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00000012

第12章 作品研讨会的悲哀

作品研讨会的悲哀

作家开作品研讨会,在当今的文学界,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

倘若一位作家的创作,真的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由某一个文学组织出面,召开个学术性的会议,对其作品的得失成败,进行些总结和评论,这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对作家本人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就是对别的作家,也会得到一定的启发。例如像笔者知道或参加过的,诸如巴金、艾青、臧克家、邵燕祥、晓雪、刘以鬯等人的作品研讨会,开得都非常好非常成功。我之所以说好说成功,起码有两方面让人满意,一是与会者都是圈里的人,真正做到了以文会友;二是发言者都有认真准备,真正做到了学术研讨。这样的研讨会看似平淡、清静,然而却能给人以启发,给人以能够回味的记忆。

当然,这也并非就是研讨会的模式,都永远这样千篇一律的开法,长期下来也会让人生厌;但是不管怎样开都得弄清楚,这作品研讨会为什么要开,会上到底是谁研讨研讨谁。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闹不清,我总觉得有些变调儿走味儿。要是再往别处想想那就更不好说了。

这会儿有的作品研讨会,在这样的根本问题上,让人觉得有点儿含混不清。他们在策划规模大小、计较规格高低方面,远比关心研讨会的学术质量,似乎更有积极性更有热情。而规模大小规格高低的标志,在这些人看来又不是别的,唯一的也是具体的衡量标准,就是参加会的最高级别的人。倘若说的是作家中的官员,或者是著名作家和评论家,那也倒罢了,总还算是文学圈里的人。遗憾的是,在有些开研讨会的人的眼里,圈里的人是没有这个分量的,你再有学术地位创作成就,那也代表不了最高级别,只有带“长”字号的官员才有这个资格。这样一来,就有了“最高规格”的标高,即:在首都北京召开,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有国家级领导人出席。  因此也就出现了这样不正常的情况,为了等待某位“最高规格”的领导人,会议可以不按时开始,不然怎么能体现“最高规格”呢?有两三次笔者参加的研讨会,大家等待某位“最高规格”,白白地浪费了近四十分钟时间,结果这位“最高规格”并未赏光。研讨会主持人只好扫兴地宣布,某某首长因有事不来了,最终还得是自己的会自己开。这时再想体现“最高规格”也无奈。

有位朋友告诉我说,请“最高规格”并非易事,他主持的一个会,为请“最高规格”跑了几天,好容易找到了这位“最高规格”的秘书,可是会议日期也到了。给秘书大人说了不少的央求话,这位秘书大人仍不开恩,非常气愤地说:“你们怎么连规矩都不懂,知道吗,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你们这会儿来,这就叫提溜,首长不去了。”秘书当家一口回绝,朋友自然很尴尬。文人的自尊和斯文,这时换来的只是嘲笑,以及无法摆脱的悔恨。

这时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请“最高规格”这样难,干吗还非得低三下四地去请呢?这就要牵扯到电视台了。听人说电视的新闻有个规定,不是由某个级别首长出席的会,不能上新闻联播,这个研讨会不就“白开”了吗?花钱研讨的人,心里自然不会平衡。所以得千方百计地请“最高规格”,不然自己作品的水平,岂不是没有了“最高规格”,今后如何能在文学史上大书一笔。

由以上种种做法,我们便可以看出点儿端倪来了,更可以回答文章开始的问题了,原来有的人开作品研讨会的目的,并非真的要让你来评论作品的得失成败,而是要借开会扬名捞资本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的研讨会的主角,自然也就是“最高规格”了,什么评论家、作家、记者等等,通通都是他找来的“托儿”。一个本该严肃庄重的切磋学术的形式,这几年里,就这样被一些勉强上去的作品,或者会搞关系的个别作家,利用研讨会的形式炒作造势,搞得研讨会渐渐的声名狼藉。有的正派的真正做学问的评论家,对于这种偏离正路的研讨会很气愤,开始有意识地远离这类研讨会,这不能不说是研讨会的悲哀,同时也是文学界的最大“不幸”。

1998年2月12日

文化不可炒作

当股票在中国兴起之后,由于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事,而且围绕着数字的升降,人们的情绪、利益以及命运,也随着几个数字起落沉浮。这种情势还真有点儿像炒菜,因此有人用炒字来比喻,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炒股。不管这个比喻是否贴切,反正它已经被人接受,并且正在逐渐地被广泛运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这个灼人脸面的“炒”字,如果被运用在物质的演进中,那也倒罢了,无论炒到怎样的火口儿,最终也不过是数字利益的变化。让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这会儿有的聪明人,竟然把这一套移植到文化界,用他们自己意志的炒勺,正在任意地翻炒宁静的文化。这种做法,是福是祸,实在难说。

首先是电影和电视片子,还没有拍出来,甚至还没有上马,就有“厨师”在那里颠勺了。他们自己边炒作边啧啧称赞,连说“味道好极了”,好像又一道“文化大菜”,热腾腾地端上偌大的桌面,如果不马上来品尝,错过良机就再难以享受。后来又是不甘落后的图书,炒作得比影视还要火爆,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传媒手段,在那里喋喋不休地推销某种书,好像不看这本书就会终生遗憾。接着又有画又有歌,同样地被放入炒勺,在嗞啦啦地迸着油星子。

这些被炒作的文化“食品”,当真就那么美妙吗?这些自以为高明的“厨师”,当真是为了文化建设吗?揭开了蒙在桌子上的盖布,就不难看出,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们两眼紧盯着的,只有一个字:“钱”,当然就不会拿出真品来。

听说这会儿有人又要炒作杂志了,其炒法也颇为有意思,想评选什么“最差的作家”,这倒也极富创造性。如果这种做法完全出于好意,还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只是怕倡导者的心地还没有那么善良。其目的还是在为“钱”搞促销。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好差之分,好的要表扬要支持,差的要帮助要提携,这从来都是做人的美德,倘若是拿别人的不足来炒作,并从中给自己捞好处,无论如何不是正派人的心理。刊物印数上不去就要从办好刊物入手,靠旁门左道,靠哗众取宠,终究不是办好刊物的长久正路。文化事业的积累、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就得耐得住性子,认真踏实地干事,像盖楼房似的一层层地盖,绝不能像炒股票似的,在短时间内谋求暴利。谁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谁就别想吃这碗饭。

其实,有意炒作文化的人,完全不必这样匆忙,从电影电视到图书杂志,并不是像有的人想的那么悲观,经过一个时期的碰撞,中国观众、读者的兴趣,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从电影电视的收视情况,以及图书的排行榜来看,那些真正有文化品位的作品,往往更受多数人喜欢和青睐。这说明中国的文化受众,正在从浮躁走向冷静,正在从浅薄走向成熟,开始懂得什么是好东西。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回顾,试想,20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文化禁锢,听厌了《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吼叫的人,乍一欣赏邓丽君的柔美歌声,初读琼瑶卿卿我我的小说,不少的年轻人为之倾倒。这时很有些老先生生气着急,好像这样一来这一代人就真的要在歌声中垮掉了。可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且不要说听邓丽君、读琼瑶了,就是艺术性稍差的作品,又有几个人肯轻易掏腰包呢?倒是那些古典音乐、优秀舞剧,以及世界文学名著,正在走俏受欢迎有卖点。

有文化品位的杂志,这会儿处境也许还比较困难,有的甚至于生存都成问题,但是并不能由此断定没有出路,而采用不很好的办法来“挑逗”读者。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办刊人,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地反思自己,刊物是否办出了读者喜欢的特色,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仍然是“自拉自唱”自我陶醉,那就怪不得读者不买账了。混到了这个份儿上,越是炒作越会败坏名声,就越有被读者丢弃的可能。那时最终被炒的恐怕不是别人,说不定是杂志和办刊人。总之,文化不是股票,更不是大菜,绝不能用炒作来发财。

1998年3月20日

稍安勿躁说“春晚”

距2003年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有的报纸就开始谈论“春晚”了。可见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有人说春节电视晚会是“年夜饭”,更有人说是中国人的“美味大餐”,总之,把这台晚会说得好像难舍难离。离开了说不定过不好这个传统节日。

区区一台春节电视晚会,就真的如此玄乎吗?就真的这般神圣吗?原谅我眼拙,实在看不出来。开始我也有过这样的心理。后来经历过从喜欢到失望,从失望到期望,再从期望到完全不抱希望,这才明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去年我有意地躲开不看,结果反而很轻松快活,原因是眼不见心不烦。快乐的春节过得依然快乐。

应该公道地说,开始几届春节电视晚会办得不错,由于不错百姓才每年都想看。在十分挑剔的千百万电视受众中,一台晚会能有很高的收视率,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晚会的组织者应该珍惜自重才是。不承想组织者来了个“人来疯”。有人一说它胖立刻就喘起来了。在其后的几年里,距春节还有许多时,组织者就抻不住气了,扯开还未润水的嗓子,忙不迭地自己吹,晚会如何如何好,观众怎样怎样期盼,大有“车未见先闻声”之势。春节刚刚过去一两天,立刻又是收视率如何高,电视观众怎样称赞,有的没有的真的假的,反正先嚷嚷出去再说。唯恐别人抢走头功,误了自己晋升“将军”的机会。

其实,何必呢?再没有比我国好侍候的观众了。那首《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歌曲,简直像泼妇吵架似的都忍了,听得耳朵疼了的“八个样板戏”都认了,现在日子这么好节目这么丰富,还有什么挺不住好挑剔的呢?问题是不要自己瞎嘈嘈,这又不是唱传统戏,角未出来先敲锣打鼓叫台。节目到底是好是坏,让观众看完了再说,要相信群众的鉴赏力。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好像并未怎么宣传炒作,在全国各地一播放,把观众的激情都燃烧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它好,百姓喜欢。因为编创人员有自信,更相信观众鉴赏力,所以不必大肆宣传炒作。借用一句俗语,这就叫“好车不响”。

眼看着又一个春节快到了,这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能否让大多数人比较满意,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组织者把心态放平和,抱着给人间播撒欢乐的目的,认真地搞好每个节目的创作。像运动员参加比赛那样,不要老是想着拿冠军,只要按照自己的水平,竭尽全力地发挥出来就行(当然,如果有超水平的发挥更好)。由于没有任何的功利和私心,更多的时候反而会做得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荣誉。用吊胃口的办法笼络观众,我觉得并不妥当更不高明,弄不好只能提升观众期望值,看完了不满意赚来的是更大的失望。

几许期望,几许感叹——这就是几年下来以后,春节晚会留给人们的记忆。究其原因就在于晚会组织者,炒得比做得好,抬得重放得轻,想在观众中找一些“托儿”。遗憾的是更多的人缺少“傻子”细胞,像过去年代那样盲目的跟随者喝彩者,现在越来越少越来越冷静了,轻易让人说句违心的好话也难。既然春节电视晚会年年搞,就如同年夜饭年年吃,我不相信会有什么惊人的花样儿,只要能制造个祥和、欢乐的气氛,我看观众也就比较满足了。

先别吹,别炒,更别自己给自己叫好,蔫不溜儿地悄悄地尽全力去做。最后的结果让观众评说。组织策划晚会的女士们先生们,今年先装回“聋哑人”,如何?不妨试试看。

2002年12月16日

同类推荐
  •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本书为陈祖芬的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共十六本,在这十六本书里,有作者的生命脉络,这是读者朋友们能触摸得到的。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

    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

    本书主要选取当代城市小说的欲望与审美之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时期进行论述:20世纪50-70年代是欲望的政治化与审美贫困化的时期;20世纪80~90年代是欲望的释放与审美的调节时期;世纪之交是社会转型与精神救赎;寻找救赎之道。
  • 随风起舞

    随风起舞

    本丛书共收入《哲学深处的漫步》、《敲打岁月》、《生而自由》、《行走的声音》、《随风起舞》、《寂静中飞舞》、《狗吃羊》、《真水无香》、《我是第几者》、《走马看黄花》等共十本杂文随笔。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
热门推荐
  • 青春阴晴表

    青春阴晴表

    她与他小时候就相识,曾在薰衣草花田中约定十年后一定会再次回来。十年后她不远千里回归,可不知道他是否能认出她。加紫曦QQ:2247441012
  • 少年定制独家爱

    少年定制独家爱

    每天面对着恶魔老妈和妻奴老爸还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帅弟的她早已到达崩溃边缘,又上演着每年都有的一次离家出走和搬走的哭闹,大家都是无视了。没想到的是今年妈妈居然一口气便答应了?还安排好了别墅!难道好日子要到来了?
  • A Drift from Redwood Camp

    A Drift from Redwood Cam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天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穿越成新娘也就算了,还是个哑女?最最关键的是花轿半路被劫,她竟被邪魅男子凌辱了?遭遇退婚不说,居然还被活人装棺!侥幸逃脱,她华丽蜕变,成为一代女奸商,更招惹美男无数,命运开始翻转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绿回忆

    绿回忆

    因为零九年看过阅兵式后,怀着对军人崇高的敬意选择当兵,走过了嬉笑严肃的新兵连,下连后的种种事故,独有的部队式思维,火球炙烤的宁夏戈壁,预备期的炊事班生涯,不知在纪律和感情的天平上何去何从,从不谙世事逐渐成长,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是我当兵的回忆录,自述式的写法简单利索。
  • 医生系统

    医生系统

    失意小老板刘川得到游戏里的医生角色,原来生活能如此的美好。……推气过宫,治病。唧唧歪歪,坑人。“小兄弟,你这医术不赖啊。”某神医捋着胡须道。“其实我用的不是医术……是法术。”刘川一甩手:“我佛慈悲,舍生取义,还不行?看我慈航普度,四海升平。”
  • 星际神尊

    星际神尊

    主角被一口九龙鼎,从地球所在的下九界砸到了中九界内的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生活了一百年后,在器灵龙一的劝说下,于困仙大阵中自爆,灵魂穿越到了龙一的家乡,上九界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修真界已经发展到了星际时代,在寻找龙一主人下落的过程中,主角阴差阳错的站到了整个修真界的对立面。星盟和仙盟的对立,本质上是先进科技与古老修真的矛盾,这种矛盾已经变的不可调和,势必将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要上演。主角会在这场大决战上扮演什么角色?他又如何踏上星际神尊之旅?且看妖瞳为各位书友娓娓道来。
  • 化珠保命真经

    化珠保命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策林

    策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