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6500000010

第10章 赵匡胤的春节

再说接下来的事情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的一个独特文化,叫做“谶纬之学”。“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是解释经典的书。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饱满的浪漫主义情怀。像“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五丁开山”之类的说法屡见不鲜。所以有心者就有目的的去制造、传播、利用这些说法,然后为了让这些预言变得更加可信,往往会发生一些当时人们所不理解的超自然现象。即使以现在的科学水平,都无法解释许多神奇的现象,更何况在古代。神秘带来的更多的便是敬畏与恐惧,之后就会顺理成章的信服,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法子。

所谓需求决定市场,于是慢慢的就产生了一些专门宣扬这些比较神奇的观点的书籍,最著名的就是《河图》、《洛书》,还有王莽的《金匮书》(后来还被赵光义好好地利用了一把)。最后在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论之后,甚至演变成了一种学说,就是“谶纬之学”。到了东汉之时,更是演变为一种官学。光武帝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图谶国教化。汉章帝更于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白虎观会议,这次会议的讨论记录,后来由大名鼎鼎的班固(《汉书》和《两都赋》的作者)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或简称为《白虎通》、《白虎通义》,成了谶纬国教化的法典。

只是这种学说终归有失于光明正大,势必无法放到台面上来,之后更是受到历朝查禁。因为这类的书籍实在是阴谋家的沃土,中国古代的开国之君中,尤其是那些立国百年以上的开国之君,谁身上没点奇异之事啊。换句话说就是,谁没用过这招啊,自己用完之后自然不会允许其他人知道这法子,不然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嘛,哪能给别人机会去有样学样啊。

其实说白了,就是制造谣言,就看谁更高明了。像比较有名的“汉高祖斩白蛇”这类的,其实都是为了显示自己乃天命所属,以体现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像有些比较直白的“大楚兴,陈胜王”、“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类的则是摆明车马要造反的了。当然,谣言这种东西也不是你说传就传的,“一条消息必须得能传到许多人的耳朵里才能称之为谣言。”这句话是一个老外诺伊鲍尔说的。按我说,滋生谣言的土壤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对当政者的横征暴敛以及残暴的统治极度不满,一般情况下又不敢出头造反,这时候有几个胆大的随便糊弄一下,整个谣言出来,把大家的心思挑逗起来,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一传十,十传百,然后振臂一呼,从者云集。接下来就是开打,胜者王侯败者寇。典型的例子就是秦末和元末的大规模起义,这类谣言的特点是比较粗糙,活都活不下去了,谁还有心思纠结这个啊。

第二种,就是有些人别有心思了。这类谣言的处置就比较精细了,有些更是让你根本找不到漏洞。这时候谣言通常不是止于智者,而是始于智者了。要知道古代可不像现在这样,一个明星离婚手机上都能被刷屏刷一个多星期都不带重样的。但是对于连基本的报纸、传单都没有的古代,信息传播渠道实在有限。这一种谣言和第二种谣言最大区别就在于受众。

第一种谣言,不仅起源于大众而且是本能性的在大众之中传播。第二种谣言就不一样了。他是纯属人为推动的,一般人是没有这个人力物力财力的。而且这类谣言之所以在广大人民之间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传到当权者或者说士子、官员这类比较高级的受众耳中。用来谋求支持,或者说达到自己的其他目的,这类谣言也往往产生比较平和的年代。典型的代表就是武则天时代的大批谣言,还有我们主人公赵匡胤!

当然有时候两种情况其实是穿插在一起的,不用分得那么清楚。当然,那么多年下来,大家想象力也有限,于是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的状况。比如说赵匡胤出生时红光闪耀这事,刚被人用过,就是终结大唐,开启了五代乱世的后梁开国之君朱温。而我们之所以说了这么多关于谣言的东西,实在是因为赵匡胤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篡位称帝准备了一系列的谣言,用来造势!所以我才坚决不相信他是毫无预谋的。

我们就以郭威的“黄旗加身”作为对比的形式,来描述下赵匡胤所谓“黄袍加身”。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契丹来犯,郭威和赵匡胤一样率军出征。

这件事中有两点不同。第一点:郭威率军出征时,契丹确实是举兵来犯。郭威也确实是出击的,“壬子,郭威渡河,馆于澶州。”都已率军渡过黄河。赵匡胤虽说是出兵应对契丹进犯,但是,《辽史》本身并没有记载这次南下的行动,赵匡胤登基之后,辽兵入侵这事也没了下文。这一点虽然有可能是赵匡胤及其同盟事先安排好的,但是就契丹人的习惯估计是会来的,打草谷可是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契丹的到来确实给了赵匡胤一个极好的机会去稳固军权,因为不管哪朝哪代,临阵换将都是大忌!

第二点:郭威率军出征之前,京城之内并无异状。但是赵匡胤出城之前可是异常热闹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要说这事也是够神奇的,赵匡胤还没出发呢,这“点检为天子”的流言时隔半年居然又出现了,半年前出现的时候啥事没有,这次再出现居然就有一些有能耐的人要开始准备跑路了。这也就算了,居然“独宫内不知”而且是“惟內庭晏然不知”所谓晏然就是指安定、安适。也就是说外面闹翻天了,宫里面依然一片和谐喜乐的样子。这是在逗吗,还是那个七岁的小皇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傻子!

更加神奇的是,赵匡胤居然敢到害怕了!“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宋人轶事汇编》)第一次出现“点检做”的木牌牌后,赵匡胤堂而皇之的做了点检。第二次出现时,居然说赵匡胤会因为这种事害怕,害怕什么。怕那个七岁的小皇帝因为这个谣言杀他吗,赵匡胤巴不得呢吧。

赵匡胤就这晃荡回家了,但是待遇可就不咋的了,赵匡胤姐姐也是个彪悍的妹纸啊(不知道这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在娘家,还是在厨房)。听赵匡胤说过之后,那个气啊,拿着擀面杖就把赵匡胤打了出去。看来老赵一家子,不管男女老幼都是武林高手啊。打出去的理由更加彪悍:“一个大老爷们,出了事往家里跑,吓唬家里人算怎么回事,自己不会去做决定啊。”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去考虑,但是这一点确实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有血有肉,而并非高高在上的赵匡胤,倒是着实为赵匡胤加分不少。

只能说,赵匡胤的行程安排的可真紧啊。赵匡胤也是真会挑日子,都不让人家好好过个春节,实在是够烦的,当然那时候叫做元旦。

初一,传来契丹来犯的消息,赵匡胤受命出征,紧接着就传出了“点检为天子”的谣言。初三,赵匡胤就顺利的收拾好一切出征了,然后第二个流言就出现了,“军中知星者河中苗训,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指谓匡胤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一个所谓可看破天象的苗训就出现了,这会整出一个新说法叫做日下复有一日,这天象出现的可真够及时的,不早也不晚啊。“点检为天子”的消息刚传出来,天命所归的传言就出来,当真是一环扣一环。当晚,赵匡胤就到了陈桥驿,他可真忙啊。

就是这一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就像当初赵匡胤还只是一个小角色时所目睹的那一晚一样。那一晚,将士因为与刘氏已成死仇,就翻墙而入,随手撕下一片黄旗披在郭威身上,便跪下对着郭威山呼万岁。不管这一晚是不是出自郭威的策划,但是在外人看起来确实更像是一场意外。而如果一切真的是郭威的策划,那就这一点,郭威可显得比赵匡胤高明多了。

一件事无非这么几个要素:起因、主要人物、过程以及结果,我们现在就挨个分析一下。

起因:赵匡胤麾下一堆将士最近突然很不满,因为担心这个小皇帝会忘记自己之前的功劳。好吧,我想说的是。这群人能不能选个好点的理由,“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柴荣身为一代明君,他手下必然不会出现所谓的有功不赏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之前立下的功劳,柴荣已经上次过了。然而他们现在居然要求一个七岁的小皇帝记住他们之前已经被封赏过的功劳。最关键得到是,这一群人全都是中下级将领,也就说一般情况下他们在皇帝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几次。现在用这种功劳要求换皇帝,果然是欺负小孩子啊。

主要人物:赵匡胤。这一晚“匡胤醉卧,初不省。”赵匡胤即使想表示自己并没有机会参与图谋,也就是给自己制造一个不在场证据,但他能不能换一个走点心的。好吧,确实不容易找。又要不在场或者不想人事,又不能离开此地,不然黄袍加给谁啊。醉酒不醒确实是符合所有条件。但是主帅率军出征,出发第一晚就把自己灌得不行人事,这军纪还真是松弛啊。看来当初赵匡胤整军也整得不怎样啊。

接下来,我们就要迎来大宋第二任皇帝赵匡义和大宋宰相赵普的登场了。

同类推荐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层峦重叠,流水弯环,于群山回之中,现出一片平畴旷原。此时乃是四月天气,那片平畴虽没有江南地方的桃红柳绿,但是河流萦带,映着那山林景色,也就倍觉鲜妍了。在这寂静无声,山林沉默的当儿,忽听得马蹄得得,自远而来。一转眼间,便见两骑高头骏马驮着两个年轻力壮、身材魁梧的塞外英雄,直向这不儿罕山的平畴而来……
  • 西北节度使

    西北节度使

    又是一段走向岔路的历史。唐失其鹿,天下群雄竞起,逐鹿天下。我华夏泱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代十国之后,却是一个唤作大梁朝的帝国,起于河南江北之地。屡兴刀兵,三十年间遂一统天下。更有高宗昭武帝、太宗孝文帝,奋三世之余烈,承高祖之遗志,北击契丹,东征高丽,南逐南掌,西伐西域。几十年间,灭国无数,遂掩有欧亚疆土之半数,鞭笞天下。而二百年后,祖先的刀戈已经过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承平日久的大梁朝,在一片花团锦绣,烈火烹油的盛世繁华背后,却已是帝国的日暮。我们所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大梁帝国的西北府州城外。————————推荐一本书《正德五十年》
  • 血火军旗

    血火军旗

    血与火交织的战争,个体的命运,信仰,选择都是无足轻重的,战火改变一切
  • 沧澜海

    沧澜海

    末世狂澜,群雄争霸,我愿持刀,护我天下。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热门推荐
  • 七绝乐律

    七绝乐律

    她是一个满身缺点而又不失淑女风范的女孩。为她那遥不可及的梦而毁了自己,“即使告别也永不遗忘”这最后的遗音,心从此属于黑暗使者;离去或许是件好事,或许能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以及身世之谜;她拥有了死神之力,这一次割舍的诀别只为重生后更为强大…
  • 昙花一现小班长

    昙花一现小班长

    神童小木从2年级跳级到4年4班。老师安排他和燕儿做同桌,燕儿好幸福。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尴尬。最典型的尴尬是小木上W.C,让燕儿为他送手纸……班长赵子龙因替小木“复仇”,让黄老师革了职。黄老师安排小木任代理班长,想让他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不料,小木当班长的第一天,便被大风大浪“淹死”了,成了昙花一现小班长。杨南珀万代表实验小学向4年4班送挑战数学书。实验小学是名牌学校,杨南珀万目中无人,视4年4班的男生为不堪一击的棉花糖。数学挑战赛究竟鹿死谁手呢。
  • 剑灵主宰

    剑灵主宰

    亘古时期,有天外神石坠落到一处偏远的界域,神石爆炸,化作万千流光。千万年后,流光凝聚成一柄古剑雏形,一个新的世界就此诞生。少年林凡,身怀武神至宝—七窍浮屠塔,却身中墨灵火之毒,为了拯救自身,领悟武神奥义,踏入到浩浩荡荡的修行之路。且看少年林凡如何踏破生死,仗剑天涯,夺天地造化,与百族争锋,主宰天下万物!
  • 玄武神君

    玄武神君

    一灵珠少年,为寻找传说中的七晶石!一路路走来!不断的历练变强!最终成就一代玄武神君!!
  • 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旨在指导与帮助广大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里学会自强、自立、自勉、自信、自尊、自爱、自知、自乐、自制、自谦等,真正做到和做好“我的青春我做主”!
  • 常春藤的姿态

    常春藤的姿态

    无背景、无美貌、无才艺的“三无”女孩意外地被名企录取,由此开启一段英雄之旅她遵从内心的召唤立志建立一个理想王国,却因过分的幸运屡遭嫉妒和陷害她以勇敢独立的精神赢得了童话般的爱情,却因地位的悬殊备受非议与煎熬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竟让百般刁难的职场克星变成了爱慕者,又让万般嫌弃的商界大亨抛出了橄榄枝?打小人、战情敌、赢知己、护爱情,无黑无谋,不作不诈看都市灰姑娘华丽转身,完美逆袭================================================================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拥有独立精神的你。
  • 绝色逍遥:王妃不好惹

    绝色逍遥:王妃不好惹

    被班长设计,她意外穿越到这个历史无记载的朝代,光明王朝唯一一个敢拒绝皇室婚姻的女子。在这里她既是倾国倾城的美丽女子,又是众女移情的“俊男子”,更是统领五十万大军的光明国主帅。然而尽管她已如此强大,却仍逃不过当初那情字一劫!最终……
  • 残薄前夫,你太狠

    残薄前夫,你太狠

    她是一颗无助的小孤草,从小和幼稚园相识的姐姐相依为命。他残忍薄凉,却对姐姐情有独钟。姐姐的逃离,让他红了眼,他要疯狂的报复,作为首选对象的她,成为了他的挂名新娘,享受着他的“独特”接待。一次酒醉,酒醉中的话语,让她知道独角戏已经唱完了,她该退场了,她深情的吻了一下还在熟睡中男人的眼睛。“别了,你太重,我驼不起了。”她走了。只留下离婚协议书。除了忘记,我别无选择,她走进催眠中心,只希望这一切都如梦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茶与马

    茶与马

    本书为“华夏文明之源丛书”之一。“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本书就甘肃茶马互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文明发展史产生的重要意义做了生动的介绍。
  • 异能掌握者

    异能掌握者

    在2650年的地球,人口早已超过地球承受的极限,但科学的发展却又是无止境的,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银河系,生活的空间也从地球慢慢的衍生到整个银河系,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