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3900000022

第22章 关于文化的琐思(2)

因为他们知道,倘无善的特质,所谓新人,也许还不如善的“旧人”值得尊敬。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新人”如是说:“他们那么做是因为他们身上最好的一面要求他们那样;如果他们换个做法,他们身上那最好的一面就会感到屈辱和痛楚,使之烦恼,他们就会觉得对不起自己。”

至于尼采,我至今不知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哲学家。“上帝死了”固然是一句包含哲学意味的话,但仅仅一句话构不成哲学。至于他为德意志帝国所“接生”的“超人”们,在我看来是人类危险的敌人。因为他们的人性是冷酷无情的。一旦另一部分人类被他们视为敌人,他们便会按照尼采的思想指令系统,“将战靴踏入敌人口中”。故希特勒后来在德国军队中散发尼采的“超人”小册子一点儿也不奇怪,而“文革”中红卫兵们动辄将谁“打翻在地,再踏上千万只脚”的口号,也是从尼采那儿来的。我曾写过长篇文章批判《中国尼采综合症》。

“文革”--它是“上帝”加“革命超人”们主宰中国的时代,因而是比仅有“上帝”更可怕的时代。

梁启超倡导“以小说塑新民”之当年,其实并没几人响应。鲁迅在做着与契诃夫一样的事,意义与契诃夫之于老俄国一样深刻且深远。几乎只有沈从文悟到了什么,却没有根据证明他肯定受到了梁氏的感召。他的湘西山民系列小说中之人物,虽然区别于同时代许多作家笔下的中国男女,但由于着力于表现“原始的生命力”,故“蛮民”特征显然,便只丰富了那时的文学人物画廊,并不具有“新人”基因。多少受到东方佛教思想与西方基督思想影响的冰心也分明悟到了什么,低调地秉持“爱的文学”亦即“善的文学”跻身文坛,但与风起云涌孕育着革命的时代格格不入,她以女性心温所代表的一种文学现象,也没获得足够的支持。巴金在《家》中的确塑造了觉民等“新青年”形象,但在初版的《家》中,觉民其实是无政府主义信徒,证明着他内心深处的迷惘。《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其实算得上一个“新人”,因为他有拯救意识--先是参与了拯救国家的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退隐于小镇,转而拯救文嫂母女,却成为小镇人们舌尖上的流短蜚长之笑柄,结果文嫂的女儿病死后,文嫂也自杀了,于是宣告他的拯救使命适得其反。电影《大浪淘沙》中的金恭绶与其革命引路人之间有一番对话耐人寻味,当金恭绶欲将仅有的两块银元送给可怜的老码头搬运工买药时,他的革命引路人对他说:“你帮得了一个,帮不了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受苦人!”

这句话暗含着的深意是--善即革命;上善即献身于革命。否则,不能实现真善之愿望。

回眸每望,新中国成立之后,我确乎能从历史的光线中看到一批与新时代共舞的新人们的身影,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后来许多新人按照一样的思维说一样的话,独立思想等于饮毒自杀,人们逐渐习惯了四目相望锁唇舌,连目光里都不再流露半点儿真思想。于是恰恰是本有资质焕然一新的那些国人,几乎统统变得比“莫谈国事”时的中国的“旧人”更旧。

斗争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一部农村小说中的翻身农民老汉说:我以后活着只有一件主要的事了,就是瞪大两眼,每天盯着马小辫的一举一动。马小辫者,老得仅剩几颗牙的老地主而已。阶级斗争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到了只有三口人的家庭中,年轻的女婿与贪小便宜的丈母娘之间“原来”也存在着寻常日子里的“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也进行到了公社的海椒地里,这次英勇斗争的主角是少年--他发现也同样老得仅剩几颗牙的老地主偷了几个海椒。阶级斗争既然必须以“坚决斗到底”的原则来进行,结果是不敌老地主的少年被掐死了--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话剧在全国上演,每一个观看了的少男少女的头脑中都从此不由自主地绷紧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根弦。

“对敌人要像寒冬一样残酷无情”--这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成为了时代教义。由于缺少宗教情怀的影响,也缺少“好人文化”的熏陶,“人性论”在文化之界内界外被批得体无完肤。那么到了“文革”时期,暴力行径比比皆是简直自然而然,不那样反倒怪了。

20世纪80年代亦即新时期以来,“新人”形象首先出现在某些“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与冯晴岚,能够在极左年代恪守起码的独立思想、人性和人格原则,当然在个人品质方面具有绝不肯让渡的“新人”特质。虽然根本不可能,但请允许我来假设--如果这样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恰恰及时出现于“文革”中,那么在我看来,其所体现的文化自觉将是光芒万丈的,价值远在《父与子》、《怎么办》之上。还有《芙蓉镇》,还有《平凡的世界》,《沉重的翅膀》……虽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实中人重新定位人何以为人存在疑问,但“新好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一事实,却足可令梁任公泉下得慰了。

倘中国有一个由恪守独立思想,在人性方面发乎本能地善良,在人格方面当仁不让地正义的人们形成的群体,我是多么地愿意跻身其中而引以为荣,而与时俱进!

但我长期望寻,望得眼都累了,却并没望到过。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却未必个个善良,有的甚至很不善良,也谈不上有多少正义感。与他们相比,我倒宁肯与那些虽无什么独立思想可言,甚至几无思想习惯,心灵里却似乎先天具有“善根”的人为伍。中国的“新人”也越来越多了,但在他们的新的服裳之下,我看清了比“旧人”更旧更丑陋不可救药的心性。美国电影中反复出现过坏得难以想象的坏人。但美国乃至整个欧洲人中的大多数确信--那不是真的。即使真有那么坏的人也是个别现象,生活中还是好人多。中国小说或电影中一旦出现较好一点儿的人,尤其反映现实生活一类--看后的中国人会想:那不是真的。即使真有也是个别现象。真实的生活中才没几个真的好人。

我想,80年代曾在泉下欣慰一时的梁任公,后来又郁闷得恨不能再死一回了吧?

但是我已不太相信“好人文化”或能培育出成批的“新好人”的传说。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的笔在批判现实的同时,每稍一歇搁,转而便写一个又一个的好人,或感觉到的,或听说的,即使他们只不过好那么一次,好那么一时,好那么一点儿。

因为我知道,好人在中国绝对没有绝种。我不写好人,对不起好人的存在。让善的种子永远在我的文字中发芽、生长,对我也是不那么做“就会感到烦恼”的事。“行为艺术”而已。

我相信--“精神变物质”这一句话。对于“好人文化”和好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好人文化”如果影响了某些人,善良会沉淀在他们的身体里形成物质性的好人基因。那么他们的下一代一出生便也先天具有好人基因了,亦即民间所言“善根”。

在2008至2010年创作《知青》的过程中,我确乎是将我的“好人文化”之理念全盘地“种牛痘”般地刺种在那些知青人物的心里了。我预料到那将会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但我当时的想法是:

管那些呢!让我所感恩的好人们先在我的笔下活起来!何况即使在“文革”中,我自己便结交了多少好人啊!他们使我不以一篇题为《感激》的散文纪念便感觉罪过。

“文革”也不是好人绝种了的时代。恰在“文革”中,潘光旦死在他学生费孝通怀里;上海一位江姓女工认领了傅雷夫妇的骨灰……当变疯了的沈力手举磨得锋快的镰刀威胁战友们,而赵天亮久久凝视他,终于默默从他手中接过去镰刀时,唐曾那一种目光使我为之动容了--我从他的目光中看到了我希望看到的“东西”。除了《知青》成为我的机会,使我得以如愿以偿地呈现“文革”

年代一些知青们心底的善,在现实中,我又能另外“幸获”什么机会呢?

我对人性善与人格正义,真的已理想得太久太久。人们啊,不管处在什么年代,只要没被关进集中营里,没被剥夺起码的言行自由,能像他们那样好一点儿,好几次,其实不是“难于上青天”之事……

阿门!

2012年7月1日

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 解放衡阳

    解放衡阳

    为了真实再现衡阳解放前后这段历史,让读者更加了解衡阳解放的历程,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从大量馆藏档案史料中精心筛选,同时多次分赴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广州军区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地查找、征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杨安同志(进步人士、民国衡阳市政府最后一任市长杨晓麓之子)提供5件,这些档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会公布,时间断限为1949年衡阳解放前后到1950年,个别重要主题追叙到1951年。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热门推荐
  • 魅惑天下:邪教主太冷淡

    魅惑天下:邪教主太冷淡

    她身为魔教之主,必要之时心狠手辣,偶尔也会冷幽默。她总是一身黑衣,独断独行,一路披荆斩刺,简单来讲就是夜行侠。她独自一人一马一剑行走江湖,总而言之就是很帅很酷。(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霹雳六炮

    霹雳六炮

    之前也有一些人来到这个村子可不久都骨瘦如柴,面色惨白我们用尽全力爬向光源,很快我们来到了一个地下室这里很大,很冷,里面没有光,手电微闪着,看样子手电不能用了,既然这里没有光,那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想到这里背脊不禁一寒我们一步步向前挪动’砰‘“啊~~”一声尖叫吓得我往后退了一步怎怎么了.....
  • 寄荆娘写真

    寄荆娘写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 名媛千金:男人一抓一大把

    名媛千金:男人一抓一大把

    他,在黑道里呼风唤雨,国家主席都要敬他五分,却想不到栽在了一个混国际名媛圈的天才少女!好吧,爱她入心,他认了!可怎么又跳出一个儿子?六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智慧美貌,在商界里一手遮天,把玩商界不亦乐乎,混遍名媛圈,却因好友的未婚夫扰乱了生活,好友的背叛,儿子的突病,公司的下滑,媒体的揭露,这种无助谁会懂?“你被设计了,清醒一下,原来那个仅一人之力就可以让一个国家经济风暴的白韵澜呢?你儿子还等着你去救,就这么倒下了?”“你为什么要救我?”“因为……我也被设计了”呵,她笑,这等聪明的男人也有被设计的时候,那人到底有多强大?那个在背后操纵一切黑手会是谁?【新人新书,多多关照,文微虐】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新帝登基,西南战火绵延千里。帝业如棋,江山霎时风起云涌。昔日的染小王爷、荣王府景世子不复存在。昔日的云王府浅月小姐亦换了一重身份。百年风云浮出水面,明刀暗箭落幕,铁血马蹄争鸣。两个棋逢对手的人终是登阶而上,为爱争夺,抢行独木桥。荣华宫种下牡丹,凤凰关桃花纸贵。痴情如利剑,爱意有深有浅。一局棋不到最后一刻,论不出输赢!这一场江山爱情豪赌,谁来定乾坤?
  • 觅仙踪之兵体

    觅仙踪之兵体

    有情之人,奈何别离?傲世兵体,四手难敌。八方围剿,六合不容。重夺神躯,血染修真。上古之时一代兵体傲视天下修真,三千年前兵体重现人间,却中途夭折,如今,恒古以来的第三代兵体首现尘寰,他是否能再谱兵体传说?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海一线傳

    天海一线傳

    千百年前,传闻众神震怒,天降大水,我们熟知的世界汪洋一片。从此以后,一切归于蛮荒,无数的部落在零星的岛屿和舟楫中诞生。逆天玄术,无敌魔法,上古圣物,还有传说中失落的大陆,数不清的谣言在幸存下来的人们当中流传……一个卑微的逃犯之子,苦修玄术,立志成为纵横捭阖的圣偈者,但在权贵横行,魔兽肆虐的世界里,未来就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测。但少年的未来不可限量,又岂是一言能尽的?
  • 爆笑穿越:史上最无良夫妻

    爆笑穿越:史上最无良夫妻

    【正文完,番外进行中】什么是宠娘子?某妖孽的答案是——顺妻者昌,逆妻者亡!他的小王妃,只有他自己能欺负!所以逃婚三次都被逮回来,江渔渔开始安慰自己,虽然这男人太妖孽太腹黑,可是十项全能又超级疼老婆,其实是个不错的好老公。只是……这妖孽的节操呢?!某一天,江渔渔脸上爆红,“你……不要脸!”某妖孽摘下易容面具,淡定地往旁边一扔,“反正也不是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