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000000022

第22章 宋元(1)

林黙孝父爱兄

北宋建隆初年,湄洲屿(今福建莆田市东南湄洲岛)上的航海官林维悫家。父亲林维悫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失望地说:两兵交战“是个女孩,还不会哭。”母亲暗自垂泪,央求说不要丢弃,父亲点头同意了。因为这孩子不会哭泣,父亲就给她起名叫“林默”。小林默一天天长大了,但由于是女孩而且不会说话,父亲对她总不是很亲热。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一天,父亲出海回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睡梦中,只听见身边的小林默在轻声地叫着:“爹,爹。”父亲刚开始并没有在意,突然一下子意识到小林默会说话了,兴奋地一跃而起,紧紧地搂住了小林默。小林默能开口说话了,全家都十分高兴,父亲和母亲商量后,让她和哥哥一起上学。在私塾里,小林默天资聪颖,老师教过的东西一学就会;课余时间,她就下水嬉闹,从小便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一天,小林默正在水中畅游着,忽然一个小女孩不慎落水了,小林默仗着娴熟的水性,将她救上了岸。但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严厉地责备了小林默,并规定她以后不能下水。

又是十年过去了。一次,父亲带着哥哥要出海了,已经长大了的林默苦苦哀求带她一同前去,但父亲坚决不同意。大海上,本来风和日丽,突然就变了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霎时,小船在海面上不停地颠簸,十分危险。父亲和哥哥看情况不妙,赶紧返航,但是为时已晚——狂风吹折了桅杆,海浪涌进船舱,父亲被甩下了船,双手紧紧扒住船舷,而正在掌舵的哥哥已经相救不及了。正在这危急时刻,林默奇迹般地出现了,她奋力将父亲救上了船。原来,在小船启航前,林默就悄悄地躲进了船舱。这时,一个巨浪铺天盖地打来,小船被掀翻了,三人全部落进了大海里。林默将唯一的一块木板推给了哥哥,让他先支撑着,自己则竭尽全力将父亲救上了岸;然后又一个猛子扎进海里,当她游回到了出事海域时,只找到了那块木板,而哥哥已经不见踪影……

家里,父亲苏醒后泪流满面,刚过门的嫂嫂更是痛哭流涕,林默心里则像刀绞似地难过。她服侍父亲睡下后,决定再次出海,发誓要找回哥哥的尸体。据老船夫讲,出事海域距鲨鱼湾很近,她哥哥的尸体一定飘浮到了那里。林默不顾众人的劝阻就上了船。到了鲨鱼湾,林默跳下海去,看见哥哥的尸体被鲨鱼围在中间,她悄悄游了过去,不料一条大鲨鱼却被惊动了,急速地向她扑来。林默镇定自若,抽出尖刀刺伤了大鲨鱼的眼睛,大量血液喷了出来,鲨鱼们闻到了血腥味,一拥而上将受伤的大鲨鱼分而食之。林默又将一个盛满墨汁的皮袋掷向鲨鱼群,鲨鱼们你争我夺,墨汁四散染黑了海水,她趁机夺回了哥哥的尸体。林默孝父爱兄的事迹,迅速在湄洲屿传开了,乡亲们都想见一见这位巾帼小英雄。但林默却紧闭家门,悉心照料着心力交瘁的父亲。

一天深夜,林默正在熟睡,忽然被海面上传来的一阵阵呼救声所惊醒。林默回想起哥哥惨死的情景,一跃而起,迅速组织村民们前往营救。当他们来到出事海域时,只见一艘商船快要沉没了,船主和帮工们正在船上哭救,而海面上波涛汹涌,恶浪掀天,前来营救的渔船都无法上前。林默果断地跳入海中,游到商船上,不顾船主的反对,让帮工们将货物扔下海去。压力减轻了,商船开始停止下沉。林默又让帮工们跳海游到渔船上,自己也拽着不会游泳的船主,奋力游到了渔船上。事后,死里逃生的船主对林默千恩万谢,并允诺付给高额酬金,苦苦哀求她为自己保驾护航。林默婉言谢绝说:“我要实现一个心愿:一直在海上救助那些遇险的船只,尽量减少像我哥哥那样的悲剧。”

就这样,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林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救助那些失事遇难的船只,其中还有不少外国的商船。不幸的是,在二十八岁的那年,她由于劳累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人们为了纪念林默,专门设立了祠堂,供奉她的塑像。后来,我国沿海沿江的很多地方,甚至东南亚一带都建有庙宇祭拜林默,称她为“海神妈祖”、“海神娘娘”,求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显灵,保佑出海渡江人的平安!

喻浩智造木塔

五代时吴越国的都城——杭州(今浙江杭州市)的一处木塔工地上,一座木制方塔已建到两三层了,工匠们正在继续加紧建造,塔边一名官员则拿着工程图一边比对,一边满意地微笑。那官员名叫李世吉,负责营造这座梵天寺木塔,可他设计有误,致使塔身摇晃,险些无法完工。幸亏有一位民间的能工巧匠,名唤喻浩,另外设计出图样,逐层铺设木板并用铁钉钉紧,稳固了塔身,才将此塔修建完成。他也因此被誉为不可多得的造塔奇才。北宋初年,工部薛尚书推荐他负责设计、督造皇帝钦定的工程,也就是京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的开宝寺宝塔。

喻浩自接到重任以后,每日东奔西走,深夜还在赶着画图纸、做模型,立志要吸取中华名楼古迹之精华,造出天下第一宝塔。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制作,他终于完成了设计图纸和木塔模型,薛尚书过目后赞不绝口。

一天,喻浩冒着狂风暴雨来到工地勘察地形,发现工地北面的五丈河河水由于暴雨而持续上涨,湍急的河流卷着河堤边的泥沙直冲向前。喻浩皱起眉头,伫立在河边:“大风……大河……我修造亭台楼塔无数,却不曾遇到如此棘手的难题。怎样才能稳定塔基呢?”从工地回来后,喻浩因为受了风寒而卧病在床。妻子把中药端进卧室,埋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子。突然屋外传来器皿摔碎的声音,喻浩问道:“娘子,刚才是什么声音?”妻子接过药碗:“没什么,外屋的地面不平,肯定是碗橱有点摇晃把碗摔碎了,等会儿用木片把低洼的地方垫高就行了……”没等妻子说完,喻浩豁然开窍,连忙披衣起身修改图纸,完工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刚叫了声“娘子,快来看……”,便昏倒在椅子上……

八年过后,宝塔终于竣工了,宋太宗在薛尚书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开宝寺巡查验收。这座宝塔高近四十丈,共十一层,为京城内外最高建筑,四十里外就能看到。站在塔下,只见卷檐流瓦,高耸庄严、气势磅礴;宝塔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典雅华丽、巧夺天工;登上塔顶,俯瞰京城,宽阔的五丈河像一条玉带围绕着宝塔,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宋太宗赞叹道:“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登此塔,真不知我大宋朝竟有如此繁盛宏大之美景!”

正在君臣共乐之时,一位大臣一语惊人:“此塔虽然雄伟壮观,但是塔基不正,塔身倾斜,必成大患!”并让人端来一碗水倒在地上,结果水向一个方向流去。众人皆目瞪口呆,宋太宗更是勃然大怒,派人把喻浩找来当面对质。“塔基不正,此乃地势使然;塔身歪斜,则是故意所为。”喻浩面不改色,侃侃而谈。“臣在修建此塔之前,仔细观察研究了这里的地势地貌,发现塔的北面数十步远就是横穿京城的五丈河,河水终年湍急,日久必然侵蚀河床地基,这样势必导致宝塔地基一面的沉陷,所以我将宝塔北边地基稍微垫高,这样就可慢慢矫正一侧沉陷的地基。至于塔身向西北方轻度歪斜,是因为京城地处黄河南岸,西北面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挡,所以常刮西北风;而宝塔塔身高大,经过长年累月西北风的吹刮,难免要向东南倾斜而最后倒塌,现在我让它稍向西北倾斜,就是抵御风力,预计不到百年这塔就会被风吹正的。”众人听后无不啧啧称奇,宋太宗也连连称赞道:“妙!妙!造塔而不只着眼于塔,内外兼顾,果然是造塔奇才,了不起!了不起!朕就赐名它叫‘灵感塔’吧,哈哈……”喻浩伏身谢恩,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后来开宝寺的“灵感塔”成了北宋最有名的宝塔,而且正如喻浩所预料的那样,多年后塔身倾斜度真的越来越小,只可惜在北宋庆历年间毁于一场大火,终究没能保存下来。

吕蒙正不记人过

北宋时,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正就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人选一事争论不休,大臣李之成推荐吕蒙正,因为他为官清廉,在百姓中威望很高;但另一位恃才傲物的大臣毛尚谦却极力反对,理由是吕蒙正不过是平庸之辈,不能胜任。几番争执,皇帝最终决定参知政事一职由吕蒙正担任;而李之成则被派到外地去做官,不日赴任。

一家酒楼里,吕蒙正为李之成饯行。酒席上,李之成说起朝中争论,正要告诉吕蒙正作梗之人的姓名,吕蒙正连忙摇头说:“多谢你良苦用心,但我还是不知道为好,一来免去很多是非,二来也少了很多官场斗争。”李之成告诫他:为人太忠厚,将来定要吃亏。就在这时,隔壁房间有人大声嚷嚷:“今天在朝廷上,众大臣都举荐吕蒙正为参知政事。他吕蒙正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当参知政事?!”李之成为昌蒙正抱不平,拍案而起,要去找那人理论,但却遭到吕蒙正的阻拦。李之成忍无可忍,大骂吕蒙正乃胆小怕事的平庸之辈。吕蒙正涨红了脸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我现在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就会终身不忘他的过错。要是以后碰上与他有关的事,我必然会带上个人恩怨,我之所以不愿追问他的姓名,就是为了日后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个人的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李之成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一年后,李之成管辖的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市东北)煅烧出绝世无双的瓷器“龙泉青池”,准备作为贡品献给朝廷,谁知在进贡的前一天却不慎被李之成打碎了。大家不禁胆战心惊:重新赶制绝无可能,临时更换又是欺君之罪。最后,差役想出一个办法:命令工匠稍作修复,蒙混送到朝廷,皇帝发现瓷器破碎,定以为是运送途中不慎所致。但是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如何应付转运使的验收。李之成得知此次担任转运使的恰好是毛尚谦,不禁松了一口气:此人性格粗略,马虎大意,略施小计便可骗过。原来,李之成祖传“麒麟青池”与贡品极为相似,可以将“麒麟青池”拿给毛尚谦检查,然后再调包。不出所料,毛尚谦虽然发现贡品有些异处,但并未深究。“龙泉青池”运到朝廷,皇帝打开一看——竟是一堆碎片,龙颜大怒,毛尚谦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成了阶下囚。吕蒙正觉得事有蹊跷,便替毛尚谦求情,并主动请命审理此案。

身陷囹圄的毛尚谦左思右想,终于知道了真相:自己马虎大意,被人陷害了。此时,恰逢吕蒙正来询问案情,毛尚谦激愤不已:“你别‘猫哭耗子假慈悲’了!说不定还是你和李之成合计好了,一起陷害我的呢!明明是‘龙泉青池’,他给我看的却是‘麒麟青池’,你们设好了圈套让我钻!偏偏我又落到你的手中!”吕蒙正大吃一惊:难道这件案子与李之成有关?

当晚,吕蒙正奔赴外地,找到李之成询问实情。李之成仗着自己与吕蒙正是多年故交,又有知遇之恩,以为他一定会帮自己,于是对案情直言不讳。不料吕蒙正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当下将李之成缉拿。满腔义愤的李之成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不要口口声声替毛尚谦说话!你可知当年是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反对你担任参知政事的,又是谁在酒楼里大骂你不配当参知政事的?就是他!毛尚谦!如今他这样狼狈,还要感激我呢!帮你出了一口怨气!一边是朋友,一边是敌人,你站在哪一边?”吕蒙正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将他缉拿归案。吕蒙正还了毛尚谦一个清白,自己却落下了“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骂名。金銮殿上,“龙泉青池”一案大白天下,皇帝决定以欺君之罪处死李之成,朝廷上下无人敢言。这时,吕蒙正勇敢地站出来,摘下官帽,愿以自己的官职换回李之成一条性命,文武百官也纷纷求情,于是皇帝只好从轻发落。

古代瓷器杨业血战陈家谷

北宋时的一处战场上宋、辽两军正在激战,宋军主帅潘美贪生怕死,一见辽军便瑟瑟发抖、魂不附体。正当全军溃败之际,“杨无敌”杨业带兵赶到,大败辽军主力,解了潘美之围。但潘美非但不感激,还恬不知耻地慌称自己“引蛇出洞”的计谋被杨业破坏了,杨业无言以对。就在这时,两人接到皇帝班师回朝的诏书。

原来,宋太宗打算收复长期被辽朝占据的幽、云十六州,想派遣潘美、杨业领兵前往。朝廷上,潘美冒领杨业的战功,心安理得地接受封赏,可当宋太宗提出起兵幽、云十六州一事时,他就变得支支吾吾,但杨业却毅然领命,潘美惟恐杨业领了头功,立即改变态度,也主动请命。于是,宋太宗加封潘美为征西大元帅,杨业为副帅,发兵幽、云十六州。临行前,潘美向宋太宗保举亲信王侁担当监军一职,并暗中吩咐王侁监视杨业的一举一动,伺机找到把柄,铲除这个眼中钉。杨业的妻子余太君对潘美的险恶用心有所觉察,提醒杨业多多提防,但杨业却不以为然。

辽朝萧太后听到“杨无敌”杨业领兵攻打幽、云十六州的消息后,十分惊恐,大将萧天左、萧天右两兄弟主动请命,并献出“借刀杀人”之计:借潘美之手杀掉杨业。原来,他们早就听说主帅潘美嫉贤妒能,屡次陷害杨业不果,这次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将帅不和睦,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到时辽军可以趁机大败宋军主力。

果然不出两兄弟之所料,行军途中,潘美故意放慢行军速度,想让杨业先行交战,损耗他的战斗力,借辽军除掉杨业。萧天左、萧天右看出潘美的用意,采用“分而化之”的战略,兵分两路,一军突袭潘美,一军截断杨业救援的后路。杨业料事如神,早作防备,并急书一封提醒潘美警惕敌人偷袭。潘美非但不听,反而取笑杨业杞人忧天。可谁知当晚辽军突袭军营,潘美手足无措,大败而逃,而与此同时,杨业以“空城计”大败辽军,并救下了仓皇逃跑的潘美及其残部。杨业本以为潘美一定会怪罪自己,可谁知他却一反常态,大加赞扬杨业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并对自己姑息大意、延误战机的过错作出深刻的自我反省。杨业由此对他顿生敬意,并对自己的妄加猜测后悔不已。

原来潘美非常狡猾,他想以假象迷惑杨业,然后趁其不备,伺机陷害。正当杨业准备休整军队、以逸待劳之时,潘美命令他带兵杀出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与辽兵正面交战,并慌称此乃皇帝的旨意。杨业虽然知道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但苦于帝命难违,且寄希望于潘美,请他与王优带兵增援,在陈家谷(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伏击辽军,以挽回不利的战局。

谁知杨业带兵杀到陈家谷时,却迟迟不见潘美、王侁援军的踪影,这才明白中了小人的奸计了。而此时萧天左、萧天右率领重兵围攻陈家谷,杨业四面受敌,眼看弹尽粮绝,必死无疑。无奈之中,他劝戒将士们不要和自己一起去送死,可趁敌人不备时杀出一条血路突围逃生,但将士们誓死要和杨业共存亡。最后,杨业带领将士们奋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同类推荐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本书研讨生肖龙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独罪

    独罪

    罪徒的后代,临死之际穿越到废墟世界。使徒狩猎异兽,不断进化!而他,斩杀使徒,自我升华!
  • 善恶之途

    善恶之途

    一个将会流传千古的传说,改变了即将步入道艰时代的苍云界。是福是祸?在这天下英才辈出的年代,我们只能用实力,用鲜血,用战斗不止的意志,捍卫属于我们的荣耀,守护着我们的责任。
  • 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擦亮孩子感恩的心和让孩子去做感恩的事,书中包括多篇文章,让孩子从中学会感谢父母、孝敬父母,学会爱父母,才学会爱这个世界。
  • 薄荷香少年

    薄荷香少年

    初一时,林珛就喜欢徐陌,上大学时,既然重逢了,何不试一试?白衬衫,梨涡少年,薄荷香……她都好喜欢!
  • 谁将玛瑙串珠链

    谁将玛瑙串珠链

    吾愿倾我一切,换汝半步流连;即使万劫不复,得汝笑靥如花;即便灰飞烟灭,留汝半世与共。我愿弃我一生,换你回眸一笑;即使永不超生,得你一世牵挂;即使神行俱灭,留你半生思念。
  • 双叶

    双叶

    她们可以算是双生子,又不算是,因为姐姐是由妹妹的DNA制造成的人造人,破产的落魄,之后是父母的双亡,在最落魄的时候,一个男人向她们伸出援助的双手,又把她们推入无尽的黑暗!【场景一:“你是第一个不迷恋我美貌的人。”某男对某女说。某女默!】【场景二:某男吻完某女后,某女大叫混蛋!某男淡淡说:“既然,你认为我是混蛋,那么,我就在混蛋一次吧。”说完,又吻了上去!】【场景三:“我不爱你啊”某女说。“我爱你就足够了。”某男说。“······”某女。】这是一个姐姐保护妹妹的故事。
  • 陪伴会让人上瘾

    陪伴会让人上瘾

    那往日混沌中匍匐的指针也因为跟你在一起被安上了加速器,陡然意识到时间才是世上最奢侈最该珍惜的东西。甜美,是对你的初印象。没错,我心里找不出一个能比这个词更贴切的形容与你的初见。干干净净,淡然却又如此的吸引人。
  • 岛与城

    岛与城

    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荒诞悬疑经典作品。作者首次尝试一种跨时空、跨空间、跨领域的创作方式,讲述一位作家潜身闹鬼小屋进行小说创作,探寻人与社会的孤独。上部中,主角独孤无痕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剑客,又是一位遭遇鬼魅的书生。鬼魅、主角本人的经历、主角所创作的人物,往返于现实与循环之间。
  • 网游之走上巅峰

    网游之走上巅峰

    有种情绪,让你我热血沸腾。有种情义,让你我舍生忘死。有种爱情,让你我永生难忘。有种感动,让你我潸然落泪。不管你我是否同一种族,是否同一角落,是否同一信仰,让我们一起拿起利剑,跨上战马,奔向远方的征程,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巅峰,在天地间留下我们永久的传奇。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