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2700000002

第2章 恋爱的季节里没有恋爱(2)

4个月后父亲去世。父亲总是女儿恋爱的范本。父亲的儒雅平和,不就是我在舒依哲身上发现的美德吗?父亲的去世,让我一直追寻的那个美好境界又坍塌了一大片。失恋,我也许可以慢慢平复;失去父亲,却像生命毁掉了一大块,任何时候提起来,都无法抚平创伤。

我进入了本命年,本命年原来是这样难熬啊!父母健在,可以在他们面前撒娇。以前,我就经常跟我爸说:“爸,我烦死了!”我不能告诉他烦什么,因为无法启口。但说出“烦死了”,情绪好歹有个发泄。现在,经历过生离死别,我把这种没用的话都收了起来,因为无处可说,说了也只是增添烦恼。

叶舟兰和柳穆终于结婚了,石础成再也没有打来电话。倒是叶妈妈曾打电话问过我,首钢有位合适的小伙子,是否愿意见见。我本能地说“不”。叶妈妈说:“哦,那就算了。”话音里听得出她的不高兴。不是我驳她面子,而是我根本就想独身。即使能打破独身的想法,遇到的那个人也不会是通过相亲认识的,而是应该有一场深入灵魂的邂逅和恋爱才对。这是24岁的我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全部看法。既没有物质要求,也没有条件可罗列,像是凭感觉去碰运气,碰着碰不着都无所谓的样子。

我妈经常无奈地叹气,说:“你把好时光都错过了!”

“错过就错过呗,无所谓。”我看似满不在乎的回答,其实是一种放弃挣扎的绝望,无人能知。

4.电话里的长篇爱情小说连播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的大学同学顾西颜每隔两周都会给我打来电话聊天,一聊就是两个小时,讲述她的爱情故事。

顾西颜是一个古典美女,身材高大,相貌如同西方雕像,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象牙白的肤色。她不大好动,体态丰盈,讲起话来慢悠悠的,却很有条理,绘声绘色。我和她在一个宿舍住了四年,却从没注意到她口才如此之好。住在一起的女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难得有机会能长篇大论。现在人都散了,电话那头,顾西颜像在面对话筒直播,说得声情并茂,头头是道。我想,她一定是坐在沙发里,或者倚在床头跟我聊天的,不像我,拿着话筒,站在冰箱前,无处可坐——家里地儿小,电话就借势放在了冰箱上。但因为她说得有趣,我站两个小时竟然一点不觉得累。

无论顾西颜说得多么有趣,都无法否认这一点:顾西颜只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她并不关心我的忧喜伤悲。每次她只是礼貌性地问问我的近况,便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讲了两三年,让我来把它浓缩一下吧:

大学刚毕业,她也很茫然,不大喜欢自己的工作,经常去各种招聘会。但几轮招聘会下来,她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勇气丢掉铁饭碗,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既然如此,不如嫁个好人家,嫁个有钱人是她明确的目标,于是她转向婚介所。

九十年代初,婚介所还是个新鲜事物,她之所以敢去尝鲜,是因为她认识的朋友中,恰巧有这样一位幸运儿在参加婚介所的活动,约见了第一个人之后,就缔结了美满的姻缘。这给了顾西颜极大的鼓励,她到同一家婚介所报了名。

她也见了几个人,但没有她朋友那样幸运,见的人都不大合适。有一次,一个在瑞典生活的中国厨师回来相亲,约见了她。厨师的条件很诱人,说只要结婚,就可以带妻子到瑞典定居。顾西颜打算孤注一掷,心想:这个厨师看着还算顺眼,收入也很高,又能跟他去瑞典生活,索性就嫁了吧。于是她和这个厨师一起到厨师家里,受到他的妈妈、妹妹的热情接待,吃了一顿饺子。

送顾西颜回家的路上,厨师说:“我在国内待的时间有限,咱们先领证,同房后我再走。”然后对她左看右看,说:“你一个大学毕业生,干吗找我啊?你是不是腿有毛病啊?我怎么觉得你走路不稳?”

顾西颜憋了一肚子火,说:“我腿没有毛病,是不是你眼有毛病啊?咱们领证可以,同房应该在瑞典。你要是个绅士,就不应该说这种话。”见顾西颜生气,厨师连忙道歉。但这些话起了棒喝作用,令顾西颜清醒过来,最终还是拒绝了这桩婚事。

在她的长篇连播中,类似的故事都是小插曲,她真正的主线是和刘丙辰的恋爱故事。他俩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对方以前是个运动员,和她认识时已经退役,在搞传销。那时传销还刚起步,尚未坏了名声。后来,顾西颜曾在电话里冗长地给我介绍过这种生意,并说自己也帮男友讲过几次传销课。

话说他俩第一次见面,谈得很投缘,等分手时,刘丙辰又送顾西颜回家,几乎送到了家门口。顾西颜客气道:“要不到我家坐坐吧?”刘丙辰就真的进去了。聊到这些细节时,我和顾西颜都哈哈大笑起来。

但后面的故事就有些累人了,拖拖拉拉的恋爱谈了两三年,每次谈到结婚,刘丙辰就推三阻四。后来,顾西颜发现了刘丙辰的一个秘密,他和他的生意伙伴关系暧昧。那个女人已到中年,老公进了监狱,被判十一年。女人声称跟老公感情深厚,在一心一意等他出狱。可顾西颜有几次发现刘丙辰彻夜找不着,其实都是在那女人家里。尽管刘丙辰说,是谈事太晚了,几个朋友都在她家留宿的。但这种话,谁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和做生意的人谈恋爱,女孩遇到的往往是因谈事儿而空等一场的爽约。这不新鲜,“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至今依然,千百年来商人好像并没有进步多少。被忽略的顾西颜百无聊赖,爱起来费劲,分手又难。她失落之余,也接受了几次来自婚介所的约见。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对她格外中意。小伙子一表人才,又是外企白领,隔三差五地约她。她有时见面,有时又躲躲闪闪,这全看刘丙辰是否有时间关注她。小伙子似乎会错了意,以为这是顾西颜耍的小手段,在考验他,于是也不温不火,有时一周联系几次,有时却又一两个月没音讯。

顾西颜还是牵挂刘丙辰。当刘丙辰同意和她拍婚纱照时,他俩拍了各种着装、各种尺寸的婚纱照,放在刘家。这个故事我听着揪心,就提醒她,万一他真的不跟你结婚,手里又攥着你俩的婚纱照,那麻烦可就大了,也许照片应该放在自己手里。顾西颜觉得有道理,就一点点地往回拿婚纱照。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婚纱照是否都拿回来了。她叹口气说:“我现在也没法跟你说,有些事你也不明白……”我心想,还能有什么事呢?无非是叶舟兰和石础成那样越过界的事,这样的事不说也罢,我可不感兴趣。在我的爱情词典里,这些都是形而下的内容,不值一提。

有时候,电话漫谈也聊聊父母那一代的故事。顾西颜父母的婚姻,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现实版。由于组织安排,顾西颜美丽的妈妈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领导。领导已经跟家乡的老婆离了婚,断绝了来往。年轻妻子结婚多年未育,出门跳舞排解忧虑。结果,丈夫不仅不给开门,还把她漂亮的旗袍放在盆里倒上墨水给染了。等到三十五六岁,妻子终于先后生下顾西颜姐妹。这件被保存下来的乌黑的旗袍,就成了顾西颜长大后母亲对她的警示,一定要找个顺心的爱人。

顾西颜虽然父母都在,但父亲常年住在高干病房,母亲陪侍左右,姐姐早已出嫁,这个偌大的家,其实每天就只有顾西颜一个人晃来晃去。当我挤在自家逼仄的环境中听她畅谈时,我总想象电话那头,她豪门孤女般的生活。不管怎样,在这一点上,我是多么羡慕她有个自由舒畅的空间啊。这也是听她连播时,我时常走神的原因。

5.生活在江湖中

在顾西颜讲述她的漫长故事的同时,我正忙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另寻一份合适的工作。出师顺利,我到一家画报社当上了记者。

参加考试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家位于北京胡同深处的画报社。当时在会议室答卷的时候,胡同里的鸽哨声、吆喝声都悠悠地传来。画报社所在的小楼空荡荡的,仿佛没几个人。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人都在外面撒着呢。

等来到画报社上班,我立刻和这里的同事亲热起来,毫无距离感。这是因为我认识了兰小池。初来乍到,我坐在属于自己的那张桌子前,拘谨得不敢乱走动。当时是夏天,所有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我看见斜对面的办公室有个女孩向我招手:“哎,你是新来的记者吧?过来坐坐吧。”她是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女孩,戴着眼镜,上身穿一件白色小T恤,下身配一条黄色真丝休闲裤,身材苗条。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兰小池,是新来的美编,来这里有半个多月了。聊着聊着我发现,我俩还是同一所大学毕业,这层校友关系使我俩在这陌生的环境中格外亲近。

画报社里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我是唯一的女记者,其他三四个记者都是30岁左右的男的,两个编辑也是老先生,所有领导都是30多岁的男士。在这个画报社里,我和兰小池就像两朵盛开的花,格外醒目。和男同事打交道也非常容易,没过多久,我们就呼朋唤友起来,一出去一帮人晃晃悠悠,非常有趣。这是我格外喜欢的地方,有一种自由的生气。别的地方上班,都盼着周末休息,在这里却倒过来了,周末变得漫长难耐,我们盼望着上班再聚首。有时候实在思念得紧,大家就约好周末到东升家去聚会。

东升,东北人,一个人租住在北京城里的大杂院,他的房间十分有趣,位于大杂院的二楼——房主在平房上加盖了一层,里间是卧室,外间是客厅,落地窗,外面还有个小平台,很像复式楼。

聚会也是冷拼,大家买来各种吃食和成箱的啤酒饮料,吃喝畅谈,议论着单位里的人和事,谈论着各自的理想。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渐渐明白,画报社很不正规,大家来这里也是暂时栖身,都各自准备着寻找新的机会。

摄影记者老李,一心想开个自己的文化公司或者工作室,他似乎更青睐后者这个叫法,对画报社的工作心不在焉,得到机会就揽点私活。记者小刘,图的是稳定,正在通过关系打点某国家大报的领导,时机成熟,就要随时离开画报社进那家报社。记者老张,则想通过画报社平台,做成几个有偿报道,捞一把……这只是暂时的萍聚,大伙儿都知道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骂骂人吹吹牛,畅想一下未来,因为大家并不是竞争对手,更像是江湖上结交的朋友,所以彼此都不设防。

兰小池是很现实、很灵活的人,她虽然没有他们的雄心壮志,但也有自己的心思,在这里熟悉熟悉美编的工作,为以后积累资本。她并不着急未来,而是稳健地过着当下的生活,虽然28岁了还没有男朋友,但也无妨。我则完全惊呆了,本以为到这里改变了命运,却发现上了一条破船。

不管怎样,我还是马上忙碌起来,每天忙着采访,去过河北、山西,甚至广东、海南。采写的文章被副主编称赞为鲜活。副总编是个部队转来的大帅哥,30多岁,仪表堂堂,很稳重,早已离异。后来,我们的摄影记者为他拍的结婚照,七八张制作成一人多高的巨幅照片摆在画报社里,引来我们的围观。照片上那个新婚妻子,高傲娇小,年龄大概不会比我和兰小池大。

编辑部王主任是另一种类型,邋里邋遢的风流才子。他经常对我和兰小池说:“你俩都应该找男朋友了。不过看起来,你比小池更应该找,小池能自得其乐,你过于忧郁了。”我藏在眉宇间的心事还是被他发现了!我问他:“要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现状,该怎么办呢?”他说:“那就把当下每一天过好,快快乐乐的。”

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身上的气质明显有别于舒依哲身上的书卷气。我品味着这股新气息,想到人生其实应该有更阔达的气象,也许自己真的不该一叶障目。

女孩的心理是敏感的,我明显感到来自东升的好感。比如,搞活动时,我站在那里拍照,他的手臂从后面虚拢过来,围住我的腰。虽然瞬间就放开了,这却让我的神经被刺了一下。他很幽默,说话声音很磁性,个子很矮,长相很丑。但不管他长成什么样,他都不是我要找的人。有一次,我特地拿来一张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以及舒依哲三人的合影,假装无意间地让东升看到。他好奇地伸过头来,问:“这是你男朋友啊?”我说:“是啊,旁边这个是我未来的小姑子。”照片上,我站在中间,和两边的人各有半米的距离。这是我和舒依哲唯一的合影,想不到却在这个场合派上用场了。东升故意“哼”了一声,昂起头,装作不服气的样子说:“有啥了不起呀!”后来,他还特地私底下问兰小池,我是否有男朋友。兰小池说,不知道。事后她告诉我,东升的态度异常地严肃。

画报社的男性朋友们为我搬开了障目的那一叶,我已经能平静地对待舒依哲了,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虽然心灵的伤痕深刻,但也是可以当做纪念来回忆的。东跑西颠的生活,使我对书卷气已经不感兴趣,也许,我正是用这样的心理暗示来远离舒依哲的影响。舒依哲是个难忘的美梦,但也仅仅就是个梦而已。我正一点点感觉到,心中的火焰已燃烧殆尽,此时剩下的都是余温了。

6.被拒绝的迟到的表白

从认识兰小池的第一天起,她就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一聊就一两个小时,所谈内容无非东拉西扯。这个28岁的大龄姑娘也真够寂寞难耐的。不过她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家庭里,妹妹和母亲天天跟她撒娇,她说她有两个妹妹,大妹妹比小妹妹还小。这个说法令我耳目一新,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在单位,我俩也经常是出双入对,一起买饭,一起出去遛弯,周末一起逛街,买一样的包背着……女孩间的友谊往往如温泉一般贴心暖人。她出差去广州,我送她一摞写有我家地址的明信片,让她每天寄一张。她只坚持了两三天,这几张写得满满的明信片,我至今还保存着。我还经常去她家玩,她妈妈说,你们两个,找到一个就找着另外一个了,老摽在一起。

这天晚上十点来钟,我刚撂下兰小池的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我以为她有什么话忘了嘱咐我又打过来,所以没等她张口,我就说:“又怎么了,又忘什么事了?”对方迟疑了一下,开口说:“这么晚给你打电话……”我很惊讶,竟是舒依哲。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和舒依哲偶有联系。有时是七八个同学约着去见老师,有时是路过他单位,我去见他和自己另外一个室友苏琴,他们分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毕业之后不久就听说,他的那个女友已经把他甩了,另投了大款的怀抱。这倒符合我对那类女孩的印象——美丽而浅薄。然而,我再没想过和他的可能性,他那句“你需要我怜悯你吗”,已如一把利刃斩断了我所有的幻想。

已经毕业两年了,他从未给我打过电话,今晚打来电话所为何来呢?他说:“这个电话我拨了又挂,挂了又拨,反复了七八次,最后还是下决心打了。”他话说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他什么意思了。他的话让我心疼,当初我辗转反侧考虑要不要向他表白的那一夜,也是这般犹豫痛苦,我实在不想他也有这样的经历。

他接着说:“我觉得女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型的女人,一类是学生气质的女人。第一类人俗不可耐,是那些当太太的人,有许多现实的考虑,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所以我还是希望从第二类人里选择婚姻。你觉得咱们还有可能吗?”

同类推荐
  • 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

    小小的市场执法队,有人决定整顿市场秩序,清洁市场环境;有人要从执法活动中获得非法收入。顺藤摸瓜,市场上的假货背后,竟然有政府官员进行权力寻租;制假贩假者,竟然是执法人员的亲生兄长。造假、腐败、执法、权力寻租。百姓的食品安全,谁来保护?
  • 独自前往

    独自前往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左脸的微笑

    左脸的微笑

    本书采用全新的文本方式,以六个中短篇关联下的长篇形式深度呈现当代白领在都市生活表象下的迷茫、困惑、抑郁和精神诉求。小说在虚构的女作家笔下扇形展开,故事中的故事,每一折都余韵长留。佩琳在距沙上的席子数步开外陷入绵长的回忆;韩建业在大雨滂沱的人间泥泞中安然去往天堂;苏颖在勇士的鲜血淋漓中找到了刺穿暗夜的剑;步新与朱珠以传统瓦解时尚以坚守对抗堕落;小茜在费诚与阿瑞的内省中出演了一幕缺席的在场;叶子凄美悲凉的爱,坚决而彻底,破碎而坚固……
  • 别样的江湖

    别样的江湖

    本书的主人公叫肖开元,他毕业于上海名校,职业是咨询顾问,高薪白领。他被2006-2007年疯狂的股市冲昏了头脑,对金钱过度的追求,最后误入赌海,负债百万。但肖开元没有沉沦,顽强地振作了起来,重入职场。他遇到了不错的上司,让人啼笑皆非的下属,还有“作女”客户。当貌似一切顺遂的时候,肖开元忽然发现,他早已踏入了一个“江湖”……虽是个职场故事,但也讲了男人的磨难与成长,讲良知,讲爱情,讲亲情,讲友情。其实,连作者孔二狗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最精彩的商战故事,还是最凄美的爱情小说……
  • 铁骨3

    铁骨3

    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顽强活下来,成为一个绝无仅有令人爱恨交加的铁骨英雄……
热门推荐
  • 赤狐传

    赤狐传

    我双手捂胸,一脸羞愤的望着他:“你...你要干嘛??”他解腰带的手顿了顿,走过来,一只手撑在我的脑袋旁,在我耳旁轻轻的说道:“你说我会对一个小娃娃干嘛?还是说你想要我干嘛?”说罢便用指腹在我脸上蹭了蹭:“啧啧,脸都红了,真是个蠢狐狸啊!”说完便脱下剩下的衣服仅着一条里裤向屏风后面走去道:“我去洗澡,你在床上给我乖乖坐着。”
  • 明恋雨季

    明恋雨季

    在爱情这条无归路上她【他】们将如何抉择,当他们向她表白,她有将如何选择
  • 端木家的小柒柒

    端木家的小柒柒

    他们两因为父母的媒妁之言,迫不得已的住在一起,因为种种缘故,柒袖儿的举动让端木修心动,因为一杯暖暖的红糖水,他们两只见擦出爱情的火花。点击查看吧!
  • 神赐记

    神赐记

    天师者,先入丹田开元穴,寻的隐海,直达洞天,后通识天地气息,开三花神穴,得天慧,最后纳天地与体内终成大道。
  •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讲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洒脱大方、温文尔雅的女人,会给人以阳光灿然之美;雍容大度、通情达理、内心安然、淡泊名利的女人。会给人以成熟大气之美;明理豁达、宽宏大量、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女人,会给人以安详、善良之美。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地经营自己的人生吧!走好每一步,不让自己的心灵在计较中千涸,你的人生就会每天充满阳光!一起来翻阅《聪明的女人不生气》吧!
  • 他眼里的那个她

    他眼里的那个她

    他,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他眼里的花又代表着什么?他,又是谁?跟他认识的经历又是什么?一切尽在书中,跟着作者走进这个真实的世界~此书为作者生活改编。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天地风暴

    天地风暴

    一个阅读了十几年武侠的资深老书虫老死了,不想却重生在异界里。顶级武者能够轻易毁灭城池,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术士一个限制级的法术能够让天地变色,焚山煮海。终年熙身在火山的不死火鸟,飞到那里,那里便是万里荒漠。玄龟所到之处,便是一片大陆,大陆上有高山,有平原,甚至有人类在里面生存。青龙一吸气,千里湖泊便被全部喝下,一呼气,便是一片泽国。............
  • 龙神武尊

    龙神武尊

    武修之路,意在不屈,战仇敌,破生死,逍遥天下。少年展晨,魂穿九天,得逆天功法,身化天龙,名动四方。千年巨擘,万古妖孽,绝世天才,任你千般变化,万般玄术,只问一句:何人敢与我一战?只凭手中三尺青锋,血染衣襟,脚踏天骄无数,情动了多少倾国美人……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