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1600000027

第27章 练出好性格(4)

在实施“五常法”的过程中,家长必须首先了解五常法,并以身作则。必须在教导上有共识。如果小孩子做错事,父母必须要有共同处事的原则。其实小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运用“五常法”,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会获得成人赞赏时,他们自然地会继续做,而且可以不断增强信心。当然,若小孩子做错就需要罚。我们必须按小孩子的能力去制定标准,而非按成人的要求,过高过低都不宜。

四、培养孩子自律的技巧

孩子喜欢吃巧克力,有的父母会把它藏起来,尽量不要孩子发现。可是一旦被孩子拿到,可能就会吃个没完了。我们不如换一个方法:把10块巧克力一次给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多吃的坏处,和孩子商量好一天只能吃两块。孩子答应了,就要求他按规定去做。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遵守,家长不要斥责。要继续鼓励,做对了就表扬。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所进步。

延迟满足,即不要总是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避免孩子的欲望膨胀。比如孩子在商店看见了一个玩具娃娃,很喜欢。提出要爸爸妈妈买给他。父母不一定当时就答应。不妨也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果孩子每天都能按时起床,过生日的时候就把这个娃娃送给孩子。

类似的做法不仅使孩子懂得了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还让孩子学会了节制。

每到过年或是生日,孩予又要大一岁了。问问孩子,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进步?有哪里做得不好?新的一年有什么新的打算?从而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包括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学会自律,就会变得更优秀起来!这正如巴尔塔萨·格拉西安所说:“首先控制我们自己,然后才能控制别人。”

怀疑精神需赞赏

连续几天,果果的鞋袜都湿漉漉的,妈妈以为他玩水不小心沾湿了,也就没在意。有一天,果果去学校了,妈妈在他的房间里看到一个玻璃瓶子,里面装满了水。妈妈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刚凑近,妈妈就觉得头皮发麻:天啊,里面是几只蝌蚪!

等果果从学校回来,妈妈故作严厉地问他,瓶子里的那些蝌蚪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他在学校学到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的大意是这样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找妈妈,找到小鱼、大白鹅,它们都说自己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正难过的时候,却惊喜地找到了青蛙妈妈。

果果对青蛙是蝌蚪的妈妈的事情感到怀疑,才决定自己抓几只蝌蚪,看看他们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听完果果的解释,妈妈欣喜地告诉他:“你真棒,比妈妈强,妈妈还没有观察过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吧,你把蝌蚪生长的过程每天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你知道了奥秘,而且别人也能通过你的记录了解很多知识,你愿意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吗?”“当然愿意!”果果开心地答应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怀疑、执著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的表现。其实,当孩子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怀疑的时候,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时候。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可贵的,父母一定要珍惜他们的这种探索精神,而不能强迫他们去认同自己的观点,更不能强迫孩子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固有的事物。

怀疑是一个新发现的开始,处在教育黄金期的孩子,心理上的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但是他们在对外界进行怀疑和求证的过程中,将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哪怕是定论、权威,在孩子的眼中也是可以提出质疑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孩子进行求知和探索的过程,孩子将会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向真理逼近。

有一次,璐璐正在房间写作业,突然跑过来对爸爸说:“爸爸,我发现书上有一处错误。”爸爸当时心想:璐璐肯定又在大惊小怪,自己给她买的这本课外读物是正版的图书,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爸爸半信半疑地接了过来,问她错误在哪?璐璐看爸爸询问她,于是兴奋地说:“爸爸,你看这篇讲小青蛙的故事中,指小青蛙的时候用的是‘他’而不是‘它’。小青蛙是动物,怎么能用‘他’呢?应该用‘它’呀,对吗?”

爸爸听完之后呵呵地笑了。虽然女儿说得有道理,不过这本书中所讲的是一个童话,小青蛙是拟人化地来进行描写的,在这里用“他”也很合适。不过,璐璐如此用心,敢于提出自己的怀疑,爸爸觉得很开心,便对她提出了夸奖,“你肯动脑筋,爸爸要表扬你。不过,这是一篇童话,小青蛙去找妈妈,说了很多话,和人一样了,不再是现实中的青蛙了。说现实中的动物,就要用宝盖头的‘它’来指代,这点很正确。但是在这里,用‘他’是最恰当的。”璐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明白爸爸所讲的意思,小青蛙在现实的生活中是不会说话的。

爸爸继续讲了下去:“这只小青蛙在童话中其实变成了一位像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的小朋友,就和你一样,他想找到自己的妈妈。童话中常借用动物的角色来讲一些人的故事,所以很多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用单人旁的‘他’或女字旁的‘她’来代称。你用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啦。”说完这句话,璐璐开心地表示自己理解了,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读书。

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质疑精神,爸爸在璐璐看完这本书之后,又重新对她表示了肯定,同时告诉她不论是谁说的话,都可以表示怀疑,因为它们都不一定全对。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相信事实,但是又不迷信事实,更不能迷信权威。

孩子表现出自己的怀疑精神之后,家长一定要善加引导,让它们保留下来成为一种习惯。怀疑精神对孩子的素质而言非常重要,怀疑精神是与批判性的思考力、创新的能力、开拓新生活的能力、选择与合作的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简单地说,人的怀疑精神其实就是指“批判性的思考力”。

国外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讲过:“用心呵护和极力弘扬批判性的思考力是教育情境中的灵魂。”可见,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大事。

其实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是我国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古人看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怀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有探索,有疑问才可能创新。

培养孩子养成怀疑的习惯,其实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过分地迷信权威。怀疑精神其实是一种科学思维。当孩子表现出怀疑的时候,就会向家长提问,不仅是一个问题,有的时候还会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追问。当孩子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进行鼓励,这说明孩子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或者肤浅的解释。对于孩子的怀疑,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也要认真对待,绝对不可以敷衍了事。要知道,没有怀疑,孩子就不会有探索,没有探索,孩子就不会有突破,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更不可能有所发展。

在平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说,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就算是孩子说错了,家长也不要责怪,这样才会有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还会让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让孩子的性格向良性发展。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让它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在表达怀疑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要“善问、会问”,问得准,问得巧。首先要自己去求证,察看这种怀疑究竟是否正确,当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大人再协助解决,这样就会逐渐培养出孩子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孩子突破思维的常规定式,培养求异的思维能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示怀疑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多加思考,从而培养出孩子学习上怀疑的精神。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缺陷之一就是“应试教育”。它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方向还有较大差距。现在不少孩子的思维受惯性影响,顺着前人的模式来想事情,一味接受现成的东西,很少从不同的方向去考虑,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品质和怀疑精神。赏识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怀疑,要用心培养孩子善于怀疑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学习中会更积极、更主动,因为整个世界正等着他去探究、去揭秘!

同类推荐
  •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时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作新的尺度。中年时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时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育儿心经,共分四部分:我心中的太阳、初升的太阳、阳光岁月、最初的炼狱。
  •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宝宝刚出生不久,就经常无缘无故哭闹不停?无论拿什么美味进行诱惑,宝宝就是没有食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成了“小结巴”?孩子上学还没多久,就开始多动、厌学、不听课?孩子根本不用功,但不知不觉竟成了“小四眼”?孩子头痛或气喘,怎么“对症”治疗都毫无成效?各种问题,看了此书,不再是问题。
  •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作者收集了孕妇怀孕期间胎教常见的1个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指导孕妇做好胎教,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通过列举了家庭教育的50个细节,为家长们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极具操作性的参考范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使家长避开一些长期以来理所当然的误区。通过这些细节,家长们能学到一些充满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跟孩子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妖横

    妖横

    上古年间,妖物大肆屠戮人类,人类几近灭族,幸存人类以族运起誓,人族若兴,妖族定亡!距今三千年前,天道预示,妖族当兴!
  • 血洗召唤师峡谷

    血洗召唤师峡谷

    一个微操吊炸天的大学生,一系列酣畅淋漓的比赛。这个叫侯天的神级召唤师的出现,掀起了电竞界从未有过的腥风血雨。
  • 死神吻过的曼陀罗

    死神吻过的曼陀罗

    这个盛夏,舒小绿最后的愿望是,能在死前谈一场轰轰烈烈的、一个人的恋爱。所以,她选择了网络界的人气王花瑞希,因为,那种高高在上的人根本不会对她这种村姑感兴趣。她自以为算计到了一切,却不知道的是,花瑞希竟然是一朵被死神吻过的曼陀罗,一旦靠近,曼陀罗的毒液就瞬间的绽放,让人被侵蚀的无法自拔。爱上他之后,她才发现,真正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因为爱上了他,而害怕死亡……
  •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

    你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你的生活无人喝彩,你的恋爱屡战屡败,你的相貌乏善可陈,你的身高你的功课你的一切”整个世界似乎都充满恶意,倾其所有打击你走过最惨烈的青春,经历最现实的人情冷暖,你终于发现,这就是人生,你没有退路你反而平静释然 直到,你放下所有的自恋,所有的自怜。你终于懂了,重新出发,沉着勇敢。总有一天,这样的你成为了最好的女孩,闪闪发光。
  • 最强武王

    最强武王

    武者,以武立道。王者,武道称王。蜕凡尘,踏帝命,成就无上武道===============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冰起狂澜:邪王的寒冰妻

    冰起狂澜:邪王的寒冰妻

    她,被人称作怪物:“哪有正常人流着冰冷的血呢?”“她的家族被她给陨灭。”“她是多么的美丽啊,尤其是那双异色瞳,蓝色是多么的美妙。”如果你是那展览的动物被人研究所谓科学的动物还觉得刺激愉悦吗?“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都被称作怪物怎么办?”“直接把眼睛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妖孽邪尊

    妖孽邪尊

    携魂毒之珠,持诛神之剑。承万神之灵,执弑天之刀。掌殒月之宫,筑紫晶之躯。修妖孽神力,踏万古巅峰。天道不仁,万神陨灭。弑神杀道,拯救苍生。一代邪尊,邪临天下!
  • 魔术时刻

    魔术时刻

    本书是作家苏伟贞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的八篇短篇,以电影技术“魔术时刻”捕捉“暧昧不明、幽微难测的灰黑地带”,堪称一部奇妙的短篇集。本书作者用其独有的锐辣笔触,状写了“鬼魂般”在城市咖啡馆等诸多被掏空背景、故事和空间的“看不见的城市里游荡”的种种爱情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