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6500000012

第12章 赵宋天下

说道潘美,可能有些同学不是很熟悉。但是要说到潘仁美,那就老少皆知了。潘美打了一辈子仗,可是却靠着负心汉的名声在民间广为人知,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谁让咱们光大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传奇永远都是爱情故事,就像知道孟姜女的人绝对比知道公子扶苏多。潘仁美却可怜的是个反面教材,再加上广为人知的杨家将的故事,潘美这辈子是甭想洗白了。当然,这时的潘美的命可不怎么好。

这时候的赵匡胤应该已经做好一切工作,就准备进京了。之后更是就要施施然的坐在都点检的公署里,等着别人来拜见。可怜的潘美啊,孤身一人是紧赶慢赶,拼了小命的要赶在大军到来之前通知大家做好迎接工作。还得把握好时机,说得早了的话,很可能给后周反应的时间,到时候甭管是哪一边都绝对会毫不留情的干掉他。要是说的晚了,让老大赵匡胤等久了,这好好的表现机会可就没了。

潘美就这么一个人上了朝堂,就当着小皇帝和文武的面说了这么一件事:现在我老大赵匡胤要当皇帝了,陛下你禅位吧。至于潘美在朝堂上到底遭遇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历史上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就一句话:“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谕意”,然后没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件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选人的标准应该很简单,就四个字:智勇双全。

潘美在整个后周的最高权力中心,面对着一群老狐狸,潘美稍微有一句话说错了的话,不单单会有生命之危,更可能会破坏掉赵匡胤的全盘计划。但是潘美全须全尾的走了出来,而且还很好的完成了赵匡胤交待的重任,这里面固然有赵匡胤苦心经营以及携大军入城的强势压迫,更多则体现了潘美此人的厉害之处。

虽然这是潘美的闪亮时刻,但是对于这时候的潘美来说实在是名副其实的苦差,谁摊上谁倒霉。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因为这活不止潘美干过。还有一个人,叫做尉迟敬德,他也干过。不过就像赵匡胤不能和李世民比一样,这时候的潘美,怎么能跟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尉迟敬德比。更何况当时的尉迟敬德可是刚刚大杀四方,浑身浴血宛如在世魔神一样。不过,有苦差就会有美差,但是这个美差属于一个叫楚昭辅的人。

这个人昨天刚刚登场一次,那个算命的苗训在瞎号天上有两个太阳的时候,这个楚昭辅很是合时机的登场了,跟着喊了句:“这是天命啊。”于是美差就落到了他头上,估计是他那句话喊道赵匡胤心坎里去了。于是赵匡胤就让楚昭辅先回家报个信,让家里做好准备。其实也没啥准备,他家里要是不知道这事打死我都不信,虽然赵匡胤之前刚刚被大姐拿擀面杖打了出去。

因此所谓的准备可能只是因为没有想到赵匡胤速度如此之快而已。之所以说是美差,首先是没啥危险。另外在古代考个试名次不错,跑回家报信的都能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跑腿费。更何况楚昭辅是跑回去跟老赵家的人说:“老赵家的,你家香孩儿出息了,当皇帝了。”这可是皇家的人情啊。之后这个楚昭辅由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一路青云之上啊。

当然潘美经过这个苦差事后,也是好处多多。但是在潘美说完这件事的时候,紧接着就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发生在两个宰相之间。潘美入朝的时候早朝刚结束,(赵匡胤率大军都到陈桥驿用了一天,回来时候等潘美入朝还早朝着呢,这差距.)这时候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也在,听到了潘美的一番话。一个是首相范质,一个是次相王溥。而之前就是范质听闻契丹入侵,名赵匡胤领兵出征的。结果昨天刚出征,今天就要当皇帝了。范质心里那个懊悔啊,就握着自己的老伙计王溥的手,那个忏悔啊“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也不知道范质当时哪来那么大的力气,王溥被他那个痛苦啊,连话都说不出来“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我严重怀疑他是把王溥想象成赵匡胤了,然后往死里握。

第二件,发生在另一个大将韩通身上。这个时候的韩通身上有一大堆职务,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太原等等,相应的韩通也有极大地权力。韩通一听说赵匡胤篡位,就立马往家跑,“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关于韩通是不是忠臣的事,我们不讨论,因为这事讨论不清楚。甭管他是想趁乱起事,还是怎么着。但是韩通绝对是唯一一个当时想到要抵抗的人。

不过可能是赵匡胤运气太好,或者说韩通运气太差。这个韩通在跑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叫王彦升的人,这人也是的闲着没事带着人马在外面瞎晃悠啥。王彦升是上马就追啊“散员都指挥使蜀人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遇到别人还好,韩通最多被抓起来,结果偏偏遇到王彦升这么个残暴的家伙,这可是能把活人的耳朵撕下来当面吃下去的主,就是一禽兽。赵匡胤的禁令估计本来就让王彦升窝了一肚子火了,这时候遇到个企图抵抗的,怎么可能不见见血。“至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诸将。”但是在偌大的开封城中,这几个人的鲜血实在是引不起什么波澜与触动。

好了,赵匡胤这时候坐在了自己里的官署里了,至于这之前赵匡胤大军被两个小兵给堵在开封城门陈桥门外进不去,最后再只能转个弯从旁边的城门进来这种小事就实在不值一提,所以史书自然也就不用记载的那么清楚了。对了,有件很重要的事得说一下,这两个一直忠于自己岗位的小兵一个姓陆,一个姓乔。

这时候潘美也成功的把范质和王溥还有其他几个小老头带来了,这时候赵匡胤已经恋恋不舍的先把那身黄袍脱了。看到几个小老头你搀着我,我搀着你的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士兵带了进来。“太祖亦归公署,释黄袍。俄而将士拥质等俱至”赵匡胤祭出了当初刘备的大杀器---哭。赵匡胤哭得那个伤心啊,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太祖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恩厚,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这演技绝对不比刘备差,至少搁现代拿个影帝是肯定没问题的。

范质这几个小老头估计被赵匡胤哭迷糊了,心想着你不就是要篡位吗,篡就篡呗,至于这么糟践自己吗,所以一时居然没有人搭理他。“质等未及对”,好在赵匡胤身边有一群好演员啊,这时又有一个人适时出现了,我去我就整不明白了,你丫篡个位哪来这么适时出现的巧合,至于这么折腾吗,简直不能忍。

这时候散员指挥都虞候太原罗彦瑰挺剑而出,估计身后一大群小弟也很懂老大的心思,也都把刀剑抽出来了,这时候一群凶神恶煞的人喊了一句话:“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但我估计这些人眼睛是一直死死盯着这几个小老头,谁被这么盯着都不好受啊。这时候赵匡胤开口了:“哎呀,你们能这样对待几位大人,小心我揍你啊。”这个罗彦瑰不知道哪来的胆子居然敢不听赵匡胤的话了,依然死死的盯着这几个老头,“太祖叱之,不退。”。王溥这个次相这时候反应就比较快,趴下来就拜,范质几个一看没啥指望了,也就不折腾了,跟着拜见了。“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从之,遂称万岁。”

文武两边都搞定了,至于小皇帝柴宗训的意见是在不重要,他负责禅位就行了。但偏偏这时候出了个问题,没有禅位诏书,想想也是,一个七岁的小屁孩哪知道让别人写诏书,估计他都整不清楚眼前这一幕是要夺走自己的皇位,还想着回去找小太监玩呢。“太祖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独未有周帝禅位制书。”这可难不倒赵匡胤,机智的赵匡胤怎么可能算漏这一点。“翰林学士承旨新平陶谷出诸袖中,进曰:‘制书成矣。’遂用之。”

赵匡胤就这么成了皇帝。

好了,到此为止我终于老老实实把这段篡位的历史给写完了。我之所以说是老老实实,等大家看看我主要参考的两本书就知道了,一本是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本是南宋杨仲良根据上本书休整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之所以参考这两本书,是因为没有让人信得过人把这事写下来。距离五代最近宋朝有两位公认的修史大家,一位是欧阳修,一位是司马光。欧阳修在其《新五代史》里只有这么一句话“七年春正月甲辰,逊于位。宋兴。”而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里更是只写到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征淮南,压根就没写到这一年。我估计他们也是知道写出来也无法面世,毕竟以他们的治学态度,让他们扭曲事实已达到粉饰的目的,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所以就干脆不写了。

至于《宋史》参考意义实在不大,像《建隆遗事》、《涑水记闻》之类的笔记形式更多些的资料中到都写到了这些事,但是差别其实都不大,反正是没人敢说赵匡胤是谋朝篡位。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叫做避讳。所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反正各种乱七八糟的都要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有很多事情的真相被隐瞒,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后会专门讨论一下。还有三百多年呢,不急。

苏辙的《龙川别志》上倒是有两点不同值得提一下,一个是韩通之死。这里面说的是“韩通以亲卫战于阙下,败死。”还有一个就是范质的表现。根据苏辙的记载,范质先是质问赵匡胤:“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结果赵匡胤祭出大杀器开始痛苦之后,范质也觉得事已至此,就只能想办法保住老柴家的血脉了。“然质知事不可遏,曰:‘事已尔,无太仓卒,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今可行也。’因具陈之,且曰:‘太尉既以礼受禅,则事太后当如母,养少主当如子,慎勿负先帝旧恩。’”然而说实话,这两点对于大局实在意义不大。

然后就是今现代的参考资料。好吧,我终于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众说纷纭。甭管是关于赵匡胤兵变的原因、过程,还是大的社会环境,就是连郭威和赵匡胤之间的对比优劣都被分析的各式各样。大家如果真的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百度或者干脆逛贴吧,直接去看王立群读《宋史》也可以。

至此,大宋的时代正式降临了!

同类推荐
  • 西风奇谭录

    西风奇谭录

    自古以来,命运无常。有人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人谓:时也,命也。凡此种种,不一而举。是矣,国人皆羡慕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于是乎,你来我往,上演了一幕幕惊天的风云传奇。本段故事,源起盛唐之末,后世子孙回望那段历史,高山仰止,无不称谓当时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交流频繁,可惜繁华终有头,烟云终消散,乱世当道,群雄涌现,群魔乱舞,征伐连连,尘世之间终免不了种种迷惘、争斗、贪嗔、杀戮、欲望与痛苦,连篇故事,令人长叹:命运皆能抗拒,终不能改变。在这里,每一篇故事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个传奇都是一曲奇谭。
  • 剑指三国

    剑指三国

    刘传,穿越到三国变成了刘禅。因为有了我,凤雏不用挂了,曹阿瞒开办的魏国倒闭了。貂蝉阿姨的绝色女儿...嘿嘿不好意思,也归我了。
  •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你要当皇帝?行,咱帮你!”“国家没钱了?行,我给你!”“你想生孩子了?那个啥……今晚我就不回去了。”我叫李潮,呃……潮水的潮。穿越男和武媚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纯属杜撰,切勿照搬正史(这是架空,也就是说完全胡编乱造的)。书友群:38146856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剧情。。
  • 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拥有灰色眸子的凡人以及这个时代的第三种颜色——在灰暗的色调中突显出来的红色。
  • 悍王

    悍王

    贾封原本是强盗,偶然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县令,背后更是顶着晋王府的靠山。千里迢迢的来到边塞小城,却不知误打误撞进了一个早就布好局。既然是假冒,怎能甘心当人棋子?受人摆布?在遥远的偏僻之地,我就是王,横刀立马,舍我其谁?
热门推荐
  • 墓藏

    墓藏

    王爷府价值千万金的地下金库和殉葬品无数的地下陵墓,因为打造和埋葬得十分隐蔽和诡秘。盗挖者经过无数次的寻找和盗挖,虽然有图案玉璧和线索遗书指引。但是,都没有逃脱那层层的暗道机关和凶险的杀人利器的摧残和毁灭。还有那雨血腥风,刀光剑影,枪炮轰鸣的拼杀……
  • 雪妖苍穹

    雪妖苍穹

    绝美的容颜,卑微的身份,逃出囚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命运,灵兽觉醒,他们是我的伙伴,不是我的工具!遇到那人,开始对他的讨厌渐渐变成尊敬,再到爱..看雪妖,如何一统苍穹!
  • 第二桶金:继往开来的“民企二代”

    第二桶金:继往开来的“民企二代”

    本书内容包括:探析“民企二代”掘第二桶金的思路、“民企二代”掘得第二桶金的资本、“民企二代”靠变革掘得第二桶金、电子商务是掘得第二桶金的利器等。
  • 缓缓花期

    缓缓花期

    前世,她是天界困仙园里,一颗优哉游哉的小葡萄仙,一场叛变,一次血洗,将她卷入万劫不复的阴谋深渊。千年之后,今生的她是身份神秘的尚书之女,四国纷乱,连纵合横,天下硝烟起,不知英雄处,面对前世的情感纠葛,今生的良缘错乱,红颜一顾,少年长衫。且看她如何守住自己的快乐无忧!————————————————————————————————————最近需要一边修文,一边码字,更新时间不定,但绝对每天都至少有一更。鞠躬、致谢、退场……O(∩_∩)O~~
  • 鬼相

    鬼相

    天地初开,混沌一片,清浊不分。后衍阴阳,阳生万物灵长,阴存冥冥之中,阳盛即为人乃至天地万物,阴盛则为鬼灵邪魅。天地万物先出阳,后有阴。阳体不死阴面难出。运用自身存在之阴,使之觉醒,修成鬼体,借以鬼神之力,达万古长青之境。
  • 似水流年之落枫

    似水流年之落枫

    “未来你的骄傲,必定是我。”曾经的承诺,如今的现实。失忆后的她,失意后的他,背后隐藏的他。谁会是最终赢家?这个世界被丝绸般的雨所覆盖、淹没,只有枫,似乎能穿透它,唤醒她。可是这个结局,谁愿意接受?
  • 黑色帝宠:老婆,你休想逃

    黑色帝宠:老婆,你休想逃

    他把她留在身边,从不放手!“请你放过我好不好?”“不可能了,除非你不再是我的唯一。”相爱后,他霸道的说:“我要把你留在身边,让你只属于我一人。你也只能爱我,你的脑子里,世界里,只能有我一个人。”可他霸道的爱,却让她生出一股寒意。
  • 风流乱世美人叹

    风流乱世美人叹

    乱世社稷倾覆,皇室子弟今朝为王,明日为寇屡见不鲜。乱世里美人的爱情曲折坎坷,有人为活命而委身仇人贵至皇后,有人为节操而宁为玉碎,分封各地的藩王野心勃勃,欲趁乱世一夺江山,最终自相残杀,渔人得利。更有王孙公子或清谈误国,或各拥其主以达到封侯拜相的目的,既要得天下,又要得美人,又有几人能做到不负江山不负卿。
  • 总裁老爸你太逊

    总裁老爸你太逊

    初恋只维持了28天就遭遇人渣男友劈腿,为了发泄,胡梦独自一人去了酒吧买醉。“你晚上多少钱,姑娘我买你一夜。”扑倒了酒吧里看起来就很贵的牛郎,第二天,胡梦匆忙逃离。6年后回国,却被宝贝儿子一份简历算计进了何氏。父子相认,搞笑开场,儿子霸气Hold住全场。
  • 都市道仙

    都市道仙

    十善为仙终得仙人元神,不曾想被十世恶人劫掠,无法进入仙界。带着仙人元神再次重生,修习道术,精炼武功,道者为仙,圣者为仙的时代开启,而当道术,国术,修真发生碰撞,该是怎样一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