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500000018

第18章 :放慢脚步,从容解脱疲惫

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本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参悟佛法,在般若多罗禅师门下修得正果后,提出要外出传法。在般若禅师的指点下,达摩来到中国传法。短暂游历之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开始在五乳峰中峰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闭关参禅。

石洞中达摩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既不说话,也不持律,终日默然面朝石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石洞内万籁俱寂,静若无人,当达摩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个石洞中有人。每次开定后,达摩祖师只是活动一下四肢,饮水吃饭,待倦怠感消逝,体力恢复后继续坐禅。

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

入定、开定、入定……如此循环往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一个人在石洞中面壁参禅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宗师。这个天然石洞,后来被称为“达摩面壁洞”,达摩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也因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而被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本焕长老在多次讲过这个佛家公案,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达摩初祖的敬佩,他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各位想一想,静坐一须臾之间,能超过这个恒河沙的七宝塔……宝塔终究要化为灰尘,因为这些宝塔都是世间上的,世间上的东西都是有生有灭,有成有住,有坏有空的。但是我们一念清净,将来都成佛。”达摩静坐面壁,渐修开悟,见心明性。但静坐于修禅、顿悟,不过一个形式,本焕长老说达摩入定,重在启迪众人领悟入定的心境:不假外求,专注向内求取清净心。

什么叫清净心?息念除妄,一念不生,就是清净心。说简单点就是在静静地安坐中,把烦恼、焦虑,得到的、没有得到的,理顺清楚的,把不适合自己、自己强求不来的统统放下,为自己的心灵和手脚松绑,明白自己想要的,然后去做适合的事情。静坐的妙用,就是在匆忙赶路的中途,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让我们从疲惫中解脱,从混乱中得到有序,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从困惑中得到开悟。

慧海和尚独坐寺内多日,日日郁闷不语。

师父见状并不言语,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携弟子走出寺门。

门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天地之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慧海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安详打坐于半山坡上。

慧海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能困惑地跟师父坐在地上。过了一个上午,师父才起身,依旧不说一句话,打个手势,把慧海领回寺内。

快到寺门时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慧海关在寺外。慧海不明白师父的意思,独自坐于门前,纳闷不语。

天色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变得不明朗起来。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慧海的名字。

师父问:“外边怎么样?”

“全黑了。” 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边的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慧海顿悟:沉浸在烦闷中,视线会被烦恼遮挡,看不见身旁大好的春光,然而,清风绿野却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此视而不见罢了。心中装满各种纷杂的考虑与得失,自然无法闻到花香。只有身处安静的境界中,一切才可寻,我们不必有模有样地静坐,果真去静坐,也不是本焕长老开示平常人的本意,那就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

安静是心灵的平静,让人在嘈杂浮华中找到自己的心灵空间。安静并不是一种懒散、没有生气的状态,而是一种清澈空灵的心灵之境。一旦我们懂得放慢脚步,为自己寻找一方安静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难时重新找回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勤奋、努力地工作,但是脾气暴躁,生活也因此而变得混乱不堪。他们无法欣赏美好的事物,只顾匆匆赶路,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从而破坏了自己本该拥有的幸福。

真正能享受平和宁静的人,是离自我最近、离幸福最近的人。在当今这个忙碌的社会里,人们会因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狂躁不安,会因自我控制能力的弱化而情绪波动,会因焦虑和多疑而饱受煎熬。只有那些明智的人,才会掌控并引领自己朝他原本需求的方向走去。

无论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要往哪里去,都应记住:在生活的沙漠中,总会有一片绿洲等待我们去发现,总会有一些花朵在为我们绽放。不妨偶尔放慢脚步,好好欣赏周围的风景,很多时候,幸福只是躲在安静背后的一道风景,等待着我们将一切纷乱沉淀下来,去除心灵的阴霾之后,用心去寻找,去发现。

心境澄明,不再胡思乱想

《本焕长老开示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用功的时候,参究的一方面,一天到晚地行,好好地参一会就能到家。如果你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参,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不是用功,那叫空过光阴。”

他的意思是说,想得越多,头脑越乱,思绪纷乱不利于参悟佛法,与其空一个皮囊在那里装模作样地打坐,不如先把乱思、乱想理顺清楚,让自己少想些东西,少求些东西,让自己变得简单些。

诗人曾在诗中写道人因简单而丰富,生活也因简单而充实。一个人若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就会没有尽头,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复杂往往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奢侈则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憧憬。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人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一种负担。

这种负担之所以负累人生,是因为我们贪恋名利,贪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繁华,会为得到它们而胡思乱想,这些思虑交织在一起,成了一张网,让人不得动弹,僵直难耐。我们总以为人生在世,不尽可能多地得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得到越多,心中的想法也就越多。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拥有”,疲累而苦恼,却不懂得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无限放大,变成胡思乱想,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在无形中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实,世间没有非实现不可的贪婪,也没有什么富贵人生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也终有一日会成空,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内心的清明自在。清明自在不过源自一份心灵的简约,我们需要的不过是最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使人的思维少些转弯,让人顺其自然地听从心的指挥,让我们抓取离我们最近的人或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便就去问农民为什么选择救孩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的即是简单,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能抓住的东西,即是一种睿智,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人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很困难,但也很简单,困难在于人们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并为每一场抉择附加太多的意义,患得患失;简单在于别去考虑抉择问题,而是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要像故事中的那个农民一样,不要被多余的考虑束缚身心,想得少些,活得简单些,尝试着在简单间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世间的繁华没有尽头,追慕繁华不过是人内心自造的幻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它,实际上却还离得很远,我们只不过用自己的整个人生为繁华做了一个注脚。在奢望物质丰足的过程中,人最容易丧失自我,因为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想拥有物质不一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物质,这就好比带着枕头被子出门,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更加的累赘。再多的物质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心灵则因为被物质挤压,无处容身。如若回归到简朴的心灵,贫穷也是富有。因为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因为执著,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

在有限的生命里,在每一个与自己相处的瞬间,都应该回到最简单的自我,在和素面自我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一心澄明,一心淡然,回到那个一无所得的时刻,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在拥有的同时失掉了简单,失掉了幸福。

同类推荐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时光神皇

    时光神皇

    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少年于微末中崛起,一路伴随彩虹,踏着诸王的血与骨,走向永恒的巅峰。
  • 萝莉先生

    萝莉先生

    她是他八岁收养的小女孩,面对她疯狂的求爱,他只能用一个又一个女人绝情地拒绝……然而当他选择张开双手拥抱她的时候,她居然举起一把匕首刺伤了他……原来,没有爱,只有阴谋……
  • 斩天煞

    斩天煞

    九霄四域,浩瀚无垠,四道圣者林立,少年季雄,身处乱世大道,何去何存。千年后天降懿旨,诸圣争天之五道神位,乱天动地。新的大道诞生,冥域这个神秘新生力量出现。沉睡的远古战魂燃烧最后的辉煌。是结束还是开始,宿命中的巅峰之战何时到来何人谱写万年后血与火,情与恨的九霄苍穹,戟指傲问苍天,我主沉浮你可服气。QQ群:46853460
  • 华严经持验记

    华严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镇妖官

    镇妖官

    万众瞩目的擂台上……天才镇妖官:“我的修炼资质是最顶尖的,成为我的妖仆吧。”逆天大妖,露出一副‘滚一边去’的表情。背景惊世镇妖官:“成为我的妖仆,我会拿出世上最好的资源来培养你。”逆天大妖,轻轻的‘啐’了一口,满脸的不屑一顾。实力惊天的镇妖官:“成为我的妖仆!不然我就杀了你!”逆天大妖,脖子一伸,一副你不动手我就看不起你的姿态。各路精英接连上台,阿谀奉承,极力讨好,…皆败退,无人能将令人疯狂的逆天大妖收为妖仆。主角来了!!上台就是将逆天大妖一顿暴揍,彻底打通了逆天大妖先天就而生的修炼顽疾。打完就走,见状,逆天大妖急了,猛然狗趴在地,死死抱住主角大腿,央求道:“主人啊,请带我走吧。”
  • 科技至神

    科技至神

    一个人类从科技世界穿越魔法世界,带动科技与魔法融合,在玄幻世界中唯一用科技术的职业称为----科技师
  • 总裁麻辣小秘书

    总裁麻辣小秘书

    “老公,你看,我又闯关成功了,耶!”苏静渝手舞足蹈地表现她的战绩。“渔渔宝贝,你该休息了,再不休息,又长胖的噢!”安以辰总是拿这一招来哄他的宝贝苏静渝休息,不让她跟着他熬夜。“老公,你真讨厌,每次都拿这招来威胁我,我才不干呢,哼!“”宝贝,要不咱们换种方法,就不会长胖喽。”“什么方法”苏静渝歪着脑袋瓜问安以辰。“那就是......”安以辰说着就直接把苏静渝横抱而起,快速向卧室奔去......“啊!啊!安以辰,你这个大坏蛋!”
  • 神罚

    神罚

    林枫穿越到,一个崇拜神明的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部落都希望得到神明的眷顾,获得文明权杖!有了文明权杖,玄幻功法,魔法装备,修真法宝,甚至是宇宙飞船都能够买到……各种见所未见的美女,闻所未闻种族,林枫兴奋了……当他掌握了一个部落之后,才发现,四周全是虎视眈眈的家伙,为了保卫权利,保卫美女,林枫开始了一段彪悍的帝国养成之路……
  • 十曲离殇:蔓迷离

    十曲离殇:蔓迷离

    蔓迷离,神魔两界第一奇花,是这世间至爱与世间至恨相融幻化而成,千年开花千年结果,终年都需吸食鲜血方能盛开,而又有一说只有日日浇灌神血才能使其结果。一花一叶皆是奇毒,无色无味,中毒初期筋脉逆行,渐失五感,痛苦不堪。后期每日正午时分便会狂躁不安,丧失意识,直至疯癫。每日此时需饮爱人之血方可度过一劫,否则经脉尽断而亡。而蔓迷离结出的果实下可除疑难杂症解世间百毒,上可使修为激增数倍,濒死之人也可死而复生。
  •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第一次见面,她去相亲,他也去相亲。相亲男对她动手动脚,她一脚踢了人家的子孙根。相亲女对他投怀送抱,他瞬间闪开让人跌倒在地。她挑眉看向他,他平静的看着她,瞬间,两人就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伸出右手“祝我们合作愉快。”他握住了她的右手“合作愉快。”两人所谓的合作,就是真结婚,做假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