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600000059

第59章 学术部(207种)(5)

蒋维乔(1873-1958)著。该书据日人美岛近一郎著述“辑述”而成。书中提倡节食,以求健康不老。鲁迅在《故事新编·奔月》中说后羿“因为事情忙,是早就废止了朝食的”,可以看做一个小幽默。

■《妇女必携》

北京霁云楼编。高鲁(1877-1947)寄阅,见《日记·1924/12/14》。高鲁,民国三年(1914年)任北京中央观象台第一任台长,同时,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等校任教。高鲁爱好篆刻、藏书,因其父把书室称为“霁云楼”,他便自刻“霁云楼小主人”的石章,作为藏书图章;又刻“清白”二字石块置诸案头,作为座右铭。与鲁迅有往来。

■《国立剧场一百年》

未详。见《日记·1934/1/29》。

■《国人对于西洋医学方药之反应》江绍原辑著。该文连续刊载于《贡献》旬刊和《科学月刊》。《书信·291022致江绍原》中说到此著:“我以为对于启发方面及观察中国社会状态及心理方面,是都有益处的。现在的缺点,是略觉散漫一点,将来成书时,卷首有一篇提纲和判断,那就好了。”

■《衡论》

署名TY,发表于1925年1月18日《晨报副刊》第十二号。文中表示反对写批评文章,认为批评文章不能赚钱,不能引诱女人,也不能邀名,云云。鲁迅在《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顺手给了这类浅薄无聊文章一击,说即使孔子“对鬼神宣战”,也要遭遇“TY先生似的好人”来奚落的,他会说:“为名乎?骂人不能得名。为利乎?骂人不能得利。想引诱女人乎?又不能将蚩尤的脸子印在文章上。何乐而为之也欤?”

■《绘图中国黑幕大观》

民国初年《时事新报》辟“上海黑幕”专栏,于是社会开始风行揭人隐私之“小说”。该书为此类小说之代表作。《中国小说史略》说:“以抉摘社会弊恶自命,撰作此类小说者尚多,顾什九学步前数书,而甚不逮,徒作谯呵之文,转无感人之力,旋生旋灭,亦多不完。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嫚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

■《教育部令汇编》

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政书。1918年铅印本。见《日记·戊午/10/30》等。

■《教育偏重科学毋宁偏重道德》

题“仿古先生”作。文中认为“西人以数百年科学之心力,仅酿成此次之大战争(作者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云乎哉?多见其为残贼人道矣!”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对此类说法给予了奚落。

■《进化和退化》

周建人编译,鲁迅校订并作小引推介。见《日记·1930/12/5》。

■《看图识字》

当时流行的儿童识字读物。《且介亭杂文》中的《连环图画琐谈》、《看图识字》等提及此书。《看图识字》中说:“我到市上去,给孩子买来的是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印行的‘国难后第六版’的《看图识字》。//先是那色彩就多么恶浊,但这且不管他。图画又多么死板,这且也不管他。出版处虽然是上海,然而奇怪,图上有蜡烛,有洋灯,却没有电灯;有朝靴,有三镶云头鞋,却没有皮鞋。跪着放枪的,一脚拖地;站着射箭的,两臂不平,他们将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更坏的是连钓竿,风车,布机之类,也和实物有些不同。//……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即如《看图识字》这两本小书,就天文,地理,人事,物情,无所不有。其实是,倘不是对于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都有些切实的知识的画家,决难胜任的。”参《智灯难字》条说。

■《科学方法论》

王星拱(1887-1949)编著。哲学。1920年北京大学新潮社出版,为《新潮社丛书》之一。见《日记·1920/5/17》。

王星拱,教育家、化学家、哲学家。

■《孔门理财学》

陈焕章(1881-1933)著。该书为作者留学美国时之博士论文。鲁迅在《书信·270925致台静农》中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陈焕章,字重远,广东高要人。早年曾受学于康有为。190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留学,1911年毕业。其博士论文即此书。当年即收入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书。此书在美国曾经有过较大反响。

■《民间故事研究》

赵景深(1902-1985)著。文艺理论。《日记·1928/12/25》误作《中国故事研究》。

赵景深,字旭初,四川宜宾人。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明清曲谈》等。

■《模范文选》

当时北京大学预科使用的国文课本。《书信·190116致许寿裳》等提及此书。

■《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著。本书为其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编讲义。1918年10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信·180104致许寿裳》等文提及此书。

■《欧洲文艺复兴史》

蒋百里(1882-1938)著。《书信·210731致周作人》等提及此书。蒋百里,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偏旁表》

作者未详。1册,石印大本。《日记·乙卯/10/12》提及此书。

■《平民千字课本》

1922年陶行知等人创办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纂的识字课本。后来又有各种类似课本,多为大众启蒙读物。《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提及此书。

陶行知(1891-1946),著名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

■《全国中学所在地名表》

1924年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编印。即《全国中等学校校名地址一览表》,见《日记·1924/5/5》。

■《上海指南》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地理书。1册。周建人寄赠,见《日记·丙辰/11/3》。

■《绍兴县小学成绩展览会报告》

4册,周作人寄阅。见《日记·甲寅/10/15》。

■《神话研究》

黄石著。1927年上海出版。见《日记·1928/2/25》。黄石,神话学研究专家。他将神话分为5类: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社会的;历史的。这种分类为理解神话之起源和流变提供了方法论背景。

■《世界文学大纲》

郑振铎编著。又称《文学大纲》。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27/10/11》。

■《司法例规续编》

1915年司法部参事厅编印。法律。见《日记·丙辰/7/19》。

■《统计一夕谈》

顾养吾赠,封面为钱稻孙绘。统计学专著。1册。见《日记·癸丑/12/8》。顾养吾,曾在清华学堂任教。1911年初夏,清华学堂任教的10位中国教员成立“立达学社”,以研究学术、兴办学校为职志,顾养吾为其中之一。

■《土俗品图录》

未详,或为土特产品画册。《日记·丁巳/4/24》提及此书。

■《万有文库》

商务印书馆1929年至1934年间出版的大型丛书,收入中外著作2000余种,共4000册。《二心集·几条“顺”的翻译》引用该丛书的《生物学浅说》一种,来说翻译的“信”(准确、真实)要重于“顺”(流畅、通达)。鲁迅说:“……但即此几个例子,我们就已经可以决定,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该丛书堪称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大型现代丛书之一,它由王云五先生策划主编。采用最经济与适用之排印方法。其编辑目的是:“使得任何一个个人或者家庭乃至新建的图书馆,都可以通过最经济、最系统的方式,方便地建立其基本收藏。”这一文化雄心,曾被美国《纽约时报》所报道“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该书之出版,为中国文化史之大事。

■《文学概论》

潘梓年(1893-1972)著。1925年北京北新书局出版。见《日记·1925/12/7》。潘梓年,江苏宜兴人。曾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被捕入狱,在狱中去世。

■《文章作法》

夏尊(1886-1946)、刘熏宇(1894-1967)合编。《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提及此书。

夏尊,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曾赴日本留学。后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与鲁迅有较多来往,自称是受鲁迅启蒙的一个人。

刘熏宇,知名教育家。

■《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

题虚生(1888-1976)著。曾发表于1925年《猛进》周刊第十九期。鲁迅杂文《论睁了眼看》就是读过该文后的感言。鲁迅认为:“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虚生,即徐炳昶。参《徐旭生西游日记》条说。

■《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

胡适著。哲学史论。《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刊抽印本。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24/6/2》。

■《吴虞文录》

吴又陵(1874-1939)著。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1/11/2》。吴又陵,字又陵,名虞,号黎明老人。四川华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四川《醒群报》主笔,鼓吹新学。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

■《西洋教育思想史》

蒋径三(1899-1936)编著。《日记·1935/1/7》提及此书。蒋径三,浙江临海人,曾与同学许杰、何竞业等发起组织“龙山学会”,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1924年,蒋径三又与许杰、张任天等组织知社,出版《知》半月刊。曾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历史语言研究所助教、教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并曾在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高校任教,讲授西洋教育史。鲁迅好友。

■《蝎尾毒腺之组织学的研究报告》

汤尔和著。动物生理研究。《日记·戊午/7/30》记载:“三十日昙,上午大雨。汤尔和赠《蝎尾毒腺之组织学的研究报告》一册,稻孙持来。”汤尔和(1878-1940),原名鼐,字调鼐,又字尔和,晚年号六松老人,杭州人。曾留学日本、德国,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任谘议局议员。同年创办浙江病院,自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并兼任浙江高等学堂校医。

民国后筹办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校长。曾任教育部总长、内务部总长、财政部总长兼盐务署督办。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译著有《组织学》、《生物学精义》、《精神病学》、《东省刮目论》、《满铁外交论》等。

稻孙,即钱稻孙,钱恂之子。

■《楔形文字与中国文字之发生及进化》

黄尊生(1894-1990)著述。文字学专著。该书为法文,巴黎出版。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27/1/26》。

黄尊生,原名涓生,又名鹃声,外文名字WongKemm,世界语学者。广东番禺江村(今属广州)人,随父母旅居马来西亚,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49年后赴海外教书。1955年参加第四十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嗣后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毕生致力于世界语运动。

■《新进作家丛书》

张资平(1893-1959)创办的乐群书店出版。东京堂寄来。见《日记·戊午/5/31》。

张资平,20世纪3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作家。他的作品有众多的读者,是“创造社”中最多产的作家。1928年,张资平在上海创办乐群书店。另出版有《农民问题丛书》、《社会学丛刊》等译著和张资平的小说。同时出版《乐群》半月刊。民国二十年(1931年)停业。

■《血与天癸:关于它们的迷信言行》

江绍原著。曾连载于《贡献》杂志。《书信·271120致江绍原》提及此书。自古至今,历代医家对于天癸均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医者把天癸指为女精,认为天癸是女性所独有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天癸在男、女体内均具有。近年来,人们认为天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性激素,它既不是单独的器官,也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男女体内均有的物质。

■《扬州闲话》

易君左(1898-1972)著。书中因有批评扬州之处,引起部分扬州人不满。随后,他们以诽谤罪控告作者,该书因此被毁版停售。作者时任江苏省教育厅编审科主任。

《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中说:“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故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阿Q也很有这脾气。那时我想,假如写一篇暴露小说,指定事情是出在某处的罢,那么,某处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处人却无异隔岸观火,彼此都不反省,一班人咬牙切齿,一班人却飘飘然,不但作品的意义和作用完全失掉了,还要由此生出无聊的枝节来,大家争一通闲气——《闲话扬州》是最近的例子。”

易君左,湖南汉寿人。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国民党革命军北伐,任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后主编多种报纸,抗战期间,任《和平日报》、《时事与政治》月刊社长。1949年去台湾,后转香港,任《星岛日报》副刊主编、国际笔会香港分会理事等职。1967年定居台湾。有《西洋民族制度研究》、《社会学史要》、《中国政治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学史》、《华侨诗话》、《君左诗选》等。

■《养鸡全书》

未详。1册。7角。鲁迅代人购得,见《日记·癸丑/4/8》。

■《养鸡学》

未详。1册。9角。鲁迅代人购得,《日记·癸丑/4/8》。

■《药用植物及其他》

植物学论文集。内收鲁迅所译《药用植物》(作者未详)及许炳熙(1900-1986)著《中国产的天然染料》等文。见《日记·1935/12/27》等。许炳熙,又名许希林,化学家。

■《医学周刊集》

北京丙寅医学社编。北京《世界日报》副刊《医学周刊》前50期的合集。见《日记·1928/7/27》。

■《语言学论丛》

林语堂(1895-1976)著。作者赠鲁迅。鲁迅作《言语学论丛》,见《日记·1933/12/28》。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现代著名作家。

■《浙江图书馆报告》

《日记·1921/12/16》提及此书。

■《中国文学珍本丛书》

张静庐总编。又作《国学珍本丛书》。第1辑出版41种。见《日记·1936/4/4》。施蛰存应上海杂志公司张静庐之聘,与阿英合作主编,编委尚有周作人、胡适之、叶圣陶、郑振铎、林语堂、俞平伯、郁达夫、朱自清等人。

■《中国文法通论》

刘半农(1891-1934)著。《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中提及此书。

刘半农,名复,原名寿彭,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中国学报汇编》

鲁迅借阅后还于他人,见《日记·戊午/6/16》。

■《中国研究》

江亢虎(1883-1954)著。英文版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见《日记·1936/4/3》。

鲁迅对此书评价不高,《书信·360330致巴惠尔·艾丁格尔》中说:“我觉得Kiang(作者按:即江亢虎)的书,实在不应该卖钱。他现在在上海讲学;他的著作,只可以给不明白中国实情的美国人看,或者使德国的批评家欢喜,我们是不注意它的。”参《中国早期绘画史》条说。

■《中华简字选》

陈光尧著。作者请托鲁迅为求出版,鲁迅回信婉拒。见《书信·360320致陈光尧》。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热门推荐
  • 残垣彼岸

    残垣彼岸

    “哥哥,我求求你,你必须亲手杀了我。”栩棱含着热泪一步步向紫翮逼近,伸出手将紫翮送的紫荆剑递给他。紫翮不忍心的向后退,一句句的恳求她不要靠近,“不要,不要过来,我求求你,别再过来了。”“只有我死了,才能真正和你在一起,亲手杀了我,好吗?”栩鸶跪在地上递出紫荆,眼里是祈求的目光。“请用栩棱曾用过的剑了结我,拜托了!”“为什么你和栩棱你们都要逼我?为什么!”紫翮拿起剑将它扔到一边,瘫倒在地上,痛苦之情无以言表,他只觉得,心,似乎要裂开了。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晁氏客语

    晁氏客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宇宙谜团

    宇宙谜团

    宇宙是个大迷宫,人类是个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现象和生存环境简直捉摸不透。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对于那些无限的奥秘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
  • 落实重于一切

    落实重于一切

    落实,就是把政策、计划、措施等等,落在实处,达到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目的。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任何组织成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一个决策、一项工作能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落实。本书不仅强调了落实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落实不力的原因,而且对如何抓落实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书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落实的好材料,更是广大基层员工领会落实精神和意义的好教材。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需要落实。本书无疑是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落实课,值得广大领导千部和基层员工学习和阅读。
  • 桃花锁

    桃花锁

    穿越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她只不过从朱妍变成冷含烟。弃妇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她只不过没有男人疼,米虫的日子其实很好。她的男人,不对,应该是一群女人的男人十分变态,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不对她变态就好。王爷,她们想要便拿去呗!只要别惹到她,否则!
  • 女王归来:魔的继承者

    女王归来:魔的继承者

    她本是神皇墨潇儿与魔尊魔逸煊的后代,在人间轮回一千世。这本是她的最后一世,却落的个丧尸啃食的下场。姻缘巧合之下,她强势重生。但重生之后还是丧尸之体。在这个丧尸遍布的地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反正自己也是丧尸了,何不畏,自己与丧尸同伙一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等她重返神魔两界,摆平叛乱,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个混乱世界里,看她小小丧尸如何逆转。登上女王之位。还是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
  • 神仙野闻录

    神仙野闻录

    别收藏,别阅读,此书有毒不当读。别点开,人走开,此书没料不当看。
  • 青春无悔:人生只若如初见

    青春无悔:人生只若如初见

    有一种美好,叫做回忆有一种留恋,叫做曾经有一种期盼,叫做未来爱情需要的只是一个巧合!仅此——雨涵语录
  • 神祗启示录

    神祗启示录

    三万年前,创世九神用生命证明神也可以热爱人类,三万年后一群并行神之路的英雄以阿弗利斯众神之名,照亮了文明前进的道路。一切的故事从启示录展开,从启示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