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4600000034

第34章 酒疯子(25)

孔妮的三个哥哥,大哥聪明二哥傻,三哥人云亦云没主张,孔妮是家里最小的,又是女孩,不免娇宠,她的围兜里经常放着爆米花,坐在高脚凳上,一边从围兜里掏爆米花吃,一边高高在上地观察他们。她看到大哥拿了糨糊,颇为老练地把毛主席破损的肩膀上下黏合起来。他本来黏合得天衣无缝,但他想了一想,觉得还是应该让人看出一点来,于是他在糨糊接口的地方用手指戳了一下。毛主席的肩膀本来是垂直的,略略鼓起,与他宽阔的胸膛保持完美得近乎自然的线条,这下朝里陷进去了,如果你盯着看,看上五分钟,就看见毛主席好像在耸肩膀,当然不细看还是看不出来的。

赵点梅是天下最细心的女人,她的眼睛比特务还厉害。邻居家的一只碗什么时候多了一条裂缝,她都看得一清二楚,这让人很害怕。她一走进卧室,眼睛不用抬就看到了,冷冷地说,毛主席的像坏了,一定又是那三个东西在墙上找什么东西。

她的语气告诉别人,她对毛主席像扯坏一事不怎么在意,她在意的是她的三个男孩的冥顽不化。

倒是孔觉民女人一样尖叫起来,什么什么?

他是深度近视,离远了看不清,于是走近了看,也没看出来,就脱了鞋子上床,鼻子一直戳到毛主席的胸膛上。

赵点梅说,看什么?坏了就坏了,重新换一张,把这张悄悄地烧了。

孔觉民这下子看清楚了,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地说,要判刑的。

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是赵点梅的语言,还是弄坏了“毛像”这件事?不管如何,让外面知道了,弄得不好,这两件事都可以判刑。

但赵点梅无畏地说,你怕啥?看你腻腻歪歪的,吓得像条西瓜虫。不说出去,谁知道?

赵点梅转过脸严厉地对他说,你这么大声嚷叫,怕隔壁邻居听不到吗?

他脸色煞白,看来真的吓住了。赵点梅鼓起腮帮子不说话了。

孔觉民是老师,赵点梅是工人,虽说从报纸到广播电台几乎每天都在批判知识分子,连孩子也都知道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工人农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但说是一套,大家私下做的可不会跟着报纸电台走。姑娘们找对象都愿意找“臭老九”,因为“臭老九”在社会上臭,在家里可是香的,说话做事都讲道理,又讲卫生又懂体贴,钱也不少,对孩子的教导也有一套。所以赵点梅当初找了孔觉民,人家说她是额头碰到天花板——运气好。也因此上,这个家,外面看上去是赵点梅为主,其实是孔觉民说了算。

赵点梅看一眼孔觉民的眼色,乖乖地把孩子们召集到卧室里,孔觉民看着四个孩子说,毛主席是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是他老人家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反对他就是反对各族人民,你们谁想坐牢谁就搞坏主席像好了,我不会拦你们,我亲手把你们送进派出所,你们坐牢,我一次也不会去探望的。

赵点梅惆怅地捂住嘴,淌出了眼泪。她一哭,二哥咧开嘴哭了,说,下次不敢了,爸爸救救我!他们俩的眼泪,孔妮身临其境,好像二哥已经坐牢。于是她捂住眼睛抽泣起来。大哥觉得他对撕破“毛像”一事该负责任,低了头,羞愧地随着小妹哭泣起来。三哥看这么多人哭了,好像也要哭一哭的,就面无表情地红了眼圈。

最后,孔觉民说,这件事谁都不能朝外面说,说了,小二就是现行反革命,我们都是反革命家属,都不会有好日子过。说完他脱下眼镜,眼镜上水汽朦胧,不是泪花是什么呢?

这么折腾了一阵,上了床后,夫妻俩互相一把搂得紧紧的,眼泪好像还在身体上的什么地方无法拭去,危机催生情爱,两个人浑身发热,迷迷糊糊地在被窝里摸来摸去,眼看一场从未有过的恩爱即将到来,不料到了紧要关头,两人倒冷静下来,不急不缓死气沉沉,还屏着气,床架子咯吱一声,马上就停手不动。原来怕隔壁人家听了去嚼舌根,汇报给居委会安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不是没可能。

事情很快结束。赵点梅就说,你还说我们过着什么幸福生活,我看是不幸的生活。

孔觉民说,我有什么办法?谁让墙壁不隔音的?我们教务处的主任私下里跟我说,每次过夫妻生活都提心吊胆,像偷人家的老婆一样。老婆为了这个不让他碰。他算了一算,有一年多没过夫妻生活了,老婆的外形越来越像个男人,上唇还长了胡须。单位里斗起走资派,她上台对那些走资派拳打脚踢,当场把一个老家伙打昏过去。夜里和她睡在一起,想想害怕。就怕一摸她的裤裆,摸出个男人的玩意儿。

赵点梅咯咯地笑起来,我说的不是这个,这个又不能当饭吃。好不好的都没关系。我说的是家里的经济情况,你看小孩一个一个都大了,穿的衣服全是破旧的,肚皮里也就是半饥半饱。

孔觉民为这个话题愣了片刻,决定采取退让政策,于是说,当然,关起门来说,谁不想过得好,吃得好穿得好?

赵点梅说,这话听着对头。唉,现在也就是床上才能说点真话了。我和你说——上海的人民广场那边,有个换票黑市,我们吴郭的黑市里,粮票三块钱一斤,那边是三块六角一斤。我把积下来的粮票都让你带过去,你去换了钱,再回来换成粮票,再去换成钱,再把钱换成粮票……我的表姐夫就是这么干的。

孔觉民说,结婚前你是温吞吞的,一结婚,你就凶相毕露,样样事情都逼我。你不要逼我,逼急了我去揭发你。

赵点梅愣了片刻,她想起她的师傅就是被他老婆揭发的。她一刹那心灰意懒,觉得这世上真是什么都靠不住的,冷笑着说,你去揭发吧,我才不怕。我们工人不像你们这种知识分子,胆小如鼠。到了派出所,我什么话都骂得出来。

孔觉民说,算了吧,你嘴硬。钢铁打成的人,进了那里面也叫你化成水,不是吓你。我和你说,我们过得不错了,我们夫妻俩都有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富得像小资产阶级了。你看隔壁的阿三家里,一大家子七口人,只有阿三一个人有工作,真正是家徒四壁。而我们家的壁上,还藏着大把的粮票——当然我不知道你究竟藏在什么地方。你再看看巷子口的小白家、老陆家,响应毛主席号召,全家下放到江北,难得回来一次,恨不得连面店的地皮都要啃上两口。小孩身上的虱子爬到耳朵沿子上,一个个面黄肌瘦,可怜。

赵点梅扔下一句话,你还是可怜可怜你自己吧。你们教务主任不是一年多没过夫妻生活了,告诉你,不要说是一年,我两年、三年不过都没关系,不相信你就试试看。

孔觉民吓得差点滚下床,街坊里,男人们私下传着一句话,说现在的女人,不男不女,三十五岁后就不想要男人了。赵点梅今年正好三十五岁。

孔觉民到底没有斗得过赵点梅。一个中国男人没有奴性是不可能的。他从小生活在强悍的母性之下,后来生活在强劲的妻权之中,何况还有不可避免的社会管束:派出所、居委会、邻居、单位的安保部门、路上的陌生人……重重压迫之下,他得努力拿出勇气来保证家庭和谐。

他坐在公交车上去火车站,脸上挂着苦笑。他真切地感到这苦笑已在他的脸上生了根,这苦笑就像从娘胎里带来的面容,这辈子大约无法改变了。

车票是三天前排队买来的。赵点梅一反常态地表现出温柔友爱,陪着他上火车站,他想,没有奴性是不可能的,想摆脱奴性也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他碰到赵点梅悄然伸出的一根手指,互相一碰,他感到一阵异常的温暖。于是他想,罢了,我敢这样想还是幸运的,多数男人连这种念头都不敢有。多亏了这个老婆。

多亏了什么,他说不上来,反正觉得这个女人还是不错的,是的,不然的话,他连这个念头也不敢有。

赵点梅到了火车站大门口,就哭了,说心里难受,送人的滋味真不好受。

孔觉民见状心想,哼,假装的吧?为了哄我到上海去搞投机倒把。脸上却笑了,说,那你就送到这里吧,回去回去,明天是星期天,你们五个去人民公园玩玩,桃花不是开得正好?等我赚到钱回来,我们买只蹄髈吃吃,煨汤。汤面上撒五朵桃花,一朵代表你们一个人。

赵点梅说,煨汤?汤汤水水的不中吃,四个小赤佬前脚吃过后脚饿。不如红烧,多放酱油,多焖出些红油汤,油油的,肥肥的,吃得他们饱三天。

她眼神油亮,仿佛被蹄髈油擦过了。

孔觉民说,好,好,红烧白烧,你想怎样就怎样。一切听你的就是。

大马路上突然响起震耳的锣鼓声,赵点梅想都没想,朝她男人身上一靠,她是吴郭城的小家碧玉,连乡下都没去过几回。城里的女子,过了下午六点就不上街了。火车站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

孔觉民说,你不是胆子挺大的?在家里骂东骂西,出了门,连个锣鼓声都怕。

赵点梅站直身体,冷冷地说,我才不怕!

孔觉民的心里涌上一股子不快。

他不死心,说,难道我就怕?他靠近赵点梅,嘴角含着笑意,正想表达出男人的气概,却被赵点梅推了一把,赵点梅说,正经点。孔觉民说,怕啥?火车站又没有认识的人。话音刚落,他的耳边响起一声断喝,干什么的?一位戴着红袖章的纠察队员从老远直冲过来,伸出食指狠狠地指着他,孔觉民连忙掏出单位开具的住宿介绍信,上面写明某某是我单位职工,出身良好,政治面貌清白,积极拥护“文化大革命”,因去上海探亲一天,请准予住宿一夜。

该纠察队员看了,还给孔觉民,他的目的并不在此。他看着赵点梅,却问孔觉民,你,眼镜,大庭广众之下打情骂俏搞男女关系,你们是什么关系?

孔觉民连忙鞠躬说,同志,我们是正当的夫妻关系。我们是在毛主席像前宣誓结婚的。

纠察队员还是铁板着脸问,结婚证书拿出来看看。

孔觉民说,同志,她是送我的。如果我们一起出差,那就要带上结婚证书了。火车快要来了,要不然,你和我爱人一起去家里拿吧?

纠察队员将信将疑,但他不可能到人家家里去看结婚证书的,这样做的话,队长准定骂他是没脑子的猪猡。他心里矛盾懊恼,少不得又训斥了几句,看见那边来了一个要饭的女人,手指一指孔觉民,铁板着脸去了。

孔觉民说,这年头,自家夫妻都像做贼一样,要是搞腐化,那不比登天还难?——我佩服搞腐化的人。

火车站人头攒动,乱成一锅糊涂粥。因为都穿着普蓝色的或军绿色的陈旧衣服,一眼望上去就是一锅颜色污糟糟的隔夜粥。大喇叭里播放毛主席写的诗词,几个红卫兵小将把身上的包朝地上一放,边唱边跳起“忠字舞”。孔觉民推开乱七八糟的人群,朝赵点梅消失的地方看去。他刚才发现,赵点梅的背影无比柔弱,风中柳条一样,这不是假装的,他想多看几眼。

背影看不见了,他心中若有所失。再低头细一想,心中一痛。从来都是他看赵点梅的背影,赵点梅从来不看他的背影。也曾问过她,她倒说,你有病吧?

脑子里为什么总是想这个?没有一个人心里老是想这种内容。我看不起你!

孔觉民不和她一般计较,他心中很清楚,没有她,他活不了。

今天太阳明晃晃的,吴郭城的太阳总是带着水汽,今天没有。今天的太阳干净爽利,孔觉民放眼看去,密密麻麻的人,陈旧的街道、商铺……比往日清晰百倍,一直刻到了心里,但这种清晰带来的是巨大的孤独,茫茫人海就像不出声的道具,仿佛只有他一人清楚一切,只有他一人脚踏在地上,看着所有的都将飘浮到天上去。

车站里面比外面还要乱,外面是一锅子糊涂粥,里面糊涂得连粥也分不清了。人贴着人,男男女女,分不出性别,都像一样会走路的东西,这些东西尽量喊叫,仿佛不喊不叫,就会没有了。

孔觉民一进候车室,少不得也喊叫,不喊不叫,好像不对头,冷静的人,不是特务就是小偷,或者心中有鬼,会引人注意的。引人注意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譬如给领导提意见的“右派”们、搞腐化的奸夫淫妇们、脸上老是笑汪汪的人……他一直听到有个人在他后面喊,同志、同志……那声音不紧不慢一直跟着他,从门外跟进来,跟了足有一百米,他这才回头看了一眼。一个小年轻,一看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小瘪三,头发溜光,军裤烫得笔直。一看就是用搪瓷茶缸子烫的,裤子上面还有茶缸底部的圆印子。

小年轻说,眼镜老伯伯,你喉咙真响,我是喊不过你的。

孔觉民一听得他喊老伯伯,心里不高兴,大声问,什么事?

小年轻两只眼睛左右晃一晃,看看四周的人全都在喊叫,忙着挤进挤出,谁都只顾自己的样子,遂说,老伯伯,我看你像是有票的,阿是到上海?没等孔觉民回答,他念了一首吴郭城流传的儿歌:

上海小瘪三,白相天平山,前山滚后山,屁股跌得粉粉碎。

孔觉民便一笑。

小年轻凑上来问,老伯伯,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阿要?我也要到上海去,我每个星期都要到上海去看我阿姨,她嫁在上海,她快要死了。我是去一次少一次,去一次少一次……

孔觉民看他眼圈红了,真的相信了他的话,就说,你有什么话说?

小年轻说,你叫我阿四好了。三状元弄的阿四。

孔觉民说,好吧,阿四,你想做什么?

阿四说,你这个人真是的,我说到了现在你还不明白,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我想逃票啊,我哪里买得起这么多的票,一个星期一次,不去又不行,我阿姨要想我的……

孔觉民文绉绉地说,哦,你逃票,和我有何关系?

阿四说,有啊,直接的关系。你在前面检票进去,你走到大门那边,我就冲到检票口喊,等等我,等等我,你怎么自己进去了?我朝里面冲,这时候检票员上来拦我,她是拦不住的,因为人太多了,太挤了,我力气大,三两下就挤出检票口了,检票员还是想拦,我就指着你朝她叫,你就在这时候回过头来,朝我挥挥手,我就说,你看,票在他那里,票在他那里。检票员看你一眼就犹豫不定了,你看上去一副老实人、好人的样子。她只要稍微一愣,后面的人就排山倒海地涌过来,把我推进去了。到了火车上,广播里唱完《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家朝广播鞠完躬后,我自会找到你,一张票一块五角钱,我给你六角钱。

一口气说完这些,阿四说,怎么和你没关系?

事情结果就像阿四所说的一模一样,人很多,人很挤,影响了检票员的情绪,检票员看到孔觉民向阿四招手,“犹豫不定”了,然后人群果真是“排山倒海”地把阿四搡进了月台。广播里唱完《大海航行靠舵手》,全体乘客对唱赞歌的广播鞠躬敬礼,阿四就找到了孔觉民,交了六角钱。然后他就走了,他说列车员马上就要查票,他得守在厕所门口,一见到他们就进去躲起来。那么,到了上海如何出站?阿四说,方法多得是,全靠你动脑筋。

孔觉民看到阿四轻描淡写,着实佩服阿四的智慧和勇气,两个人握手告别。

这件事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了,从天而降了六角钱。六角钱的用处不是一般地大。孔觉民想起家人紧闭门窗后的笑脸,长吁一口气。赵点梅啊赵点梅,你把我逼出天大的勇气来了,他想。

到了上海,孔觉民下了火车以后就去排队买明天的返程票,排了三个小时的队,最后只买着了一辆过路的棚车票,八角。他拿了票在看的时候,突然阿四就找到他了,阿四看着票只是笑。孔觉民说,笑!笑!还想跟着我逃票?

同类推荐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从饱受争议的情色小说到现代文学经典!本书是英国小说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曾被禁长达30余年。1960年在英国,出版者企鹅公司甚至遭到起诉,由此引发了轰动出版界的企鹅审判,大文豪E. M. 福斯特和理查德霍嘉特还曾为之出庭作证。法庭判处该书“无罪”后,才在英国广泛出版,从此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常销至今。本书讲的是,唐妮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重新燃起唐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唐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唐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反骨

    反骨

    孙悟空自石头中蹦出时,曾有个花精受他精血,一同出世。二者相依为命,直到孙悟空拜师学艺西天取经,花精对孙悟空依赖至深,跟随孙悟空一同西行。后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花精被封一品紫花仙。花精不满孙悟空身为和尚受到西天压制,甘心成魔,正遇上魔王出世,被魔王利用。此时孙悟空发现自己原来当年拜师菩提祖师与大闹天宫、西行取经都是场阴谋...
  • 战争游戏和鳖

    战争游戏和鳖

    高小明有一副侠胆,但他更像一个缺少教养的小无赖,仗义却凶狠,大方但也霸道,他身处的江湖不是一个博取生存的地方,而是少年们打架发泄过剩荷尔蒙的场所。高小明最后暴毙街头,死的惨烈悲壮,但也不无荒谬和滑稽。
  • 日月河

    日月河

    下乡青年赵志强在太子村爱上了李毛毛,但他为了招工的机会,出卖了心爱的人,从此李毛毛的人生就充满了仇恨。赵志强的离开,让生产队长李明亮有了可乘之机,但是他和李毛毛的婚姻并不幸福,他们的儿子李小毛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不断地与赵志强产生交集。
热门推荐
  • 养鬼手札

    养鬼手札

    那一年我被鬼缠身,二大爷为此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我身上养一只鬼,然而却误打误撞召到一个离奇的鬼婴,而就是因为这个小鬼,反倒是让我厄运连连,为了解决这个隐患,我和二大爷一行人先后进入几座古墓,找寻这小鬼的线索……
  • 豪门秀

    豪门秀

    庸俗,庸俗,她就是庸俗啊!她为了钱,出卖了灵魂?为了贪慕虚荣而选择了他?她为了爱,背叛了朋友,为了利益,放弃了前途?龙秀珉,龙氏家族的次子,手无大权,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纨绔子弟,超级花心大罗卜,她居然还能爱上他了?他结婚了,新娘为什么不是她?她为什么从新娘变成了伴娘?直到后来……她才发现了谜底……
  • 改命之王

    改命之王

    人的命运如何改变?“现实”的定义又是什么?——看过这本书之后,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一个自认为是董事长的人,醒来后却是个屌丝高中生,这是怎样的落差呢?然而,这却不是穿越!——而是现实被扭曲后的结果。成为命行者,用命术走遍天下!成为篡改者,任意转移时空,改变历史!成为命王,现实和虚幻任由改变!
  • 恋爱告白式

    恋爱告白式

    他是大牌模特,他是特优生,他是全校女生心中最完美、最和善的学长。可是,为什么她看见的偏偏是个既伪善又坏脾气的假面学长?害得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鸡飞狗跳不说,还成天以捉弄她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她纪夕惜扼腕发誓,绝不向恶势力妥协,斗不怕,不怕斗,学长,接招吧!等等,什么?情书送错对象?告白弄错?而且他还要照单全收?天哪……
  • 《落难天使》

    《落难天使》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遗忘,那么生命就不会漫长苍凉得让人绝望。你像狱监般杵在我面前讳莫如深的将我判以终身监禁。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禁忌的天堂。
  • 最强邪少

    最强邪少

    他低调的混迹在校园,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一次偶然的救美,却让他陷入一场浩大的阴谋之中。本以为能沉寂于平凡世界,但面临一次次危机时,一颗不平凡的心再次被点燃。林奇咆哮向天说到: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我要把绝色美人,揽入怀中疼爱。
  • 帝京篇

    帝京篇

    剑者,百兵之君也。其色五彩,其气圆融,其意仁德,其利可当千军。尝有神匠欧冶子,一生铸宝剑无数,中有大刑三、小刑二,剑出则天地动,剑舞则天下撼。
  • 凌霄道途

    凌霄道途

    欲以凌霄之志求得无上道途,是为,凌霄道途。此途,坎坷怎样,磨难怎样,我自保持一心。凌霄之语出,无上道途显。青石造化道,昊天居未央。新书,求收藏,推荐。。
  • 刀战八方

    刀战八方

    少年因杀气入体被带入风灵城,因不能修炼被歧视。少年在一次反家途中得到奇遇一路成长成为强者
  • 白鹿原纪事

    白鹿原纪事

    我的生活场就是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纪事》是陈忠实“闭关”乡下潜心写作时期创作的作品,他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场白鹿原,用本色的地方语言描绘了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刻画出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白鹿原地区的人情风貌。“马罗大叔”正直强悍表象背后的温情柔软让人感动落泪;“鬼秧子乐叔”的狡黠虚伪却因曾经动荡的社会背景而显得可爱睿智;逼迫长工“黑娃”舔碗的“黄掌柜”绝非周扒皮似的刻薄地主,而是用夸张滑稽的“陋习”告诉我们勤俭致富的道理;……每一个人物都入木三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白鹿原人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