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3200000022

第22章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12)

吉伊根认为,艺术批评教学的6期目标是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艺术批评课程培养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审美是人格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失去了这一层面,学生也就丧失了享受一种人类幸福的能力。另外,批评探索有益于培养学生自我理解与社会理解的能力。通过解析艺术作品,学生了解了他人的观点、信仰、态度与价值取向,这会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在这些方面是否完全正确。在与同学交流对艺术品的个人反应,以及收集艺术品的相关背景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好地理解他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

批评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生获得了艺术欣赏能力。这种能力是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与评价能力。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对艺术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与目的有关的理解和审美理解。第一种是根据艺术家的意图去理解艺术品,第二种是把艺术作品看成是艺术家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原的反映。与艺术理解密切相关的是学生从艺术作品中还感受到了个人的意义,即获得了对他们的个性、对他人和世界的新认识。

批评探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比如,正确对待课堂经验的态度,容忍不同观点的态度,敢于怀疑的态度以及批评思维的习惯等。批评探索还让学生获得各种技能和知识:批评思维技能,知觉技能;美学概念和分类知识,艺术作品的背景知识;等等。

有了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规划艺术批评课程。在规划艺术批评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越来越长的教学时间段:一节课教学、单元教学、课程教学和总教学计划。一种或多种教学活动组成一节课,一系列节课组成一个教学单元,若干单元组成一门课,若干门课程组成总的教学计划。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单元教学上。单元教学的益处是让教师和学生能把每天的课程学习与前后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联系起来。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确定单元教学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艺术品,仔细研究艺术品并明确教学目的,按顺序安排教学活动,收集、准备教学材料。

单元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以使单元中的每节课之间保持一致,也便于教师挑选教学用的艺术作品。有五种类型的单元主题可以使课程计划富有成效:论题或议题,美学概念,艺术样式,历史或地方风格,以及具体艺术家。论题或议题单元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焦点来组织。论题可以是具体问题,也可以是抽象的观点。议题是将两种相左的观点加以比较。美学概念教学单元的重点是艺术作品的特点及其如何影响观众的反应。具体艺术样式的教学单元以一种艺术类别为主,如风景画、自画像,等等。以历史或地方风格为主的教学单元所关注的是新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或超现实主义等。

以具体艺术家为主的单元教学围绕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进行。

单元教学的第二步是挑选合适的艺术作品,它们与各单元主题相对应。艺术作品的数量将按照具体课堂教学的情境而定。在挑选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下列原为根据:(1)选择审美价值高的艺术作品;(2)考虑艺术作品对学生的适用性;(3)选择要均衡,传统艺术与非传统艺术都要在所选作品中占一定的比例;(4)要考虑选择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艺术品多为复制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艺术品的感染力,教师应当定期安排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欣赏艺术原作;所选的艺术复制品应采用照相制版法与彩色幻灯片的形式。

课程计划的第三步是研究所挑选的艺术作品并确定单元教学目的。研究艺术作品要揭示艺术品的各方面的本质,寻找不同艺术品之间的联系,考虑学生可能作出的反应。教师还需要作一些背景研究,了解艺术家、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批评家们曾经对所选作品作出的评论。

在作了这样的研究后,教师要确定教学目的,这涉及到在规定的单元教学时间里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及怎样学。

课程计划的第四步是按顺序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单元教学中,教师一般要从个人反应活动开始,让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艺术作品体验;当学生在个人反应活动中感觉到能力上的局限时,教师应适时地进行美学概念和技能教学;在单元教学的最后是学生的研究活动,学生收集相关的生平与背景材料,并相互交流。此时教师可以再给学生提供机会重新审视原先学过的艺术作品,看他们的最初的见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课程计划的最后一步是收集和准备教学资料。个人反应活动、概念和技能教学与学生研究活动都需要大量不同的资料。个人反应活动所需的资料包括艺术复制品、艺术作品幻灯片和批评文章等;概念与技能教学需要美学概念的相关范例;学生的研究活动需要教师确定图书馆里的相关资料。

关于艺术批评课程与整个教学计划的结合问题,吉伊根根据美国公立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学前与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儿童的感受、认识与社会性能力还有待于发展,因此,从幼儿0到小学三年级,艺术批评最好只作为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辅助教学活动。在小学高年级(四到六年级),学生们的认知能力、语言技能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可能适当地让艺术批评探索在艺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们的身体与智力水平已接近成年人,可以参与批评探索的所有三个阶段了。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自己制作的艺术品作批评探索,也可以引导他们以具有一定感受与认识能力的主体参与视觉艺术的评价鉴赏。

五、艺术批评与

第一,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对艺术品的批评性讨论要从艺术史、艺术创作与美学等学科中汲取理论内容,并与它们互相关联。描述性分析与形式分析的技巧是这四门学科的共同基础。艺术史尤其与艺术批评联系密切。修正与背离艺术历史上已有的形式是艺术品传达意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学生从艺术史中学习艺术传统,并把它视为一种利用与发展视觉形式的视觉语言。

第二,美学与艺术批评。美学学科是对艺术本质与审美体验的哲学研究。它提出并扩大艺术的本质问题,通过解决艺术的基本问题来描述与加深一件艺术品的意义。

第三,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发展了自己的手工技艺,也学到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色彩、色彩间的关系、形式特征、空间与材料的概念,等等。了解这些知识是了解世界的关键。艺术创作对学生还有更特殊的作用。学生们亲身制作艺术品,就明白艺术家怎样思考,以及怎样运用逻辑与直觉塑造以某理念为核心的视觉形式。

(第六节)美学

对美的本质的哲学反思要追溯到最久6的古代。但直到1744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才用“”一词称呼美的科学。这个词本身来自希腊词根“噪”,意为“与感觉知觉有关的”。其实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就清楚地阐明了知觉与美的关系:“美的事物是那些见之令人愉的东西。”今天的美学不再仅聚焦于美的概念上。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美学力图理解人们的审美体验与谈论这种体验的概念。传统上,美学家一直探寻人类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体验的本质,以及被体验对象的本质,尤其是艺术作品。近来,美学研究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基本上已成了艺术哲学,首先涉及的是艺术品的本质。

美学是文科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发展学生的批评技巧。美学家们大都同意,哲学不是一种历史性调查,也不是一连串以获取新事实为目标的科学实验,而是一种反思性或沉思性研究。

哲学的反思是批判性反思,它洞察人类的信仰与价值。它的目标是理解、明辨我们的思想意识。因此,有的美学家认为,对艺术的哲学研究与反思就是辨清我们用来思考和谈论审美体验对象的那些基本概念。

美学是哲学活动的分支,以艺术为主题,涉及对艺术体验与评价的批评性反思。批评性反思存在于概念分析、解释原的形成过程以及批评性推论与评价中。艺术史中的概念提供分析材料,艺术批评提供解释与评价的例证,因此,美学研究的主题不仅来自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还来自于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两门学科。

美学研究的一个侧重点是审美价值与人们用以解释、评论某艺术品的标准;另一个侧重点是艺术品获取意义与内涵的途径。很多视觉艺术品通过直接再现真实的世界获取意义。但再现性绘画作品的意义不仅限于它所描绘的世界。它是通过再现世界中的对象来象征其他的思想、意识。如凡·高的名作《鞋》所画的只是一双普通的农妇的鞋子,但这双鞋的深6意义又6在它的物理与形式特征之外。透过它,人们看到了农妇的世界。艺术品也可通过反映内心世界与情感领域获取意义。这类作品被称为“表现性”作品。

人们的行动和态度是由各人的信仰、原与价值观决定的;对所有这些进行批判性审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之一。苏格拉底相信关于自我的知识是知识的最高类型。人类若没有这种知识将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哲学研究中的批判性反思帮助人们认清事实,分析各种选择,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因此,它与个人的发展与幸福息息相关。

将上述哲学的普遍前提应用于美学,我们得出三个结论:(1)艺术的本质、艺术体验以及人们用来谈论艺术的基本概念都是理解“我们是谁”、“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等问题的一部分。(2)对艺术信仰的审查增加了人们对单个艺术品的敏感性,使人更具辨别力,更好地选取某种艺术来欣赏、保留与创造。(3)美学分析艺术本质,形成适用于视觉、造型及触觉艺术的阐释与评价原,可以说是对哲学学习的介绍。

这些都是艺术教育的普遍价值。

总之,哲学美学是从创作者、欣赏者或是评论者的角度对艺术体验的批评性反思。它的目的是了解艺术体验的组成因素与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基础,洞察这些价值怎样与其他价值相结合,或是相冲突对立。因此,美学研究的主题不仅4自创造性与欣赏性的艺术活动,也来自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等学科。

一、美学中的概念与技巧

美学家主要对五类概念感兴趣,并用其定义美学学科。它们是艺术客体,欣赏与解释,评判,艺术性创造与文化背景。

第一,艺术客体。这一类概念以创造出的艺术品为核心。这些概念涉及人们如何确认艺术品,描述艺术品的形式、内容与意义。有些问题针对艺术客体存在的本质。传统上,艺术品被视为真实世界或想像中的事物的摹仿、再现。但很多现代抽象艺术品却更像是有自我存在权利的“真事物”,而不是“真事物”的摹仿。还有些问题涉及人们如何确认某件艺术品。

传统美学的另一个目标是探寻那些描述艺术品形式的主要概念并为其分类,如整体、平衡、和谐、节奏、主题与变化、发展与张力。近些年来,美学家极力关注分析下列概念:主题、再现、象征主义、暗喻。解释一件艺术品并不容易,它涉及艺术家的目的与艺术品再现或意味的事物间的关系。这也是个美学、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三门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领域。

同类推荐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热门推荐
  • 左手右手

    左手右手

    一场醉酒,居然让她巧遇了初恋,却也失去了对女人来说最珍贵的东西。老天啊!难道她这辈子真的要和他纠缠不已?她可是堂堂重案组的大队长耶!面对抢匪,她毫不犹豫,可是面对他,总是心软,买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运之轮

    魔运之轮

    新书《异界神拳》
  • 阳光融化冰

    阳光融化冰

    女主外冷内也冷,男主呢外表阳光,内心逗比,阳光少年一个。女主的哥哥霸道总裁一枚,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桀骜不驯。女主身世凄凉,小时候失踪,被人收留。后来养父母死去,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渐渐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一个冰冷无情的黑帮老大。欢脱文,微虐,欢迎捧场,阿里噶多。
  • 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滟夫人:色遍天下
  • 面部年轻美丽的皮下秘密

    面部年轻美丽的皮下秘密

    当前,各类关于抗老化、回春、医学美容的书籍、杂志、广告、产品铺天盖地。其中良莠不齐,甚至不乏因商业目的而派生的美容观点 确实令人无所适从。不少女性朋友理论上似乎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实际上已经被深深误导了。
  •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从今天开始,敢挡我路的人,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让我杀死,第二自杀。苏浅浅:云公子,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云起:本少爷不管,本少爷瞧上眼的瓜,不管是甜的,还是苦的,本少爷都要扭下来!
  • 傲世凌天:重生嫡女狠嚣张

    傲世凌天:重生嫡女狠嚣张

    她苦心孤诣辅助自己的夫君登上王位,却在登基之日换来一纸诏书,被冠上偷情之罪,压入地牢,择日行刑。七年的感情,原来却只是他下的一盘棋,自己只是其中一颗小小的棋子。心有不甘,拿血为引,以己之魂,封己之魄,换己重生。这一世,她如同厉鬼般归来,不再受人摆布,欺她辱她者,必杀之。然而,当她遇上对她百般苛护,温柔至极的他,不知她那颗被仇恨所蒙蔽的心是否会被洗涤,开出一朵爱情的花?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