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500000024

第24章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4)

我的目的,不在揭穿儒的虚伪,因为道家在这方面,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我更关心的是,仁义一旦成为道德,它就变作了杀人凶器。更多的时候,甚至不用狼外婆动手,狗姨妈们就自己撕咬开了,比如“文革”里,文人最根本的悲剧不是来自上层的批剥,而是来自内部,自己人咬自己人。有些文人并没有从政,但他们是准姨妈,作派比那些在位的姨妈好不到哪里去。这导致中国知识分子没有正常学术批评的学统,现在这种毛病还很重。我在网上遭遇一位同仁,也是教历史的,那位仁兄就在我所任版主的坛子里贴这样一个贴子——试看三糊涂的卖国言行!我一看就愣了,几天不到,我怎么私下又把咱国给卖了?仔细一看,原来因为我写了一篇评袁世凯的文章——“文化革命”过去多年了,可有些同志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比当年的红小兵还紧,也真难为他们了。

如果说美国对待自己的殖民地,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话,那么孔子推销自己的学说,用的则是仁义加拳头。优秀的民办大学校长少正卯就是这样被杀害的。孔子作为一代师表,喜唱仁义小调。问题是,他有一桩公案,至如今说不清道不明。我说的是孔子诛少正卯。虽然孔子诛少正卯史实不清——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就成了历史公案。但正是由于不清不白,我们才更有理由怀疑。《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有一句话深得我心:“我怀疑得有理!”历史学家克罗齐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汪丁丁说:“历史尽是谎言,错误都被掩盖了,眼下的种种‘纪念’,其实是为了‘忘却’。”周宁说:“与其说历史是记忆的工具,还不如说它是忘却的工具!”鉴于孔子的圣人地位,以及为尊者讳的中国治史传统,所以,我相信《荀子·宥坐》中的记载: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

《史记·孔子世家》也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看来,少正卯在儒家眼里,确实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邪恶人士,不是自由主义者,就是无政府主义者,总之,是让统治者不省心的那类。孔子云:谁能出不由户?历史没有记载少正卯的言行,但我怀疑少正卯就是那种“出不由户”的思想者,教授给学生的,估计略相当于现在所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或者相当于苏格拉底的“败坏青年”,孔子自然自认杀人有理了。孔子为人所诟,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利用政治势力消灭学术对手——据《论衡·讲瑞》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可见少正老师讲的课,的确精彩,否则孔子的学生,就不会一度跑得只剩下老憨颜渊一人。甚至有学者认为,孔子心术忌刻,以争名戮人,老子西出函谷,就是因为秦地之无儒,而孔氏师徒也奈何他不得云云。尽管这猜测有点夸张和可笑,但是我相信这一点:如果让孔子摄相位久一些,估计杀人更多,用仁义杀人,难道是儒家道统吗?!

研究历史,我更关注的是细节。孔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与耳!”(《史记·仲尼列传》一般的解释是:因为子路比较勇猛,谁侮辱孔子他就揍谁,所以,自从孔门有了子路以后,就没有人敢对孔子出恶言了。这一细节,让人大有琢磨头,如果说美国对待自己的殖民地,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话,那么孔子推销自己的学说,用的则是仁义加拳头了。

如果说孔子还算温情的话,那后世的孟子干脆就是一根棍子了,骂人骂得好凶。比如杨朱提倡“为我”,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墨翟鼓吹“兼爱”,主张“爱人之父如己之父”,孟子痛骂他们“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幸亏孟子没有摄相位,否则他杀几个持异见者,那还不是当畜牲来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儒家学说本身就是一根棍棒,一件凶器。权势者、执政者,顺势把自己打扮成仁义的化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四处抡棒。就连张献忠杀人,也是拿德性为理由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总之,它导致我们非常不好的一个传统: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学统也是如此:道德评价先于事实评价,历史课干脆变成了思想品德课,而思想是可以定罪的!

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与亚里多德的“人的本性是政治动物”的观点很相近,所以儒家在政治方面的热情与道家在政治方面的冷漠恰成鲜明的对比。如果我们谴责道家不负责任的话,那么,对于儒家入仕的积极,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加以嘲讽了,谴责消极,嘲讽积极,那我们成什么东西了?但是不嘲讽,并不意味着放弃警惕与怀疑——我说的是儒家的仁义与道德,以及利用儒家仁义与道德作饰品的恶政与暴政!

权术派

中国文化里独有一枝开得很灿烂,那就是权术。上至帝王,下至官僚,都喜欢玩这个。曹操算玩得最妙的——挟天子以玩诸侯。但大多数同志都玩得不妙,最后把自己的小命儿也玩没了。比如商鞅,虽然推行的是法治思想,但其思想有个前提——权!也就是说,君主推行法令,必有专权,君尊令行,否则有名无权,法令不行。怕大家不信,商鞅还玩了个“立木为信”的游戏——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以十金之赏募民移木于北门。民怪之,不敢徙。复赏五十金,有一人徙之,遂得奖赏,百姓始信卫鞅令出必行。为什么说是游戏呢?第一,百姓怪之,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与国人日常生活中缺少这个“信”。第二,商鞅跟国人玩“信”,但是最高统治者可不跟你玩这个,他说你反了,你还真就反了,不反也得反。商鞅最后的结局是车裂示众。

中国权术的集大成者当属韩非子。韩是给中国帝王上权术课的最称职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最有奉献精神的老师——他自己就是供帝王实习权术时的活道具。韩非虽然是个大结巴,但是茶壶里的饺子不少,其饺子馅由三种调料调成,计有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韩非批评商鞅“徒法而无术”,批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又吸收了慎到的“势治”学说,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官府公布的成文法,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势,心中再暗藏诸多机关术,来控制群臣与百姓,以达到天下大治。韩非的文章一下说到了秦皇心坎里,所以,秦皇对韩非是不见就钟情:“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为夺得韩非,秦皇不惜兵临韩国城下,韩王就乖乖地把韩非拱手相让了。秦皇终于得见此人,问题是,秦皇这样的统治者,奉行的是杀鸡吃蛋之原则。但悲剧之所以是悲剧,并不是因了秦皇的刻薄寡恩,而是韩非的当局者迷。正如司马迁所说:“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为帝王献权术,为世人言“身危”种种,却自己保护不了自己,这算哪门子权术?

韩非的同学李斯发现了一半真理:“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这一半真理是:仓鼠与厕鼠是有高下之别的。但是韩非的这位同学,没有发现最致命的另一半真理:不管仓鼠还是厕鼠,总归鼠类而矣,命中注定,出洞前要嗅嗅洞口有无危险的气息,更要两眼骨碌,两眼贼亮,时刻准备着逃跑。李斯这仓鼠最终落个腰斩的下场,临死前,也就跟儿子感叹那么一句:“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不可得乎!

道家在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关己,生不如死。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至于自身安全堡垒的建设,爱谁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儒家执政,虽然奉行着师道的原则,走的却是臣道的路线——“致君尧舜”,尧舜是个永远的梦,这梦做了五千年,越做越不地道——若真按儒家对尧舜的描述来比较,我们会发现后世的帝王越来越差劲——典型的黄鼠狼下老鼠,一窝不如一窝嘛!而权术派韩非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比不上猫。猫给老虎授课,还知道留一手防身呢!

没有有效的体制,那么再会玩弄权术,也是枉然;再会隐没,也能引你出洞;再会忠诚,也是愚忠!直到现代,我们的知识分子仍然没有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安全自由的堡垒!出洞前东嗅西嗅,探头探脑,滑稽又可怜。更可悲的是,手掂大棒与鼠夹在洞口实施打击与拦截的,却更多的是同类——鼠类自身!

可以说,东西方都有自己的“殉道者”,西方有苏格拉底和布鲁诺等。中国有屈原和文天祥。但区别是有的,他们所殉的“道”是不一样的:苏和布殉的是“知识”之道,真理之道;屈和文殉的则是忠君爱国之道,伦理之道。

这里不论他们殉道的境界之高下,只论后果:在西方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先是有了文艺复兴——上帝死了,人活了;后是有了法国的启蒙主义——君权走了,人权来了,其精神可用伏尔泰的一句话概括:你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不同意,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韦伯给教师提出一个价值中立性原则——“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保持自己的价值中立性,要教给学生的是经验科学的正确结论,而不是自己所持有的价值准则或宗教信仰。教师也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信念去影响学生的判断力,使学生对社会事务的观察染上价值观念的偏见而失去客观性。价值判断是要宣传的,但那是政治家、宗教传教士们的事业,应该拿到教堂或公众场合去做。”美国走得更远,干脆定了个“言论中性”——言论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真理与谬误之分。就连炸白宫这事儿,只要您光说不练,那么您随便嚷嚷。我在大学教书,我们的领导经常给我们打预防针: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领导说得对。只不过,有时候我搞不清,学术与宣传的界线!

中国历史中,士大夫们殉道的也不少,但是收获不佳——只收获了一个忠君爱国!而且爱得稀里糊涂,君主、国家、政府、民族等概念都分不清楚。典型的思维逻辑是乡革命委员主任们创造的:你反对我,就是反对乡政府,反对乡政府,就是反对县政府,反对县政府就是反对省政府,反对省政府,就是反对中央,反对中央,就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主席,就是反革命!至如今,有些地方的基层干部们还在用这一手对付农民:你上访告我,就是妨碍我仕途,妨碍我仕途,就是妨碍稳定,妨碍稳定——那就反了,抓起来!

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集体趴下的

同类推荐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金牌助理

    金牌助理

    大明星休息的间隙,看了一眼蹲在自己面前为自己系鞋带的小助理,问了一句:你跟着我多久了?小助理老老实实回了句:到这个月底就整1年了。大明星轻嗯了一声:从明天开始,你就跟了我吧!小助理心里暗喜,自己升职了?大明星走了几步,突然伸出手来。小助理有些慌了,几个意思?大明星翻了个白眼,牵起了小助理的手。
  •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虚拟盖亚计划’一个打造一个二分之一大小的地球的宏大计划。作为长达20年经久不衰的网络游戏《幻境神话》的核心内容,每当一次大型资料片发布更新后都将出现按照现实打造的全新的区域与特色任务。在时隔三年后众多玩家期待已久的第十二号资料片《开拓智域》正式开启的同时,却也是大灾变的开端。.PS:脑洞太大忍不住挖新坑了,橙乃真希的记录的地平线世界。更新嘛...看隔壁的日常和无限就知道了。
  • 纯情萌妹斗上腹黑首席

    纯情萌妹斗上腹黑首席

    由一把菜刀引起奇缘……萌妹子和腹黑首席相遇了!会不会就此当上富太,住上豪宅,开上迷你,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真让人有些小激动呢!梦想与现实有多远,有多远就滚多远。
  • The Lone Star Ranger

    The Lone Star Ra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归来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归来娶我可好

    别人当实习生,钓到霸道总裁,不费吹灰之力坐拥整个鱼塘;陌小白也是实习生,可为毛没有遇到霸道总裁,也没有坐拥鱼塘,反而沦为了阴谋的牺牲者,还好死不死的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居然这么倒霉,堂堂一个公主,居然……居然被山大王捉去当神马压寨夫人,逃跑途中还遇到一个自恋狂,腹黑狂……然后……陌小白就得罪了他,又被他送回了山头子手里,运气不好,好不容易被个帅锅救走,又被他作为赌注带回了他的领地做……做丫鬟?!大胆啊,陌小白威风的抖出公主的名号……纳尼!不是本国,陌小白顿时“内牛满面”也终于体会到“出国”的不好,于是,悲催的“阶下囚”生活开始了……
  • 变元神

    变元神

    元气为尊的大争之世,李青却是个无法修炼元气的麻瓜,受尽耻辱,最终被青梅竹马所害,惨死湖中,从此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神秘的位面传说,且看李青,如何屠灭恶灵,血洗位面。
  • 许我一生

    许我一生

    陆晨曦在十六岁那年找到了双胞胎妹妹,尝到了从公主到灰姑娘的滋味。黎昊天在失去过后懂得了珍惜,珍惜这个还留恋着另一个男人的女孩。李哲轩在错把被需要的感觉当成爱情丢了他的青春挚爱。你许我一世的繁华却丢下我拥另一个女孩入怀,我退后一步掉入深渊走进了只属于我的世外桃源。
  • 互联网帝国

    互联网帝国

    王安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高中时代,发现竟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初期,于是决心缔造属于自己的帝国。做搜索引擎,做电商,做聊天工具,做...上市?这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
  • 塔尖时代

    塔尖时代

    轻松、爆笑之大学屌丝男的生活,以及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总有那一幕能让你感触,如此相似,如此普通又如此深刻!
  • 搅动

    搅动

    人家是穿越到一个空间就不走了,可程乂成了时空的旅行者。他亲手废了多尔衮,杀了忽必烈;向戚继光学兵法,赵匡胤学搏击;见过杨贵妃,认识貂蝉;骑马参加过征高句丽,坐船随军执行过杀胡令。累了,累了,干脆跟着位面小王子干得了。可是程乂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老板,位面小王子给自己洗过脚,这梁子可结的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