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800000016

第16章 做意志坚强之人(2)

②七略:汉成帝时刘向奉旨校中秘书,搜求天下遗书。刘向每校毕一书,就把书的篇目和大意写一篇叙录,奏给皇帝。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承其事业。刘歆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一辑略,二六艺略,三诸子略,四诗赋略,五兵书略,六术数略,七方技略。四库:唐玄宗时于长安、洛阳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③汗牛塞屋:形容书籍多。

④夫人:这个人。强假:硬要借。惴(zhuì)惴:忧恐的样子。

⑤高束:高高藏起,束之高阁。庋(guǐ):收藏。

⑥俟:等待。

⑦致:得到。

⑧形诸梦:梦见。

⑨省记:了解,记忆。

⑩通籍:作了官。落落大满:意为到处是书。素蟫(yín):白色的蠹鱼。蠹鱼,一种咬衣服书籍的小虫。

公书:把自己的书公开借给别人。

【品评】

青年黄允修向袁枚借书,袁枚就写了这篇文章,连同所借之书一起给了他。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其目的是劝勉青年要珍惜书籍,珍惜时间,专心学习。作者指出,藏书、吝书的人未必真能爱书、读书,比如天子有书不读,富贵人有书不读。而借书学习,倒更能促使自己抓紧时间去读书,用心去钻研,并记牢书中的内容,因为是借来的,担心“今日存,明日去”,自然会加倍珍惜,努力学习。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读者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学不可以已”,古代圣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归功于他的好学。他七岁就背了许多古诗,以后又熟读了西汉著名赋家扬雄和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的作品,最后终于写出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杜甫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告诫人们:只有苦读勤学才能有真功夫,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

太平洋遇雨

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①;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②。

【注释】

①亘:绵亘,横贯。二洲:指亚洲、美洲。

②却余句:却余下戊戌政变历难未尽的人物。

【品评】

这是作者1899年往游美洲时在太平洋上遇雨有感而作的诗。诗的起首就点题,并表现出一股恢宏的气势:天宇之大,一雨能够绵延亚美二洲。接下来“浪淘天地入东流”一句,诗人设想那洒在亚洲中华国土上的雨,必定激起滔天巨浪,滚滚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是说自己虽是戊戌劫余的人物,但决不会像千古风流人物那样,瞬息即被历史之波浪长流所淘尽。于是,诗的最后一句“又挟风雷作远游”,便表示了自己壮志未泯,此番远游美洲决不是消极逃遁,而是另有一种风雷大志包藏胸中。充分显示了作者虽屡经磨难,但不甘消沉、立志救亡的决心。

世事很少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在所难免,立定志向,渡尽劫波,才能走向成功。唐代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尽磨难,前五次均告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屡败屡起,直到第六次,终于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带到日本,他本人也成了日本佛学中律宗的创始人。立定志向并付之行动,败不馁胜不骄,必能成就宏伟事业。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品评】

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反华叫嚣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们遭受三年特大灾荒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词中梅花的形象和风格,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革命者的高贵品质,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开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两句,一下子把读者引到了一种挺拔严峻的氛围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两句,写出了梅花对寒威的蔑视、反抗、示威、挑战。“俏也不争春”四句则体现了一个革命家高瞻远瞩的胸襟和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品质。

毛泽东写这首词,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又不骄傲自满,而是谦逊平和,甘于奉献。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的人,靠的就是不向困难低头的拼劲。三国曹魏时期的王象,从小没有父母,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后来被人卖到并州,给人当奴隶,但他始终勤学不辍,终以“文章显”,被誉为当时天下“名士”。一个人只有蔑视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才能最终战胜自己,突破平凡,取得成就;一个人只有正视荣誉,不为荣誉所迷醉,才能最终超越自己,突破平庸,收获美德。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茅盾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品评】

这篇散文写于1941年,当时正是中国抗战的艰苦岁月。作者赞美白杨树,意在讴歌不屈不挠的抗战民众,讴歌中华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热门推荐
  • 美颜App系统

    美颜App系统

    苏傛是个丑女,没人喜欢没人疼,就连交往多年的男朋友都是为了利用她帮家里还债才跟她在一起的。债务还清的时候,就是苏傛被甩的时候。苏傛愤怒又不甘,却意外收到了一张宣传单。鬼使神差之下,她按照上面的指示扫描二维码,结果竟然强制下载了一个美颜APP!从此,丑女变美女,她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
  •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

    她,车祸穿越了,看着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衣裳,遍体鳞伤的身体,短小的四肢,欲哭无泪。他,杜府大少爷,天子骄子,见证杜府被族人亲戚瓜分衰败,弟弟妹妹更是寄宿他人篱下,舍弃一切,努力打拼,只为可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中国近现代历史因一些人物而风起云涌,如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北大之父蔡元培,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市场经济第一人顾准等。本书讲述了他们在困难中跋涉、在孤独中前行的探索历程,其深刻思想与坚定信念透过历史的烟尘,依旧光芒四射。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鬼仙无双

    鬼仙无双

    圣手遗孤、绝命案首、千面戏子、病公子、冥天君、神魂尊者……每一个外号都是一段故事,而每一段故事,都为他的传说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本作者的称号是简介无力者,总之,这是一个鬼仙养成的故事,就从那一天,从那一场复仇开始……)
  •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天现异相,凤落相府,得凤者一统七国,有谁知?凤竟是那个名满天下的花痴女人。丞相府的三小姐,花痴女人沐青瑶被南安王慕容流昭一拳打死了,却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女人,光芒四射,魅力惊人。皇上,被休了!沐青瑶物语,即便你贵为皇帝,下了天价的骋礼,但我堂堂陆战军第17团的参谋长,竟然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这样的男人休!
  • 沧海月明刀

    沧海月明刀

    道门真人踏浪而行,身前一尺己身世界;佛家菩萨一苇渡江,一声佛号一人命;谁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一怒可令天子露戚容。青衫仗剑江湖行,十步杀人不留行;血染沙场拂衣去,从此深藏功与名。这个江湖,忘不掉的是情义,放不下的是恩仇。这个庙堂,得不尽的是功名,装不满的是利禄。犹记得京都落雨一僧一少就着火锅说的话。“老秃驴,我要游历江湖,可它有多大?”“一望如沧海。”“沧海是是什么海,需要多少天走完?”“一时或者一辈子。”“月明有多明?”“心有多明,月就有多明。”“那刀呢?”“刀在众生心里。”“直娘贼的老秃驴,你都把我说糊涂了!”“糊涂好…糊涂好…”
  • 战神的崛起

    战神的崛起

    一次意外使他来到了一个久远的大陆,让他不得不踏上修仙崛起的路途,他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开始活着。在岁月中成长,接受死亡的洗礼,开始了成为一代斗神努力,在这段路中,有儿女情长,有心酸泪水,有坎坷人生。也有红颜知己。为了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他闯入了刀山火海。用那句生要同生,死要同死的誓言,震撼大地山河。
  • 爱妃千千宠:皇上请让开

    爱妃千千宠:皇上请让开

    【宠文,独宠】别的妃子千思万想,怎么爬上皇上的龙榻。唯有她,嫌弃起一国之君了。“妾身什么都不会,皇上你找别的妃子吧。”某人说。“爱妃,不会就学,朕教你。”某不要脸的帝王,死皮赖脸。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