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3000000017

第17章 投资胜过投机,先保本后取利(2)

这就像你的女儿择偶。她自知最适合自己的,也就是最好的。你也就认同了这个“虽然不够好,但它最不坏”的游戏规则:既然无法找到最好的小子,就不如挑个最不坏的家伙。

所谓不够好,是指你不要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所谓最不坏,则指收益虽然不能最大化,但风险必须最小化,安全是第一位的。就像你离家出门打工,目的是挣钱。但能否挣上钱,其实位居第二。第一位的是,你别出事,要确保安全。

所以,追求收益最大化时,往往也是你在追求风险最大化。退而求其次,你只追求适中的收益,才能控制风险,确保安全。所以,巴菲特的投资三原则就是:第一条,控制风险,不要亏本;第二条,控制风险,不要亏本;第三条,牢记前两条。

市价是个多变的指挥棒,市值则是相对不变的乐谱。巴菲特是个好乐手。从童年吹到80岁高龄,吹小号几乎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他和索罗斯之所以能成为好乐手,绝不是不听市价指令,而是对乐谱胸中有数,能超前预测市场未来走向。他们挣钱的真本事,就是透过市价发现市值;要么,“在盛宴刚启时,早早撤掉了大酒杯”;要么,“在寒冷黑暗的深海海底,发现了热量极高的可燃冰”。

但盛宴刚启,一门心思饕餮一顿的你,愿意撤掉大酒杯吗?或市场一片低迷,原本已亏本蚀财的你,像我当年一样无心恋战,还愿意去找可燃冰吗?“敢为天下先”,是30年来暴富一族的制胜法宝。但市场信息是分散的,信息海量空白,会留给人主观臆测、填充空白的海量空间。你怎么敢断定何时撤掉大酒杯,怎么敢断定海底的烂泥是可燃冰?天气预报往往都是天气后报。清早,你出门后才知道天气预报出了错,也知道预测明天的专家,成了“事后诸葛亮”。

国内市场这30年的戏剧性变化,你总是当时懵懂,事后猛醒。你常抱有悔不当初的巨大遗憾,坐视商机白白丢失。

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我,“风险嫌恶、损失嫌恶”度极高,因而,“风险容忍、损失容忍、沉没成本容忍”度极低。复杂的债权债务官司打怵头了,就怕惹上周身蚂蚁,曾坐视2005年前三亚海滨的烂尾别墅20万一栋,我也不敢下手抄底。

1995年后,高息集资、高息揽储的金融机构接连倒闭,资不抵债的国有银行经营恶化。一时间,挤兑风潮迭起,人们对国企会破产、银行也会破产有了警觉。当时,我与朋友推断过哪个银行破产风险最大。朋友说,不良资产最多的工商银行最危险。我认为,风险频生的中国银行最安全。为什么?因为中国银行是对外银行,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救助。

虽然我的自制力很强,但我还是不敢轻信自己。比如我只敢用借记卡,从不办信用卡,以借助外力约束自己绝不透支。年龄与经历积累起的风险嫌恶与损失敏感,跟我的市价敏感一样高。市价敏感,能令我看出市值宝藏。而损失敏感,却令我前怕狼后怕虎,趔趄不前。

所以说,一个人宁可接受一个低风险、低收益交易,拒绝接受另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交易,是因为他把不亏本看得比获益还重要。譬如,你情愿把钱存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国有银行,也不愿放给民间高利贷,就是你在坐失收益,也是你在逃避风险。反思一连串错失商机的遗憾你会发现,不敢特立独行,不敢坚信自己的直觉判断,是错失商机的主要原因。你的遗憾往往因为误听误信,不敢固执己见。总之,无论是投机还是投资,你常在人家吃过后只剩残羹剩汁,才赶到杯盘狼藉的桌前;或人家牵走了牛后,你去拔桩子,反而被套个正着。我朋友爱说的悔棋话,虽然难听,但你也不妨忍住呕吐一听:“妈的,怎么吃屎都赶不上一泡热的?”其实,你不必骂妈,失败是成功他妈。你发誓从此要提前跳马,绝不再出马后炮,也绝不再听事后诸葛亮的。其实,市场的周期趋势,跟春夏秋冬一样容易预期。难以预测的,是自己身边最近3天的小气候。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学我陕北老家的一个亲戚,夏天出门也带着棉袄,防备明早一上路,碰上一股冷空气。夏天不丢棉袄,就像投资的套期保值,两手对冲,能把感冒的风险,降至最低。所以,你又要不出风险,又要不丢收益,唯一的办法,就是备足风险备份,夏天携带棉袄。

当下早已过了夏天,棉袄也该换成防寒衣了--走进滞胀,风险备份应当前所未有地备足才对,不能学我那位动辄悔棋的朋友。高超的棋手,出手就有3步。不悔棋,是因为能够准确预估后几步的棋。投机者只跟着市价走,清早出门,才知道天气变了,能不悔棋?而投资者具有预估市值的前瞻性、预见性,未出门时,已备齐了对变化的应对。

2010年冬天,复旦大学18名学生在黄山遇险,1名救援警察坠崖殒命。这件事一度曾引起人们的议论纷纷。说是遇险,其实是学生衣衫单薄,不敌高山寒夜的低温,濒临冻僵的危险。学生选择了探险没有错,错在没有前瞻性与预见性。夏天出门都要携带棉袄,可他们冬季北上高山都没带棉袄,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任何防范。这件事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你有追求满足的动机,却缺乏避免牺牲的风险预防”(马歇尔语)。

谁都知道,国内市场是个风险超高的作业区。不说常打进你家里的诈骗电话:“这是中级人民法院最后1天的执行通知,你必须把6900元赔付款加2700元滞纳金,合计9600元于今日内打入我院的以下账户……”也不说你每天收到的手机诈骗短信:“快把那笔钱打入这个账户……”或“你获得幸运大奖5万元,但须先垫付2000元保险金,从5万元中扣除……”,等等。别说市场不安全,治安也不安全--谁家没有丢过东西?谁家门没被撬过?防盗窗不够结实,都要防备出门7天后,回家一开门,看到屋里被翻了个底朝天呢。

王小波举过一个不肯长大的小奥斯卡的例子。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充满玄机,觉得太不安全,就下决心永远保持幼稚,靠直觉处事。就是说,你可以当个不听人劝、只靠直觉的投机者。王小波还挖苦过一无所能、但就能明辨是非的小斯泰芬。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敢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也就是说,你还能当个没有任何经验,只能贩卖理论原则的客里空专家。

如果你觉得自己只会投机、不会投资,像个幼稚的小奥斯卡,那么,我觉得只懂原则、不懂实战的专家,就像个小斯泰芬。只有后见之明的专家,也会教出没有先见之明的学生。师生并肩鏖战,市场上到处是记吃不记打的悔棋高手。别人赚了钱,自己没赚到。别人没赔钱,自己赔了,赚钱游戏不就玩成了赔钱游戏?譬如目前“深度套牢”的股民听信专家的建言,架不住短期诱惑,一心想抛出被套的股票。但杨百万则宣称:“2600点上,可以闭着眼睛买股。”其实,长线的价值投资、理性的操作恰恰是“逆向操盘策略”:在股市低迷时“购买并持有”。

泡沫破裂期,也即股价低迷时,适宜建仓,并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在股市回升期,也即股价超出购入价时,择机抛出股票,就是所谓“逆向操盘”。当大多数炒家觉得手中的股价惨不忍睹,觉得多持有就是多亏蚀、多赔钱的时候,恰恰是股价低迷的潜伏期。人人不胜深寒的季节,就是未来行情回升时会起身反弹的冬眠期。入冬了,不是你该长膘增肥的时机吗?为什么一门心思只听专家“低迷期少持股票,多持债券”的高论呢?

我国还没有争取到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也就是说,国内市场还处于半市场“夹生饭”状态。半市场,意味着有市场化生存与超市场生存的两种人。高收入、高保障的超市场生存一族,属于超经济人。他们缺乏市价敏感,也缺乏风险敏感。而完全靠市场吃饭的人,大多只能养家糊口,也大多敏感于风险。

不靠市场吃饭的人,市价指令对于他,不如上级指令当紧。也因此,你听官员、学者们跟你谈市价、谈投资,那常常是荒腔走板。起码也是慢三拍,跟不上市场变化。你要是只看报纸,只听电视,更难免误听误信,砸了你的饭碗。比如,你听开公车、坐公车或开名车的人谈油价,就不如靠油价吃饭的的士司机说得靠谱;你听公款吃喝一族说菜价,就不如靠菜价吃饭的菜农、菜商说得靠谱;天天报销花费的记者说市价,肯定不如天天记账的低保一族说得靠谱。拥有几套房子几辆车的人,肯定对加息不敏感。老婆、孩子全在国外的“裸官”,对美元的敏感肯定超过对人民币的敏感。出厂价最高每瓶千元以上的白酒企业,国内已有1000多家了,但“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因此,你听不买却喝的主儿跟你评酒价,肯定不如酒厂干勾兑的工人说得靠谱。

有个酒与污水的定律,是说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也是一桶污水。但国内酒厂通行的是相反的定律:把一瓶陈酒倒进一桶新酒里,得到的是一桶陈酒。把一瓶好酒倒进一桶劣酒里,得到的仍是一桶好酒。但是,风险投资的创业板,通行的只能是市场定律:一杯高科技创业的好酒,倒进投机家与弄权者的酱缸里,得到的是化金为泥的结果,不是吗?国内出厂价最高每条千元以上的烟厂也有一大把了,也是“抽的人不买,买的人不抽”。因此,炫耀手里香烟牌子的人跟你说香烟的性价比,肯定不如在烟厂搭配烟叶的工人说得靠谱。总之,凡是不靠谱的烟价、酒价,都是市价虚估,用市价稀释了市值。为什么能随意稀释?因为嗜烟、嗜酒的巫魅消费,市场也会配以巫魅供给。

市场人敏感过超市场人,在于其生存风险大过超市场人。这就像辛勤觅食的食草动物,反应机敏过饱餐一顿、大睡三天的食肉动物。为什么?因为食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被强者侵夺食物、侵夺地盘甚至侵夺生命的风险要高于强者。弱者能否生存,取决于其规避风险的能力。说白了,草木皆兵地敏感,闻风而动地进退,望风而逃地规避,都是弱者的本能反应。

对于靠市场吃饭的穷人来说,低成本、低市价就是低风险,而高成本、高市价就是高风险。韦伯把人分为三种:第一种,无产者把市场交易当成生活方式,是出于随时有衣食之忧的危险;第二种,资产者、特权者的动机是丰厚获利和虚荣心,以及将自身活动“使命化”;第三种,对于投机者来说,风险与机会的对比度,决定了他以能否赢利作为检验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

由此来看,迫于生存压力的穷人与没有生存压力的富人,都不如投机者对风险敏感。单纯的消费者没有投资,也就没有亏蚀风险,大不了省吃俭用罢了。高收入、高保障的超市场人,生存于行政事业体系内,“工资大多不用,消费常能报销”,也没大的风险。唯独低收入、低保障并仰赖低市价、低成本生存的市场人,不但靠套利吃饭,也要靠避险吃饭。

你只知牟利,不知保本,难免砸了自己的饭碗。因而,只会套利、不会避险的人,不仅不够格投资,连投机不够格。

揭开市价谎言,寻获市值底线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格,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

--王尔德

把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对比一下,你无法否认,国内市场是个充斥着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市场。从香港跨进深圳仅需一步,但一步就跌进了黑出租、的士拒载与价格欺诈的旋涡。罗湖口岸的这些牛皮癣成了顽症,30年来难以治愈。

罗湖商业城开业20多年了,商铺一直通行报个天价、还个地价的交易方式。为什么国内市场习惯于超出市值虚报市价,而西方市场习惯于如实报价?常陪老外在国内购物的人,慨叹老外砍价心狠,花钱手紧。其实,那是人家习惯于“一分货一分价”,不习惯国内的价格欺诈。为什么市场盛行价格欺诈,能懵一个算一个?因为贪婪、侥幸的营商作风战胜了诚实、守信。

往返国内外的旅客,肯定不习惯国内车票、机票、酒店预订的短期行为。什么叫短期行为?就是与国外恰恰相反,远期预订没有折扣,近期预订才有折扣。按理说,半年前、1年前预订机票、车票、酒店并支付了预付款,等于预购了你的期货。想想看,作为一家酒店,或一家铁路公司、一家航空公司,半年后、1年后的住客、乘客都有了,还收到了预订金,该有多爽嘛。这就像一家工厂,明年的订单和预付金都到手了,能不让利给客户吗?

可国内远期订票没有折扣。校历上,7月6日放假,或2月6日开学。学生据此校历,蛮可以提前半年、1年订票,但没有折扣。预留10张、8张全价票,专等那些急客或报销客。其余空位,根据行情,折扣时高时低。但你提前3个月订票,全是全价。半个月内,才会根据上座率放出折扣来。这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经营手法,跟张五常卖年桔一样:先卖贵价,能赚则赚。赚到手之后,再折扣清盘。

维珍航空伦敦飞香港的航班,你8年前搭乘,是那个时刻、那个票价、那个服务。你6年后搭乘,仍一如既往,还是那个钟点、那个折扣票价、那个机上餐饮。对此,不由人不产生信任与品牌忠诚。全球经营最持久的那些百年老企业,全靠最稳固的品牌忠诚度永葆青春。而可靠的长远预期与稳定的市价,是那些铁杆客户们一代又一代地代际接续的原因。市价时高时低,品质时好时坏,表现的无非是经营的短期性、随机性与投机性。

滞胀来了,市价有涨有跌、忽上忽下,像个断了线的风筝。不靠金本位只靠政府信用的人民币币值外升内贬,也失去了失衡,像个没有锚链的海轮。张五常深知人民币是无锚货币,他曾发表过一通宏论。他说:“人民币不以真金白银、外币、期货为本位。中国青年的知识增长一日千里,令人刮目相看。只要大力开放,让中国青年在国际上竞争,人民币就可以以中国青年为本位,不需要外汇储备支持。”市价是货币的名义购买力,市值才是其真实购买力。因而,市价本应是市值的忠实镜像,货币也应当是实体经济的忠实镜像。通俗地说,就是你长得到底有多么高大,镜子里的你也应该有多么高大。货币膨胀后,市价也扭曲了。当下大为失常的各类市价,就像经过了哈哈镜的扭曲,也是索罗斯所说的“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

一个精明的店主想促销他临近保质期的饮料存货,就贴出了个缺货的假广告:“欲购从速,每人限购6瓶!”结果呢,那些原先只买一两瓶的顾客全都改变了主意,纷纷解囊,平均每人买走了三五瓶。这个假造短缺的手法,有点像在拥挤的剧院里大叫“起火了”的恶作剧孩子。发布虚假信息,制造争先恐后,店主的手法高明,但涉嫌恶意牟利。

同类推荐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本书通过三峡诸多相当于中原商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早期巴文化提供了物证,多处与盐业有关的遗址的发掘,解读了巴人与盐的关系;为“巴盐”与“盐巴”,提供了物证。
  • 幸福经济

    幸福经济

    幸福应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幸福经济”虽然还没有纳入经济学教科书,但准确衡量幸福感的标准可能在企业和政府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将“职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挂在嘴上。近几十年来,以国内生产总产值来衡量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产出显著增长,但人们却没觉得比以往幸福多少。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和幸福感之间不再有联系的话,为什么政府政策还要致力于让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上升轨迹?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让幸福成为全面的生活质量指标。我希望多年以后,这个指标能与国内生产总值一样重要。
热门推荐
  • 江湖之流沙

    江湖之流沙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燕回不知处

    燕回不知处

    十六岁时,她第一次见到他,从此不可自拔。五年后,终是明白,这世上不能逼迫的,一个是人心,另一个,是命运。
  •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3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3

    本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21 世纪大学英语》的配套系列教材, 包括《阅读》、《口语》和《词汇》三种, 每一种分一、二、三册, 供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和练习使用。《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第一册和第二册每册十单元。每一单元介绍一种阅读技能, 并带针对性训练。各单元还配有三篇快速阅读, 旨在通过反复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速度。第三册以介绍文学名著为主, 通过对各种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字进行讲解与分析, 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混在大马的日子5

    混在大马的日子5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龙血武帝

    龙血武帝

    黄泉肆虐,大地沉沦,人族即将碎灭。少年洪战身负龙血,得龙晶,斩九幽,灭黄泉,执掌龙族,终成一代天帝。
  • 武侠之唯我独尊

    武侠之唯我独尊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善良思纯此生愿,却教苍生血如雨!他是世间最好的人,却也是世间最坏的人。看到了他抬手间血染诸天、君临天下的气魄,却也看到了在暗地里泪满乾坤、悲恸神佛的凄凉。“他是谁?”“也许,他不是谁,他是命运。”命运之上,唯我独尊!
  • 蔷薇魅惑

    蔷薇魅惑

    时隔三年,前度恋人意外重逢,他以工作迫使她重温鸳梦,却又对她无情侮辱。签约庆功宴上,爱恋他的集团董事千金对她百般刁难,她含泪隐忍。难以忘却三年前她赐予的恨,强烈的恨意之下却难以抵挡她的诱惑,他报复的是她还是自己?昔日温柔呵护,化作今天冷眼相待,面对舍不下的前情旧爱,她满怀无奈心酸,却不得不假装坚强面对来自最爱的人的无情报复。曾经甜蜜美好,而今苦涩不堪。当仇恨蒙住了爱人的眼睛,当情敌从天而降,未来,我们是否仍然能够守护彼此心中挚爱?
  • 神秘岛

    神秘岛

    本书是儒勒·凡尔纳著名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全书主要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被囚禁在南军大本营里的北军俘虏,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乘坐气球在暴风雨中逃了出来。由于风暴愈演愈烈,他们被迫降落在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在那里,他们团结一致,同甘共苦,依靠自身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依靠岛上天然的资源,制造出陶器、铁器、武器、炸药、玻璃、风磨、电报机等等,把荒岛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庶、人畜兴旺的乐园。
  • 爱上小混混

    爱上小混混

    她是他捡回来的妹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以为这只是兄妹感情,却不知一颗心早已沉沦……当他们甜蜜相爱,却不知磨难也在悄然逼近。当不断的有人自杀,他渐渐察觉潜伏的危机。当他和她决定结婚,幕后黑手竟然打起婚礼的主意!他将力挽狂澜,拼尽一切,给她一世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