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700000020

第20章 改革年代(2)

随后的两天仍令人失望,仅个别地点见有较富的铅锌矿化,但规模很小。在驻地西边山坡上,有一条含铜石英脉,我们放了一炮,岩石炸开后,黄铜矿含量较富,但矿脉规模也很小。因正值雨季,加上山势陡峭,山崖崩塌时有发生,一次我和组长分走山谷两侧,一阵轰响,只见对面的陡崖垮下一大片,组长万幸刚通过被崩塌掩埋的路段,回头方知福大命大。

7月30日,我们准备再作最后一天的寻找,便结束亥隆沟的工作,因为下阶段还有很繁重的剖面与填图任务。我和组长、罗存志和张国和,分别跑两条路线。没想到,在海拔5000多米的同一山脊的不同方向上,我们都发现了规模较大的铜矿层,兴奋之情重被点燃。次日,我们再上山脊,继续追索,发现矿层延长近1000米,厚几米到十几米,地表因铜矿物被氧化而形成大片的孔雀石和蓝铜矿,十分引人注目。我们沿矿层系统采集了样品,十余天来的艰辛与磨难,此时都不足为道了。

8月1日回到义敦,将大量标本、样品清理、登记、装箱。我还把小组在供额措、亥隆找矿的经历写成一篇报道,题目就叫《一定要把矿拿到手》,寄回大队,刊于《情况简报》。对亥隆矿的认识,当初在野外根据肉眼识别,认为主要是铜多金属矿,虽然也在矿体中见到锡石等矿物,但对锡的价值并未引起注意。样品经分析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锡品位很富的以锡为主的多金属矿床,这就是亥隆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几乎同时,韩子章小组在亥隆东侧发现措莫隆锡多金属矿。后经108地质队、402地质队等兄弟单位的进一步勘查,证实亥隆、措莫隆均为中型锡多型金属矿床,是为白玉-义敦-乡城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琼的追索与历险

8月6日离开义敦再次上山,在义敦以东的日芠一带,花了几天时间测制曲嘎寺组至图姆沟组的地层剖面。这段剖面测得也很艰难,开始的一段在密林之中,为了选线找露头,时常在荆棘中挣扎,后来上了山脊,曲嘎寺组灰岩形成的悬崖峭壁又成了新的麻烦,我和罗存志一次沿一个高达几百米的陡崖下行,无路可通,人只好卡在石缝里,缓缓下移。山脊上露头不错,但风雪袭来,却无任何遮蔽之所。8月10日,早上天气很好,我们图省事没带雨衣,便上山脊测制图姆沟组的剖面。午后雷声隆隆,乌云压顶,大风夹着雪粒和雨点,说来就来。我们只好就地蹲下,任凭风雨施虐,这才体会到“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是金玉良言。雨稍停我们又继续工作,但之后不久,瓢泼大雨便再无停歇之意,这时,阿扎出现在雨雾中,他专程从山下送雨衣上来,但小组各位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8月11日,小组结束了日芠一带的剖面工作,再次搬往供额措,对7月份发现的供额措矿点作进一步检查。当晚睡下时,还是星斗满天,到半夜,不知是雨是雪,打得帐篷哗哗作响,早上起来才发现,周围山上已铺满了雪,帐篷里的水滴也已结成了冰凌。当天沿着供额措矿点外围进一步追索,没有新的发现,但却听当地老乡说,在296道班南面的山上,有黑黑的石头,很重。我们推测可能是磁铁矿或透辉石一类的矽卡岩,决定次日去看看。

8月13日一早出发,因路途较远,阿扎随我们骑马前往。沿途无长年小路,在河谷中稍平坦的地方尚可骑马,到了山梁上,几乎全是风化形成的石堆,只能牵马缓行。一直走到午后,才来到296道班南面的赤琼沟中,这时,远远地便看见沟东面的一个山垭口有极为醒目的一层黑红色岩层,我们预感到又会有新的发现,一鼓作气向上攀去。到了山垭口一看,正是透辉石矽卡岩中的磁铁矿脉,品位很富,沉甸甸的铁矿石敲下来后,就像煤块那样乌黑闪亮,大家不禁欢叫起来。极目望去,这里几乎都是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沿接触带可以看见很宽的深灰色矽卡岩带。留下罗存志和张国和在垭口处采标本,我和组长沿矽卡岩带追索,我们几乎忘记了时间,一口气又前行了四五千米,沿矽卡岩带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矿化,作了观察、记录与采样后,我和组长回到垭口,已是傍晚6点过了,而回供额措驻地的路上还得翻几座山,何况没有现成的路,我们都明白今晚要摸黑了。

牵上马走了不到两小时,天便完全暗了,是夜无月,两眼一抹黑。一路多是乱石堆,马不肯走,非得使劲拽、不停抽打才行,那几座山也不知是怎么翻过来的。终于来到一座山梁下,这是回驻地要翻的最后一道山,但根本看不清来路,只好不顾一切地往上爬,开始一段全是乱石堆,奇怪的是,这时马反而不用人催,磕磕碰碰地自往上跳,也许它们真的识途,知道这是回驻地的方向。后来石头少了,是一个长了些灌丛的土坡,但坡很陡,我们手脚并用,几乎是爬行。这时马走得比人快,我们便拉住马尾巴,连滚带爬地让马拖着走,也不知摔了多少跤,终于到了山顶。此时,雷声隆隆,只能凭闪电大致辨认一下方向。我们在山坡上稍事休息又往下走,风雨骤至,为了能听见彼此呼叫的声音,我们不得不拉下雨衣的帽子,衣服湿了冷了已无所谓,只想找到一条好走些的路,安全回去。

阿扎在前面探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跟在后面,不时撞上前面的人或马屁股,有时又错抓了别人的马尾巴或马鞍子,走一走,站一站,不时借闪电的光看一看前面的路。突然,所有的马都站住不动了,无论怎样拖和抽打,它们都毫不理睬。这时,前面传来喊声,一会儿,阿扎牵着他的马返回来了,他说前面是一道悬崖,他不小心滑了下去,幸好抓住了马缰绳,才没坠落,但脚被碰伤,我们都倒吸一口凉气。于是又斜着向沟下走,总算下到沟底,又走过一个乱石滩,来到了供额措大沟边的草滩,这里有路一直通往驻地,这时大家才感到筋疲力尽了,骑上马,让马驮着慢慢走回帐篷。当我们点上蜡烛吃晚饭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在党结真纳的冰川下

二上供额措,除了新发现赤琼矿点以外,在供额措一带的矽卡岩中,又新发现矿化点若干处,原有的矿脉经追索,规模有所扩大,在花岗岩体内部也首次发现蚀变和矿化,带着这些成果,于8月15日返回义敦再作休整。下山途经305道班,洗了个温泉澡。除了义敦茶洛著名的高温气热泉群以外,305道班至336道班,处处有温泉,也是我们时常往来洗浴之地,其中最有名的是336道班温泉,位于玛曲河边,有两个天然的水塘,温度适宜,树荫环绕,每过此地,必入池中。

8月22日,小组由义敦出发前往党结真纳一带,去完成小组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党结真纳是沙鲁里山西支的最高峰,屹立于巴塘县城东侧,海拔6060米,也是1:20万义敦幅内的最高点,它仅次于沙鲁里山主脉的最高峰-海拔6204米的格聂峰。我们在党结真纳周围经历了1977年最为艰苦的野外时光。

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8月25日到达党结真纳雪峰下的山沟扎营,驻地海拔4700米左右。站在帐篷前向上望去,云雾笼罩,看不见党结真纳的峰顶,只见满坡厚厚的积雪和巨大的冰川悬挂于冰斗和槽谷,成层的并发生褶皱的冰川冰,呈现幽幽的蓝色。我们将在党结真纳附近测制扎瓦拉花岗岩体剖面及附近的古生界地层剖面。

党结真纳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扎营不久便开始下雨,时而转成雪粒,入夜,飘起了雪花。此后两天,雪下不停,把煮饭的帐篷也压塌了,只好待在营地休息了两天。8月28日天晴,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顺沟上行约三个多小时,来到党结真纳雪峰下的高山湖泊-亚莫措根,湖很大,长两千米多,宽一千米左右,湖面海拔4840米,湖水呈深蓝色,显示湖很深。在湖边用油楂柴(一种低矮的杜鹃灌丛)烧开一壶酥油茶,就着糌粑吃过午饭,然后顺着湖北岸观察,一直走到湖西头的出水口处,出水口以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高达几百米,向远处可眺望巴塘附近的山峦。8月29日,我们又顺沟下行到央莫隆,查清了扎瓦拉花岗岩体在这一带的边界,途中与一大群在草滩上吃草的岩羊相遇,但还未接近,它们便迅速地往雪山上跑了。

8月30日,小组兵分两路,组长安排我和罗存志由党结真纳南坡上行,翻过一个海拔5200多米的垭口,到达山的北坡,了解那一带的地质情况。在地形图上该路线上并无道路,而且等高线很密,显示地形十分陡峭。约中午时分,我和罗存志又来到亚莫措根湖西头的出水口处,在这里烧好茶,吃过干粮,便沿党结真纳南坡的大沟上行。越走,积雪越深,一般都至膝盖,有的地方甚至雪深过腰,加上山坡很陡,每前进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起初,太阳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强烈的光芒,烤得脸庞发疼。不久,乌云遮天,寒风刺骨,下起雪粒。当爬到一个很陡的岩壁上时,积雪很薄,仅寸多深,人踩上去站立不稳,直往下滑,下面是深沟和陡崖,弄不好就粉身碎骨。这时,只见大沟尽头的雪山上声如巨雷,白雾腾腾,雪崩频频,山坡上大量冰雪顺着雪崩槽飞泻而下,汇入山麓的冰川,这更增加了惊心动魄之感。幸好我们攀登的这个坡上没有冰川,免于雪崩的威胁。但每上一步,也几乎是在拼命,手脚长时间在冰雪里攀爬,已冻麻木,被岩石擦破了多处,鲜血流出,也毫无知觉。原以为三四个小时就可以翻过垭口,可爬了5个多小时,还在半坡,我们两人已是筋疲力尽。后来来到一个几乎直立的石槽,又往上登,冻麻木的手已抓不住岩石,加上雪深坡陡,踩上去又滑下来,如此反复,磨蹭了半个多小时,才爬上去十几米。照这样下去,即使到了垭口天也黑了,山那边情况也不明,万一是绝壁,下不去,就有被冻死在山上的危险。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决定翻垭口这条路线太冒险太轻率了。风雪交加,我和罗存志都冻得发抖,决定马上下山,原路返回。手麻木了,冰雪灌满了雨靴,开始脚像针扎,后来也失去知觉,不听使唤,好像不是自己的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程,才算下到坡麓。再走下去,脚有被冻坏的危险,我们坐下,使劲脱掉被冰雪冻住的雨靴,擦干脚上的水,然后不停地搓脚,脚才慢慢恢复了知觉。

回到亚莫措根湖边的路上,又下起了大雪,夜已降临,寒风呼啸,昏天黑地,我们一步一步踉跄着往回走,雪花落满了一身,真像个雪人。晚上9点多钟,终于回到帐篷。

次日,开始沿亚莫措根湖南岸测制花岗岩体剖面,组长要我担任记录,这对一个新手来说,是信任和锻炼。积雪仍厚,天气还是阵雪频频,但这一天的工作还未遇到特别的麻烦。接下来的一天,9月1日,我们又吃尽了苦头。剖面测到了一大段花岗岩风化巨石堆成的“石海”,石头大的直径有十几米,到处是深不可测的石缝,这在平时也不算很困难,可以在巨石间攀上爬下。但现在由于连续的降雪,这些坎坷的巨石和石缝全被雪盖住了,只露出一些不大的石头尖,看上去较平坦,其实到处是陷阱。一踩上去,或者扑哧一声便掉进石缝里卡住,或者一下陷进半人多深的雪坑,或者踩在薄雪下面的石头上一下便滑倒,每前进一步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几百米长的坡,足足花了我们两个多小时,一寸一寸在雪地里挪,天黑下来时,才测完了这段让人伤透脑筋的剖面。

桑隆西的岩羊、豺和鬣羚

9月3日,我们把营地由党结真纳的雪峰下搬到了桑隆西沟中,海拔低了五百多米,感觉暖和多了,在这里我们补测了扎瓦拉花岗岩体东接触带的剖面,同时在古生界地层分布区踏勘、寻找化石、测制剖面。

9月5日,我们在桑隆西沟尾的石灰岩中寻找化石,十分努力地搜索敲打,但一无所获。巨大的石灰岩层在这一段形成很多悬崖峭壁,岩石风化崩落后,又在陡崖下形成许多巨大的倒石堆,俗称“滑山”,人踩在上面,因堆积的砂石松散而且陡峻,会不断向下溜滑,故而得名。滑山是岩羊最喜欢活动的地方,桑隆西沟尾的岩羊特别多。这里需要说明,地质队员常常把岩羊称为盘羊,其实二者不同,岩羊又称崖羊、石羊,群聚可至百余头,不避悬崖,善跳跃,而盘羊又称大角羊,雄性角很长,呈螺旋状弯曲,常避开悬崖,少跳跃,群聚数量也不如岩羊。下午我们往回走时,和一大群岩羊不期而遇,大约有一百来只,眼看它们拥挤在一处灰岩的绝壁上,似乎已无路可走,罗存志拿起枪向它们接近。

那时,没有什么保护动物的概念,地质队员看到野生动物的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打猎吃肉。在这一点上,和藏族同胞差距不小,虽然他们也会狩猎,但有很多禁忌,例如不在神山打猎,不猎杀怀孕的雌性动物,不过度滥杀,不捕鱼不吃鱼(藏族有水葬习俗,视鱼为水菩萨,我们如果钓得有鱼,他们会出钱买去放生),在寺庙附近不仅禁止狩猎,而且喇嘛会定期给野生动物投食,以至形成岩羊、马鸡甚至湖中的鱼如同家养,呼唤即至的奇观。后来在高原多年,才深深感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厚传统以及对自然的崇敬之情,长期以来对保护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创造了令人钦佩的与高原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这实际上是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源头之一,这当然是后话。

回到桑隆西绝壁上的岩羊,我们都以为它们已陷入绝境,逼进以后开枪,必有斩获。谁知,不等我们靠近,那些岩羊一跳一跳,沿着几乎是直立的石缝,从容不迫地往山顶跑掉了,我们几乎都看呆了,不知谁说道,我们要是象岩羊就好了,悬崖峭壁如履平地,那就省事多了。

也许由于桑隆西一带的地层靠近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变质程度较深,所以一直没有发现化石,我们决定还是先测制剖面,地层时代的确定待今后面上工作后再说。9月7日清晨刚出发不久,就在草坡上遇到一大群豺,以前常常听说豺狼,但只见过狼,没见过豺。这一群豺大约三四十只,皮毛褐中带黄,个体比狼小,外形似狗似狐。正想下马收拾它们,豺群已急窜入前方的森林。我们顺路进入森林,便听到豺们在林中彼此呼叫。阿扎闻声举枪下马,追上前去,行不远,发现一头已被豺咬伤的“野牛”

(野牛是俗称,从外形判断,应该是鬣羚,又称苏门羚)。这头鬣羚已身负重伤,正蹒跚前移,阿扎对准它就是一枪,它倒下了,但仍拼命挣扎,阿扎和赶上来的罗存志按住了它,阿扎抽出腰刀结果了它的性命,鬣羚不大,约三四十公斤,这是我们几个月来的首次猎获,而且是豺口夺食,抢走了它们的战利品。

随后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和岩羊相遇,罗存志也曾打过几枪,但都可望而不可即,不曾伤及它们一根毫毛,我们小组几个笨拙的“猎人”,杀戮不足,积德有余。

同类推荐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拐嫁

    拐嫁

    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死盯着她不放!结婚日,他与男友偷天换柱,她的新郎居然成了他!好,不让姑奶奶好过,姑奶奶跟你杠上了!婚后的日子好好过招,她倒要看看,这男人有几把刷子?
  •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她是现代金牌异能特工,一朝穿越居然成为一个快要死的丫环,别人欺她、压她,鄙视她,盼着她早死,看她如闪瞎那些人的狗眼,看她如何从低下的三等丫环,翻身成为战神的妻子。“夫人,你什么时候打我的注意的?”“这一句话,应该是我来说吧,你什么时候知道我是女扮男装的?真的够腹黑的。”“夫人,让我在腹黑一下吧。”某位战神直接压倒,继续他的腹黑论。
  • 擒久见人心

    擒久见人心

    这是一个剩女被闺蜜抢走优质男后,发愤图强做女强人,最后被自家boss拐回家结婚生宝宝的故事。有一天春和日暖,钟清河摸着肚子忽然想起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我现在决定离开你,是不是可以考虑要一大笔离婚赔偿?”顾梓城缓然微笑:“你认为和我上法庭,你能赢过我?”看到小女人默然模样,顾梓城索性放下手中的案卷:“为了鼓励你的出师,我把自己赔给你怎么样?稳赚不赔。”
  • 挂科时期的爱情

    挂科时期的爱情

    无止境地等,无止境地寻,或是冷漠转身,伙食痴痴怀念?
  • 应该读点心理学

    应该读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格林童话选

    格林童话选

    去孩子们的幻想世界进行一次奇幻旅行吧,去寻找公主、女巫、说话的青蛙以及真爱。在这些配以丰富精美插图的经典故事中,一群难以置信的永恒形象又一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从渴望得到公主亲吻的青蛙王子,到汉赛尔与格莱特智斗邪恶女巫,魔力与冒险在每一页都等待着你。从格林童话中精选的这些故事会永远扎根在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里和脑海中。这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包括《青蛙王子》《汉赛尔与格莱特》《莴苣姑娘》《森林中的老妇人》和《睡美人》等。《格林童话选》这本书将可作为收藏,一代一代传下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翻开书页,你就能瞬间进入幻想和有趣的世界!
  • 悍妻当道:嫡女逆袭败家夫

    悍妻当道:嫡女逆袭败家夫

    新郎缺席?她不气!漠视她,她无视!嫡女变悍妻,调教夫君有法子,“要是怕,或许不会的话,我理解。”激他,惹毛他。“看来,你很有法子?!”周亦昊脸色青红交接。“今晚,行了周公之礼,你不就晓得了!”她脸不红,气不喘,理直气壮反驳。斩桃花要快,对情敌要狠,拍飞不良苗头要准,嫡女当家,势不可挡!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