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500000039

第39章 农业与农民文化 (3)

政府为了鼓励大家务农,按“士、农、工、商”,把国民分作四类,农民竟然被排在第二名,地位够高了,仅次于士。而士们,并不喜欢劳动。孔家老二不但自己不种庄稼,还特反对学生们种。攀迟问“稼”与“圃”,孔家老二就背后嘀咕这学生是小人。孔家老二还特小资,“席不正,不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没想到亚圣孟子比前辈还要装嫩,干脆连厨师与屠夫都视作小人了,说:君子远庖厨。看这些圣人的发展苗头,可能达到“君子不吃饭”的地步呢!

君子可以远庖厨,可小人不行,所以孟子见梁惠王,提出了自己专为小人们设计的温饱计划——“使黎民不饥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小的时候,我家喂过猪,我的理想是:猪喂得越胖越好。所以说,对人来讲,吃饱并不是最高理想,因此孟子又给梁首长画了一张小康蓝图:每家都有五亩宅地,住房周围种桑养蚕,50岁以上的人可以穿绸。每年养一些鸡、狗、猪,70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吃了(忽忽,估计那时候蓝天六必治就上市了吧,所以七十岁的人牙好胃口也好)。每家再有一百亩地,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饱了。

由此看来,中国农业政府也没什么高远理想。它考核地方官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这官员在任时,生齿是否增加,荒野是否开垦。一句话,多生孩子多种地。政府对农业科学的研究,也仅限于如何让粮食增产等方面。至于农民,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两眼朝下,土里觅食,当然就都成了陈胜所看不起的“燕雀”了。他们朝起夜睡,锄禾日当午;民心纯朴,甘其食,美其服,不睡在皇上身边,也就没有野心家的目标。总之,劝民务农在取得地利这一经济目标的同时,还兼有了陶冶民心的政治教化功用。《吕览·上农》说:“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我感觉,农民种地与知识分子练书法是一个道理:陶冶情操!总之,统治者重农,怎么着也避免不了愚民的嫌疑。

【三】传统中国政府的抑商思维

在统治者眼里,农业好处多多,而商业,则是坏处大大的:商业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一个农民,如果不老老实实地种地,在统治者眼里,就有政治问题了。商业还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社会稳定之大局,妨害以德治天下。《吕览·上农》云:“舍农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又云:“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可以说,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看到了商业对封建社会及其秩序的威胁,而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也是由此发端,并在后世的封建社会中被当作传统一贯地延续下来。

重农,农民尚被士视作小人,抑商,商人可就惨了,被呼作贱人。农商合到一块儿,就是小贱人啦。孟子在《公孙丑》篇里把大商人呼作“贱丈夫”。在这些圣人眼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且读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了所有农民子弟的最高理想。执政者以德治天下,对这种社会风气推波助澜,大家集体歧视、羞辱商人。明朱元璋时代,命令农家子弟可以穿绸纱绢,而商贾之家则只可穿布。尽管我们想象不出农家子弟们在锄禾的时候是如何着丝穿绸的,但起码有这么个名誉上的权利,挺振奋人心的。

秦汉时期,实行市籍制。工商业者另立户籍,被打入另册。凡在籍者,身份低于一般编户齐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去自由。晋朝时,将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极致,商人必须头上缠巾,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在额头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脚穿白,另一脚着黑。这种形象很有意思,我怀疑后世的红卫兵和乡下的革命委员会在斗人时,让人胸前挂牌兼剃阴阳头,就是从晋朝这里得来的灵感。

明清时期,政府更是认为:商贾多贱民,华侨多无赖。社会层面上,更是歧视商人,认为无奸不商、无商不奸。今天,中国商界里的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投机倒把等违规操作现象已很普遍,普遍到违反商界公德成为一种社会常态。骨子里,估计大家皆以为,这才是商人呢。这导致中国商界里一个不好的现象,商人信誉不好,并不影响他的生意,相反,越不讲信誉,他越挣钱!如今,中国的大款们似乎扬眉吐气了,那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不信,问一下当初的个体户们是如何挺下来的,不容易啊!至于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农民,经商前他首先是自身观念的改变,认为经商不是丢人的事才能下海;而且即使他自身观念改变了,他还要有相当的勇气,也就是说,他不怕乡邻的指指点点才行。反过来,凡是没有先富起来的农民,恰好都是在保持传统道德品质方面很到位的那类。

更关键的是直到如今,他们身上还有轻视商人的痕迹,认为商人锱铢必较,很没劲,而且在给自己的子女选择职业时,特别愿意选择有面子的那种职业,比如宁愿做个领不到工资的乡村教师,也不愿意个体经商去;宁愿到工厂做苦力,也不愿意到酒店做端盘子的姑娘。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观念在逐渐改变,拿我二哥做例子,他现在搞服装批发,经常北上北京南下广州的。但是在他刚结婚时,曾与我那嫂嫂一块儿推着一车(诸葛孔明发明的那种一个轱辘的木头架子车)红薯到镇上卖,嫂嫂让他把车推到镇上惟一的电影院门口,说,一会儿电影散了,买红薯的人多。没想到电影院一散场,门口的人蜂拥而出的当口,二哥推起红薯车就跑,嫂嫂不知怎么回事,跟在后面跑,直到跑了老远,二哥停了下来,回头对嫂嫂说:我怕电影院有熟人,人家要是看见我,就丢死人了。二哥这个故事在我们家是经典笑话。虽然笑他,但是若让我去干同样的事情,我也不行。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与渗透,那是无孔不入的。现在,十亿人民九亿商,大家对经商不再歧视了,但是对于商人的违法及违规操作,却是见怪不怪的,认为很正常。这与西方严格的商业规则与商业道德反差是很大的。

抑商的传统思维,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一)从当时来看,它会限制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进而妨碍商业内部孕育出资本主义的因素。商人社会地位低,所以中国人的优秀分子并不选择经商这一行业;某些商业行当还可能被政府政策所禁止,比如“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抑商的另一辅助政策是抑奢。更有意思的是,那时的中国学者就知道,商业的繁荣主要建立在女人们的消费上,所以他们耐心地劝告天下爱美的女人们:“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五采之饰,足以丽矣。若极粉黛,穷盛服,未必无丑妇;废华采,去文绣,未必无美人也。

”这一切,导致中国传统的工商业生产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于是投资转向了到农村购买土地,最终限制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经济自身,长期孕育不出资本主义的因素,从而影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质的变更。有人说,如果不是外来殖民主义的侵略,中国会自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此话错矣。对照英国的圈地运动,我们就可以发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中国农民与土地分离,首先中国的封建政府就不会同意,因为农民一旦脱离土地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其次,农民们更不会同意,农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耕者有其田。直到近现代,中国社会中还有这种思想的烙印。

(二)以现时来看,抑商抑奢导致中国农民在消费方面缺少兴趣。你会说中国农民没钱,可是我发现,即便中国农民有钱,也只是两个选择:要么放到家里或银行里,要么用来购置房产。拿我们这小城来讲,我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工薪阶层,他们的消费除了投向子女教育外,大部分都投向房产了。官员、公务员、教师,有两套甚至三套房产的人不在少数。当然这三类人拥有的房产在档次、面积、地段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这种投资趋向却处处透露着一股农民习气。更有意思的是,俭省节约成为中国传统美德,而讲究享受却让人怀疑有品德问题。乡下人给女儿找对象,绝对不找好吃懒做者,虽然种地带不来富裕的生活,但是种地却成为可靠与美德的必然保证。

还有,从大都市来讲,比如旧上海,时装都是首先从妓院里流行出来的。经常的情形是,妓女们带了头,上海名媛与太太们才紧随其后。从乡下来讲,直到今天,谁家的姑娘穿着过于华丽,邻居们轻者叫她妖精,重者怀疑她的品行有问题。所以,艰苦朴素返璞归真的古风得以在中国长期流行,它是抑制商业发展很关键的一环。如今,政府一直通过降低银行利息、公务员加薪、放长假等行政手腕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是我看到的情形是:农民对此没反应,工薪阶层仅有一点反应。一句话,受传统影响的国人很容易把消费与浪费混到一起。就拿我个人来讲,如果买的一件衣服太贵了,我那七十岁的乡下老娘就会嗔怪地说我:乱花!邻居呢,没有这么客气,直接说我太傻。所以,有时候我也精明一下:不买东西,或者等它打折的时候再买。可笑吗?不可笑,这就是一般小民的生存状态。

【四】传统中国政府缺少必要的商业思维与商业技术

明清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初次踏上中国的边境,其目标是与中国展开商业贸易。可是中国政府对此的反应冷漠又骄傲,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根本无需与尔等贸易。当然,如果对方态度恭顺,政府才考虑把其纳入二年或者八年一次的朝贡贸易体系中。

政府缺少商业思维,农民更是视私有为天下之大恶。中国的农民起义,首先要废除的就是商业与私有。典型的例子就是洪秀全政府。农民们认为,商业与私有一旦被废掉了,你的就是我的,买东西还不用掏钱,那多美啊。

“文化大革命”时代,政府更是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政府混淆了商业与资本主义的界线,于是抑商之传统变成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我在电脑前敲字的时候,我老公看到了,跟我讲他小时候卖鸡蛋的故事:一九七四年,老公八岁,到县城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市管会没收。我听了,感觉特好玩儿,问他哭没。他没回答我,说他们家乡有顺口溜为证:俺叫许有林,去县卖拉生(花生),夺了俺的秤,俺也不敢吭,哭着回到家,打了俺一顿。听了这顺口溜我更乐了,在大街上被有关部门割了尾巴,回到家大人还打屁股,日子真不好过啊。老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那时候小,估计已不割尾巴了,况且割尾巴割得农民连鸡猪都不能喂了,但是总有人要吃肉啊,所以政府规定家家户户必须至少养一头猪。百姓们都饿得哇哇叫,谁有东西喂猪啊。无奈,生产队里只好把猪提升到人的位置,分红白萝卜、白菜、红薯时,都有猪的一份,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当然,有时候分些精品,比如小麦,可能就没有猪的份儿了,但乡亲们总不放心,每次领东西总问:这回有猪的没有?等问清了,才知道如何报人口,再盯着队里的秤,看给得够不够。但笑话就多了,邻居王三小第一次帮家里领东西,队长看他眼生,问:谁家?三小说:王大孬家。队长问:您家几口?王三小格嘣脆地答:连猪六口!成人们一听,就格格地笑,好像自己家没猪似的。总之,这笑话多了,人们也麻木了,大人们也经常报个连猪几口。

中国传统农民分析

【一】传统农民之理想

“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所有传统中国农民的理想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条件是吃饱,当然吃不饱也可以,最低要求是别饿坏。

农民们的最高理想可能是做皇上。有个笑话,说一个农夫与自己的妻在炕头上畅谈理想。农妇说,我想当皇后娘娘,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叫丫环:大姐,给俺拿块柿饼吃!农夫说,我想当皇上,每天早上喝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多美啊。农妇一听,急了,踹农夫一脚:死鬼,想得美,你要喝豆腐脑,那我不得每天早上起来给你磨豆吗?听了这笑话,笑不出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愚夫愚妇们连美梦都做不出来的。当然,也有做得差不多的,比如刘季与项籍。

同类推荐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德国人

    德国人

    我们自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德国的哲学怀有无比的崇敬之心。随着改革开放,才知道德国不仅有缜密而抽象的哲学和深奥揭示资本秘密的经济学,还有许多顶尖级的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这才开始注意德国。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热门推荐
  • 寄杨侍御

    寄杨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血神帝

    龙血神帝

    上古蛮荒之时,百族林立,人,妖二族征战不休,陈小龙身具龙族血脉,却被父亲带入凡尘,愿他过平凡人的日子,然而命运使然,无意中喝了山中灵液,开启了修炼之路,他一路披荆斩棘,终成一代神帝!
  • 至尊仙魔

    至尊仙魔

    “我命由我不由天!”废公子姬晨,被族人罢黜驱逐,幸得父亲鼎力相助,但却被逼上生死台……被击落悬崖,得上古秘术,遇神奇老者,破而后立!斩仇敌,断天道,灭穹宇,一击破万界,终成至尊仙道……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新文火爆连载中:《落跑囚妃,暴君我要离婚!》http://novel.hongxiu.com/a/1245457/,欢迎入坑~===========她被当做人质送到九重天宫,第一次见面就把天族的太子调戏了。她是尊贵却没有地位的魔族尊神,他是高冷的天族少主,他们简直是天底下最不可能的一对。但是,狂傲随性的野丫头,遇上了神界里最完美的木头,从此相互纠缠,相互折磨,相互不放过。~(八卦版:)魔族犯下滔天大罪,导致冥界崩坏,从此三界变成了二界。万众敬仰的新任天君重整了天界和地界混乱的秩序之后,却又传出了与魔尊的绯闻。一时之间,天界神祇、四海龙神、八荒妖魔、九州人族,全都又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大家都在纷纷议论,但到底是魔神弃恶从善,还是天君助纣为孽,看来这一切只能由天定了。而最近,九重天宫盛传天君正在专心研读《二十四孝训夫手册》,以博得未来天后的欢心,此举更是让二界的大好男儿们人人自危。其中,光是四项基本原则,就足以证明天君已经彻底的归顺了魔尊。二界的芸芸众生都唯恐再次引起一场浩劫。四项基本原则如下:第一项、夫人想去的地方,东南西北都是顺路。第二项、夫人想吃的东西,酸甜苦辣都是美味。第三项、夫人想见我,我随时随地都有空。第四项、夫人想揍人,小心手会疼。总之,夫人想怎么样都行。
  • 天才舞王

    天才舞王

    范舒,拥有举世无双的街舞天赋,却苦于身体孱弱,只能沉迷于街舞GO游戏,被人戏称指上舞王。世人无法想象,若是有一天,这样的无双天才,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从虚拟中走向现实,将给街舞界带来怎样的震动!能人所不能,唯舞独尊!
  • 豪门情仇

    豪门情仇

    赵坚轩看了一眼可爱的女儿,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也许她再也不可能见到她的妈妈了的,他准备要和她离婚,女儿归他抚养。
  • 仙武微商

    仙武微商

    陈小旗打开新手机的微Q,公众号,笑傲江湖,这是什么鬼?购物商城中:初级猛兽奴役卷轴,辟邪剑谱,点石成金棒,青铜圣甲虫,暴雨梨花针等等物品赫然在列。朋友圈内:要是能把任婷婷泡到手,我宁愿少活十年!——僵尸先生之秋生“苍天大地啊,谁能告诉我,这微信是咋回事?”ps:已有近百万字完本上架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本书不狗血,不小白,毒点少,亲们请放心品尝。
  • 豪门盛宠:米仓赖上米虫

    豪门盛宠:米仓赖上米虫

    安家小公主,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因安家兄弟一个恋妹成狂,一个爱姐成痴。而这个被保护得很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神秘小公主却一直很烦恼。原因在于她小时候一时贪吃溜进一个宴会,然后就惹上了一个怎么也甩不掉的人。这个人长得倾国倾城就算了,还会装可怜,让你打不得骂不得,还要哄着……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 修真异闻

    修真异闻

    来自星空彼岸的他,被人性陷害,失了魂魄,失了造化,机缘之下,又是另外一番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