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3900000022

第22章 庾氏再兴 1

陶侃死后,庾亮将调侃部众分为四份,由三子和一侄分别带领,都封为太守,各守一郡。

服丧其间,新的长沙郡公陶夏秘密叫来陶斌、陶称和陶臻,叹道:“庾亮刚刚上任荆州刺史,就将父亲辛苦组建的荆州水师分割,不知是何用心?”

陶臻是兄弟三人的堂兄,这次被庾亮提拔为荆州治所的南郡太守,他率先回答:“无所谓就是防范我们。我们又不造反,有什么可担忧的。”

陶斌也嚷道:“我们身正不怕影儿斜,没什么可担忧的,反倒该高兴。你看,新的西藩到来,周抚和邓岳两位老哥哥就被提成刺史了。过几年,再换新藩主,咱们四个是不是也要做刺史啊。”

陶称说道:“我知道哥哥在忧虑什么。不过父亲有再造晋室之勋功;他又是庾氏一门的救命恩人;今日又主动把他庾亮扶起来。我想他最少不会主动欺辱我家吧。”

陶夏嘿嘿冷笑:“我们陶氏再造晋室,总没有周玘三定江南功劳大吧。可是周家还不是被王敦杀光了。”

听完这话,三人都赶到寒风凛凛。

陶夏缓和了一下气氛,说出心中所想:“陶家军主力不能散,我是这样想的,我把父亲留下的财物拿出一半分给你三人···”

听此话,三大大惊,大喜。陶侃主管八州财政大权,为了实现北伐夙愿,他积攒了如山的财宝,那可比国库多的多,放在长沙郡国内。如今算是新长沙公的私有财宝了。

可是陶夏还没说完:“你们只需带五百士兵去镇所就够了,只要有这些财物,还愁募不到新兵。这年头谁的拳头大,谁有发言权,咱的拳头不能分开。”

陶斌的军事才华最被陶侃看好,几年来,他带的四千精兵经常被用作前锋,以一当百。原来是杯酒解兵权,陶斌一听就火了:“不行!我舍不得我的部下,无论如何,他们要和我在一起。”

“是啊,新兵哪有战斗力!”陶称脱口而出。

陶夏狠狠瞪了陶称一眼,陶称年岁小,赶紧改口:“我听哥哥安排。”

陶斌一看这情形,知道话不投机,站起身来说道:“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们要听朝廷的话,如今他老人家还未下葬,你就有异图了吗?”

撂下这话,扬长而去。

半晌,陶臻对陶夏劝道:“我看您不必太担心庾亮。王敦灭周氏,先决条件是北方乱战,王敦可以从容布置。如今黄冈北面便是赵军天下,庾亮在武昌,与敌近在咫尺,抱咱们大腿还来不及,怎么敢对我们另有所图?再说,庾亮是文人,没王敦那两下子,拿不出王敦的手段。”

陶称虽然听陶夏的,可是他被封为江夏太守。那里可是边境,离赵军最近,他更不敢只用新兵痞子。也只好劝说哥哥:“我就算带走精兵,还是唯哥哥马首是瞻。庾亮敢欺辱哥哥,我就打进他的武昌城,一把火烧了他的刺史府!”

陶夏怏怏不乐,拍了拍陶称的肩膀:“如今我们只能在庾亮的鼻息之下生存了。”

这样调侃强大的荆州兵被庾亮分成四支,已经被肢解。

陶侃共有十七子,如今健在的还有十人,三人做太守还有四人在京中做官,另三人年岁太小,虽未封官,却也有爵位,可谓一门荣幸。陶氏家族护送灵车返回长沙安葬。陶侃被封长沙郡公,这是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再往上便是王爵了,一般只封给皇室子弟。

陶侃掌管荆州十年,并且分管荆、江、广、湘、梁等八州军事,可以说是处于半独立的军阀。尤其是东晋最重要的三个州中的两个,荆、江两州的军政财都被其控制,后备军资钱财异常丰厚,都存在封国内。

陶斌离长沙最近,作为先导率先入驻长沙,他到了家中,发现钱财宝物堆积如山,动了贪念。反正已和哥哥闹翻脸,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二话没说便让将士抬入自己营中,迅速命人押解回自己镇所。

陶侃这还不是皇帝,他一死,儿郎们便进入自相残杀的节奏了。这更加深了我们对石虎篡位的理解:北朝为了在政治上仰止士族,选择亲王掌兵权,每次皇帝一死,便是一次血染江山,生灵涂炭!

没过几日,陶夏率领整个陶氏家族回到长沙,风风光光将陶侃入葬。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世子陶夏开始清点府库,这一清点不要紧,使陶夏大吃一惊,精巧贵重的财物早已被陶斌转走,陶夏气爆了。

可是陶斌勇武,又有一千精兵保护,陶夏不敢动手,偷偷叫来陶称,说明原委。本次前来护送的是江夏太守陶称,其带来两千军士。陶称闻之大怒,说道:“父亲临终没有遗言,那么所有财务都应属于三哥您的。”

陶夏回道:“岂敢,岂敢,我本打算将这些财物分给所有兄弟,谁知你七兄却如此贪婪。”

陶称回道:“这个不难,等头七后,我们就要各回各的镇所。您在府上以茶带水宴请众兄弟,我命军士隐藏于府上,到时把陶斌捉住,不怕他不返还财物。”

陶夏依计,在临走前宴请所有兄弟,酒席宴后将陶斌秘密拘禁,逼陶斌返还财物。谁知陶斌竟矢口否认。

陶夏本就对陶斌有气,当初庾亮下令命陶氏四兄弟各为太守,平分军士时,做为陶家第二代首领的新的长沙郡公陶夏便反对这一措施。他希望把荆州主力留下,留在自己身边,而三个兄弟都各带偏师,到达各自郡守后再募集军士。唯有最善战的陶斌不同意,而且独自带领忠于他的部族去了镇所。

近年来陶侃多次派陶斌以主帅身份指挥军事战争,比如前次收复襄阳便以陶斌为主帅,陶斌长期率领主力部队,这也使陶夏非常忌惮。既然得罪了他,就干脆得罪到底,一气之下将陶斌杀死。

同类推荐
  • 六扇门往事

    六扇门往事

    往事一幕幕,满目荒凉谁可语?往事且去去,今古河山无定拒。想知道草根是如何摆脱底层命运跻身天朝上层权力机构的吗?想知道吊丝是如何蜕变成长,不可一世成为一代枭雄的吗?架空的历史,不朽的侠义,第一视角审验的阴谋与爱情,不经意间流淌的热血与青春,尽在此间……
  • 那时汉朝(伍)

    那时汉朝(伍)

    第五部从汉宣帝打压黄霸写起,到西汉长命王太后驾崩止。汉朝在经历了昭宣之治的辉煌后,从汉元帝刘奭起,开始走向没落。汉元帝天性软弱,无法控制汉朝高官政治上的拉帮结派与尔虞我诈,终于敲响了西汉王朝走向崩溃的丧钟。汉成帝刘骜,好酒纵欲,被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挟持捆绑;更可怕的是,他放任外戚不断壮大势力,等于将皇权推到了危险的悬崖……
  • 汉朝的故事

    汉朝的故事

    汉朝是汉文化的滥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刘邦一个贫农子弟出身的下级官吏,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灵活有效的处事风格,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为了开辟民族的生存空间做了艰辛的努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群体——汉族。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 北宋大文豪

    北宋大文豪

    高考落榜生王斌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从一个目不识丁傻不愣登的小傻蛋,摇身一变成了诗词歌赋无所不精通的大文豪。传统儒学与新兴理学思想的碰撞,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文风的较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北宋与西夏、契丹连年征战却败多胜少。北宋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是文人最好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坏的时代。
  • 中国历史之HR杂录

    中国历史之HR杂录

    以历史的角度审视人才,讲诉历史上那些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人才观;历史上那些关于招聘、识人的有趣故事。希望能够给予现代企业管理者、招聘者、面试官点滴的启示,在回顾历史往昔的烟云中发掘新的能量。
热门推荐
  • 杨力讲易经心理智慧

    杨力讲易经心理智慧

    本书一共提炼了22个《易经》的预测智慧,即因果预测、全息预测、忧患预测、危机预测、转机预测、灾难预测、应变预测、寻求机遇预测、见微知著预测、隐显预测、开合预测、阴阳预测、类推预测、感应预测、梦境预测、气功预测、运气预测、变数预测、心理预测、观象预测、五行预测、经络预测。每一个预测智慧都蕴含着一个趋吉避祸的哲理,让人们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顺利避开险境,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献帝春秋

    献帝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无泪

    英雄无泪

    他,曾令整个世界颤栗。他,曾令各国所谓的超级特工望成莫及。他,号称地下世界最强的杀手,却在风头鼎盛之际毅然选择回到华夏。
  • 名剑红颜

    名剑红颜

    百年之后,风云再起!剑神绝迹人间,天帝遗族入世,卷土重来的接天神宫和誓言复仇的藏密一脉,阴谋杀伐魔影重重,谁能破围而出,成就新的传奇?
  • 炎龙道

    炎龙道

    每一个宇宙在诞生之初,都会自然孕育一位宇宙之主。宇宙之主是整个宇宙管理者,宇宙的管理者不是一个人,他们通过宇宙之心代代相传。炎龙,一个世俗界的先天高手,意外得到宇宙之主的传承,成为下一届宇宙之主的侯选人。别开生面的修炼功法《寰宇圣典》,层出不穷的修真法宝,尽在《炎龙道》。
  • 百丈清规证义记

    百丈清规证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非请勿入

    非请勿入

    路子宜的世界本来很简单,除了有时候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会有些烦恼外,她的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得过且过。二十五岁生日那天,路子宜突然兴起叛逆了一回。一夜激情遇上了衣袖轻轻的楚云,然后她的世界开始有了颠覆,她开始看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蛋。每个人都有过往,都有秘密。
  • 刺客大联盟

    刺客大联盟

    假如全世界都觉得我不行的时候,那么我将与全世界为敌!这是一个属于刺客的世界!
  • 人在企途

    人在企途

    商场的尔虞我诈、职场的处事规律、情场的爱恨情仇,故事紧凑、情节起伏、悬念重重,很难得的是作者陈田立通过不同的故事将这些串在一起,使读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