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2000000010

第10章 闲话香港电影(4)

相比之下,周星驰的电影在这方面可就高明得多了,他是管它什么东方的,西方的,只要觉得好玩的都拿来戏仿恶搞一番。《家有喜事》中先是同张曼玉扮起了《人鬼情未了》中的山姆与莫莉,重现拉坯制陶的动人一幕,最后周星驰又一身黑皮衣,头发竖直地模仿起阿诺施瓦辛格来(其中身为好莱坞影迷的张曼玉也先后模仿了《与麦当娜同床》中双峰插云的麦当娜造型,《风月俏佳人》中长靴过膝的朱丽娅·罗伯茨造型以及《人鬼情未了》中黛米·摩尔的造型);而《破坏之王》的一开头的蹲街裸体造型则显然是对《终结者》中施瓦辛格出场造型的调侃。《国产零零漆》更是将这种恶搞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从片头的动画开始便注定了本片的基调(《大内密探零零发》同样如此),而零零漆出场时的模样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同英国帅气特工007名字相同的中国男人居然是一个外表邋遢,举止粗俗的猪肉屠夫。可正是这样一个表面无能的“废人”,却在现实的特工任务中逐渐显示出他超强的本领,最后竟凭借自己这把毫不起眼的猪肉刀战胜了金枪客那无坚不摧的金枪子弹。

1993年的《龙过鸡年》虽然打着《逃学威龙》第三集的旗号,但实际上却与“学校”无半点关联,其中周海媚做爱时用冰锥杀人的麻利动作和梅艳芳来到警局后双腿张开的卖弄性感,明显都是在模仿《本能》中的莎朗·斯通。而1996年的《百变星君》则显然受到了《变相怪杰》的影响,当片中的男主人公李寿星被改造成百变强人后,便开始了他的戏仿之旅,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为了追求虫虫而“杀”入夜总会,对金·凯瑞的服装和夸张旋转动作的模仿。当然前面那段周星驰和孙佳君的即兴舞蹈,则也是模仿了《低俗小说》中约翰·特拉沃尔塔和乌玛·瑟曼的经典跳舞桥断,而且给人的感觉更幽默更滑稽。

其实说到拿来主义,又怎么可以漏了王晶这个“抄添裁”大师呢?王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在明目张胆地大拿特拿。1995年的《鼠胆龙威》,明显是好莱坞动作大片《虎胆龙威》的香港版;1998年的《赌侠1999》中,竟利用电视图像切换技术将当年的世界杯决赛拿来狠狠地恶搞了一番;而到了《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中,被恶搞的又成了好莱坞大片的特技;接下来的《千王之王2000》中,还出现了《午夜凶铃》贞子般的恐怖画面,只不过扮演贞子的却是披着长头发的张家辉。新世纪的王晶,虽然影片的票房大不如前,但恶搞精神却一点没丢,《求爱上上签》号称香港版的《欲望都市》,而《雀圣2》中不仅将“大长今”恶搞为“大长庄”,还特地调侃了一下功夫明星托尼·贾,只不过名字换成了托尼·贾贾,可这个像托尼·贾在《拳霸》中那样手脚都绑着麻绳的家伙,怎么看都觉得有点愣头愣脑。另外片中森美的造型,明显是模仿了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扎着小罗的辫子,脸上还涂得黑黑的,越看越好笑。

前面说了老半天,都是我们在拿别人的东西。其实早在《无间道风云》和《杀死比尔》之前,好莱坞就有一部名叫《未来帝国》的电影,虽然说是根据漫画改编,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该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就会发现这不正同徐克的武侠名作《新龙门客栈》如出一辙吗?至情至性却无明确政治立场的风骚老板娘(对应于金镶玉),反抗邪恶政府的义士首领(对应于周淮安)以及他的红颜知己(对应于邱莫言),还有一个试图捉拿他们的大反派(对应于曹少钦),就差一个快刀斩乱麻的鞑子了。以前都说香港电影总是抄别人的,但你看这不,好莱坞大片不也在抄香港的吗?

6.为什么香港电影这么俗

“港片蛮搞笑的!”

“港片就是打打杀杀!”

“港片不是无聊搞笑,就是打打杀杀,一点品位都没有!”

……

此乃许多文化人眼中港片的模样(这同欧洲的艺术片导演不屑好莱坞电影一样),仅用“搞笑”和“动作”这两个词便概括了那成千上万的港片!但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港片何以如此吸引人呢?

当然文化人们又会说:“我们只吸收精英文化的阳春白雪,而不吸收港片这种下里巴人的喜好!”那就没办法了!因为电影是商业、艺术和宣传三大特性的结合体,且港片更多注重于它的商业特性,除了王家卫、陈果等少数电影作者(当然他们有时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向商业妥协的欲望)之外,绝大多数港片导演拍片还是为了给所在的电影公司赚钱,因为毕竟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寥如晨星,大家来到电影院多半还是为了放松自己。所以,港片那种极端露骨的商业特性,我们大可只用一个字便可以概括它,那就是:俗!

都说香港是“东方的好莱坞”,不仅仅是因为香港的电影业和好莱坞一样发达,还因为香港和好莱坞一样都是类型电影的摇篮。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类型电影最为风光的时期,枪战片、黑帮片、武侠片、赌片、追女片……各种类型的电影充斥着银幕,比明星,拼创意,再加上徐克、吴宇森、王晶、林岭东这些类型片大师们的精心调度,孕育出来一大批优秀的经典作品。而电影公司也模仿好莱坞的明星战略,使得许多电影都大打明星牌,于是便形成了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这四大“票房巨星”引领风骚的局面。其中成龙的谐趣打斗,周润发的黑帮枪战,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和李连杰的硬派功夫都成了他们各自影片的招牌,不断勾起观众们来电影院看电影的欲望。如今想起当时的盛况,真的很是令人振奋。

然而过度繁荣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无穷的危机,正如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无比辉煌之后迅速沉沦了十来年一样,港片过了1995年也开始迅速沉沦,除了大量优秀电影人才的流失之外,港片之“俗”难逃其责。因为主流电影的风光无限虽然造就了几位商业大师和天皇巨星,却埋没了更多优秀导演和演员的才华,他们不得不抛弃自己所擅长,随波逐流来拍一些主流影片。有时候即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按照自己的思路拍了下去,却在公司上层领导的不断干预下,只好加入搞笑、枪战等“俗”元素,使得影片变得不伦不类,甚至面目全非,下面这两个例子便是明证:

《千王情人》本来讲述的是一个小诈骗集团行骗的故事,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小诈骗集团逐步被描述成为火力强大的犯罪集团,而目的只是为了安排几场枪战大戏来刺激观众们的视觉神经。至于《星期五舞男》,那就更夸张了,本来它仿佛是想探讨“舞男”这个社会现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到后来却由于创作人员的思维混乱(很可能是电影公司老板的主意)而逐步失控,最后竟演变成为舞男舞女联手抵抗黑社会老大的火爆场面,令人唏嘘不已。

而很多电影除了类型相同之外,还有着许多相似的情节和场景,比如学校课堂总是乱糟糟,监狱长官总是大反派,大陆人总是土里叭叽,黑社会老二总是怀有异心等等,过多的相似和雷同让大多数观众(除了我等港片的忠实支持者外)在看了一定的港片之后也就丧失了观看乐趣。而类型片大师们也不可能总是拍这些类型片,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也要求新求变(即使继续拍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水准,王晶的赌片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但当他们突然转变风格之后,观众又立刻觉得不适应(譬如徐克的《青蛇》和《刀》),所以很快港片便由顶峰滑落: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而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五年中,《古惑仔》掀起了古惑狂潮,“银河映像”颠覆了黑帮文化,《风云》带动了电脑特技,《香港制造》打开了“现实”之门,没有那些类型大师和商业巨星压在头上,香港的电影人们反而过得逍遥自在。杜琪峰终成“香港老大”,王家卫继续无拘无束,陈果苦尽甘来,刘伟强也青云直上,而那些曾经被歌坛影坛“四大天王”压得无法抬头的刘青云、吴镇宇、黄秋生们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凭借着他们超越类型片的出色演技赢得了人们对他们的尊重。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在我的眼中,那才是香港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浓郁的后现代气息弥漫在都市的夜空中,触发起一颗颗年轻而跳动的心去从事激情的电影创作。

不过,伴随着《孤男寡女》在票房上的大获全胜,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大家又开始保守,大家又开始功利,《买凶拍人》之类的创新之作越来越少,《新扎师妹》之流却越来越多。郑秀文、杨千桦、Twins们打败了刘青云、吴镇宇和黄秋生,而女人的强大也造成了男人的弱小。

最糟糕的2002年则是鬼片当道。猛鬼、厉鬼、开心鬼们在银幕上从年头闹到年尾,闹得大家都不敢进电影院了,好在最后出来了个《无间道》,四大影帝联合装酷,终于又把大家拉回了电影院。于是,大家又开始把《无间道》当作是救世主:前传、续集、搞笑版、颠覆版,类“无间”影片统统杀来。唉,香港电影的发展史,无非是从一种类型过渡到另外一种类型的历史。

所以在这个港片不大受欢迎的年代,我们呼吁更多的“电影作者”,只有那些有诚意,不媚俗的年轻人,才能拍出具有香港特色的“艺术影片”。

(注:在这里根本不是要否定香港商业电影的功绩,而是当香港商业电影有些穷途末路之时,希望勤劳的香港电影人能够转换一下思想,就像科波拉,马丁·西科赛斯那样引发好莱坞新电影潮流一样,打破类型片的条条框框,也来引发一下香港电影的新潮流:商业同艺术的有机结合!)

同类推荐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爱跳肚皮舞

    爱跳肚皮舞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肚皮舞变成了女人们的秘密武器,让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在充满中东梦幻情调的乐曲中,忽而像蛇一样妩媚地扭动着腰肢,忽而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浅笑嫣然,眼波流转,像流水,像波浪,把双臂想象成天使的翅膀,用扇跹的舞姿点燃奔放的热情,自由地用身体表达着自我。
热门推荐
  • EastDargon

    EastDargon

    7个身份不同,各怀绝技的“人”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走到一起,他们组成一个超自然现象和外星生物调查小组:超自然现象调查小组。他们要面对自己的头号敌人,异兽。
  • 短线炒手:散户致富的秘诀

    短线炒手:散户致富的秘诀

    短线操作是股票投资的重要活动,也是广大散户赢得利润的重要手段。任何买卖行为都必须在动态盘中进行。在炒股的过程中,只要了解并灵活运用短线的相关战术与技巧,就能在股海中博得生机。本书通过讲解短线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配以短线实战、技术、心态,必能给广大股民带来实用的指导。本书不是投资知识的入门类读物,更不是走马观花似的随便描述,而是通过化解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深奥的专业术语,由表及里,深入浅出,把原来复杂而难以表述的图形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名称,从而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股民乐于接受、容易理解、方便记忆和操作实践。
  • 超时空佣兵

    超时空佣兵

    暗杀,政变;寻宝,刺探;保镖,护卫……我们活跃在各个时空位面,我们是超时空佣兵。古代时空、异世大陆、奇幻魔幻、修仙问道……都有我们的身影。陈桥兵变、刺杀雍正、抢仙夺宝、绑架巫妖……只要足够的利益。唐宗宋祖、星际霸主、仙侠神佛、凡人妖魔……都是我们的客户。一切,从一个人,一块表开始……
  • 盛世甜婚:男神,我宣你

    盛世甜婚:男神,我宣你

    老天开眼,她的骨髓配型成功地救了世界级大亨人物百里夜的命。条件?NONONO,钱不行,本姑娘要的,是你的人!至尊帝国大亨百里夜,就这样娶了破产集团千金乔季卡,两人在一纸契约下,走上了一条假戏真做的不归路!等等,说好的演戏呢?你把个婚礼搞的跟好莱坞颁奖礼似的干什么?咱俩只是合同关系,你凭什么闯我房间睡我的床?卧槽你脱我衣服干什么?他天威一般的身影遮住她全部视线,“听着,我百里夜此生只娶一个女人,而你,是我名媒正娶的妻子。”
  • 内科摘要

    内科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紫歌

    网游之紫歌

    凌云堡,死神的乐园,江湖的噩梦。有道是“凌云一出,天下皆杀”。堡中天字甲一号杀手许川便是死神手中最快的刀。而一夜之间,许川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游戏NPC……
  • 浮生悠悠

    浮生悠悠

    她本是冰冷杀手,爱而不得,决然死去,本以为这是解脱,却偏偏被命运捉弄。一朝重生,成为将军府懦弱无能的大小姐。也好,那就作为普通人安稳的了却余生。只是为什么都不放过她?在将军府受尽屈辱?还要将她嫁与举国闻名的傻王爷?她虽不愿意多做计较,但也不代表她不会计较。她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傲然一世,只是怎的独独栽在了这个傻王爷手中。某一天傻王爷眉眼清明的跟她说,“你护我一时,我守你一世”。新书《三途河畔:花开荼靡》已开更,求支持……
  • 草堂诗话

    草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十五岁

    重生十五岁

    你还记得自己15岁的样子吗?是短了不能短的短发,宽宽松松的运动裤,L码的T恤,还有一张永远打瞌睡的忧郁脸,写不完的作业和理不清的思绪....如果有时光机,我最想回到2005年。我想好好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 安防人的创业史

    安防人的创业史

    本书是中国安防行业第一本歌颂安防企业家的书。书中记叙、描写了湖北省安防行业十二位优秀企业家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企业家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他们敢想敢做,拥有火一般的热情与果敢执着的气质;他们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他们肩负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安防事业,为人类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12位安防创业家,只是众多安防人创业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成功创业者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