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1600000004

第4章 磨砺——自古英雄多磨难(3)

当然,李嘉诚的志向绝不是做一个小伙计。他觉得茶楼工作做得再好,终究难有出头之日。他知道,在他这个阶段应该多学实际性的技术型的东西,才能有一个好的饭碗。他渴望从事新的技术职业,尤其是跟复杂的钟表打交道的行当。于是,他便想去舅父的中南公司。但是,他在进茶楼之前,曾经拒绝舅父让他进中南公司的好意,现在回头又求他恐怕不太好。不过,李嘉诚认识到自己似乎不应再有太多的顾虑,自己经过了一番社会闯荡,经过了磨炼,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进舅父的公司,不应算是接受恩赐,而是为舅父做事。

看到已经有独立谋生能力的外甥,庄静庵很是欣慰,现在也是应该让他学一点技术的时候了。于是,舅父同意他进入中南钟表公司上班。但是,庄静庵还是跟以前一样,在商言商。他并没有对李嘉诚实施特殊待遇。在公司干事就是公司的职工,跟其他人是一样的。于是他跟对待其他人一样,让李嘉诚从最基本的活干起。李嘉诚从学徒开始,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李嘉诚在茶楼里已受过极严格的训练,对这些事自然是驾轻就熟,胜任愉快。又因为在茶馆李嘉诚练就了一门察言观色的本事,使得许多职员都佩服他。有许多不知道李嘉诚就是老板的外甥的职员,常在庄静庵面前夸奖李嘉诚,说“别看他年龄小,真是又伶俐又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

李嘉诚进入中南公司的目的,就是想掌握一门技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为了尽快学到技术,他便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偷偷学艺。由于李嘉诚勤劳诚恳,深得师傅的喜爱,他便乐意传给李嘉诚一些技术。李嘉诚心灵手巧,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各种型号钟表的装配及修理技术。

这时时局发生了变化,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黑暗的日占时代结束,日占时期香港人口锐减为60万,大批房屋遭到破坏,有17万人无家可归。战时逃离香港避难的人,以每月10万人的数量回流香港。食品短缺,燃料不足,住房匮乏,严重制约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港英政府决心采取一切措施以恢复香港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庄静庵预见到香港经济将有超常的发展,于是着手扩大公司规模,调整人事。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在高升当店员期间,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的销售技巧,做得十分出色。

李嘉诚本非池中之物,生活的境遇使他骨子里有股不屈的傲气,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像舅父、像茶楼里遇到的那些大老板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他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定下目标,想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同时,时刻关注着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分析,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钟表业现状和未来的成熟看法。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很快便恢复到了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恢复了生产营业,市场日益繁荣,香港人口激增到100多万。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也借着这股繁荣的大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新建立了东南亚的销售网络,港内港外的经销形势蒸蒸日上,营业额成倍递增。庄静庵决心抓住大好时机拓展事业,再筹划办一家钟表装配工厂,然后将中南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展为以自产钟表为主,建立香港的钟表基地。

中南公司有如此好的发展前景,如果李嘉诚留在中南公司里,自然会收入稳定,生活安逸;但是李嘉诚不想继续呆在中南了,他不想在舅父羽翼下谋求发展。那样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会磨去自己的斗志。他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以实现自己做大事的愿望。

在中南的这段时间里,舅父很欣赏他的才干,希望他好好干下去。舅父待他不薄,但是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就请某五金厂的老板向庄静庵转达自己的意思。在跟李嘉诚的谈话中,庄静庵发现这位外甥确实是长大了,他的思维已经很成熟。庄静庵也很欣赏李嘉诚这种独立的创业意识。因为当年,他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李嘉诚虽然眼下还不能独立开业,但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舅父更深一层地了解了李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他知道,天性独立倔强,不愿受人荫庇的李嘉诚不会贪图安逸,他一定会凭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来。这是一种值得称道和鼓励的志向。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终于离开了舅父庄静庵的公司。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世界钟表市场已形成这样的态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独步。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世所无敌。其时,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当。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正如李嘉诚所预言,后来的香港以生产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为主,迎合了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上继瑞士、日本之后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的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头,可能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一定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少年李嘉诚的商业眼光已颇具大家风范。

李嘉诚之所以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谋远虑,这与他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是分不开的。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与人打交道;进中南公司,经过装配修理的学艺,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他很快就掌握了钟表销售技巧,并做得十分出色。李嘉诚成为一个出色的店员,得益于他当学徒的经验,而他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又得益于他当店员的经验。即使在后来他逐渐走向成功之时,他也从未放弃学习各种知识,这才使得他在一次次的决策中,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从而走在竞争对手前面。

创业感悟:对任何一份工作,我们都应该抱感恩的心理,不管他是否给我们带来了财富,最起码能带给我们经验,从实践工作中得来的经验,通常在日后能变成一种钱买不到的大智慧。还有,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多做工作,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人生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要想由小做大,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一点一点地积累成功的条件。许多经验和知识,当时看起来没什么用,但说不定将来能派上大用场。

7.行街推销锻炼自己

李嘉诚如是说: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生性内向腼腆,不喜欢主动与人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已成为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但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按理来说,他这种性格不是很适合做一个推销员,更不要说一个成功的推销员了。但是,李嘉诚不是一个轻易说“不行”的人,他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一家五金厂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

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完全不同。行街推销,最初只是卖方一厢情愿要想达成交易,就需要去发现顾客的需求,并制造机会。李嘉诚在茶楼学艺时学到了一门察言观色的本领,他懂得怎样去投顾客所好,引起顾客的兴趣,赢得顾客的信任。

当时,这一行当推销的对象都集中于卖日杂货的店铺。17岁的李嘉诚一入行就感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十分激烈。李嘉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经过一番分析,他避实击虚,采取直销的方法进攻。

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但直销方式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来直销的价格是按厂价,比客户到市场去买来得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

在推销的过程中,李嘉诚还分析推销的对象,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推销方法。

他首先分析,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他就集中精力对这些堡垒攻坚。李嘉诚曾经打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一百多只铁桶,销售业绩十分惊人。

此外,李嘉诚对家庭散户又做了研究。他发现,当时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大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中下层居民区。但即便是中下层居民区,一户家庭,通常也只使用一两只铁桶,潜力远非酒楼旅店可比。然而,家庭散户又有一个酒楼旅店不能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集腋成裘的庞大数量。如何占领这一分散而又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李嘉诚一时一筹莫展,他苦苦思索。李嘉诚从一群闲居在家的老太太这里打开了缺口。因为老太太都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义务推销员。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于是,李嘉诚专找老太太卖桶。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

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发展潜力。他还发现自己在茶楼当堂倌时学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在此派上了用场,他总能凭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推销策略。

创业感悟:戴尔?卡耐基说:“您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经商素质,最好去当一当推销员。”确实,推销极富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杰出的工商企业家,十有八九从事过推销工作,而且绝大多数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李嘉诚自然也在此列。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掌握和领悟,从而锻炼了自己。

8.苦干巧干推销奇才

李嘉诚如是说: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李嘉诚刚进入推销行业时,第一的技巧就是选准对象,运用直销的方式。他选的第一批对象是酒楼旅店,直接打入酒店旅店,他这一招一出手,便大获成功。第二次是李嘉诚直接在社区中推销,选准了闲居在家的老太太,结果又产生了奇效。

以诚实打动顾客,获得顾客的认可,也是一个推销技巧。有些人认为,推销靠的是口才,靠的是“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这恐怕只是一种误解。靠提供虚假信息欺骗顾客,做的是“绝路”生意,长不了。如果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这种方法或许管用。如果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还需以诚实为本,让顾客当时欢喜,过后不悔。李嘉诚在推销时,总是能够替客户着想,最终就会感动客户,达到推销的目的。

有一次李嘉诚进入一家酒楼推销铁桶,被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李嘉诚沮丧地走出那家酒楼。李嘉诚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离开酒楼不远,他便重新思考对策。他很快便有了主意,于是,不再垂头丧气,又转身重新回到酒楼。再次见到老板后,不等对方开口,李嘉诚就抢先说:“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向您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动作、言辞、态度等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指点迷津。我是个新手,又是晚辈,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好让我改进。”李嘉诚这种虚心坦诚的态度令老板大为感动。他随之一改拒人千里的冷冰冰态度,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些批评建议。虽然李嘉诚的本意并不在此,但一贯善于博采众长的他确实得到了一番教益。老板也喜欢上了这位谦虚诚实的少年,当即决定购买李嘉诚的铁桶。李嘉诚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得到了成功人士的指导,又做成了生意。后来,这一招屡试不败。

在推销产品时,推销员自己不仅要掌握商品的优势和特点所在,更重要的是找到有利时机向客户展示这些好处,让商品自己说话。这样,推销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李嘉诚这一技巧来自一个哑巴。有一天,李嘉诚正在街上推销。他突然看见街边上围了一大堆人,连忙凑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在人群当中的空地上,坐着一位哑巴,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向一堆铜钱劈去,铜钱纷纷被劈成了两半。“好快的刀啊!”人们不禁啧啧称赞,纷纷拿出钱来向哑巴买刀。对此,李嘉诚从实践中得出的又一条推销经验是:让商品自己说话,最好的推销员就是产品本身。

李嘉诚从五金厂跳槽到了塑胶公司,仍是当推销员。李嘉诚一到塑胶公司,就负责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刚开始,李嘉诚连着走了几家客户,但这种产品却无人问津。一天,李嘉诚早早来到一家批发行,等待着职员上班后,再同他们洽谈。这时,李嘉诚看见清洁工正在批发行门前打扫卫生,见此情景,他灵机一动,就自告奋勇地拿起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盼望着能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让他们亲眼看见洒水器的好处。果然,有一名职员提前来上班了。而且幸运的是,这位职员正好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结果,李嘉诚总算没有白忙活,这位部门经理发现了这种洒水器的好处,很爽快地答应代为经销。所谓眼见为实,让客户对商品有了感性认识,洽谈起来便更有说服力。

李嘉诚之所以能在推销行业屡战屡胜,是因为他善于用脑善于动脑,善于变通。还是在五金厂做推销员时,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这是推销铁桶的大好时机。李嘉诚的几个同事领功心切,抢先找到旅馆老板,不料皆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退。原来老板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交易。知难而退的同事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也觉得,放跑这条大鱼,实在太可惜,也显得自己太无能。李嘉诚迎难而上。他并不急于去见老板,而是先与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朋友。然后假装漫不经心地从那个职员口中套知老板的有关情况,以选择突破口。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一个儿子,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老板很疼爱他,但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根本抽不出时间陪儿子。职员是当作趣闻说起这件事的。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感觉他已经找到了打开老板闭门拒客心理的钥匙。李嘉诚让这个职员搭桥,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看赛马,令老板的儿子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李嘉诚的举动令老板十分感动,不知如何答谢才好。于是,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380只铁桶。李嘉诚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善动脑筋、善作变通是一个优秀推销员必备的素质。

可以这么说,推销无处不在。这不只是针对推销产品而言。一个人光有能力是没有用的,若不能将自己的才能推销给别人,为别人真心接纳,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学一点推销技巧,对自己绝对有益。李嘉诚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在推销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独到的经验。

同类推荐
  • 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是一种信息传递策略,通过公众将信息廉价复制,告诉其他受众,从而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病毒营销指的是厂商通过网络短片、低调的网络活动或是电子邮件信息的方式在全球网络社群发动营销活动,利用口碑传播成为与消费者交流强有力的媒介形式。它的本质就是让用户们彼此间主动谈论品牌,这种与品牌之间有趣、不可预测的体验,往往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病毒营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网络营销方法。本书就如何框定病毒营销机会、如何定位目标顾客、如何构思“病原体”、如何激怒发顾客参与、如何利用这种“病毒”进行高质量的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

    一辈子的事业:我的创业非传奇

    本书为汉庭创始人季琦的创业手记和管理笔记。10年来,季琦联合创办的携程、如家,独立操作的汉庭,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均超10亿美元。其中的创业征程、心路历程以及鲜为人知的内幕,作者娓娓道来,启人心智:怎么找到一辈子的事业?找到了如何坚持、经营和发展?是赚钱重要还是事业重要?赚钱如何与事业完美结合?季琦通过汉庭现身说法,在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季琦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的翘楚,对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商业模式、酒店经营、中国的发展以及社会人生皆有独到而深刻的看法。比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观念的提出以及在汉庭的实践;对企业上市的建议和忠告;对外国酒店经营的考察,皆见解独到。
  • 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管理之道

    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管理之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迅速形成,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跻身国际舞台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家的梦想。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家有超人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勇气。事实上,伟大领袖毛泽东毕生的革命实践所形成的谋略思想就是中国式管.理的经典,为我国企业决战全球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战武器。
  •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本书全方位论述了航空航天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采用实际案例编写而成,分析对象涉及飞机制造商、直升机生产商、航空公司、机场、零部件生产商、航空服务提供商、国防与军工企业、卫星制造商、运载火箭制造商等。本书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如电子营销、点对点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和项目营销等。
热门推荐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是一部语言幽默的趣味历史随笔集,深入浅出地调动春秋历史故事,将它们解读为当下潮流时尚的“历史原型”,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重温传统。通过作者严谨地熟读古书,又合情合理地推演补全了淹没散佚于语焉不详的历史记载中的空白,古人以一种充满人性的亲切面目呈现出来,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传递了一种历史的真实性呢?
  • MyanswerisEXO

    MyanswerisEXO

    MyanswerisEXO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过去,它也许是美好的也许就像噩梦一样,但是别忘了那是过去的事了。我们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坚强的面对。这是EXO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我们熟悉的校园里。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勿上升爱豆。
  • 仙苦

    仙苦

    自太古以来,万物就有了感悟天地而修行的事情,奇异世界的变化万千。浩瀚修真界,万道齐争锋!万道齐鸣的时代,如何从中争得那一丝希望?“人道长生虚如梦,我道长生就是真。修真路上多磨难,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修行的路上!”(本书每天保底两更六千字,欢迎收藏养肥。)本书新建书友群:181065931本人在此恭候,欢迎进来聊天打屁。
  • 花样坑爹修仙路

    花样坑爹修仙路

    茫茫修仙界中,一个不是人类的‘东西‘出现了。好吧,她只是一堆无辜的游戏数据。她只想人如其名安静做个白莲花,可强制接受任务是什么鬼??别人修仙她升级,好不容易找个靠山师祖却要飞升??不行不行,想走没那么容易,等她满级再说!
  • DNF之我是剑神

    DNF之我是剑神

    江红綪,一个着迷于DNF的富二代,意外的魂穿到了阿拉德,他的对手是谁呢?卡恩,魔界的第一使徒,第一高手,他真的不热衷于权利吗?暴龙王巴卡尔,也许,他并没有死……赫尔德,一个谜一样的魔界使徒。不一样的阿拉德,不一样的九使徒,一切都变了,变了,变了……
  • 终极king班

    终极king班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终极一家和终极一班,而这部小说是由它们延伸而来的,它拥有全新的剧情,希望大家喜欢!
  • 绝宠娇妻闯天下

    绝宠娇妻闯天下

    爱是何物?情又是何物?她本是父母手中一枚用来联姻的棋子,却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一次任务,他亲手送她走向死亡,是一场彻底的背叛还是另有隐情?阴差阳错,她竟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所拥有的超乎你想象。看洛璃的成长之旅,或许你会从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哦。嘘!故事马上开始。
  • 身体内部系统健康手册

    身体内部系统健康手册

    身体内部结构,犹如地球上包罗万象的自然景观。只要生命存在,身体内部就会一直不停地运动:每天,心跳平均10.8万次,肺呼吸2.6万次,肾脏过滤1700升的血液,胃分泌1.5升的胃液,肝则制造1升的胆汁,最精彩的生理反应乃是生殖过程。
  • 景生若梦

    景生若梦

    爱我,请告诉我;爱我,请深爱我;爱我,别轻言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