种载体。无酒无以畅其怀,无酒无以抒其志。

人有境界,酒亦如此。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吞吐天地;苏东坡“一坛杜康酒,神仙醉三年”,胸怀宇宙;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饱含深情;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曲水流觞……古人这般超然境界,凡夫俗子几人能达?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渗透于国人的生活中。无论春风得意,还是潦困落寞,没有酒,显得少有情趣,有了酒,又会多一分莫测,多一分混沌——喝不到位,有愧朋友;喝过极致,有愧天伦。人生百态,乾坤天地,尽聚一壶中。

常言酒如其人,着实不无道理。怡情助兴也好,借酒浇愁也罢,酒在杯中,杯在手中,话在酒里,情在心里。觥筹交错时的率真、耿介、委蛇,酒过三巡后的酒风、酒品、酒态,都折射于杯盏之间。谦谦君子,戚戚小人,人间冷暖,世态炎凉,都尽显于抿呷之中。同桌共饮,相互间看重的并不是酒量的大小,而是酒风与酒品。即便是从酒文化角度去解读饮酒人的德行、风骨、好恶,恐怕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酒品与之人品,似不可同日而语,但很多时候,亦可一叶知秋。酒桌上,你可以不喝,也可以少喝,但不能口是酒非;你可以狂饮,也可以细品,但不能跑冒滴漏;你可以喝白酒,也可以喝红酒,但不能犹抱琵琶;你可以主动敬酒,也可以被动应酒,但不能以假乱真;你可以跟上司喝,也可以跟下属喝,但不能奉上役下……不在乎你能不能喝,不在乎你喝多少,不在乎你怎么喝,有一分真性情,有一分好心境,就算OK了。

酒场有如浓缩人生的舞台。有些人喝醉了却说自己清醒,因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还能喝。有些人明明清醒,却偏要说自己醉了,因为他们不想继续喝。有些人沉迷酒色,却形同陌路,有些人初酒相识,却情系一生……其实,无论为什么而喝,无论为谁而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总归是一种洒脱。很欣赏布雷尔写在他《天真的预示》里的一句诗:“一杯酒里一个世界,一瓶酒里一座天堂。”只是,天堂与地狱有时相去甚远,有时仅一隅之隔。

同类推荐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愿作如是观收录的是陈家琪的哲学研究文集,这里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本书是资深教授蹇昌槐的最新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系统研究西方小说的理论专著。作者基于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视野,对弥散在西方小说艺术巨川之中的帝国文化镜像萌生、发展和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对塞万提斯、笛福、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康拉德、海勒、沃克等数十位精英作家的创作了深刻的重解。全书视角新颖,立论清奇,文情并茂,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家庭生活万事通

    家庭生活万事通

    本书从家居艺术、恋爱婚姻、家庭安全、服饰打扮、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居室美化、购物技巧、法律常识等方面,共汇集了1000多个生活技巧和生活难题的解决方法。全书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为你提供轻松时尚的生活方案。
  • 强势追妻:绯闻女王太危险

    强势追妻:绯闻女王太危险

    她A市顶层富豪圈突然冒出来的一名绯闻女王,据说他交往过五名男神,都是富豪圈的钻石王老五,而且都对她念念不忘。他是A市四大家族中最有钱的欧氏二公子,圈内有名的花花公司,为了看嫩模选秀,放下公司不管,在公司的新品发布会上和嫩模上演激情戏。本只是要调戏她,谁知却一往情深。
  • 天才大小姐

    天才大小姐

    看男扮女装的女主如何行天下,收魔兽,练仙丹,连仙器都不放过。1对1,加油一位杀手的坠落,在紫月大陆,一位天才的诞生,帝傲天;我的温悠只为你擅开。火儿,一头七彩麒麟。天儿,蓝蛟龙。童建儿,可爱的小男孩。嫣然,本女主,霸气,无耻,卑鄙,喜欢坑人。幽梦,一个冷漠的女子但是对于然然来说说很好的。一个小球球,他可是一个神秘的对象,拆拆。人物领养,开始,来QQ和我谈谈。本文1对1,嘻嘻,不喜可以不看,盗文者我不会原谅的。
  • 太过纯情惹到你

    太过纯情惹到你

    在17岁的花季年龄,纯情的她遇到了让她心碎不已的花花公子哥。伤心欲绝的她,却无意间惹到了那同为17岁的黑道帝王,他和她的生活再也不能平平静静。。。。。。
  • 穿越江湖不由己

    穿越江湖不由己

    夌玺,一名音乐系学生,一直过着普通的生活。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第一次坐飞机就坠机了!!!坠机就坠机吧,好歹咱还穿越了!可是,为什么她掉下来砸坏了房顶就要讹她一笔外加签订卖身协议?她也很无辜的好不好!穿越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有木有!世界那么美好,你们却如此残忍!
  • 宁负荣华:皇上,跟我走

    宁负荣华:皇上,跟我走

    被囚禁的皇帝,受尽凌辱的哑巴宫女。爱情踏着微光来临。可惜永夜之中,即便深爱,也注定无情。他坐在涵元殿正中的龙椅上,神情木然地盯着眼前的一片帐子,帐子朦胧又陈旧,就像他灰蒙蒙的一生,注定要成为一团令人唾弃的烂麻。寇公公低头进来,跪在地上:“回万岁爷,板子……打完了”。“她可还活着?”他的声音轻飘飘的,冰冷无情。“还未断气”寇公公在宫里当了一辈子差,早已心硬如铁,可心里还是涌起一阵酸涩。“哦”,他淡淡应了一声,平静无波道:“撵出去吧”。明黄团福暗纹袖下,他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扎入掌心,鲜血似泪流个不停。
  • 玄门阴阳师

    玄门阴阳师

    爷爷的突然去世,让我伤心欲绝。为了给爷爷置办后事,我匆匆赶回了村子,然而就在给爷爷守灵的最后一个晚上,却发生了一件改变我一生的惊悚异事......
  • 调教奸臣老公

    调教奸臣老公

    十年前,她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她二十五岁,他十五岁,为的就是调教他这个未来大奸臣,然而,却还是被小小年纪他骗了身又骗了心。她再穿,已过十几年,而这次她却为另一个男人而来,却,不巧又遇见了那个大奸臣!此时的他已成为只手遮天的宰相,孩子们口中的大恶魔,百姓们谈之色变的大奸臣!……他满头的银丝像布缎一样地垂泄,令他原本倾国倾城面孔更加妖冶,眼角处多了一些细纹。他说,“我不在乎你身边有过几个男人,只要最终那个是我,就好。”他说,“那个男人只不过是个商人,我愿与你交易,扶持他坐上皇位!”他说,“这天下便是我的赌局,若输了你,就要这天下来陪葬!”他说,“悠然,我等了你很久,只是我老了,你……还要我吗?”……男主“窝囊”,为老婆男人争皇位;男主狡黠,几代更替,朝廷上下唯有他稳坐宰相!男主腹黑,天下在他掌中随意玩弄,皇帝也看他脸色。男主强大,他欲封天,无人可拦!【作者采访】十年前,作者采访步悠然,“你觉得楚瑾瑜是一个怎样的人?”步悠然答,“令人窝心的孩子,想要疼他,给他全部的爱来弥补。”作者采访周围百姓,“你们觉得楚瑾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百姓们纷纷踊跃,“可怜啊从小就没了娘,长得又太漂亮,遭人嫉,还那么有才华,他父母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十多年后,作者采访步悠然,“你觉得楚瑾瑜对你如何?”步悠然答,“好啊,我要什么他给什么。”作者采访周围百姓,“你们觉得楚瑾瑜如何?”百姓们一听见楚瑾瑜三个字,立刻吓得四散逃去,有一个不知情的小女娃,走近答道,“大坏人,他杀了好多人,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