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29

第29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2)

寿州虽然攻克,但淮南全境还没有平定,而契丹阴影还在。后周朝廷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消息:北汉麟州刺史杨重训率城投降。世宗马上任命他为麟州防御使,以示鼓励。但一年来,北边不断有契丹与北汉异动的消息,虽然没有大的边警,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而要解决契丹问题,必先解决江淮问题。"先南后北",这是王朴《平边策》的基本意见,周世宗柴荣认同这个意见。于是,淮南必在平定规划之中。

京师百万人众,粮草需要漕运解决。趁着枯水期,世宗下诏疏通汴水,使之流入五丈河,从此齐、鲁漕运船可以直达汴梁。

京师的问题解决了。世宗又任命枢密副使、户部侍郎王朴为检校太保,代理枢密使。同时任命赵匡胤为义成(今河南滑县)节度使。随后,又以王朴为东京留守,准许他据实际情况便宜从事;以三司使张美代理大内都点检,管理宫禁诸事。一切安排妥当,柴荣开始了第三次御驾亲征,兵锋直指淮南。

公元957年冬十一月,又是一个淮河的枯水季节,柴荣大军到达治所在涡口的镇淮军(今安徽怀远),第二天五更时,渡过淮河,随后,抵达南唐辖区濠州(今安徽凤阳)城西。

濠州东北十八里有一开阔的河滩,唐军在河滩上设置栅栏,四周环水据以固守,认为周师不可能从此地过河。

世宗见状,亲自指挥,命甲士数百人,乘骆驼涉水,赵匡胤则率骑兵跟进,短兵相接,很快拔取河滩营栅。

李重进则率军破濠州南关城。次日,柴荣亲自率军来攻濠州。大将王审琦轻取南唐水寨。

唐军在城北面屯战船数百艘,又在淮水中竖立巨大的木头迟滞周师。世宗命水军进攻,拔掉巨木,焚战船七十余艘,斩首两千多级。濠州的附属堡垒羊马城,一面靠水,三面筑墙,也被周师攻破。

濠州城内人心震恐。夜晚,南唐濠州团练使郭廷谓给周世宗上表说:"臣家在江南,今若马上投降,恐被唐人诛灭全族,请求先遣使者到金陵请命,然后出城投降。"世宗答应了他。几天后,世宗听说南唐有数百艘战船来到涣水(淮河支流)东面,准备救援濠州,便夜晚派出周师,亲自率领水陆进攻。在洞口(今安徽五河县东,涣水入口)大败唐军,斩首五千余级,俘获两千余人。周师乘胜击鼓东行,所到之处皆被攻克。两天后,到达泗州(今江苏盱眙,淮河北岸)城下。赵匡胤先攻城南,烧城门,破水寨。城外的月城(与主城连在一起,半月形)也被攻破。柴荣戎装登上月城门楼,亲督将士攻取内城。

这期间,北汉有事。北汉主刘承钧自从即位以来,忙于安定境内,没有对外攻略。当月,契丹闻听柴荣南下,即派遣大同节度使、侍中崔勋领兵来会北汉军队,拟共同入侵后周。刘承钧派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存瓌领兵与契丹会合,南下犯潞州。但到达城下后,见周师李筠防固甚严,不战而回。北汉主知道契丹并不死拼,实在靠不住,但不敢立即与之断交,便赠送给崔勋丰厚礼物遣还。

契丹与北汉联军返回的消息传到周师大营时,唐泗州守将范再遇举城投降。世宗以范再遇为宿州团练使。这时,泗州城外的农民都已经进入城中,世宗就戒令军中出外砍柴的人不要践踏民田,城中的农民听后非常感动、高兴,争着来献粮草。泗州降后,周师无一士卒敢擅入城内。五代以来,破城之后,动辄剽掠的积习,在柴荣这里得到遏制。

又有情报:唐军战船几百艘,从洞口退往清口(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世宗置身后的濠州于不顾,令全军东进。他亲率步骑从淮水北岸挺进,赵匡胤则率步骑兵从淮水南岸挺进,其余众将率水军从淮水中流挺进,三军共同追击唐军。我能想象,汗水在冬季寒冷空气的蒸腾中,合着飞扬的尘土,在将士们的脸上,凝结为鬼脸般的图案。

当时淮水之滨久无行人,芦苇茂密如织,到处都是泥淖沟堑,但周师士气正盛,在冰冷的泥水中跋涉前行,都很乐观,似乎忘却了疲劳。

两天后,周师追上唐军,且战且行,金鼓之声传闻数十里。又过了一天,到达楚州西北,再败唐军。

唐军有沿淮水向东而下的,世宗率兵亲自追赶,赵匡胤担任前锋,行军六十里,擒获南唐保义节度使(保义军在陕北,此为虚职)、濠、泗、楚、海四州都应援使陈承昭,这才返回楚州城下。所获战船除去烧毁沉没的不算,共得三百余艘,俘获降卒七千余人,斩杀淹死者不计其数。南唐淮上水军至此全部被歼。

郭廷谓派遣的使者从金陵回来了,告知南唐李璟不能来救援濠州。郭廷谓更知濠州不能守,于是命录事参军鄱阳人李延邹起草降表。李延邹认为应该有忠义之气,不可投降。

郭廷谓用刀剑相逼。李延邹将笔掷于地下,凛然道:"大丈夫终不负国为叛臣作降表!"郭廷谓将其斩首,举濠州投降。周师得到兵员万人,粮数万斛。世宗嘉勉郭廷谓,为濠州防御使。

唐主李璟知道消息后,赏赐了李延邹的儿子。周世宗从淮北过河,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城西北扎营。各地捷报传来,南唐守军纷纷投降。周师也攻克了楚州的月城。但在攻楚州大城时,遇到了坚决的抵抗,形势很像当年打寿州。几天后,世宗在行营接见了南唐降将郭廷谓,对他说:"朕自南征以来,江南诸将败亡相继。去年五月,只有卿能断涡口浮桥,破我定远大寨(今属安徽,在滁州西),已经足以报国了。濠州小城,即使让李璟亲自来守,他能守得住吗?你来归附大周,免去多少流血!"于是命令郭廷谓带领濠州兵攻天长(在安徽)。事实上,这位郭廷谓将军在守卫濠州时,已经连续多次"重创"周师。

周师曾在涡口建造浮桥,郭廷谓知道这是重要的战略据点,于是乘轻舟,将士衔枚而进,烧毁了浮桥,周师死伤甚众。此举严重迟滞了周师的进军速度。他还派遣唐兵装扮成商人去侦察定远大寨的虚实,招募乡兵大破周师。守卫濠州时,也多次在重围中派出精锐袭击周师,先后杀伤不计其数。他已经尽力。柴荣能放他一马,也有惜才的意思在。

此前的寿州之战,周师撤退后,扬州曾经又被唐军占据。这一次世宗又派遣骑兵数百趋扬州。到达高邮时,扬州守军将城里官府民居全部焚毁,驱赶扬州士庶渡江南去。几天后,周师进入扬州,城中只剩下十几个残疾人而已。

泰州曾经被后周攻克,后来又被南唐夺去。现在有情报来说泰州没有防务,世宗派出步骑袭击,几天后,拔泰州。

南唐派往契丹的使者陈处尧,并没有请来契丹兵对南唐的支援。他又请求到北汉太原城去游玩,刘承钧招待了他。但他在北还到契丹后不久,死于契丹。自从清风驿事件之后,契丹对南唐有了更深的戒备。

唐主李璟自削帝号

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的正月。南唐改元中兴。周世宗再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周世宗想率战舰从淮河进入长江。淮河与长江间有条运河名邗沟,邗沟与淮河衔接处有水闸名北神堰,此地多年被南唐弃之,不令江、淮相通,已经淤泥壅塞,船不得进入邗沟。于是有人提议可以开挖楚州西北的鹳水来连接淮河与邗沟。柴荣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前去勘探。得到的消息是:这里地形不便,匡算下来,费工费时,活儿不好干。柴荣亲自去看,然后提出规划,如此这般,并发当地民夫前来疏通河道,十天就完工了,没有花费多少工时。巨舰数百艘皆由此通达到长江。唐人见到邗沟来船,大吃一惊,史称"以为神"。

泰州附近的静海军,也被周师攻克,从此,后周与吴越开始边境相接。此前,周世宗曾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等出使吴越,临行时对他们说:"卿等这次赴吴越,走海路,但是等你们回来时,淮南已平,就可以走陆路啦!"现在,这个预言实现。这是多少年来,中原地区与吴越第一次陆路相连。

周师攻楚州,已经超过四十天。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像刘仁赡一样,钉子一般固守不动。

柴荣想起窦俨"兵贵神速"的意见,于是做了战争动员令,正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柴荣监督诸将攻城,当晚就屯驻城下。

楚州守军只有千余人,毕竟寡不敌众,两天后,周师入城。张彦卿与都监郑昭业,仍率众拒战,由城门、城楼战斗到街巷、官衙;由街巷、官衙战斗到府邸、厅堂。张彦卿所率亲兵,刀剑卷刃、枪戟尽失、箭矢全光,张彦卿等人便将厅房中折叠的绳床拿起来,劈开床腿,继续战斗。

张彦卿所部千余人,全部战死,无一人降。柴荣盛怒之下,下了屠城令。这是柴荣生平最大的一桩罪恶。南唐更多的州府纷纷向周师投降。三月,南唐大赦,又改元交泰。

周世宗前往迎銮镇(今江苏仪征),屡次到达长江渡口,遣水军攻击南唐军队。泰州东南的江中沙洲,屯有南唐数百艘战舰,将要赶赴入海口,从海上扼守通往苏州、杭州的水路,世宗便派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带领步兵、骑兵,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带领水军,沿江而下,与南唐长江水军决战。几天后,世宗得到慕容延钊奏报:大败南唐军。

随后,世宗再派李重进率军赴庐州(今安徽合肥)。周世宗到达长江的消息,让李璟感到了切实的危机。他担心周师南下围攻金陵,但又耻于贬降帝号称臣,于是遣兵部侍郎陈觉奉持表章,请求传位给太子李弘冀,由他来听从后周的安排。时淮南只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还在南唐控制之下。陈觉到达迎銮镇,看到周师之盛,知道江淮间大势已去,于是向世宗禀报,请求派人渡江拿取表章,进献周师尚未攻克的四州土地,愿意从此划江为界,以此请求休战,辞旨甚为凄凉悲哀。

世宗对他说:"朕兴师只取江北之地。你的君主如能率国归附,朕复何求!"陈觉叩谢,请求派他的属官刘承遇前往金陵。世宗同意,并请他转给南唐主李璟书信一封,内中说:"皇帝恭问江南国主",这是表示"慰纳"。唐主李璟得报后,再遣刘承遇奉表,自削帝号,称"唐国主",并请献江北四州,愿岁输贡物十万。后来,南唐主又为了避后周太祖郭威的高祖父郭璟的名讳,将"李璟"改名为"李景"。并正式下令取消帝号,只称国主,原有的天子仪仗规制等,都降格贬损,取消交泰年号,改用后周显德年号,并用后周历法,这些,都向太庙做了报告。

当初,冯延巳屡屡用夺取中原的大言怂恿李璟,他曾经嘲笑南唐烈祖李昪不敢用兵是"龌龊",是"田舍翁",而李璟敢于用兵,才是"英主"。现在说起后周来,则一口一个"大朝"。

早年,南唐大臣常梦锡曾经批评冯延巳等人浮诞、不可信,李璟不听。常梦锡就说:"奸言似忠,陛下不悟,国必亡矣!"等到南唐臣服于后周,常梦锡再听到冯延巳等人"大朝"的言论,不禁嘲笑他们说:"诸公常说要致君尧舜,没想到今天称人家"大朝",自己是"小朝"吗?"冯延巳等人默然无语。常梦锡是南唐非常刚直的一位大臣。他年轻时,第一次进入朝廷,应该是带着理想和志向而来的,但他没有想到,与"五鬼"同朝,听到的朝议都是"谬悠尝试"之说,那么虚空悠远、荒唐无稽,而且说话的人自己都没有准谱。当时大吃一惊!这跟他读圣贤书理解的"大臣"差距太大啦!朝中的风景也远不是想象的那样。史称"因发狂归",因此几乎发狂一般地回了家。但他调整心态后,觉得应该接受这个生态,不过还是不能与朝中不通大义的元老们沆瀣一气。所以,他不站队,不附从于任何一派力量,每天只管严肃地处理自己责任范围的事务。有人认为他活得无趣,就问他:"先生您公事完了之后,回家私下里,怎么消遣为乐?"常梦锡回答:"垂帏痛饮,面壁而已。"放下帘子,痛快吃酒,面壁打坐,而已。常梦锡一生不得志,郁郁而终。

且说陈觉,辞别周世宗回到金陵,给李璟带来书信,信中说:不必传位给儿子,同意接受江淮全境,退兵。

于是江北全部平定,后周尽得江淮富庶之地十四州、六十县。公元958年夏四月,柴荣返回汴梁。

柴荣大帝亲征幽燕

周世宗南征之际,契丹、北汉屡屡有异动,并多次派人南下骚扰。柴荣回到京师后,命张永德领兵到北部边界御敌。

成德(今河北正定)节度使郭崇(郭崇威)进攻并攻克了属于契丹的束城(今河北河间),以此来"回报"契丹的入寇。

夏六月,昭义节度使李筠击北汉,拔其六寨。同月,都监李谦溥击北汉,破一城。

公元959年,从一月到六月,这是大帝柴荣在世的最后半年。这半年中,他致力于天下一统,继续推行他的王道理想。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枢密使王朴在帮助帝国制定了礼乐制度之后,有一天到好友李谷家里去聊天,吃酒(他似乎只有这一个能够谈得来的好友),忽然仆倒在地,应该是脑溢血或心肌梗死,卒。柴荣听到消息,手持玉钺击地,多次恸哭,不能自止。柴荣太痛惜这个人了。王朴生性刚强而敏锐,智谋韬略常人无可比拟。他对后周的忠诚,让所有试图蠢蠢欲动的武夫们不敢心存异志。这是赵匡胤在后周一朝最为钦敬并生畏的人物。王朴死时,只有四十五岁。

办理完王朴的丧事之后,柴荣下令亲征幽燕,战略目标是: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大军先到沧州。诏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捍卫西山路(河北定州西部),以宣徽南院使吴廷祚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三司使张美代理大内都部署。又命韩通等带领水陆大军为先锋。

公元959年三月二十九日,柴荣从大梁开拔北上,史称"帝发大梁"。初夏,四月的一天,韩通自沧州来报:已经从沧州修治水道,进入契丹境内,在河北青县南部,修补了损坏的堤防,开挖了三十六个泄洪口,水道已经直接通往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鄚州)。

四月十六日,柴荣到沧州,派遣大将马步军都虞候韩通为陆军司令(陆路都部署),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为水军司令(水路都部署),精甲数万人浩浩荡荡杀往燕云十六州。

老赵水路甚是威风,大帝柴荣乘龙舟,沿流北进,舳舻相连数十里。这一场试图底定中原的大战顺利得超乎预期和想象。大军军纪严明,无人敢"剽掠"民众,除了大驾所过之地,其余地方几乎都不知道有大军入境。柴荣从水路刚一到达乾宁军,契丹的刺史就举城投降了。契丹设宁州,州下设乾宁军,俱属于今河北青县,是契丹占据的中原旧地、东南边境的门户。此门一开,滹沱河南岸尽在周师眼前。

四月二十四日,柴荣大军到达独流河口(今天津静海县北),溯流而西。二十六日至益津关(今河北霸州),契丹守将未作抵抗,献城而降。

从益津关往西,水路渐渐狭隘,大船不能过,柴荣于是舍船登陆,步骑并进。到了黄昏,柴荣御驾在野外宿营,而侍卫亲兵不到一旅五百人。跟从的官员都有惊恐之色。契丹骑兵正在四野成群结队地出没,他们侦知周师也在附近,所以没有敢于靠近柴荣御驾。事实上,赵匡胤的主力部队,在柴荣御驾几十里外,如果契丹迅速集结来侵,柴荣危矣--但他们没有来!

柴荣的胆识固然令人不得不服,但也实属冒险。四月二十八日,赵匡胤率众先到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契丹守将早已闻听赵匡胤大名,没敢抵抗,献城来降。柴荣进入瓦桥关,随后,他得到了那个熟皮口袋,熟皮口袋内有一块木板,上面有"点检作天子"五个汉字。此事是"赵匡胤时代"第一疑案,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事容当后表,且说"柴荣征契丹"。

同类推荐
  • 一锅煮三国

    一锅煮三国

    半锅煮江山,半锅煮美人。一个喜欢跑酷的厨师郭一锅,重生为三国鬼才郭嘉后,如何将江山美人一锅煮的精彩故事。官渡之战,不再做旁观者,那是必须的;改变赤壁之战的结局,也是必须的;代替夏侯渊守汉中,计服法孝直,还是必须的;和诸葛孔明斗智,更是必须的——几多诸侯,几多猛将,几多谋士,更让人心跳的是还有那几多著名的美女,都将变成他案板上的一截菜,任他手起刀落,扔进锅里,或是大火猛煮,或是小火慢煮——
  • 洛阳 洛阳

    洛阳 洛阳

    本书描写的是清代末年到解放前夕洛阳历史的故事。是中原大地上的奇人遗事和十三朝古都半个世纪的兴衰过往,讴歌的是抗日战争的惨烈悲壮和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 铁腕权臣

    铁腕权臣

    他不会武功,天下顶尖高手却甘拜门下当一名普通家丁,给碗饭吃就行;他没有官场名分,当朝一品却托亲拜友要给他做门馆先生,食宿一定自理。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他要依靠穿越者的绝对优势,开启一个异族统治的败亡之路!
  • 汉血拒五胡

    汉血拒五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何罪泣九州,汉血拒五胡。五胡乱华,北地汉人血泪将流尽,谁人为其出头庇护?只能能乞求虚无缥缈的上苍吗?同时再被当被当奴隶兼口粮的“两脚羊”吗?哦不,我不甘心如此,既然我不甘当“两脚羊”,那就让我们血拒五胡。过去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开始,我取名为汉血,姓刘,就是为汉血拒五胡而生。
热门推荐
  • 逍遥硕师

    逍遥硕师

    我的故事里,有平头百姓,也有乡绅贵族;有山野之村,也有繁华之都;有驰骋商场,也有纵横武林。我不做官,但却与官为伍;我不入教,但却与百家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好吧,三言两语,无力解释。看官们且不妨看看去--
  • 回到三国当霸王

    回到三国当霸王

    霸是武力冠绝天下,王是德行征服四海。苏飞一次意外回到东汉末年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看他怎样一步步的在霸王的路上越走越远……
  •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山美人图

    江山美人图

    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试问天下英雄谁敌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何人能与我比肩?江山锦绣如诗,美人倾城如画,描绘出一部如诗如画的《江山美人图》。
  • 总裁快来:爱你直到宇宙洪荒

    总裁快来:爱你直到宇宙洪荒

    他们是妖,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廉价的。几千年的修行,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只是短暂的片刻,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割舍后再也不敢轻易触碰爱。“对于你来说,我是生命的全部,但对于我来说,你是时光中的一颗沙粒,即使这样,你还愿意爱我吗?”
  • 警花来袭之将军请接招

    警花来袭之将军请接招

    他,武侯之子;他,将帅领首;他,韩成义,赵国最强将领。她,黑鹰队副队长;她,穿杨百步英勇无畏;她,就是乜离。两个不同维度,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原本两个根本不可能相见的人,却在一次阴差阳错之下遇见。一个生死瞬间的爆炸,使乜离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这个战乱四起,人人自危的地方。为了活命,她加入了林铁军。出众非凡的她终于看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将军。战场厮杀,铁血丹心,敢勇的身姿令他赞赏,爱慕。她本不想与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有过多的联系,但事与愿违,一次的无意之下,她救了他,就这样他们之间的命运就在此联系在了一起。两人的命运到底如何,他们能否化险为夷?
  • 桃花朵朵开:本妃要相亲

    桃花朵朵开:本妃要相亲

    有些人一旦缠上,便是一生。他设计让她嫁给自己,为了让她生气,两人开始了拉据战,他每天带一个不同的美女回来,还立了个二房。她非但没有妥协,反而打着口号四处宣布,本妃要相亲。什么?不准?不准你妹!
  • 蛮王传说

    蛮王传说

    都市宅男穿越异世,带领蛮族崛起!一匹低阶蛮狼,一把犀利菜刀……他的故事从此开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惊仙奇缘

    惊仙奇缘

    传说,太古洪荒之时,天地混沌未分,无日无夜、无生无息。兹鸿蒙初开,发生万物。有上古智者载书《奇石怪志》曰:乾气降、坤气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在这之后的无数岁月里,日新月异,造化无常。天地自然,万物滋生幻化,造就了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钟灵神秀、山水多奇的神州浩土之上。一段惊奇瑰丽的不凡之旅,阅尽天下奇闻异事。这里,有妖,有魔,有鬼,百怪千奇这里,有人,有兽,有禽,千般变化。这里,有泪,有爱,有恨,万种风情。三界六道,阴阳交合,相生相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