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3000000016

第16章 投资胜过投机,先保本后取利(1)

通胀转入滞胀,消费不景气,投资也不会景气。因此,滞胀之下,投资需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提升自己当个投资者,就必须拨乱反正,拨开市价,找出市值。市价成了风筝也罢,币值变得无锚也罢,都无法撼动真实财富的坚实市值。一项投资下去,先保本,后取利,不要做一心牟利、忘了避险的赔本生意。

所有投机性投资潮的共同特点,就是用于投机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为什么借来银行的钱更容易造成风险?因为,假如我是个聪明的穷光蛋,那么,哪怕借来10亿,哪怕1年还款,哪怕利率极高,对我也很划算。我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得精光。我只管听天由命:或者发财了,或者破产了。反正我稳赚不赔,破产的只是银行。

--保罗·克鲁格曼

省钱不如挣钱,投资优于消费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民间谚语

贷款炒房,可能是精明的投机,也可能不是。贷款买房,可能是精明的消费,也可能不是。这其中,是与不是的变数,全在于市场时机。

但再精明的投机,也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正如再精明的消费,仍是消费,不是投资。所以,作为消费者,套利交易仍是变相赚钱,不是真的赚了钱。真正的理财,不是指会消费,而是指会投资。为什么?因为投资优先于消费,也难于消费。因此,只会消费不会投资的家庭主妇,再精明,也是个半拉子经济人。以我由消费者变身投资者的体验,这个变身,不啻是半经济人脱茧出蛹为完全经济人的羽化,也是个孩童变成人的跳跃。孩童只会消费,而且是白吃午餐,因而是半经济人。孩子不再白吃午餐了,从只会花钱到外出挣钱了,就从单一消费者变为“生产消费者”(托夫勒语)了,也就变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人了。

所以,真正的成人仪式不是16岁,而是“三十而立”,不再啃老。自己开始养活自己,父母也可以如释重负地撒手不管了,才是每个人真正的成年仪式。

这个世界上,只会消费、不会投资的不成熟经济人,一抓一大把。但会投资仍不会消费的人,你找不出一个。为什么?因为花钱的不一定会挣钱,但能挣的一定会花。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消费行为可以不含投资,但任何投资行为必含消费。因为投资的本质,其实也是花钱。只不过不是一般的消费,而是真正的套利消费--把钱花到能赚钱的地方上,花到能赚钱的时机上。

因而,“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是说赚钱的总比省钱的精明,也是说投资是个高于消费的成熟复杂行为。

同一个人,他的投资行为也会精明过消费行为。即便是同一件商品,作为投资品与作为消费品的效用,也大不相同。与我同姓的一位邻居,最擅长把住宅改造成商铺。一座临街的200平方米2层别墅,他120万买来,改造成600平方米4层的商铺,280万再卖出去。他在其中的投资,花钱其实不多。其中一半是硬投资,花在建筑的拆改工程上。另一半则是“软投资”,花在不会把他变更房产用途当成违章建筑清拆的“有关部门”上。

再如1辆汽车,作为我的代步工具,虽然18年它才跑了13万公里,但累积计算,围绕这件消费品的全部外围花费实际已经超过了车价。但同样的1辆车,把它用来出租,当成赚钱工具,半年刚过,就跑了13万公里。投资品的效用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养活了的士司机一家三口。一般不用两年,投资者就能赚回车价和运营牌价。然后净赚钱,直至榨干、掏净这辆汽车的全部剩余价值,修无可修地报废更新,直至退役。

所以说,省钱不如赚钱,投资优于消费。不仅因为消费来自投资,还因为消费只是耗损,花钱只是花掉。而投资却是立足于增值,立足于回报,花钱是为了挣钱。消费具有过去值、确定值,投资却具有未来值、不确定值。

换言之,敢于花钱的,往往只是个消费者,像东北话里管“只管花、不管挣”的老婆叫“败家玩意儿”。不敢花钱的,往往是个投资者。为什么?因为你敢不敢花钱,能不能花钱,取决于你能不能挣到钱。凡挣不到钱的地点和时机,也是投资者不敢花钱的地点和时机。

老人不敢花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预期很低。年轻人敢花钱,则是因为他们对未来预期很高。明天要发薪了,你今天就敢透支信用卡了。马上进账一笔大收入了,你也在谋划一笔大消费了。消费总是指向昨天,只有投资才指向明天。所以,对于经济人来说,投资胜于消费,学会投资胜于学会消费。

投机的风险永远大于投资

人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受两种心理动机支配: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追求满足驱动人的经济行为,避免牺牲则阻遏牟利冲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如果只盘算收益,不盘算成本,只知套利,不知避险,不要说不够格投资,就连投机都不够格。所以,一项投资下去,先保本,后取利。犹如战士作战,保全自身,是歼敌制胜的前提。然而,市场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些“沉舟”、“病树”,都是做了一心牟利、忘了避险的赔本生意。

正因为“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科斯托尼语),所以,30年来,穷汉翻身的国内市场上,盛行拿银行的钱炒作投机。也难怪,“缺乏法治的权力”(韦伯语)导致营商环境多变,导致经济人缺乏稳定预期。加上刚刚脱蚕成蛹,经济人刚刚发育,缺乏办工业、管企业的技术、管理与耐心,倒不缺发财冲动和套利敏感。于是,踏踏实实的研发、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是你我的首选。投身炒作挣快钱,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首选。

我1992年创办公司时,在公司的名称里特意加进了“实业”二字,以区别于一些皮包公司。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企业需要运营实业才能赚钱,不能当只融资、不投资的皮包公司。但是,为什么市场商机大都演变成了投机,大家都玩起了一夜暴富的冒险游戏?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避实就虚,丢弃正干的实业不干了,转身投入了泡沫狂欢?说来说去,还是由于投资环境不利于办实业。搞科研、办工厂困难重重,不如炒股、炒地、炒房来钱快,也省力。

凡是投机,几乎都是政策投机,像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一样。当事人迷信政策多么灵验,跟迷信权力多么灵验是同一个误区。其实,稳健的研发、管理与市场拓展,还是要靠稳定预期与法治。既要靠产业链条的衔接、社会服务的配套,更要靠相对规范的管理,靠官员、企业家、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说到底,与早期淘金的短期行为不同,办企业要靠“持久性投资、持久性经营、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消费”(弗里德曼语)才行。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冯仑在海南经历过原始积累,经历过宁可胡作非为,也要攀比别人,不能善意获得,就要恶意牟利的阶段。老实说,这种经历我也有过。

但30年的市场积累,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是身无分文了,应当摆脱“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了,也应当摆脱穷汉翻身,只能投机的冒险游戏了。

当年,我常听老总们教导手下人:把自己的钱存起来,把银行的钱花出去。这种“聪明的穷光蛋”转嫁风险的手段,现在可以放弃了。就是说,私人积累也可以用于投资了。由此,你不难看出,“运作他人资金”者倾向于投机,运作私有资金者倾向于投资;打工者倾向于投机,真正的老板倾向于投资;无私产者倾向于投机,有私产者倾向于投资;无恒产者无恒心,倾向于投机,而有恒产者有恒心,倾向于投资。可见,没有长远预期的交易,倾向于投机。而超越短期行为的交易,就是投资。也因此,投资是个可以牺牲眼前利益的行为。而任何不顾长远、只顾眼前、任何能赚就赚的短期行为,都叫投机。

经济周期里,消费与投资历来共枯共荣。通胀转入滞胀,消费不景气,投资也不会景气。因此,此时要紧缩消费,需要锱铢必较、量入为出,奉行“剩者为王”的原则。滞胀之下,投资也需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因而,滞胀之下的市场低迷,必然会压缩短期投机的空间,逼迫你不得不谋划长远,变投机为投资。投机者变身投资者的过渡,是个冒险变稳健的渐进。一手稳健,一手仍冒险。或者叫一手投资,另一手仍投机。

投机者只看市价变化,投资者则能透过市价看出市值。因此,投资之所以能胜于投机,在于追随市值胜于追随市价,搏击市值比搏击市价安全。

巴菲特有名言说:“投机家是全身心地猜测未来价格,而投资家则集中精力关心潜在资产。要永远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不管在任何年代,在任何社会的任何经济环境下,投机的风险永远要大于投资。”投机与投资,原本是个连体双婴。投机的原义,即“投资于机”。二者的动机相同,过程相似,你几乎无法分辨。能分辨的,只能是后果。

经济人的任何行为,动机可能相同,但后果肯定不同。因而,凡是难以按动机区分的,都可以用成败后果论英雄。“投资是一种成功的投机,而投机是一次不成功的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能否摒除不确定、不可控的风险。而能否控制住风险,正是投机与投资的本质区别。

你学习巴菲特去买绩优股,却不会像他那样,详尽分析该企业的所有财务报表,从而有了确保任何投资首先不亏本的安全性。能否确保不亏本的安全性,就是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为什么?因为任何投机,都有较大的运气概率,也即不确定概率、失败概率。能把运气概率、不确定概率、失败概率统统降至最小的,就不叫投机而叫投资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记机会成本法则权力的随意性有损经济运行的可计算性,投资往往得不到可预期的经济回报。

--马克斯·韦伯

投资胜于投机的理由,是投资的失败概率小,而投机的成功概率小。对此你会说,这个大小概率,国内市场上无法验证。你反驳我说:“你说投资的成功率高于投机,但实际上,往往是投资不如投机。认认真真投资的,赔的赔,砸的砸。而炒一把就跑的,赚的赚了,不赚也赔不了,你怎么解释?”我承认投资常有虚掷、虚耗,也承认投机虽然玩的是心跳,但往往赚得多,赔得少。其中的原因,还是我一惯的看法:市场原始积累阶段,法制缺失,政策多变,缺乏稳定预期,等于鼓励了短期行为,鼓励了投机。

仅看书店里的经济类新书,你就不难发现,由于崇尚投机,市场在由实变虚。10年前的书架上,吸引你眼球的,是卡内基、艾可卡、松下幸之助等经营管理明星。市场心理信奉实业积累财富。后来的书架上,流行比尔·盖茨与《数字化生存》《、学习的革命》。市场心理开始相信智慧带来财富。而近年的书架上,热销的是索罗斯、巴菲特一类投机明星与股票、基金之类游戏。市场心理变得崇尚机遇,靠运气博取财富。

与财富观念一起由实变虚的,是产业的由实变虚。不论国有、民营,也不论规模大小,企业家纷纷放弃研发与管理,抽出资金,转投房地产与股市炒作。轻松赚大钱,带起了消费的烧钱摆阔。投资的急功近利,转化为消费的浮夸奢靡。投资与消费行为的随机性、投机性大增,市场上的末世心态、短期行为占据了上风。

但这些只是表象,真相不是这样。表面上看,是投机风潮席卷了市场。实质上,是企业由选择投机还是投资开始了分道扬镳的分化。那些越来越成功的好企业,不但没有转向投机,而是恰恰相反,从短期投机转向了长期投资。类似美的、比亚迪、复星、康师傅、海尔、双汇等制造业企业,转入了稳健运营。而那些在投机风口浪尖上冒险冲浪的企业呢?相继倒下的南德、银广夏、德隆系、蓝田、科龙等,都是栽在一门心思投机上。

其实,无论是民营还是国企,国内企业普遍经历过一个绝地逢生、起死回生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由短期投机转向了长期投资。拐点的关键节点,是间接融资变为了直接融资--企业由依赖银行借贷、民间集资、高利贷,转变为依赖资本市场直募。通过上市与增资扩股,募集到了不需要还款的资本金。从此,企业从狼撵屁股般喘不过气来的财务恐慌中解脱了出来,能够从容谋划长远投资了。

炒风盛行的海南,盛行“船将沉,鼠先逃;人将庾,虱先跑”。那些飞来飞去的炒家们,大多是枪声一响、拔脚就逃的惊弓之鸟。他们哄抬起市价来,炒一把就跑,身后留下全国换手率最高、空置率最高的海南楼盘。到处黑灯瞎火、无人问津的楼盘像怨妇一般,成了被人始乱终弃的炒作工具。可叹的是,这一幕在2010年又重演了一回。

当年,熊谷组在海南洋浦炒了一把就跑,新能源公司在万宁石梅湾也是炒了一把就跑。抢第一桶金就跑的例子,充斥着原始积累的市场。只知抢先的,是赚快钱、赚小钱的投机者。而不惧殿后扫尾,坚持“持久性投资、持久性经营、持久性获利、持久性消费”(弗里德曼语)的,才是持久赚大钱的投资者。

我的邻居是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从事幼儿教育10余年,终于把儿童游乐项目做成了管理精细、声誉鹊起的连锁店。我熟知的一位同乡,坚持开发蜈支洲岛16年,终于守得云开日出,一手推出了升值百倍的优质资产。

你若能看透市场,就能抢得先机。但实际上,谁也无法囊括海量的市场信息。因而,谁也无法确定自己有最大的成功概率。于是,投机的最大特征就是争先恐后、一拥而上,挤破了门槛,挤砸了满篮子鸡蛋。这类满盘皆输的投机风潮,你已屡见不鲜,我也有惨痛亲历。1993年至1994年间,海南人人借钱,争购内部股。130多家股份公司后来垮了90%以上,150多亿的股本金、血汗钱打了水漂。人人竞相投机,争吃免费午餐,必然会小赢大输,先赢后输,甚至满盘皆输。成功概率最小,失败概率最大,过度投机的后果,只能是这样。

海南盛行炒风,也收获了连串的一曝十寒:先是炒免税,炒出汽车热后,凉了3年。后来是炒特区政策、炒洋浦封关,炒出了烂尾房地产,凉了10年。当下炒国际旅游岛,又炒出新一轮房地产泡沫,又成了记吃不记打,还得凉几年?

机会成本法则,就是没有免费午餐:一顿吃伤,三顿喝汤。区别投机与投资,也是靠机会成本法则。换个说法,就是想占便宜必定吃亏--泡沫鼓励了人人投机,而人人投机又吹大了泡沫,赚到手的钱充了气,缩了水,成了死海的苹果,喂进嘴里,化为灰烬。

偏好投机,投机就会成风。投机成风,投机会发生亢进。海南原本投资实业的大小公司,一时曾纷纷转行,变长期投资为短期投机。市场也跟着逆转,产业由实变虚。资金抽离了热带农业、制造业,纷纷转投虚拟炒作,炒起了全国最大的地区性泡沫与通胀。“钱虽好赚,但钱不值钱”,是每个过来人的由衷感叹,也是今天投机者的感叹。

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第一

若要财富多于别人,只有两种可能:1.别人没赚到钱,你赚到了;2.别人赔了钱,而你没赔。

--理财箴言

市场上法治不彰、信用溃败、营商环境不安全,但你总不能坐等市场环境变好了,才下手赚钱吧?况且,市场就靠参与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改良。所以,市场上也是只有最适选择,没有最佳选择。市场上也是只有最适规则,没有最佳规则。

同类推荐
  • 未来十年

    未来十年

    本书由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携手中国金融领域著名专家共同推出。邓小平预言,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两个30年。我们正站在前30年的终点,后30年的起点,处于新的转型阶段。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二位,已成为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增长、通胀和转型三个鸡蛋上跳舞,其中最具挑战的方式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中国经济能否穿越围城,经济持续发展是否存在可行性的核心问题。
  • 中国新篇章

    中国新篇章

    本书以中国新篇章为主题,文章包括预测中国、中产阶级重塑中国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迈入新时期、在PC+时代登上新高峰:杨元庆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公司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促进国有经济新的腾飞,这是摆在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做法,因而也是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热门推荐
  • 我的传奇之保彪

    我的传奇之保彪

    ……我是一名孤儿…长大后…进入了…一个秘密雇佣兵团…再一次战斗中……敌人使用了核武器…我自己以为要死了…可那知道…我不但没死…还…
  • 魔蛙随谈

    魔蛙随谈

    “神算什么,魔算什么,凭什么别人就可以活着,而我只能死?”天地黄昏,神魔慌乱,大劫将至,万族凋零。神魔布局万古,手段用尽,为的只是一条生路。少年楚天,一出生就被活祭,用他的生命去铺垫别人的生路。不服,不甘,凭什么?与神争,与魔斗,他要用神魔的血与骨,凑出一曲千古血歌!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文化圈掌门

    文化圈掌门

    一觉醒来,江子皓发现自己重生了,更神奇的是,这个世界居然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世界,没有古龙,没有金庸,现代有名的作家都没有了踪迹,带着满脑子的小说,江子皓得意的笑道:“让我来替他们传播文化,做文艺圈掌门。”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爱她,不是从记事的四岁起,而是从出生开始——她已是他的劫难。一个韶华已去的女子,是如何博得一朝皇帝的专宠,乃至一生一世终不能忘的……经典中的经典。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为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个可恨的女子赋予了新生,宛如她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用她那婉约清丽的声音为我们讲述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苍凉又绝望的爱情。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孩子小孩子

    小孩子小孩子

    这是作者大大第一次写作,写的不好不要建议~这里是作者大大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小说里用真名)...(好吧,有一些是作者脑洞开大添加的==)什么?!韩国七日游!遇见韩国欧巴!认识了万千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世上如此幸(狗)运(血)的事让自己碰到!!?........................突然的转变,是谁让自己变成这样?.......被流言蜚语打击,到底是什么事情?!..........................车祸?!真相到底是什么!是谁在背后作怪?又是谁的指示?......................哇咔咔,中二妹的校园时光开始了~
  • 重生农门商妃

    重生农门商妃

    "异世重生,她带着心中的遗憾,奉养今世的父母。只愿能减少自己心中的遗憾。极品奶奶,阴险小叔,尖酸婶娘,这些人的嘴脸让她无时无刻都在忆起前世自己所处的境地。前世,自己努力打拼却无法奉养父母姐弟,今生今世,她要用她所学的知识与阅历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回报现在的父母救赎前世的遗憾。"
  • 明末突围

    明末突围

    刚刚成名的体制外的网球明星周康石,穿越到了崇祯十年的广西。刚刚尝到金钱滋味的他到了偏远广西,想到的是先发财。要发财,先从痛扁越南佬开始。要救国,从给“驴友”祖宗------徐霞客当保镖开始。
  • 拳霸都市

    拳霸都市

    曾经是一个乖乖男的宋大军,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并且偶然得到了一个绝世的异能之后,开始了人生的转变,非凡的人生,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