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800000015

第15章 同治皇帝亲政及选帝闹剧(1)

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11月,慈禧太后发布一道圣谕,详述了两宫受托垂帘的情境,称:现今幼帝已长大成人,准备将政权还交给他,并命钦天监选择黄道吉日,举行皇帝的亲政大典。钦天监称初月二十六日,天有吉兆(但就同治未来的悲剧看,此日并非黄道吉日),两宫太后即刻下达首次垂帘听政时期最后一道圣谕,在此值得摘录,内容如下:

兹于本月二十六日,躬亲大政,欣慰之余,倍深兢惕。因念我朝列圣相承,无不以敬天法祖之心,为勤政爱民之治。况数年来,东南各省虽经底定,民生尚未义安,滇陇边境及西北路军务未蒇,国用不足,时事方艰。皇帝日理万机,当敬念惟天惟祖宗所以付托一人者,至重且钜,祗承家法,夕惕朝乾,于一切用人行政,孜孜讲求,不可稍涉怠忽。视朝之暇,仍当讨论经史,深求古今治乱之源,克俭克勤,励精图治。此则垂帘听政之初心,所夙夜跂望而不能或释者也。

圣谕结尾是对军机大臣及各个地方高官的劝诫,劝诫他们恪职尽守,尽心地辅佐皇帝处理国政。

然而圣谕中的这些劝勉之言对同治皇帝而言,一点意义都没有。他从小便不顺从,更不用说尊重他的生母慈禧太后了。自他还是个孩子时,便明显表现出对东太后(慈安)的偏爱。他清楚宫中尤其是两位垂帘太后间存在着分歧,充斥着明争暗斗。如今他已经十七岁成人了,承袭了其父咸丰帝、其母慈禧太后专制刚烈的性情。慈禧为他挑选的皇后阿鲁特氏正直、端庄,皇后鼓励他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阿鲁特氏拥有贵族血统,其父崇绮是同治帝的师傅。执政之初,年轻的同治帝和他的妻子丝毫不知自己身处险境,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万万不能和慈禧对着干,只有完全顺从她的意愿,才能够获得宫中的平静。

一开始,皇帝拒绝慈禧太后查看奏章,之后母子间相继出现了越来越多更严重的问题和摩擦。慈禧意识到,若皇帝有了后嗣,阿鲁特氏就成了皇后,皇帝若宾天,阿鲁特氏继而升为皇太后,那个时候自己便会被弃置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对自己大为不利。这就解释了慈禧太后为何在同治皇帝宾天后,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破坏神圣的承袭祖制,选择另一位婴孩为新的皇帝了。

慈禧无法容忍他人与自己对抗,为了扫除权力之路上的一切障碍,可以不择手段。尽管此时对她的评论都非常中立,但不可否认,同治皇帝宾天没有子嗣,皇后随后殉节,这些都对慈禧有利。

时事评论者一致认为,事实上,是慈禧有意放纵同治皇帝,令其沉迷酒色,他因此染上重病后,又任其饱受病痛摧残,不为他提供任何有效医治。内务府的一位名叫桂庆?的官员谴责皇帝放荡纵欲的恶习,预见到如此一来,皇帝性命必不长久。于是他冒险上书慈禧太后,求她将那些蛊惑皇帝的可耻太监们革职查办,更甚者斩首,同时建议皇帝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德行和健康。

注释:① 桂庆乃是端方的叔叔。端方最近当上了直隶总督,是一位广受人们尊敬的官员。

桂庆一腔忠臣热血,却招来了慈禧太后的不悦,就连同治皇帝也大为不悦,皇帝不愿意遭到身边任何人的指责也不愿意大臣辅佐国政。很不幸,桂庆被迫离职。桂庆的同僚包括文喜、桂宝等人,这些人与他截然不同,他们公开支持慈禧太后,不仅对皇帝沉迷酒色无动于衷,甚至还加以怂恿。于是,京城中人尽皆知皇帝经常出没于京城南城的龌龊之地,结交各色邪恶之人。同治帝在京城中臭名远扬。

宫中有传言说,皇帝经常在外面花天酒地,早朝的时间已过,还未归宫,经常参与醉酒斗殴,和京城中那些不三不四之徒结交往来,如此才染上重病,最终丧命。1873年,人尽皆知,同治皇帝即将不久于人世。1874年12月,同治帝染上天花。其生病期间,两宫太后再次监管朝政,垂帘听政。月末,同治皇帝下发以下圣旨:

谕内阁,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允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允宜崇上两宫皇太后徽号,以冀仰答鸿慈于万一,所有一切应行典礼,著该衙门敬谨办理。

同治皇帝身体孱弱,经不起病痛折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75年正月13日下午8时,同治皇帝龙驭宾天,在场的有两宫皇太后和二十多位亲王及内务大臣,包括恭亲王、醇亲王以及慈禧忠实的追随者和仰慕者荣禄。皇帝宾天后,一位较为正直敢言的监察官,参奏了文喜、桂宝两位内务府官员,称他们公开蛊惑皇帝沉迷酒色。

此时,慈禧认为两人于己而言已无用处,于是将两人撤职。

慈禧本人实际上非常欣赏那些衷心正直的大臣,事情过后,她让桂庆官复原职,称赞嘉赏他的忠心耿耿。但是桂庆婉拒了,因为此时,他已明晓了慈禧太后的意思,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

注释:①天花在中国人看来是吉祥的预兆,尤其是当其症状减轻,病情转安时。

皇帝死后无子嗣,这对慈禧顺利夺权极为有利。然而,顺利中也难免出现意外。朝中皆知,皇后阿鲁特氏怀有身孕,极有可能会诞下龙子,继承皇位。如若真的诞下皇子,阿鲁特氏顺理成章将会获得超越慈禧的更高大权。同治皇帝宾天,作为皇帝生母,慈禧的地位一落千丈。皇帝尚在时,她有权借口皇帝年幼占据要职,垂帘听政。然而,这一切即将结束。作为皇帝生母,慈禧掌握权力,如今儿子宾天,空留自己一腔无限野心、勇气和才智。眼下阿鲁特氏即将诞下龙子,若想拯救自己,维护权力和地位,慈禧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皇族长支中,大都嫉妒慈禧。同治皇帝驾崩后,他们极力支持立道光皇帝长子的长孙即浦伦亲王为皇帝。这一提议其实非常有说服力,因为浦伦亲王正好低于同治一辈。但复杂的是,他的父亲是从另一氏族分支过继到道光帝这一支的。支持此提议的亲王和贵族指出,浦伦是唯一符合承袭祖制的继承人选,也是唯一能参与祭拜先帝同治的人选?。

然而,慈禧决意不让任何感情、宗法及其它因素成为自己的羁绊,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若为达成目的,必要违背祖制和家法,她也会毫不犹豫,果断行事,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才智手段和监察院众官员对自己的忠心耿耿,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障碍,让事情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此时,她和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之间并不和睦,对两人瞒着自己杀死心腹太监安德海一事,慈禧太后依然耿耿于怀。而阿鲁特氏显然已成为慈禧的心头大患,她决意在其诞下龙子前将其除掉。

当时,皇族中与慈禧太后关系不错的只有醇亲王,也就是道光皇帝第七子,慈禧的妹夫。这位醇亲王,虽惯于放荡生活,却依然称得上是一位颇有能耐的人物。他娶了慈禧最疼爱的妹妹,这也解释了慈禧如此强烈地想要将按照中国礼节,皇帝不能向同辈逝者行叩首礼。这位亲王的幼子立为皇帝的意图。立其幼子为帝,她便可以借口新帝年幼,尚在冲龄,接着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待皇帝成年亲政,皇帝生母,也就是太后的妹妹,会规劝他顺从太后旨意。

注释:①每年每季皇族都要在太庙和皇陵举行祭奠仪式,皇帝要向先皇及其牌位行叩首礼。

慈禧反对立恭亲王的儿子为帝,一方面因为她没有原谅恭亲王将安德海斩首一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七岁了,即位后会立即实行亲政。如果他得以即位亲政,按照传统,再加上紫禁城中强势势力立即将敌人以及持分歧意见的官员除掉这一贯作风,慈禧要么被彻底挤出局,要么被逼自刎。为避免自己陷入不幸境地,她雷厉风行,计划周详,很快便将毫无组织的对手制服。她派自己的心腹太监行事,成功阻止了浦伦一派和恭亲王一派的联合,同时,在荣禄的辅助下,她还调了李鸿章的淮军进京,将自己通向成功的道路铺平。待一切准备妥当周详,慈禧随即传王公高官召开军级会议,商议选立新帝之事。

会议在养心殿举行。养心殿位于紫禁城西侧,距离同治皇帝宾天之地约0.25英里远。在场的除了两宫皇太后外,还有二十五人,包括几位亲王、皇族、军机大臣和地方高官。所有人中,汉人仅有五位。浦伦的父亲载治以及恭亲王也在场,代表合法皇位继承人出席会议。众太监林立于通向养心殿的路上,慈禧已令荣禄安置好了一切,紫禁城内一切战略要点都由自己信任的军队控制把守。其中许多是荣禄自己的八旗军,还有部分是附属于叶赫那拉家族的军兵。慈禧命令,新近守寡的皇后阿鲁特氏不得参与此次军机会议,阿鲁特氏不得已只能在已丧袍加身的同治先帝身边痛哭。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魔战神武

    魔战神武

    默默无闻的小武者,因灭门惨祸,走上了修习魔法的道路,机缘巧合之下,魔武双修,踏上战武大陆,经历重重危机,在血与火中成就了赫赫威名,功成名就之下,若水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
  • 重生之娇娥锦绣

    重生之娇娥锦绣

    赵娇娥前世貌美懦弱,被圈养一生。自阿母被休,阿父在狱中自尽明志,便成了后母砧板上的肉,逼嫁二次。落水重生回十一岁,一切都还来得及,绝不重蹈复撤!
  • 野蔷薇公主

    野蔷薇公主

    她从小就是优等生第一名。他是差生,从小就是班级倒数第一名。老师提起他们的名字,每次都是一个是褒,一个是贬。每次校长开会,总是以她开头,而以他结尾。他们的关系是青梅竹马但更像冤家对头。
  • 失宠皇后

    失宠皇后

    情路曲折的大学生苏以乔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一个陌生朝代,并发现自己成为备受冷落的皇后,处在皇权,相权,后权,以及后宫的各种矛盾之间,且看我们的以乔如何面对,气宇轩昂的皇上与英俊可靠的侍卫,是君臣,是朋友,还是情敌?俊朗如风的贵公子,张扬复杂的杀手,意气飞扬的谋士,刁蛮善良的公主,天真美丽的贵妃,妖魅的王爷,精彩人物轮番上场,为你带来无限精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阴婚老婆会织布

    阴婚老婆会织布

    农村重金属!屌丝农民娶个女鬼做媳妇!农村重金属!这个媳妇居然还会来织布!农村重金属!农民老爹赶尸半夜过马路!农村重金属!男耕女织我们一家来致富!农村重金属!更多的灵异种田稀奇事尽在本书!
  • 穿越之皇妃太抢手

    穿越之皇妃太抢手

    中医世家长女素柒未能逃过缠绕叶家百年的诅咒在18岁生日这天坠落悬崖,一睁眼已成将军府大小姐,既来之则安之,可是这位年少有为的丞相大人,是前身追求你不成被你推到湖里才扔我穿过来的,你又回头来追是个什么鬼,我觉得咱们俩还是合伙做做生意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动物的神奇本领

    动物的神奇本领

    它们或漫游海底、或奔跑如飞、或翱翔天际,均以其各具特色的完美进化,共同演绎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与盎然生机。本书将为您展示动物界的奇异现象,并将您带进动物们的奇妙世界,聆听它们的独特语言,追踪它们的神奇之路,感动于它们千古传承的顽强与美丽!
  • 重生之心明

    重生之心明

    问我何求,我意只求心明!重生之后的主人公重新站在了那个一无所有的基础之上,改变的不止是那些无聊的命运,还有自己的那种性格!
  • 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三国之无耻之徒

    三国之无耻之徒

    寂寞如雪,悲催屌男,阳寿未尽被抓到阴间,敲诈阎王,哄弄判官,再此复生却已经是三国世界。哎,这不是貂蝉吗!我帮你杀了吕布,跟哥走吧!一个坏蛋在三国欺男霸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