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5600000009

第9章 颜氏家训(6)

儒雅:儒学正统。

孤:这里指失去父亲或母亲。

履岁:履端岁首的意思,即指元旦。长至:冬至。《太平御览》卷二八引崔浩《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履长至之意也。”

江左:江东,此指梁朝。

释服:与下文出服义同,指丧期已满,除去丧服。

二宫:指帝与太子。

裴政:《北史·裴政传》:“政字德表,仕隋为襄阳总管,令行禁止,称为神明。着(承圣实录)一卷。”

问讯:僧尼行礼,先打一恭,将手举指眉心,再放下,称问讯。因梁武帝信佛,故裴政以僧礼相见。

《南史·裴邃传》:“子之礼,字子义。母忧居丧。惟食麦饭。邃庙在光宅寺西,堂宇弘敞,松柏郁茂;范云庙在三桥,蓬蒿不翦。梁武帝南郊,道经二庙,顾而叹曰:“范为已死,裴为更生。”

斋寝:斋戒时居住的旁屋。

顿丘:郡名。西晋时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县地。北齐废。李构:即下文李奖之子。《北史·李崇传》:“崇从弟子,平子奖,字遵穆,容貌魁伟,有当世才度。元颢入洛,以奖兼尚书左仆射,慰劳徐州羽林,及城,人不承颗旨,害奖,传首洛阳。孝武帝初,诏赠冀州刺史。子构,字祖基,少以方正见称,袭爵武邑郡公,齐初,降爵为县侯,位终太府卿。构常以雅道自居,甚为名流所重。”

刺史:州的长官。纂:即广州刺史刘纂。

寿春:县名。在今安徽寿县。

王松年:仕北齐任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北齐书》有传。

鹿尾:鹿之尾。为古代珍贵食品。

反侧:惶恐不安。

陆襄:字师卿。父陆闲,仕南齐任扬州别驾。《文苑英华》卷八四二引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君讳襄,字师卿,吴人也。……父闲,扬州别驾,齐永元绍屏,萧遥光谋反伏诛,闲以州职见害。子绛,其日并命。忠孝之道,萃此一门。襄时年十四,号毁殆灭,布衣蔬食,终于身世。”又,《南史·陆慧晓传》亦备载此事。

豫章:《晋书·地理志》:“豫章郡属扬州。”故治在今江西南昌市。

《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此五句本此。杯圈:一种木制饮器。

手口之泽:指手汗和口泽之气。

政:通“正”。只。

雠(chóu仇)校:校对。雠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之,若怨家相对,有误必举,不肯少恕。

坟典:三坟五典。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后亦用为书籍之意。

什物:各种物品器具。

缄(jdān尖):封。

此句“亲”字的意思见本篇“言及先人”段注。

灵床:即灵座。为死者所设之座,供祭奠用。

肠:指心地。肠断指悲痛至极。

忌日,旧俗父母死亡之日禁饮酒作乐,叫忌日。

无聊:这里是不快乐的意思。《楚辞·九思》:“心烦愦兮意无聊。”王逸注:“聊,乐也。”

奥室:深隐之室。

斋食:素食。

卒:通“猝”。急遽的样子。

王修:字叔治,魏北海营陵人。此段所述之事见《三国志·魏志·王修传》。社曰:古代祀社神之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社曰,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饷其胙。”

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伏祭在夏季伏日,腊祭在农历十二月。分:春分、秋分。至:冬至、夏至。

郑珍曰:“六朝时更有忌月之说。……而又有此月中忌前晦前、忌后晦后各三日之说。……黄门此云“月小晦后”,正谓忌月之晦前后三日,月小则廿七八九也;此与伏腊分至,皆在忌日之外,故黄门自言:“已丧亲后值如此,于忌之外,所经等日,犹感慕异于余辰,不必正忌日也”此从郑说。

感慕:此书用“感慕”之处有几处,如《后娶》篇:“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本篇前文:“言及先人,理当感慕。”“正以感慕罔极,侧怆无聊。”大致可作感伤思慕解。王利器曰:“思慕仅存于心,感慕则形于色也。”

赵曦明曰:“《梁书·文学传》:“刘昭,字宣卿,平原高唐人。集《后汉》同异,以注范书。为剡令,卒。子绢,字言明。通三礼,大同中为尚书祠部,寻去职,不复仕。弟缓,字含度。历官湘东王记室,时西府盛集文学,缓居其首。随府转江州,卒。”绥,《本传》不载,疑此字衍。”

郑珍曰:“据《世说·雅量》注,刘绥,高平人。《南史》,刘昭,平原人。

绥宇衍文。”玉树器谓绥字系传抄者涉要旁排行误入,或即因缓字形近而误衍。以上诸说是。

《尔雅。释虫》:“萤火即疖。”《广韵·笑韵》:“疖”,同“照”。

正讳:指人的正名。

此二句谓繁体“刘”字的下半部分是“钊”,即与刘昭的昭同音。

吕尚: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曾辅佐武王灭殷。周朝建立后封于齐,为齐国始主。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赵壹:东汉辞赋家。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有《刺世疾邪赋,传于世。事见《后汉书·赵壹传》。

公庭:这里是官署的意思。

尊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早晚:这里是几时的意思。此为六朝人习用语。

此云“时以为笑”,原因有多种解释。林思进曰:“下云“时以为笑”者,盖笑其不审早晚,不顾望而对,遽云已往,所谓“陷于轻脱”,此耳。”刘盼遂曰;“此甲问乙子,乙将以何时可以枉过,乙子不悟,答以其父已往,遂成笑柄。盖六朝、唐人通以早晚二字为问时曰远近之辞,……”郑珍及子知同校本签条云:““已往”,嫌谓父已亡。”译文从后一说。

比例:可以比照的事例。

触:凡是。

期(jī基):一周年。

亲表:亲属中表,中表,父亲姊妹(姑母)的子女叫外表,母亲兄弟(舅父)姊妹(姨母)的子女叫内表,互称中表。

孤露:魏晋时人以父亡为孤露,也称“偏露”,即孤单无所荫庇的意思。

供顿:设宴待客。

载:始。载诞之辰:指生日。

斋讲:斋素讲经。

《梁书·后妃传》:“高祖阮修容,讳令赢,本姓石,会稽余姚人,齐始安王遥光纳焉。遥光败,入东昏侯宫。建康城平。高祖纳为彩女,天监六年八月生世祖,寻拜为修容。随世祖出蕃。大同六年六月薨于江州内寝。世祖即位,追崇为文宜太后。”修容:古代宫嫔的位号,为九嫔之一。

卢文?曰:“言今世以呼天呼父母为触忌也,盖嫌于有怨恨祝诅之意。故不可也。”触途:各方面,处处。

祢(nǐ你):已死父在宗庙中立主之称。《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何休注:“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

无容:不可以。

《苍颉篇》:古代字书名。《汉书·艺文志》:“《苍颉》一篇。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

?(hū呼):同“呼”。羽罪反:反,指反切。为我国古代注音方法。羽罪反,即用“羽气“罪”二字反切出字的读音。参见《书证》篇“通俗文”段注。

《声类》:书名。《隋书·经籍志》:“《声类》十卷,魏左校令李登撰。”

露:露髻,即不戴帽子露出发髻的意思。跣,不穿鞋。

(juē撅):草鞋。

周章:惊恐不安的意思。

《风俗通·愆礼》:“丧者、讼者,露首草舍。”可知涉及诉讼事则露首草舍的风气从东汉就已经开始。

宁宅:安居的意思。

卢文?曰:“两“事”字似衍其一。”宪司:魏晋以来对御史的别称。

《梁书·到洽传》:“洽字茂松,彭城武原人。普通六年,迁御史中丞,弹纠无所顾望,号为劲直,当时肃清。”

《梁书·刘孝绰传》:“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小字阿士。

与到洽友善,同游东宫,自以才优于洽,每于宴坐嗤鄙其文,洽衔之。及孝绰为廷尉,携妾入官府。其母犹停私宅。洽寻为御史中丞,遣令史案其事,遂劾奏之。”

《梁书·到溉传》:“溉字茂灌,少孤贫,与弟洽俱聪敏,有才学。”

《汉书·晁错传》:“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傀仰之间耳。”此句本此。

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由此出发,如办丧事一样,以示必死的决心,称“凶门”。

冠: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诗经·小雅·小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句本此。

《礼记·曲礼》《疏》引(白虎通》曰:“天子病日不豫,言不复豫政也。”

方等:梁元帝长子,字实相。见《梁书·世祖二子传》。中兵参军:《隋书·百官志》:“皇帝皇子府,置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

一尔:一旦如此。

丈人:对亲戚长辈的称呼。

昆季:指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餐:指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一顿饭中间须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两句均形容求贤殷切,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白屋之士:指平民。古代平民住房不施采,故称其所住之屋为白屋。

图:考虑。图反:指想法反常。《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

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矣,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阍寺:看门人。

黄门侍郎:职官名。《隋书·百官志》:“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

门生:此指门下使役之人。清赵翼《陔馀丛考》三六:“六朝时所谓门生,则非门弟子也。其时仕宦者。许各募部曲,谓之义从,其在门下亲侍者,则谓之门生。如今门子之类耳。”

折旋: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译文]

我看《礼记》上圣人的教诲:为长辈清扫脏物时应如何使用簸箕扫帚,进餐时如何拿匙和筷子,在长辈面前咳唾、应答问话等行为态度,以至为长辈拿蜡烛、端水洗手等日常小事,都有明确的礼节规定,也可说是极为详备了。但此书已经残缺不全,没有恢复原来的样子;那上面还有未能记载的某些礼节规矩,以及随社会变动而改变了的礼节。所以学问通达的君子,就自己定下一些礼法节度,互相承袭实行,从而被社会上称为士大夫风操。虽然因各自家庭情况颇有不同,所得见解也不一致,因而互相推长话短,但他们修身养性的路径,却是可以知道的。

从前在江南的时候,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很有礼法规矩,耳濡目染,人自然会懂礼节,就像蓬生长在麻中,不扶也会长得直一样,不用多费笔墨教育。你们生长于战争动乱年代,有些礼节看不到也听不到,所以我姑且记录下来以传给子孙后代看。

《礼记》说:“见到有与死去的亲人相像的人或听到与死去的亲人相同的名字,心中都会突然感到惊骇。”这是因为有所感触,自然引发的内心哀伤;若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就可以申诉自己的情怀,说明悲伤的原因。即使在一些无法避开家讳的时候,也应当强自忍耐不表露出来。这就像自己的伯、叔、兄弟等人,酷似先人,难道可以一辈子因此伤心断肠,而断绝和他们来往吗?《礼记》中又说:“写文告时不避讳,在祖庙中说祝辞时不避讳,与国君谈话时不避自己父母的讳。”由此可知,在听到有关先祖的名字时,必须要斟酌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不必慌忙地避开离去。梁朝的谢举,很有声誉,可他只要一听到先父先母的名讳就会失声痛哭,被当时的人所讥笑。还有臧逢世,他是臧严的儿子,学习勤奋而有品行修养,不失其好门风。梁元帝在当江州刺史的时候,派他到建昌督察有关事宜,郡县的士民百姓,竞相上书言事,从早到晚聚满了公堂,几案上堆满了文书,凡是书信中写有“严寒”字样的,臧逢世都必定对着书信流泪哭泣,而不能审察其中到底有无可取可记的事项,因此多次荒废了公事,以至大家都为之怨恨惊骇,结果臧逢世因办不好公事而被遣还。以上讲的都是一些过分讲究避讳的事。近来在扬都,有一士人忌讳“审”字,而他又与一个姓沈的人交情深厚。姓沈的给他写信时,为避他的讳而只署自己的名,不写上姓,这就不合人情了。

凡是要避讳的,都应该找和原字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如齐桓公名叫小白,博戏中的“五白”就被称为“五皓”;西汉淮南厉王名叫“长”,他的儿子刘安编着《淮南子》时,就把琴的长短说成“修短”。但却从没听说谁把布帛称为“布皓”,把肾肠称为“肾修”的。梁武帝小名叫阿练,他的子孙都称练为绢,假如把销炼物称为“销绢物”,恐怕就违背原意了。还有讳“云”字的,把“纷纭”称为“纷烟”;有讳“桐”字的,把“梧桐树”称为“白铁树”,这便近似于开玩笑了。

周公给儿子取名叫伯禽,孔子给儿子取名叫鲤,这类名字的意义只限于他们儿子自身,自然可以没什么禁忌地使用。至于像卫侯、魏国公子、楚国太子的名字都叫虮虱,司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王修的小名叫狗子,这就牵连到他们的父辈,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古时人们所实行的,正是今人所讥笑的。北方人多有给儿子取小名为驴驹、小猪的,让儿子自称这样的名字,以及让他的兄弟也这样叫他,又怎么能忍心呢?

前汉有个人叫尹翁归,后汉有个郑翁归,梁朝也有叫孔翁归的,又有叫顾翁宠的,晋代有人叫许思妣、孟少孤的,像这样的名字,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现在的人对于避讳,比古代更加讲究。凡是为儿子取的名字,都应当为孙辈们留些余地,使其不因避父讳而陷于尴尬境地。在我所亲近熟识的人中,有讳“襄”字、讳“友”字、讳“同”字、讳“清”字、讳“和”字、讳“禹”字等常用字的,大家聚会的时候,交往疏远一点的人仓猝之间不知所讳,结果触犯了很多人的家讳,使听者辛酸悲苦,大家也甚感无聊尴尬。

从前司马长卿因仰慕蔺相如,所以改名为相如。顾元叹仰慕蔡邕,所以改名为雍。而东汉有朱伥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朝有人叫庾晏婴、祖孙登,连古人的姓都一起拿来作了自己的名或字,这也是很鄙俗的事。

从前,刘文饶不忍心辱骂奴仆为畜牲,而现在的一些愚蠢的人,却以此互相戏骂,还有人指名道姓说谁是小猪小牛的。有识之士在旁边看到了,还要掩住耳朵(不忍听这肮脏的话),何况那些被辱骂的人呢?

最近在议曹一起商议百官的品级俸禄之事,有一个显要的权贵,是一位当代名臣,他的意思嫌所商议的俸禄过于隆厚。北齐有一两个教士族子弟文学的人,对这位权贵说:“现在天下统一,应为后代作出典范,岂能还按原来在关中时的那一套办事呢?您一定是像陶朱公的大儿子一样小气吧!”大家听了一起欢笑,也不因此而有什么嫌隙。

从前侯霸的儿子,称他的父亲为家公;陈思王曹植称他父亲为家父,母亲为家母;潘尼称他的祖上为家祖。古人的这些称呼,已被今人当作笑料了。现在南北风俗,称其祖上和父母亲时,没有谁说“家”字。

只有那些村野中的鄙贱之人,才会有这样的称呼。凡是与人交谈,谈到自己的伯父时,就按照父辈中的排行来称呼他,不冠以“家”字的原因,是因为伯父尊于父亲,所以不敢称“家”。凡是说及姑母、姊妹等女子时,已经出嫁者,就用丈夫家的姓氏来称呼她,没出嫁的就按辈份及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顺序称呼她。也就是说女子出嫁后就成为婆家的人,故不能称“家”。对于子孙不能称“家”的原因,是因为对晚辈的轻视。蔡邕的书信集中,称呼他的姑母、姐姐为“家姑”、“家姊”;班固的书信集中也说到“家孙”,现在都不这么称呼了。凡是和别人交谈,称呼对方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及年长的姑母,都要在称呼前加“尊”

字,自对方叔父母以下,则在称呼前加“贤”字,这是为了表明尊卑差别的。王羲之在信中,称对方的母亲与称自己的母亲相同,在称呼前不加“尊”字,现在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南方人在冬至、岁首这两个节日里,是不到办丧事的人家吊唁的,如果不写信的话,就过了节再整饬衣冠亲自去表示慰问。北方人在冬至、岁首这两个节日中,特别重视吊唁活动,这在礼仪上没有明文记载,而我是不赞同的。南方人有客人来家时不去迎接,见面时只是拱手而不行礼,送客仅仅离开座席而已;北方人迎送客人要送到门口,相见时作揖行礼,这些都是古代的遗风,我赞许他们这种迎来送往的礼节。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4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4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是选取世界寓言故事中的经典,在保留原作品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些寓言故事,内容集中,主线清楚,情节衔接紧凑,读来引人入胜。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寓言故事的内容。
  •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所选小小说都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很强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通过本书作品,不仅可以折射出活灵活现的人情与世相,而且这一篇篇经短的小小说也可以看作是如今社会的一种别样档案。 《那一抹春风的温柔》由厉剑童编著。
  •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精选了中国民间的两百余个对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现了智者的高尚情怀和名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纯朴感情和创新精神,有的描写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的抨击了恶人的丑恶言行,有的蕴涵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语言神奇的魅力,受到启迪。
  • 行军蚁来了

    行军蚁来了

    本书为科普童话集。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世界儿童》《科学启蒙》《小学生必读》《故事大王》等杂志上发表的科普童话,共计28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森林海洋,通过一个个惊险曲折的故事讲述各种动植物的科普知识。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各种动植物的个性活灵活现,是一部十分适合中小学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绝品药神

    绝品药神

    身为药神的姚洪被徒弟所害,灵魂穿越到一个落魄的少年身上。前世不能修行,今生却一飞冲天。天才?统统打倒!敌人?统统碾压!美女?统统推到!这就是个简单爽快的故事。
  • 兽灵之途

    兽灵之途

    神秘降世的孤儿,王者口中的预言之子,究竟会对这个大陆带来多大的影响,兽灵之途,一起踏上兽灵的成长之途!
  • 何奈当时年少

    何奈当时年少

    8月,最炎热的月份,在照常看来,还是放假的日子,而高中,已经开始了军训,这次也是他们的“第一次”的见面……如果有再一次见面的机会,我一定不会再遇见你,然而,并没有如果。
  • 妻居一品

    妻居一品

    被收养,被当做丫鬟,更是被当作堂姐的替身代嫁,披上凤冠霞帔,出嫁为妃。本以为从此可以拥有新的生活,却没想到堂姐反而怀了夫婿的孩子!被代嫁、被休弃,因为丑陋的面容备受欺辱的燕皎然一生受尽苦楚。只是这般惨境,那些心如蛇蝎的人竟然还不放过她,最后她被人砍断四肢,活生生的被野狼分吃而死!老天见怜,让她历经末世后,带着强大的系统重活一世,重生在出嫁的花轿里……带着强烈的恨意,她强迫自己冷心冷情步步前行,然而随着复仇的进行,她却发现了前世的自己藏着更深的秘密……还有,那个前世对自己冷漠无情的晋王,为什么和记忆里的不同?
  • 刚好我要不爱你

    刚好我要不爱你

    五年前,宋清歌怀着孕躺在血泊之中,绝望的向他呼救,却只换来他一纸离婚协议书。五年后,狭小的试衣间里,战祁将她抵在墙壁上,掐着她的下巴冷笑,“你又是为了勾引我才出现在这里的?”他毁了她的家,逼死了她父亲,却又将她弃之不顾。再后来,他坐在他们曾经的家里,挑着笑对她说:”想让我给你女儿做肾移植也可以,但你要拿出诚意来。”“我的身体和自尊,够不够?”从前妻沦为情妇,宋清歌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在这条路上走多久。她知道战祁恨她。甚至恨到在她快死的时候,他都毫不留情的在她耳边低咆,“宋清歌,你要是死了,就别指望我救你女儿,等着你女儿跟你一起死吧!”
  • 心脑血管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心脑血管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所导致的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根据四时气候特点、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的体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用一些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物,或在食物中配以适当的中药,通过烹调,制成各种具有药物和食物双重作用的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将门狂妃,傻王戏妻成瘾

    将门狂妃,傻王戏妻成瘾

    前世,她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恶他,骗他,讥讽他,为了另—个他,诡计用尽,背叛痴爱她的他,最后却换得心爱男人—碗堕胎药和阴毒庶妹囚禁凌辱百般折磨。生死之间,那个几次三翻差点死在自已手上的傻子夫君却紧紧护着她,挡下了飞向她的无数只利箭······一朝重生,她感激上苍!既给她—次重来的机会,那她必定要将前世的帐算清,定要让恶人有那恶报,护他傻夫君一世周全!只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货真的就是痴傻爱她,纯洁无害,善良小白的前世夫吗?这货是傻,傻的肚里阴险狡诈,行事高调猖狂,十足街头小恶霸。这货是痴,痴到除他外任何男子敢靠近她三步以内便明里秒残了人,暗里直‘废’了人。这货是单纯,可以着一双纯洁无害的善良小眼神诱/惑她。这货也真的很小白,因为他在她面前的自称一直是小白······***点点新文,男强女强,重生爽文,旧文完结会来填坑,喜欢的朋友可以先点个收藏哦!
  • 猥琐的幸福生活

    猥琐的幸福生活

    生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并不知道最终会与谁走在一起,又能走多远,那个你以为会厮守一生的人,却如擦身而过的路人,再次相逢,也如陌路,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感伤,甚至还会有流泪的冲动!没有异能,没有穿越,一个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伤了也会疼,疼了也会哭,只是哭过笑过之后,还是要幸福地活下去!后面很精彩,喜欢的收藏了慢慢看吧!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玉箓济幽判斛仪

    玉箓济幽判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