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9600000009

第9章 对古马新作《古渡落日》的阅读

于贵锋

在《记忆的幻象》一文中,我曾说,对古马的诗进行条分缕析想必是徒劳的,但当我面对《古渡落日》时,我开始了这种“徒劳”的工作。

(第一节)(1—5行)

温暖的前三句:

篝火如鞋,柳丝提着鱼儿

篝火如歌,唱着去会情人

篝火如我,腮边涂满胭脂

(1—3行)

场景各自独立,但放在一起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关联。在落日之下,走路的鞋(我),提着鱼儿,唱着歌去会情人,腮上涂着胭脂,——将一个事件的多个过程并置、排列,采用的是用细节(局部)表现整体的方法。柳丝提着的是黄河鲤鱼吧,一种田园的美,有很强的画面感,动感,节奏明快。“篝火”,每一句都有所变化:在地,在天空,在“我”;轻快,热烈,羞涩。有意思的是“腮边涂满胭脂”,暗示女性角色?还是通过脸上升起的红云相溶于落日的颜色,写去会情人的心情?以及两者都有?

篝火如灭,灭了生死你我

(4行)

在前三句如歌的行板中,突然出现了转换,明亮转为灰暗,暖色转为冷色,现实转为虚幻,具体转为概念,表象转为内心。就所写“落日”来讲,也很自然,“灭”(黑)(进入夜色)是落日的结果。想起夸西莫多《瞬息间是夜晚》那首著名的短诗:

每一个人

偎依着大地的胸怀

孤寂地裸露在阳光之下

瞬息间是夜晚

古马的四行可以和这四行作个比较。夸西莫多对生命易逝的慨叹,通过“偎依”(温暖)和“裸露”(寒冷)一组矛盾的动作、“阳光”和“夜晚”一组矛盾的意象来表现,相比而下是对生命整体的感悟;古马比较热烈,写的是生命中的亮色,前三句重在渲染,叙述故事,一个“灭”字,在表明古马注重炼字炼句的同时,还将“爱”与“生死你我”对立起来,或者,用“灭了”的生死你我,隐喻爱的命运。“篝火如灭”的“如”字,也值得用心体味,两个人写的都是从落日黄昏到夜幕降临这一时间段,“瞬息间是夜晚”,夸西莫多说“是”,意即已经是夜晚,古马说“如”,意即夜幕即将降临,但“现在”没有,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两个人的节奏都很快,很显然,古马把话还没有说完。

咦,灭了,长歌短棹漫说

(5行)

“咦”,这个感叹词,像一声叹息,包含着多少欲说还休、多少无奈。想起古马的《十月之诗》中的几句:

呀——

凉了,美丽绝伦的身体

含着隐私结束耻辱和愤怒的身体

在眼前——彻底凉了呀

那个“呀——”,加上破折号,仿佛惨烈的一声,对生命易逝的痛惜、挽留冲向半空。两个象声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咦”显得低沉,犹豫,和整首诗的基调有关。这种写法,是古马的特色,在阅读的进行中,你不知不觉想跟着唱——得益于民谣?秦腔(叫板)?似乎都有。“灭了”,是肯定、强调,是呼应,是把节奏放慢。“长歌短棹漫说”,击水黄河的短掉,此刻变为诗人的短制,但短棹不短,如同它在波峰浪谷之间穿梭一样,要写“长歌”。长歌当哭,长歌行,沉郁苍凉,——我想起这些。“掉”,在靠近诗题(古渡)。

此节有较强的独立性(放在整首诗中有结构和内容上的总引作用)。五句诗,整齐划一,但整齐中有变化。特别是押韵方式的尝试,比较成功。我是说,在每行中间停顿处,作者似乎有意识押了韵。这种在节奏点上的押韵,使句式充满了生气,变化,但外形上接近于古典诗歌。

而且,如果愿意,可以将每一行从逗号处断开,作为两首诗来读,也基本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想起墨西哥著名诗人帕斯的有些作品。古马要走得更远吗?

(第二节)(6—15行)

两只乌鸦在树上观潮

(6—7行)

可能是别的两只鸟儿,但诗人硬说是乌鸦。延续了(第一节)的叙述,“漫说”的开始。节奏放缓。简洁的句式,突出了两只乌鸦,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叙述角度。乌鸦的黑色和“潮”是进一步展开的关键,借用了沉淀的文化感觉。黑色的不幸,孤独感。潮,——“逝者如斯夫”,一波一波,循环不已,想起生死是十分自然的。

在接下来的两行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技艺和胸怀:

黄河瑟瑟的波浪

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桌布

(8—9行)

这两行诗人写到了落日,落日照着的河面,风,波浪。“瑟瑟”一词,是写波浪的状态,也是写其光色。“桌布”一词,会使我们回头仔细想想第七行中的“树”,那是作者提供的视角,因为只有高于河面许多,“桌布”的出现才有可能。但桌布何其薄啊,当它介于生死之间。诗人把时间空间化了,它凝固为瑟瑟的波浪,幻化为桌布。读到这儿心颤抖了,生死的界限具体、简单、明了。“把遥远的事物变得亲近”,——诗人从另一个角度践诺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如果一般情况下,他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感觉到温暖的话,这次,他无疑是以这方式让我们体会到“寒冷”。

现在把目光从河面上抬起来,富有质感的落日,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比如温暖。事实也是如此,古马对这一点在另一首诗中早有表述:

……哦,如此古老旷远的的黄昏

假如

连思维也已丧失

还有落日如妻陪伴着我

——《光和影的剪辑:大地湾遗址》

这是我们的安慰。但在古渡口,夕阳空空如也:

夕阳的铜盘空空如也

那亮铮铮的空盘子

(10—11行)

温暖依然存在,但没有了内容。空盘子,但亮铮铮——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我们从镜子中,看到了观潮的乌鸦变成了背影。

乌鸦亲密的背影

恰似两枚落到人间的

爱的水果

(12—14行)

十二行中,“亲密”一词拉近了“两只乌鸦”的关系。乌鸦这种鸟儿,向来与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此刻,不仅相爱,还变成了与我们关系很近的两枚水果。这儿,有必要猜测乌鸦变得亲密的原因。在《日瓦格医生》中,在谈到关于尤拉和拉拉这两个被遗弃的人儿的结合时,有这样的话:“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因素,是比心灵一致更为重要的把他们同外界隔开的深渊。”诗人的眼中,是不是孤独的深渊?我想是的。冷和冷靠近,孤独和孤独拥抱,万物常理,人之常情。为了应对这孤独、寒冷,诗人点燃了爱的篝火。让爱来拯救世界,——因为孤独,世界需要这样的两枚水果。可为什么,我老是记着乌鸦的黑和一张桌布?

这黑和一张桌布使诗人对爱产生了怀疑:

充满变数

(15行)

瞧他说得多么肯定、干脆,天平朝哪一边倾斜?

这不是别的什么鸟儿,是两只乌鸦。因孤独而相爱,因爱而使这个黄昏、这个古渡、这枚落日、这波浪,以及它们构成的世界,多了些温暖。但孤独因此更为巨大。实际上,从诗人那儿得知,此节还有另一种关联,像是此节的骨架:即“树”、“空盘子”、“水果”,它们之间有一条线索,是诗人精心设置的。但由它吧。

(第三节)(16—34行)

这是五节中最长的一节,共十九行,写得最为舒展,情之所至,感人至深。

巴颜嚷拉的雪

雪山女神的银梳子

只梳过黑夜的头发

(16—18行)

仿佛诗人的思绪由古渡口直抵黄河源头,要对“变数”追根溯源。从阅读过的诗人作品来看,诗人对“雪”似乎情有独钟。那种洁净的、白纸一样的雪,更适合诗人的想象力。雪水,生命之水,生命之源。巴颜喀拉,这片没有污染的净土,正是这样的源头。

从源头来写,因为有黄河,显得并不突兀,——同时也是时间的源头。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抹去了具体的年代,具体的时间,从而使描述的事件具有普遍性,不,准确些说,是时间的长河中,只发生着一件事。

在这三行中,我们暂时只记着“雪山女神”就可以了,只记住这个自然的而非时间的背景,至于诗人阔大、细微的想象,在心里赞赏即可。故事刚刚开始。

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

只运载

香日德的羊毛德令哈的盐

(19—21行)

诗人似乎在吊我们的胃口,在“蓄势”。他偏不交代故事的主角是谁,只说流淌的黄河上,二豆“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它上面的羊毛和盐:一律的白色。诗人把一件原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为的商业活动,写得那么美,使人觉得,羊皮筏子运载来的,不只是羊毛和盐。还是,因为“只运载”了羊毛和盐,别的都留在出发的地方?

读到这儿,我们会有许多的联想,特别是两个地名:香日德和德令哈。这两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它们是那么遥远,因为许多诗人的提及而变得非常有名。似乎,它们成了美丽、洁净、忧伤的代名词。

羊皮筏子行至古渡口

但今夜的古渡

只亮我的灯

只想我的人

(22—24行)

终于,终于忍受不了思念的煎熬,脱口而出。以古马的风格,有前两句就够了,但他把隐含的第三句说了出来,——只想我的人。这是多么直接,就诗人而言,这是他诗歌的新的因素。就内容而讲,仿佛到了古渡,亮起的灯像一把刀子,把那个撑羊皮筏子的人戳了个窟窿,装满的思念开始外涌(像古渡口的波浪声,像滔滔河水)。这三行,在本节中是关键,不仅仅承上启下。舒缓的节奏,在这三行里变得短促,急速。诗歌的高潮出现了:

羊毛湿了

同类推荐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热门推荐
  • 万界独尊

    万界独尊

    天道无常,似囚笼锁住苍生。遂以九天之下,万界之中,人道崩溃,妖魔崛起,鬼兽为患。一个卑微的生灵,一个受尽耻辱的废柴少年,凭借其不甘屈辱的意志,以着手中三尺断剑杀天释道,修订世间生存法则。天地溃散,我心未亡。诸神陨落独我不死不灭,独霸万界为我称尊。
  • 光之心

    光之心

    一颗光芒凝聚的心脏,让一个怂包拥有神一般的力量,肩负起覆灭虫族,解放地球的重任。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完成这个使命?
  • 雄霸神域

    雄霸神域

    世道之坎坷,命运之悲沧。为唤醒真正的自我,他逆天修神,踏尸行道。为求存一线生机,他苟活于万恶炼狱之渊,行走在冰冷黑暗之颠,与恶魔共进晚餐。为守护心中的至爱,他愿卑躬屈膝,受世人之嘲笑,也可挥剑斩日,直破苍穹。逆境中重生,乱世中崛起。他因一句“无名”而一生为名“吴明”。刀光剑影中演不尽的侠骨柔情,血雨腥风中抹不去的恩怨情仇。
  • 兽王·黑暗兽王

    兽王·黑暗兽王

    黑暗兽王苏尔,又称毁灭者苏尔,这位几十年前威名响彻地球的强大兽王收到神兽鲲鹏的命令,前往西联邦政府领地狙杀兰虎,抢夺封印鼎,带着自己的三个忠心手下,苏尔出发了。为了掌握兰虎的第一手资料,成功完成任务,苏尔先后和西联邦政府第二号人物沙祖以及新联盟的盟主独孤霸结成同盟……兰虎和风柔遭到袭击后,为了在支援的人手到来之前确保封印鼎的安全,他俩来到了雷欧家族领地中,兰虎原以为在这里能获得保护,但是没想到更大的危险正因为雷克斯的回归而出现……兽王兰虎与堕落的黑暗兽王苏尔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贪狼、鲲鹏、火鸦三大神兽之间的争斗也一触即发……
  • 壬归

    壬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保和堂外传

    保和堂外传

    缘起: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白娘子水漫金山,被关在雷峰塔,后来许仙的儿子许仕林状元祭塔,救出了白娘子,许仙和白娘子一起成仙,许仙也被称为药王,后人为了纪念许仙,还为许仙建立了药王庙。那么许仙的后人都生活的怎么样呢?许仙如此好心的一个大夫,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的后人一定是福德深厚了!难道只有许仕林一个人吗?不会的,那个时候又没有计划生育,所以许仙的后人一定也是开枝散叶,许仕林也定会是多子多福的!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许仙和白娘子飞升好多年,又好多代人以后了,至于是哪个朝代,因为时间太久,已经无所谓了,我们暂时就说这是发生在大明朝的故事吧!不过,你可不要太当真呦!
  • 爱是长生殿

    爱是长生殿

    一个是可爱聪明活泼有趣的天才少女,一个是有事没事爱装可怜的大大老板。曼曼在面试的时候倒霉地得罪了大老板,可是居然这样也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公司,不幸的是,她居然又倒霉地窥破了大老板的秘密!原来!平时外貌只是清秀的大老板唱起昆剧来就会变成绝代佳人。原来!大老板其实没有实权,所以只能闲闲地在办公室里唱戏。偷窥到大人物的秘密的代价是惨重的,心软的曼曼被爱装可怜的老板黏上了,就这样傻傻地陷入爱情……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并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岁月流逝,创造哲理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这些哲理代代相传,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本书上下古今,广采博取,精选了数百则广泛流传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全面周详地阐述了古人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以及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间以按语点拨,说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
  • 泽令生

    泽令生

    模糊的记忆,仇恨,杀戮,转世重生。重生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里,若不甘于人下,便立于人上。涅槃生死醉等空华,身陷七重罗网不见菩提萨。不怨苍生弃苍天,不俱九世浮屠劫,修不为佛便为魔。
  • 奋斗在初唐

    奋斗在初唐

    现代青年回到了大唐贞观年间。干着一份体面的衙门差事,守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孝敬着一对老爹老娘,还有一个天真可爱未出阁的妹妹。他立志要做一名奉公守法,清廉如水,为民请命的好衙役。正如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一般,但最终他还是一个不小心,将整个大唐给玩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