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800000016

第16章 同治皇帝亲政及选帝闹剧(2)

会议上,慈禧与慈安两太后在龙椅上相向而坐,所有在场官员皆跪于地。慈禧坚持其一贯作风,说道:事不宜迟,应该立即选定新帝。不能因等待皇后诞下龙子而让皇位空缺着,实为不妥当。恭亲王则站出反对,称阿鲁特氏不用多久便能够诞下龙种,若要暂时隐瞒先帝驾崩一事,将此消息秘而不发,并非什么难事。若皇后产下龙子,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登基,若诞下公主,待时再选皇位继承人仍为时未晚。众亲王及皇族上下显然非常赞同这种说法。但慈禧却将这一建议丢到一边,称南方叛乱四起,尚未平定,若先帝已逝,而新帝未定的消息走漏出去,大清王朝很有可能会被推翻。她问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军机大臣及几位高官,包括来自南方的三位汉官代表,赞同慈禧的说法。他们意识到,若是大清局势不稳,南方正活跃着的叛军可能会轻而易举发展成当年太平天国运动之势。

东太后慈安称恭亲王的儿子应该继承皇位。听闻,恭亲王按照传统礼节,叩头并礼节性地婉拒,称其子何德何能获得如此殊荣,并建议选年轻的浦伦亲王为新帝。浦伦的父亲接着也婉言称不敢。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担心自己的儿子无德无能,然习俗要求,这样的时刻当事人应当采取自我否定的谦虚态度。

慈禧对载治说道:“这倒无所谓,但是你乃道光皇帝长子奕纬过继之子。”慈禧转而问恭亲王:“你们中有谁能够举出这样将皇位传递给过继之子后代的先例吗?”恭亲王迟疑了一下,指出15世纪大明朝的英宗皇帝即是如此。“这个例子不好,”慈禧说道。她自幼熟读经史,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她接着说道:“英宗皇帝并非先帝龙子,而是皇帝的一位妃嫔拿来冒充的,他的统治简直是一场灾难。他一度被蒙古人掳去,回到北京,皇位已经由其弟继承,他则被软禁在北京长达八年之久。”

慈禧转向慈安,说道:“依我之见,应选定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恬为新帝,无须浪费时间。”闻此言,恭亲王转向弟弟醇亲王,愤言:“难道就完全不顾祖上立长的规定了吗?”“那我们投票解决此事吧,”慈禧说道,而慈安太后对此并无异议。投票结果是以醇亲王为首的七位亲王投票给了浦伦,三位投给了恭亲王的儿子,其余都毫不迟疑地投给了慈禧选定的候选人载恬。

投票虽公开进行,但由于众人都将慈禧太后看作大清王朝的真正统治者,且此时慈禧意志已决,多数人便顺从了慈禧的意愿,投票给了载恬。而慈安太后也只是急于得到一个结果,不想继续如此讨论,她将选帝的所有权力都交到了慈禧一人手中。

注释:① 按照顺序,恭亲王长于醇亲王。恭亲王乃道光皇帝第六子,而醇亲王则为第七子。

投票结束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狂风怒吼,沙尘满布,天气寒冷刺骨。但慈禧从来不是一个在紧要关头浪费分秒的人,她立即派了一队官兵连夜赶到西城醇亲王王府上,八抬皇家大轿,将年幼的新帝接到了宫中。与此同时,为避免恭亲王妨碍到此次接幼帝的行动,慈禧命他负责照看先皇遗体,同时命荣禄派军把守宫中各个重要角落。

慈禧办事关注细节,且行事果断,因此慈禧能够轻而易举制服反对者。很多人将其成功归结于幸运,实际上真正促使她走上成功之路的是她那种拿破仑式的性格和行事之风。

午夜之前,幼帝便被接到了皇宫,他哭泣不已,仿佛是预见到了自己在这紫禁城内凶险的未来。陪他一起来的还有其母亲,即慈禧的妹妹,还有几位乳母。遵照大清祖制,登基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安置先皇遗体的大堂中,向先帝跪地叩首。之后两宫皇太后借口新帝年龄小,得以再次垂帘听政。摄政两宫随后以自己名义颁发一道圣旨,称:

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二。不得已,以醇亲王奕譞之子,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特谕。

这份圣旨丝毫没有提及皇后阿鲁特氏,连她的遗腹子也完全被忽视。慈禧再一次轻松获得全胜。诏书一发,众人皆知,皇后及她与同治皇帝那还未诞生的孩子已然希望全无,他们的未来极其凶险。

由于表面形式的要求及祖先先例的束缚,众大臣、亲王上疏请求两位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太后对此下谕应允,且在诏书中极尽表明再次垂帘摄政的不情愿,她们表现得如此谦虚正符合中国传统礼教的要求,慈禧回复奏折,称:

览王大臣等所奏,更觉悲痛莫释。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随后幼帝表示:“诚感两宫太后应允亲政之举。”至此,这场选帝闹剧告一段落。慈禧太后随后下令,修建西苑和颐和园的工作暂时停止,她给出的理由是,在这未来的几年里,太后发丧,没有时间亦没有心情到这边来游园赏戏。然而真正的原因是,皇帝驾崩,幼帝年幼,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根本没有必要离开紫禁城到颐和园居住。

慈禧能够力排众议,不惜违背祖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整个军机处,最终成功将妹妹的幼子选定为皇位继承人。她独具个性及魅力,所言所行皆具说服力,这些比任何传统实力更加有效。当时军机大臣已经看出新帝身体孱弱,将来难有子嗣,因此纷纷劝谏太后。那些指责慈禧太后立新帝的诸位大臣如果有点胆识,凛然向慈禧提出这点,借此指出慈禧选定此新帝完全是出自个人野心,那么这些大臣将会在选帝一事上占据上风。然而,他们没有慈禧的那种果敢和勇气,慈禧赢得的胜利由此看来更不平凡。

自此至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宾天,众人指出,光绪皇帝登基之时,预兆不佳,会先于慈禧太后宾天,甚至很多人预测说他根本活不到亲政的那一天。他们认为慈禧太后会活得较长,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再次选立新帝,把持朝政。但这些预言并没有应验,光绪活到了亲政的年龄,而且真正地享受到了亲政的大权。但我们明白,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若不是由于南方政局不稳,依然存在叛乱的危害,光绪帝恐怕早就性命不保,被慈禧太后废掉重立新帝了。

皇帝的年号定为“光绪”,意为“光荣永续”,之所以定年号为“光绪”,是为了强调新帝乃是大清道光皇帝的直系后代,同时希望咸丰朝与同治两朝的灾难能够早日结束。

两宫太后随后赐予阿鲁特氏一徽号。虽然阿鲁特氏获得了徽号,但她还是在同年3月27日,为抗议自己和腹中孩子所受的不公,为夫殉节。当然这只是官方对皇后之死作的解释,实际上对于此事可谓是众说纷纭,然真相将永远封存。很多人称此事应怪罪慈禧,是慈禧害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对此,支持慈禧太后的人称,慈禧太后这时已经成功将光绪推上皇位,根本没有必要出此下策害死皇后。但有人提出即便形势所迫,需要出此下策,慈禧太后也不会这样做时,对于这种说法,仅有个别人表示赞同。大多证据表明阿特鲁氏实属被谋杀。无论如何,皇后阿鲁特氏死后比她活着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更大。因此事,来自监察官、地方官员的成千上万的奏折汹涌而来,强烈抗议立醇亲王之幼子为新帝,称此行违背了大清祖制。这些抗议都将矛头转向慈禧,因为公认,慈安太后在此事中根本就无足轻重。此事一出,慈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叶赫那拉氏族的地位大受影响,四年后,监察御史吴可读尸谏太后,自杀于同治皇帝墓前,强烈谴责慈禧立嗣之误,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这件事上。慈禧迫于压力,不得不低头,于是再下圣谕,郑重承诺光绪皇帝将来若是有了子嗣,定让其继承同治先帝之大统。

醇亲王即新帝的父亲,上奏请求免去自己诸多职务,因为作为一个朝官,他必须在朝堂上向皇帝叩首,但他又是皇帝的父亲,哪有父亲向儿子叩首之礼。这份奏折的内容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狄更斯小说中佩克斯列夫式的伪善之人的形象。奏折中,醇亲王说道:

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独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

对此,慈禧太后召集群臣共议,希望能够得到两全方案,最终,慈禧太后批复道:

拟请将该王所管各项差使,均予开除。惟每年东陵、西陵,应行致祭时,仍请饬宗人府。如遇朝廷大政,仍宜时备‘顾问’。至每年七月十日万寿,及元旦令节,皇帝行礼时,毋庸随班庆贺,均著诣寿康宫行礼。该王公忠体国,懋著贤劳,自应量予恩施,著以亲王世袭罔替,用示优异。该王所管神机营事务,本日已降旨改派其他亲王管理,惟该王办理多年,经武整军,著有成效,深堪嘉尚,仍著将应办一切事宜,随时与该王商妥为筹办,以昭慎重。

醇亲王,作为满军的首领定是严格遵守了这项命令,在新的亲王的带领下,本已存在积弊的军队内部更加堕落腐败,兵士皆为无赖之徒,长官个个腐化成风,臭名远扬。

现在回忆起当初两宫初次垂帘听政之景,不得不承认,这次历史又将重演,慈禧将再次掌控大清国的朝政。

同类推荐
  • 梅花上将张自忠

    梅花上将张自忠

    本书真实地描写了抗日名将张自忠从参军到为国捐躯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张自忠将军亲身经历的“北京政变”、中原大战、长城抗日、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件。
  • 恶魔下场

    恶魔下场

    本书分为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流落维也纳街头的三流画家、摒弃俸禄投身政治的高级掮客、年少轻狂多次被驱逐出境、武士道造就的狂人军官等。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热门推荐
  • 超级败家子

    超级败家子

    第一任务:在四小时内消费2000万元,消费需为自己消费。任务奖励:200积分。任务惩罚:未知。陆小川接到任务之后就愣了,叫他一个平时节俭习惯的人四个小时花200万?这要怎么花?买豪车?买房子?买媳妇?记者有幸采访到陆小川,问:“您为什么一直要败家呢?而且败的还如此有水准!”陆小川从容一笑,回答:“我是败家子啊!你以为我说着玩儿的?败家子就该有个败家子的样子!”回到房间,陆小川抱怨道:“游戏开发者,下次惩罚的时候换个正常点的惩罚好吗?”游戏开发者冷冷道:“好,下次惩罚减少你的智商。”好吧,为了我的雷速战车和武功秘籍,我就继续败家!我要败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 逆天小奴隶

    逆天小奴隶

    一个低级的小奴隶,通过他的不断努力,最终站在了强者的高位,用一根火焰神鞭,开辟了属于他的修真道路。三千世界,唯我独尊,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创造出了属于他的宇宙——梦幻空间!凡人界、修真界、神界、圣界,四个方位,主角在所有的各个宇宙当中建立的自己的威名!曾小江,这个曾经是文盲的低级奴隶组的小奴隶,最终用实际的心动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提升,空间的领悟,法则的感悟,到最终的宇宙建立,这是他的成就。吞噬恒心,移动星球、用星云凝聚星系,无论是哪一件,他都是骄傲的面对。
  • 终极兵王在都市

    终极兵王在都市

    雇佣兵王叶煌回归华夏,在一家集团里当起了最底层的保安。原本只想安逸混日子的他却被卷入了地下势力的纷争之中,当他的身份暴露之后,昔日的仇人蜂涌而至。且看史上最牛兵王如何携手众美纵横花都,为红颜知己们打下一片春情无限和暧昧江山。冰火姐妹花、可爱大学生、清纯小警花、千金大小姐等统统尽览于怀……
  • 宅男的种子军团

    宅男的种子军团

    李臻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大变,这个世界已经不是生活和工作的那个世界了。超市成了卖装备的系统超市,书店变成了贩卖各种技能书的魔法书店,医院里开始贩卖各种各样的试剂和配方,公园的小树林里成了植物系怪物的家园,墓地里一到晚上到处都是游荡中的亡灵。传说中的龙族、天使、恶魔一一登场,完全颠覆了李臻记忆中世界的样子。种子?好吧,你们看一看不就知道有没有了么。
  • 复活的古城(下)

    复活的古城(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DNF法师的成神之旅

    DNF法师的成神之旅

    (重要通知:2014年8月17日正式恢复更新)我手一起,雷电闪空法杖高举,有人要倒霉白光泛起,不用想了你是对面的敌人免费回城了坐拥美人,手执扫把,天空酸雨,大地燃烧,掌控重力,闪电天降!且看魔道学者的成神之旅~!用DNF为蓝本写的全息网游,大家有兴趣的话,点一个收藏留一条留言也不会怀孕是吧,何乐而不为呢~
  • 绝仙道

    绝仙道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凤凰垂暮,浴火涅槃。在这修仙的世界,正道、邪道,何处才是真正的仙道......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大内功时代

    大内功时代

    本世纪最伟大的走私头子,穿越到了武侠世界,不走盐,不走粮,专走属性各异的内力。靠着走私头子的努力,这个世界也成功进了新能源时代——大内功时代。
  • 帝纵苍天

    帝纵苍天

    虚空之地,三十三重天。暗流涌动,谁主沉浮。东域傲来岛,一个林氏小宗族内当代传人林傲本欲借家族势力度过一生。但一卷古卷却改变了他的一生。面对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尔虞我诈的世人,林傲又该何去何从。。。。。。“莫问苍天何为道,看完舞风自逍遥。”且看林傲如何应对这个花花世界,成就一代霸业,飞卢天下。。。。。。
  • 异世大陆的旅程

    异世大陆的旅程

    这是一位穿越者在异世大陆的旅途。第一次写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