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5400000026

第26章 天堂一样的家(3)

林娴儿问他损失大不大,马成就说了。马成也是说说,没想到要林娴儿帮忙。林娴儿听说马成给姓甄的赔房子,差钱,主动提出来,说她那里还能凑十几万块钱,让马成拿上先用。说着就要回去取钱。马成挡住了,马成说等实在想不上办法再说。林娴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马成很激动,但他不想欠林娴儿的。他是个男人,他有自尊,尤其是在女人面前。林娴儿安慰了他一阵,就走了。临走时又反复地说,她的钱闲着,没用,马成要用,打个电话,她就送过来。这年头,十几万块钱,并不算个啥,一般人拿出这个数来,都没多难,但林娴儿说出这话来,还是让马成很吃惊。林娴儿说她在一家化妆品店做事,马成想,她是在给别人打工,她哪来那么一笔钱?马成感到,这个林娴儿,身上的疑团越来越多了,还是不用她的钱为好。马成就四处想办法凑钱,一直没给林娴儿打电话。倒是林娴儿打电话过来催问,林娴儿还是用以前和马成联系的那个号码。马成就说先不急,催急了再说。林娴儿又把钱送过来,马成还是说等催急了再说。

事情到最后却突然变简单了,姓甄的那家打来电话,找过马成去,说不用换房了,把那套房子过了水、过了火的地方都处理好就行了。马成想不到是哪个朋友给帮的忙,也想不通,那家人的态度为啥会突然的变化了。据说是有啥人给那家人说,火烧财门开,也恰好那个女房主买的股票那几天疯涨了些,女房主就改变了主意。男房主随女房主的意,也答应了。马成就组织人,尽快地把那家的房子该换的换,该刷的又重刷了。他怕股票要是再跌了,那家人再变卦。交工的时候,马成还给那家人少算了工钱,反复地说了些对不起,反复地给鞠了躬道了歉。姓甄的两口子也喜笑颜开的。

马成没有借林娴儿的钱,但却对林娴儿有了一层感激。有了感激,马成倒觉得生分了些。马成没有再急切地给林娴儿打电话,只打电话告诉她,事情了结了。林娴儿那头似乎也冷了。只说了一句,噢,知道了。也许是没用她的钱,她有些不高兴,马成想。但马成又认为,没用她的钱也是对的。

经过了这么些事,又花了不少钱,马成没有多少气馁,他反倒觉得长了不少见识,也成熟了许多。他也有些后怕,他本来以为,自己在这个城市里,有了房子,有了户口,应该是立住根了。没想到,小小的一团火苗,差点就把那主根烧断了。要是那些事情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他这些年苦心经营的一切怕都不存在了,自己只能卷铺盖卷回家了。在这个城市面前,自己还是太渺小,太不堪一击,它稍稍扯一下脸子,自己就被甩出去,甚至会摔得粉身碎骨。要想真正立住脚,成为城市的主人,自己必须足够强大才行。感觉以前的一些想法,真有些可笑。有了一套房子,就认为是天堂了。现在看来,稍有闪失,天堂马上就会变成地狱。

马成对自己的公司也好好地整顿了一下,但对那个点火的油漆工,他没有处分。烧伤的地方,他派人领到医院看了。工钱也一分没少给。那个油漆工又惭愧,又感激。他也是从农村来的,不会多说话,就给马成说,马老板,我跟着你干一辈子。其他员工也好像听话了许多,都抢着干活。马成的损失到阳历年底,基本上都补回来了。

这一个阶段,马成也没有在自己的家里住,又搬回公司住了。他有了一种重新开始打拼的感觉。

也许是心态好了,也许是年节到了,马成感觉这座城市又有了些可爱之处。这些年,年节的氛围在城里是淡了些,但年节毕竟是年节,还有什么圣诞节之类的凑在一起,城里到处都摆了些盆花,商店里也都张灯结彩的,赶着促销,饭馆也都时时爆满。年节的城市也显出一种和蔼的面孔来。阳历年一过,阴历年又赶上了。城里人重洋节,但农村人还是重阴历节,员工们就开始有议论回家的事了。每年这时候,马成的员工大部分都要回家去的。马成知道是挡不住的,也不能挡,在外面苦上一年,谁都想把挣的钱给家里人带回去,和家里人团圆几天。怕坐不上车,有提前二十天回的,马成给打发了工钱,请了假。也有提前七八天回的,马成也给打发了工钱,请了假。马成知道,这些回去的人,有些明年还来,有些就不来了,留在家里了,或是又到其他地方去了,但马成一律给说,明年还来啊!

最后一拨要走的员工打发了,离春节只剩三四天了,马成突然决定也回一趟老家。马成是个犟人,定了的事情就做。他真的买了些东西,收拾好了,把公司的事安顿给几个不回去的人,就动身了。这些年,他一直都想回去一趟,一直都没法回去,今年,他真的想回去一趟了。买好了火车票,快要上车时,他稍稍犹豫了一下,但终于上了火车。

满车站满火车都是回家的人,有从这个城市回另一个城市的,但更多的是农民工。都大包小包的,都有回家的兴奋和急切,挤着上车,挤着坐座位,车走道里都挤满了。这些似乎又助长了马成回家的信心。火车终于开动了,连火车的声音也是,回——家,回——家,回家,回家,回家。从慢到快,越来越急切。

车票买到老家所在的县城,从这座城市,到老家的县城,应该有一天一夜的行程。马成记得当时来的时候是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现在火车提速了,也许用不上那么长的时间了,一天就能到。一天的车程,七八年没有回去,马成有些愧意。应该每年回去一两趟,看看老人,才对的,马成想。马成就想起许多老家的事情来,那个叫马家崾岘的小山村,越来越清楚了。甚至哪儿有条小路,哪儿有棵树,哪儿长着一块苜蓿,他都想起来了。苜蓿开紫色的碎花,有一种浓烈的草香味。还有油菜,有雨水的年景,油菜花开得满山都是,一片的炫黄。旱年就不行了,大多数年景都旱,粮食有时候颗粒无收,日子也就苦熬。土里创不出食来,就只能四处打工挣钱。马成本想考大学,离开那个村庄的,但大学没有考上,他就出来打工了。在打工的过程中,他跑了许多地方,也干了许多工种,挖过煤,扛过麻袋,当过泥瓦匠,最后才干了装修这一行。最初,他也是想着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但看得多了,他才知道城里人过的才叫生活,就有了留在城里的想法。马成很勤快,不惜力,真还在城里扎住了。他就不想再回到农村去,过那种靠天吃饭的日子了。对此,马成不后悔。到城里这些年,忙也是真忙,但一直没有抽空回来,马成还真有些悔意。

可随着火车一站一站地走,走过了七八个小时后,马成的心却转向平静,进而又有了种胆怯。他不知道回去该怎么见家里的那些人,见了家里人该说些啥,尤其是儿子,兄弟,还有那个女人。他的心绪有些烦乱,甚至有些后悔这一趟行程了。他心里鼓涨起的那股潮水有了退意。火车到了老家所在的县城时,那股潮水最后的一点劲儿都泄光了。

火车到县城的时候,是下午,到家只剩了五十多里路了。通车的话,也就是四十分钟车程。坐手扶拖拉机或三轮蹦蹦车,得用一个多小时。如果步行的话,两三个小时也能走到。这一段路,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马成用各种方式都走过。马成这回回来的时候,本打算到县城打个出租车回去呢。马成在县城也看到了许多出租车的。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去了。他在车站上犹豫了好长时间,有几辆出租车都过来问他到哪里去,马成却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他好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像是第一次出远门,真的有些不知所措。县城真的很陌生了,盖起了许多的楼房,路也变了,几乎认不出来了。虽然,和他所在的那个城市相比,显得土气了许多,但也有了城市的模样。人们的穿戴也和城市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这个世界都在变化。不知道老家那里变化了没有?老家的人呢?马成想不出来。

马成在车站口站了半天,最后作出了决定,找了一家宾馆,住下了。作出这样的决定,马成自己也有些始料不及。明天再说吧,他在心里给自己说。

在宾馆里,他先洗了个澡,是慢慢腾腾地洗。他从来没洗过这么长时间,这连他自己都知道这是在专门磨蹭。洗完澡,又躺了一会儿,天还没有完全黑。他感觉有些饿,就到宾馆附近的一家饭馆去吃饭。饭馆不大,却很红火的,都是乡音,有些亲切,也有些陌生。他要了碗炒揪面,坐着吃。隔着一个桌子,那里坐着一个人,不时地打量他,他也注意地看了几眼,似乎是一个同学,可想不起来了。他在县城读了三年高中,有许多同学的,这些年都没再联系过,不知道他们都咋样了。那个人也许真是同学,但马成没有贸然搭话。那个人也没有开口,吃完饭,结了账,回望了马成一眼,走了。马成感到,一切都陌生了。吃完饭,马成急急地回了宾馆,他怕再遇上类似的似曾相识的人来。

马成打开电视,看了一阵当地的新闻。新闻中都是些领导下乡之类的事。有个副县长,名字很熟,面孔也很熟,似乎也是一个同学,马成还是想不起来了。新闻中有乡村的镜头,虽然不是自己的老家,大概因为是冬天,显得很灰,很土。马成想,老家也应该是这样。人应该是变化了。父母一定是老了。弟弟也三十岁了。还有儿子,儿子都七八岁了,马成想不起他长啥模样。还有那个女人,现在应该叫弟媳妇的,她的面目也很模糊。

马成就想起他和那个女人结婚离婚的事来。马成到城里打工的第二年,父母给他张罗了一房媳妇,马成不在家的时候,父母和那家人都说好了,亲事都订了。那家人离马成他们村不远,那家人见过马成的,那家的姑娘也见过马成,亲事就依允了。马成冬天回去,违不过一家人的意,就办了婚礼。婚后几天,马成就到城里打工去了,大半年后才回去,住了不到一个月,又出门了。又过了大半年回去的时候,女人的肚子大了,马成却提出要离婚。不是嫌那个女人,马成那时候已经打定主意在城里闯,不想再在老家了。离婚手续拖了半年,女人生下了孩子。孩子判给了女方,马成答应出抚养费。

女人离婚后却没有离开马成家,半年后,又和马成的弟弟结婚了。对这个结果,马成没想到。弟弟安分些,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回家了,比马成还早一年回的家。他也不多出门,就守在家里干农活。弟弟话不多,但想事却很宽,马成想不通,弟弟为啥会娶了那个女人。这么些年来,马成一直都以为弟弟是为了他,为了家,为了马成的儿子,所以,弟弟只要一打电话,他就马上给寄钱来,他有一种补偿弟弟的心理。这些年,他们不知道过得咋样。马成记得有一次打电话的时候,他听到了孩子的声音,还有女人的声音,她们娘俩在笑,很开心的那种笑。他们应该过得不错的。马成想不起那个女人是不是给自己也笑过,好像是没有。马成又恍然记起,他最后一次回家时,他走进屋里时,弟弟也在,弟弟正和那个女人说笑呢。小叔子和嫂嫂说笑,是没啥事的。但马成这会儿心里有了一个很丑恶的念头。他很快把那个念头掐掉了,但回家的心思又淡了许多。

马成躺在宾馆里,心里很焦躁。他不知该干些啥,他忽然想起了林娴儿,就试着给她拔了电话。电话是开着的,嘟嘟地响了不几声,林娴儿就接了。没等马成说话,林娴儿先说了,我刚换上手机卡,准备给你打电话,你的电话就来了。林娴儿的话说得很急,嗓音也有些沙哑,像是病了,或是哭过的样子。马成忙问,你咋了,还好吗?林娴儿说,不好。林娴儿很要强,从不这样说话的。林娴儿紧接着又问,你在哪里!马成就说,我回老家了,你出啥事了?林娴儿说,你回老家为什么不带上我?是质问的口气。林娴儿似乎也意识到口气不对,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你为啥带我,我算你的啥人?林娴儿的口气有些哀怨,带了哭腔。马成忙说,我走得急。林娴儿说,到家了吗?家里人都好吗?马成说,到县城了,准备明天回去。林娴儿叹了口气说,我都五年没回家了。马成说,我七八年没回家了。林娴儿说,为啥?马成说,不知道,说不清。

林娴儿停了一会儿说,想听我的故事吗?马成就说,你说吧。林娴儿就说,马成听着。

林娴儿果然是农村姑娘,她的本名叫水仙。她是十九岁的时候从家里跑出去的。十九岁的时候,她本来已经订婚了,对象是农村的,但是她自己找的,都快要结婚了,她却突然走了。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为啥。到城里,她当过保姆,当过售货员,也扫过街,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转了好几个城市,受了许多苦,但她没有回去。最后又做了坐台小姐,也出台。当小姐攒了些钱,她就来到马成所在的那个城市,换了名字,自己开了家化妆品商店。五年前,她回过一趟家,是风风光光回去的,给家里人给亲戚买了好些东西。她回去后,却发现村里人看她的目光是异样的,家里人也没有好脸色。她爸把脏话直接骂出来了,说她丢人现眼的,跑回去干啥。原来,村里早就传遍了,说她在城里坐台,做鸡。这话最初是她没嫁成的夫家传出来的,很快就传遍了四里八村,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甚至有个去城里打工的人还说睡过了她。

林娴儿第二天就离开了村子,再没有回去过。

林娴儿讲得很细,但并没有哭,也没有激动,似乎在讲着另一个人的事。马成却听得心里一阵阵地刺痛,好像林娴儿就是他的亲人。

林娴儿讲完了,也平静了。马成停了一会儿问,你为啥要给我说这些?林娴儿说,不知道,不过,你听过了就忘掉吧,这样的事多了。也把我忘掉,你回来的时候,再见不到我了。说完,林娴儿就挂了电话。马成忙往过拔时,已是关机,再拔,是停机。

马成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起身走到窗户前,已经半夜了,窗户边有一股寒气。县城的灯光大都熄灭了,外面一片漆黑,马成努力地想看清些啥。他知道老家就在五十里外,但都隐在夜幕里,显得很遥远,远得像天堂一样。

刊于《回族文学》2007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生活的足迹

    生活的足迹

    《生活的足迹》多以七言和五言律绝形式表现,收录的诗歌有:早年回忆;故乡情深;四季;陇原胜迹;人物吟咏;游学怀古等。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水荡双魔

    水荡双魔

    《水荡双魔》是一文一武两位传奇人物风云际会的故事:文的是施耐庵,武的是张士诚,全书以历史上著名的水泊起义为北京,撷取施、张被“逼上梁山”的亲历,探讨了元末明初农民起义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水浒传》产生的可能性、可信性与必然性。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 微凉夏天他和她的约定

    微凉夏天他和她的约定

    昨天的她听着他说话暂停了滴答这樱花树下直到永远吗哦他看着她作画背后美丽的长发他牵起她童话里那个她
  • 我是女配

    我是女配

    别人穿越,她也穿越。不同的是,她没穿越到古代,而是穿到现代自己曾经所写的小说里,还活生生的成了一个女配。既然,我都知道女配的下场有多惨了,那么我会远离设定中的男主角,外面海阔天空,难不成我还找不到属于我袁小晴自己的男主角么?只是大哥,我是女配,您是男主角,没事挨我这么近干嘛?没事对我献殷勤干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宫妃记

    宫妃记

    这是一个主子干了坏事,被主子拿来顶锅的小宫女,勾搭了皇帝,最后将主子反炮灰了的故事。
  •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蛊毒邪女:夫君别想跑

    武尊时代,五毒盛家本脉家主惨遭自己兄长陷害,一夜覆灭。盛家嫡小姐,嫡小七虽无法修炼的废物,但人人皆知,盛家谁不把嫡小七当手中宝,心头肉,富享繁华不幸在盛家变乱之中苟活,成了低贱的赎罪奴,承受着毒打和骂名,承受着一切非人类的待遇。含冤而死七星九转之日,蛊毒杀手看着图就穿越了?用不用这么坑?再睁眼,已不是原来懦弱无能嫡小七。盛家你们给老娘我洗干净脖子等着!锋芒毕露,五毒执手,敢问天下谁是霸主!废物?那又如何!看我不逆了这天!改了这命!灵力?炼丹?神兽?异火?她样样都有!强者之路,挡我路者?不好意思,杀无赦!
  • 仙音飘渺

    仙音飘渺

    韵音,一个音乐界少女天才,人称“神音少女”,十八岁便被正式编入“世界国际音乐名人榜”。看似光芒无限的她,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人生苦痛与心酸。她前世一生放不下“情”,重生后却依旧舍不下“情”,她异想天开妄想保护身边所有的人。她历尽艰辛、耗尽心力创建了“仙灵地界”,想为自己保护的人建起一座“避风港”,却不想机关算尽,仍是不得不经历人间腥风血雨的洗礼……在此,莫醉会为大家献上一篇“惊心动魄”的神、人、魔三界血雨江湖情仇大戏,带领你们走进作者与她无数好友亲人的故事中,领略江湖儿女们不一样的情感与纠葛。最后……莫醉希望所有的读者投来最诚挚的一票哦~
  • 战王的右相宠妃

    战王的右相宠妃

    他,清源镇第一富商,仅用五年就成为清源镇商会主席,在清源镇极其有名,为人低调,不喜出门,据说他脸上有极其难看的伤疤,所以出门必戴面具,就算是商会的成员也没有几个人见过他的真容;她,是清源镇才来了两个月的大夫,医术了得,两个月已成为清源镇名医;俩人一个是富商,一个是大夫但是却都有着另外的身份,一个曾是战王,一个曾是右相五年前,五年后,两人竟然凑到了同一个小镇两人意外相识,从此展开纠葛且看两人如何展开追逐。
  • 杯酒少年行

    杯酒少年行

    本作品主要想跟现在的年轻人讲讲70生人的校园生活、兄弟情谊、还有不用打胎的恋爱故事等等。主人公与楚儿、姚佳、小夜、萧祁、小克、薛挺等人的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听来或许有些新鲜感,或许还能看出一些不会被年代改变的东西。
  • tfboys之甜蜜的水晶糖

    tfboys之甜蜜的水晶糖

    他们喜欢上了同一个女生,一个是命中注定,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远远陪伴。上天总会眷顾有爱的人,经历了许多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能够相伴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