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6100000009

第9章 乡情记忆(3)

鹅坡的一边,是大队的林场。透过果园边上的酸刺林,能看到园子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子。收麦天,有黄澄澄的山杏、紫红色的李子。秋后,有红红的苹果、泛黄的梨,直看得人咽口水。我们几个小伙伴,便相约着去摘。大伙儿端着按粮食的升子,成群结队、鸦雀无声地去,结果被护园的人撵跑了。不甘心,我和弟弟又借去河湾抬水的机会,去偷杏子。我站在地埂边放哨,弟弟小心地拨过酸刺,钻进果园。不一会儿,只见他装着整整一个“满腰转”(把衬衣束进裤子,扣紧衣扣,杏子从领口里灌进去后,腰围便鼓起来,我们叫做“满腰转”。)的杏子,敏捷地钻了出来。回到家,竟倒了满满一盘子。只可惜,偷来的东西活该不让我们吃,竟连一颗好杏也没有,全部是蛆蛋蛋。后来,我们想了个“买”的办法。我和弟弟拿了平日积攒的九分钱,去大队的园子里,对场长说:“我奶奶想吃香蕉梨,让我们来买。”场长问:“拿了多少钱?”“九分!”他“扑哧”一声笑了:“拿九分钱买啥呢?”说着,把我俩领到梨园里。打眼一望,哇,满树的梨子像灯笼一样垂着,树下是熟透了落地的梨,铺得到处都是。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梨!看到场长伸手去摘树上的好梨,我们忙说:“不用了,就拾地上的吧!”场长不言语,只自顾自地拣熟透的、软的摘,竟摘了一大堆。他问:“拿啥装?”我急中生智,忙脱下衬衣,包起梨,用袖子拦起来一绑,然后,麻利地抱在怀里。看到我熟练的动作,场长眯缝着眼,笑了。我拿出九分钱,慎重地给场长,一副买卖公平的样子。他摆摆手,说:“算了吧!以后,你奶奶要吃梨,就来说一声。”我俩一边应承着,一边抱上衬衣就跑,怕被人家识破似的。为这次阴谋的得逞,我们暗自庆幸了好几天呢!

当然,最惬意的,要数夏日的午后了。吃过浆水疙瘩拌汤,站在门前,向鹅坡那边望去,当午阳在那里泛起惨白惨白的光芒,仿佛有白色的空气在浮动,对面的树木都耷拉下脑袋和枝叶的时候,我们就相约去河湾“打蛟水”——故乡人把发洪水起浪叫“河起蛟了”,把在河湾凫水叫“打蛟水”。孩子在水里挥动手臂,掀起一层一层的波浪,仿佛蛟龙戏水一般,故而得名。我们脱光了衣服,用石块和泥巴把河拦腰一截,故乡的河很小,经此一拦,水全被拦了下来。不一会儿的工夫,水坝里的水就齐腰深了,我们一个个扑进水坝,打水仗、淹瞎眯,笑声、水声、唱声,混杂在一起,河滩沸腾了!这个时候,河滩是我们孩子的,就连整个夏天也是属于我们孩子的。等到手指上的皮肤被水泡胀起皱的时候,才从水里钻出来。把弄湿的衣服铺在河滩的石头上晾晒着,我们就爬上崖畔,来到鹅坡,不是在地里拔萝卜吃,就是蹲在地边上晒暖暖,一直赖在地头不回去。专等昌盛子大站在门上洪亮地喊一声“昌盛子——”,才从鹅坡地里钻出来,再到河滩穿好衣服回家。走出河滩了,昌盛子他大可山可屲的叫声还在山沟间回荡……

包产到户后,我家在鹅坡也分到了地。先种麦,因阳光太烈,年年赔产,后改种糜谷等耐旱作物。最后干脆作了草地,种了苜蓿。每年耕种时,已上学的我们,都要回家帮忙。父亲扶犁,母亲撒籽,哥哥铺粪,我和弟弟打土块,然后是弟弟坐耱,由父亲牵着牲口把地齐齐耱一遍。春种歇缓时,父亲就蹲在地埂边抽老旱烟,母亲会满地拾柴火,而我们就在地里找吃的。芦拔有红红的根,从松软的地里拽出来,用衣袖擦一擦,像老牛茹草般地吃起来,有股甜味。还有“老鸹枕头”,一种爬地的小植物,轻轻一拔,就会从土里抽出它的根,如果遇到一小节一小节的、两头小而中间粗的膨胀根,那就是“老鸹枕头”了,味甜,耐嚼。再不就是挖“辣辣”

(荠荠菜),找“小蒜头”,倘能找一小把,中午做饭用“小蒜头”来炝盐菜,那就入味得很。

记得三哥考上师范的那年,1982年,鹅坡的地里仍然种着糜子。当三哥考上师范的消息传到学校时,我正在操场上课外活动。代物理的孙老师叫我,说你三哥考上师范了。要知道,那时候考上师范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先要经过预选,而且上面给的预选名额又特别少,只有进入这特别少的名额才有资格参加正式考试,而正式考试的录取率又是十之一二。这样一路下来,大部分同学经过学校预选先就被挡在门外,一部分预选上的,又被比预选考试难得多的正式考试刷下来了,只有少数平时刻苦、功底扎实、又很幸运的“鲤鱼”,才跳出了“龙门”。因此,当时已在脑海中建立了师范难考概念的我,听到孙老师说三哥考上师范的话,不敢相信似的竟然脱口而出:“你胡说!”对我无意中语言的不恭,老师宽宏大量,并没有责备我的鲁莽,倒是几个同学不依不饶,跟前撵后说我没有起码的礼貌。我很惭愧,但因为三哥考上师范的兴奋,几乎让我把这些烦恼全部忘掉。上自习时,代几何的王老师又来教室正式通知我,让三哥明天一早上县去体检。我竭力抑制着因兴奋而狂跳的心,三下五除二做完了作业,不等放学铃响,就冲出校门,向家里飞去,要把这个好消息马上告诉给三哥及家人。走到半路,碰到爸爸,我喘着粗气,说:“我三哥考上师范了!”不知是爸爸没听清,还是听清了也和我一样不敢相信,反正他吼了一声:

“啥?”我也不再解释,转身向家里跑。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嘀咕:“平时那样怕爸爸的我,今天不知哪来这么大的勇气,竟有胆主动和爸爸说话!看来不是我不敢,而是平时就根本没有像三哥考上师范这样值得和爸爸说的事嘛!”到家门口一看,铁将军把门。原来三哥跟妈妈到鹅坡的地里锄糜子去了。于是,我折身向河边的地里奔去。一路上,我展开胳膊,细碎着步子,完全是飞翔着到了鹅坡。那时,还没有学会恶作剧,连骗一骗他的想法都没有,就把老师安顿的话一股脑儿地全说了。三哥刚听完我的话,就一屁股坐到了地里,再也不动了,只在那里说着话,像是给我们说,又像是喃喃自语:“本来,考完试,我感觉差不多,但人问起,我不敢说实话,只说考得不行,怕人说我吹牛皮。”他就那样一直坐到天黑刹工。

和三哥一样,后来我们都走出了村子。地要收回一部分,鹅坡的地交给了队上,分给别的户。鹅坡没了地,加上我们常年在外,鹅坡就很少去,也就很少有机会再重温童年时对鹅坡的印象了,只能等年头节下去鹅坡地里转一转,或站在家门口远远地望一望罢了。

2007.04.24

神秘的南山

——故乡地名琐忆(三)

走出家门,沿公路向东行一二里,跨过一个窄窄的土桥,便见一座高峻的山梁横亘眼前。驻足张望,只见山梁呈“丁”字结构,东西是绵延的山脉,形成“丁”

字的一横;从南向北又有一条从山顶顺势而下的梁,形成“丁”字的竖钩,像整个山脉这张大脸上长出的一条棱直、陡峭而英俊的鼻梁。一条七扭八拐的小路从山下蛇形而上,穿过梁顶,直刺云端。去梁上做活的人们,三三两两,散落其间,仿佛五线谱上舒缓的音符。我说的这座山,叫南山;这道梁,叫堡子梁,因山梁上有一旧时的堡子而得名。据大人讲,筑堡子主要为了躲避匪患,因而堡子梁上的堡子建在东西两侧都面临百丈坡崖的地方。面西的坡崖叫杏树坡,坡上一片杏林,到春天满坡的杏花开放,像绯红的云朵一样,很是好看,但近乎直立的坡崖,使杏子熟了也很少有人去采摘,只是偶尔有调皮的孩子在接近山梁的台地上间或得手,总体上处于一种自然的花开花谢、杏熟杏落的状态。而东面则基本是悬崖,站在堡墙上向下一看,连目光也被直接吸引到了沟底。堡子建在这样的地方,纵使有匪能从两边坡崖上爬上来,那也该是早已丧失了战斗力的。堡墙筑得高而厚,堡门修得窄而小,易守难攻。每遇匪情,人们就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提上农具,从各自劳作的地方直奔堡子。旧时家乡虽常有土匪出没,因了堡子的险要地势,倒也平安。堡子对于家乡的这种特殊意义,使得它除了自然风化剥蚀的以外,很少有人为的破坏,因而堡子经历数代而风韵犹存。要从山下爬到梁顶上去,到堡子就算行了近一半的路程。

到梁顶后,同样沿着一条十八弯的小路,转身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再平行一二里,便见一个宽阔的躺湾。这个“∈”形的躺湾,就像一个巨人睡熟后自然曲成的臂弯。

这个湾,就是杜家湾。据说,杜家湾曾经住着杜姓人家几十户,后不知什么缘故,举家迁移。至于迁往何处,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知道。反正故乡现在的居家里,没有一户杜姓人家。这堡子梁、杜家湾,甚至南山,它们都是故乡可爱的“居民”。

我总以为南山是神秘的,具有一种无法说清的磁性和魅力,这大概和我最早关于南山的记忆有关吧。儿时,母亲经常哄我们跟上她去南山拾麦穗,说麦穗拾回来攒得多多的,能打好多小麦了,就给我们烙“固角”(音。一种小而略厚的饼子,烙时,用顶针在上面誊上小圆圈组成的图案。那可真是人间至味啊!长大后再也没有吃过那样香的饼子了!),这可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说辞。于是,我们放弃了多少个早晨甜甜的美梦,心甘情愿地跟着母亲,天不亮就去南山的堡子梁、杜家湾拾麦穗。一路上听着草丛中“东方亮”和蛐蛐儿的叫声,等爬到堡子梁,再到杜家湾,就已是日上三竿了。天麻麻亮时还有一丝凉意,这会儿已是满头大汗,连汗衫也脱掉丢弃在地埂边。我们先在地里拾那些没有进入麦拢的麦穗,而后就跟在担麦人的后面,一路从堡子梁上拾下来。路上的麦穗到处都是,特别是在担麦人闪起担子换肩膀的地方,麦穗最多。但一天下来,拾到的麦穗连半篮也不够。整个一个麦季,所拾麦穗合起来也不足一个小麦拢。也许是没有足够多的缘故吧,反正母亲没有因为拾麦穗而给我们烙过“固角”。小时候,吃到那种至今还回味悠长的“固角”,多半是因为过岁(生日)。就因为这,我们有个说法,叫:“妈妈说给我们烙‘固角’,但烙了个老鼠没尾干!”

大概是包产到户前的一两年吧,队上的人们干活,尽管仍然是大集体,但已不再把活搅在一起,而是由队长按家分摊任务。男人们的任务是把割倒的庄稼担回队上的大场,女人们则继续收割。父亲和哥哥去担麦粮了,收割的任务就丢给母亲承担。为了不至于太落后,到我能干农活时,母亲就叫上我,给她当帮手。那天,在杜家湾拔扁豆,队长把任务分好后,我和母亲就拼命往前赶,但不管我们如何卖力,每项任务结束,我们总是落在后头。尽管到扁豆拔完,我的小手都“憋把”了——因为是双手攥着扁豆杆往上拔,在一张一攥中,小手就被扁豆杆憋肿了,再也攥不拢——也无济于事。

尽管南山朴素得跟我的农民父老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依现在的孩子看,也许很是平淡乏味,但不知为什么,我那时却很喜欢上南山,爬堡子梁、到杜家湾去干活。即使现在,仍然乐此不疲。小时干农活,如果大人让我在后院抱柴火和去杜家湾担粪这两样活之间选择的话,我会没有悬念地选择后者。也许是因为抱柴火扎人,更主要的是在大人身边,抱完了柴火,还要干这干那,不胜其烦。而去杜家湾担粪就不同,长时间离开大人的管束,一路上,可以不急着去目的地,走走停停,歇歇缓缓。可以自由地放飞心情,可以展开思想的翅膀,可以愉快地接受路边变化的景致,也可以和来来往往的人们打招呼、开玩笑……一般到堡子跟前时,就放下担子,坐在路边,面向西面的杏树坡,一边拿草帽扇着凉风,一边居高临下地看着故乡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那一刻,心胸就不由自主地打开。正是需要风的时候,梁上的风会顺着你的意愿,不失时机地赶来,用它特有的小手轻轻地在你的脸上、脖子上、胳膊上,以及手心里一遍遍地抚摸,痒酥酥、麻啦啦,舒服得让人想唱起来。于是,你听,山顶上、半梁上、山脚下,传来一阵阵秦腔抒情的慢板,或者高亢的尖板,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担起粪担向杜家湾的地里走时,风就散开来,快活得在你的周围翻跟头、打滚儿。等把那一担农家肥压到地头,空着担子往回走时,脚步就是极轻快的了,心境也出奇的明朗和清爽。

不用说,南山是有大胸怀的。人们在它丰富的怀抱里,不期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今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在火柴盒一样的高楼拥挤的空间里,怎么也不会享受到大自然的野趣,也享受不到开阔和放飞。春天,随着滚滚春潮,我们跟着父亲去杜家湾耕地,可以看见湿漉漉的土里,被翻出的蚯蚓、“凿凿蛆”,舒展着身子,刚庆幸见到了阳光,睁眼准备好好看一看春天的田野,不料被回来的犁又翻到了犁沟里,那就索性再睡一段时间吧,等到第一场透雨过后再出来也不迟。六月收麦天,我们和母亲拿上足够的干粮,提上放着麻椒叶的凉水罐,到杜家湾收麦。割着割着,突然会“扑棱棱”一声,一只彩色的“呱啦鸡”(雏鸡)从麦田里飞起来,向湾下的沟里滑翔下去。一只一叫,便听到满山满屲的“呱啦鸡”“呱啦啦”地叫着、飞着,这里一声,那里一声,竞相鸣唱开了。有时会遇见野鸡崽,一踮一踮地向麦田深处窜去,碰到这种情况,母亲是绝不让去捉的。到吃干粮时,我们会每人用凉开水泡一碗糜面馍,连馍带水全部灌下肚,趁着大人倒在麦拢上闭眼小憩的时候,我们就爬到地埂上去摘莓子。只见莓子蔓爬得满坡都是,小心地躲开蔓上的刺,把那一嘟噜一嘟噜紫红的莓子拾到手心里,等攒够了一把,一仰脖子,全噙进嘴里,一股酸甜酸甜的味儿直沁心脾,不等你咀嚼,它们就在嘴里全化了。还有“玛珞”,同样是生长在刺上的一种野果,圆圆的,红红的,如果是熟透了的,那味儿很甜,但如果是没有熟透的,味儿就涩了,不仅里面有核,硌牙,比起莓子来,连味儿也差得远。还可以站在地埂上,欣赏那些野花:山丹丹花红艳艳,花朵的边儿向外翻卷着;狗尾巴花一丛丛,像夜里的星星落在地上,再也不想离开。还有拌碗花(呐叭花),花骨朵向着开阔的四野张开,好像正在吹着高亢的信天游;酷似酒盅的喝酒花蓝盈盈,里面仿佛盛满了清冽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一种叫铃铃花的,简直就是拴在牛脖子上的铃铃儿,一阵风吹来,那铃铃花随风摇摆,好像满山满坡传来“丁零零”的声音。只要有耐心,还可以在地埂上找到“山羊胡子”(一种野生植物,叶像山羊胡子,能食,味辣),拔上一把,拿回家下饭吃,那味儿是再好不过了。最让人感到神秘的,是中午在杜家湾“站屲”(中午不回家,一直干到地里的麦子收割完,叫“站屲”。要不是龙口夺粮,说什么也不会在杜家湾站屲的,因为中午的野屲上,自然也好像午休了一样,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先前还在比赛唱歌的“呱啦鸡”,这时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地埂边、草丛中,鸣唱了一个上午的蛐蛐儿,也悄然无声,天籁像凝固了一般。正午的阳光很毒,整个湾里白花花一片,几个人在野屲上,不免有些害怕。连割麦也不会主动了,索性躺在麦拢上睡一觉。

同类推荐
  • 一地落叶

    一地落叶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一个散文随笔结集。其中一部分为得胜路记忆,叙述的是一条老街的沧桑,一个人的徘徊。另一部分为人类遗存素描,呈现的是一个人在万年光阴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最后一部分为应急而写的文字,只有短短五篇,是作文背后的作文。可以说,这是一本安静的书,一本疼痛的书,一本温暖的书,一本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的书。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妇女形象的研究涉及唐几百年间生活在辽阔的土地上的众多女性,她们随着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唐文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时妇女实际生活的集中反映,就其社会角色和社会阶层而言,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有皇族、贵族、官僚、农妇、商妇、侠女、征妇、女尼、女道士、妓妾等,其中还包括大量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精灵鬼怪。本文不可能一一论述,兹以唐代的诗歌小说和墓志为主要线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类别形象进行分析,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背景下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其文化内涵,并论述唐代妇女的社会角色及其变化,以深化我们对古代女性生活的认识。
  • 萧红精品选

    萧红精品选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一位极具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的作家,她作品中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可滑独树一帜。萧红把传统文学中最高雅的部分——诗、“文”(散文)与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使中国现代小说走上散文化的道路,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热门推荐
  • 双兔傍地走

    双兔傍地走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现代女兵穿越成男童,有高僧曰:施主他日必飞黄腾达,嫁入豪门哈哈,虽然女儿心,但是男儿身,怎么“嫁入”豪门啊,难道上演古代11不想快乐时日短,十六岁那年一吻惊魂,居然大变活人,男生变女生,可是时效只有十二个时辰,囧啊还没有搞清楚这囧事,不想祖奶奶就要帮我配婚成亲了,这算什么事啊,再怎么说我也是女人馅,怎么娶媳妇呢,而且也不能永远不和媳妇亲亲吧留书一封私逃出门,偷跟堂哥参军去,不管怎么说也是熟练工,总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吧,意外啊,军中居然有这么让人流口水的酷男帅哥看来要压美女,还是要抱美男,这个问题要好好的思考思考,解决解决豆豆新文——《俏龟公》七月登场,筒子们多多收藏+推荐哦!
  • 乞丐老公错爱小笨妻

    乞丐老公错爱小笨妻

    为了躲避华大总裁的求婚,梁恩凝一气之下嫁给了街边的乞丐。不过,她并不后悔,因为她的乞丐老公又帅又体贴。只是……为什么她被人欺负华君灏总会及时出现?为什么她醉酒是华君灏把她扛回了家?为什么华君灏身上有与老公一样好闻的味道?为什么乞丐老公不在家很久,她却怀上了宝宝……当华君灏撕下假面,露出与乞丐老公一样的帅脸时,梁恩凝彻底不淡定了。她炸毛般吼叫,“华君灏,你个卑鄙的小人,你居然敢骗我,我要和你离婚!”华大总裁邪魅一笑,“宝贝儿,小人儿不是我,而是在你的肚子里喊你妈咪的那一对儿。”
  •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本书通过三峡诸多相当于中原商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早期巴文化提供了物证,多处与盐业有关的遗址的发掘,解读了巴人与盐的关系;为“巴盐”与“盐巴”,提供了物证。
  •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本书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勾勒新疆历史演变及现状。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以后,同治之乱以前,其中北疆以平准噶尔贵族叛乱为典型;南疆以平和卓、张格尔之乱为样板;咸丰年以中国矿工反抗沙俄霸占我金矿为平台,充分展现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英雄业绩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过对主人公延孝先、黄双杏的塑造,讴歌人世间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作为效仿的楷模。跳出常见的经反复折腾甚至打打杀杀最终才恩爱的塑造形象之旧窠。并让他们担当故事发展衔接的线索人物。
  • 物不迁正量论

    物不迁正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心种魔

    剑心种魔

    天才少年,却被认为是修炼废柴,眼看十数年黄金修炼期就此荒废,君莫叹不甘!自行修炼,强行融合阴阳二道,自学成才展露锋芒!可天不随人愿,刚刚学有所成,却被人陷害,被自己的亲爷爷废去一身修为!潜龙于渊必有飞天之时,挫折中,唯有一剑在手!
  • 异境见闻考

    异境见闻考

    一件传世青花瓷,一个华商的失踪案件,将谜底的线索抛向了江山易代、战乱不休的南明。在古老的历史与云谲波诡的人心面前,安全与危险不过一步之遥。他,一位古董商的儿子,稍不留神踩过了界,从此卷入暗潮汹涌的人世争端,闯进了一个真实又奇幻的世界。……内容包括古墓、古村落、古战场、古海港、废墟等人类遗存的探险,自然奇境和灵异现象的探奇,再侃侃古董、巫术、民俗和失落的历史,大概是这么个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愉快的阅读体验。
  • 十大NPC玩家:绝色大神

    十大NPC玩家:绝色大神

    孙铭乐:沫沫,我喜欢你,你嫁给我吧!月沫:可我是女孩子,你也是女孩子呀?!孙铭乐:没关系,现在国家为了计划生育都已经开始倡导同性结婚了!月沫:……蒋浩琪:沫儿,我喜欢你,嫁给我可好?月沫:可你是表哥。蒋浩琪:我对你的爱已经超越了血缘。月沫:可是,我要是嫁给你了,以后我该叫姥姥奶奶还是姥姥呢?我应该叫舅舅舅娘爸爸妈妈还是舅舅舅娘呢?太复杂了,沫沫不喜欢。蒋浩琪:……黄易弦:小沫,嫁给我?月沫:……黄易弦:我只表白一次!月沫:我嫁!黄易弦:……(搞笑青春网游,结局男女搭配,一对一小白文,不喜请止步。)
  • 重生之再见凤凰男

    重生之再见凤凰男

    女主被凤凰男欺负死,重生后由软弱到坚强,拍死渣男、寻回真爱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对于前世错过的温柔男神,她深情凝望:这一世我们再不轻易放开对方可好?前一刻还云淡风轻的那个人忽然就红了眼眶,“好!”我越高峰、渡长河,终于又能跟你依偎在一起,这感觉,真好!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