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0000000014

第14章 脱敏是中国人的必修课(1)

1.一切皆能归于人品

中国人往往给人以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的印象,但是个人道德多少还是有的,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道德都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出了这个圈子,道德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传统伦理体系的害处,但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发现这一点对我们产生的危害。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最在意的就是道德。很多人从来都不懂得什么是道德,却总是拿道德来评价一个人、一件事。这个民族的个体的逻辑是那么的混乱,以至于他们看任何事情都看不到真正的关键点,甚至他们都看不到没有逻辑的害处。他们只用经验看待问题,但从来都不去寻找经验所给人带来的真正启示,他们只是把经验当做一种参考,指导自己的未来。所以,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没有未来的,因为他们的未来是建立在过去之上的,是前后颠倒的。

正是这种颠倒的思维,才导致了人们的行为错乱。在中国,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道德,只要这个人的道德不过关,那么他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错的。如果道德过关了,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这种思维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民族中的每个个体都会疯狂地追求道德。但我们追求的所谓道德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是为了掌握话语权。于是,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超出常规的,甚至是有些变态的人和事了。

汉朝是没有科举制度的,那时候普通人想要发达的唯一方式就是"举孝廉",所谓孝廉主要就是看一个人的品格,一个普通人只有被举荐为孝廉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官府的一员。于是造就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根据古代的规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是要守孝的,守孝时间一般都是三年,在这三年内,守孝者不能有任何的娱乐活动,即使是夫妻之间正常的两性关系也是要禁止的。如果守孝这种事情做得好,就会被人称道,也就有了被举荐为孝廉的机会。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时,人们争着比孝心,尤其是很多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尽孝,反而在父母死后大操大办,显示自己的品德有多么高尚,关于这一点好像现在也有遗存,南方的很多地方好像还保有人死后大操大办的风俗,而那里活着的老人却未见得到有多么好的待遇。我们继续说故事,汉朝时有个读书人,为了显示自己对父母的留恋,在老人去世后,向外界宣扬,自己要守十年的孝。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足以引起轰动的事情了,当然,放到现在更能引起轰动。不过让人们真正吃惊的是另一件事:十年后,这个读书人从父母的坟地回来后,身后还跟了一大帮孩子,那是他这十年守孝的成果……这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能说明很多问题。它说明了我们的个人品格,也就是人品更多时候是功利性质的,不是为了个人的修养,而是为了给自己树一个人品好的形象,以谋求更多的话语空间。这种功利性的品质观念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人品,却都愿意用人品来说事,背后真正的目的是话语权。

这种思维就导致了我们逻辑上的错乱。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一旦认定了一个人是坏人,那么不管那个人做什么事都是错的了。而证明这个人犯错的方式,就是"不讲道理"--不说这件事你到底错在了哪里,而只是说你是个坏人,所以你就是错的。即使那人做的事情跟道德、跟人品无关也肯定会被冠以这样的标签。因此,我们的社会中不管争论什么,最终都要指向道德,都会变成证明彼此的道德不过关,而不是对方的道理讲不通。所以,我们可以说,国人不讲道理,很多时候是因为讲不清道理。

以上就是国人惯常的思维,我们总是能把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到只看个人道德就可以了。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也是如此,通常只要这个人厚道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什么能力,也不需要有什么魄力,我们认定的就是道德一点。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思维模式简单,看不到事情的复杂性,所以,索性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为一点。这样就省了很多力气了,至于对不对是不用考虑的,因为那已经超出我们的思维范围了。

《儒林外史》里有一个故事。王玉辉是一个老秀才,沉醉于传统文化的他崇尚封建礼教的一切陈腐观念。他得知自己的三女儿死了丈夫,想要寻死殉葬,不但没有加以任何阻拦,还表示了支持。他找来了自己的老婆,让她和女儿道别。当他女儿饿死之后,他不但不悲痛,反而仰天大笑,说女儿死得好,这一死遵循了古训,堪称刚烈,是他的好女儿。

我们不排除作者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在里面,但是如果翻阅史书就会明白,这个故事绝对是有着现实基础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能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就是明证。这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所谓的个人的道德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他们总是按照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而且他们不光觉得道德好的人做事一定对,而且还觉得一个常做正确的事情的人道德也一定好。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说他们崇拜某一个人了,或者是喜欢某一个公众人物了,那么那个人同时也会成为他们心中的道德模范。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那个人好像道德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的精神支柱就崩塌了,于是到处去宣扬自己受到的伤害。他们会痛心疾首地跟别人说,自己以前怎么怎么喜欢某个公众人物,怎么样以他为偶像,怎么样地支持他,甚至为他跟别人发生冲突,可是呢,这个人竟然如此不争气,居然是个坏蛋,至少不是个完美的好人。他们会跟别人说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多少伤害,自己被人骗了,现在心很痛,世界观也受到了挑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有的甚至直接就不再相信同类事情和同类人了。他们好像忘了一件事情,当初自己喜欢那个人是因为他唱歌好、演技好、样貌好或者比较幽默,并不是因为那个人的道德好才会喜欢上他,但他们还是会说那个人善于伪装,在情感上欺骗了自己。这就是中国人,总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不但不征得当事人同意,还要四处宣扬,当有一天发现他们给那人贴的标签跟那人根本就不符合的时候,也不反思自己的一相情愿,而是觉得那人骗了自己。让人很是无奈。

所以,想要让一个中国人认同你,只要让对方觉得你道德好就可以了。你可以经常请他们吃饭,他们就会觉得你这个人讲义气,够朋友,是个好人。然后呢,就跟你推心置腹了。如果你想让一个中国人讨厌你,也可以从道德上下手,你只要在背后说他们两句坏话就可以了。保他能恨你一辈子。

这些中国人的头脑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是非不分,道理不明。但同时又是那么的自信,自信到令人发指。所以,跟这种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你不够小心的话,就会被他们的"道德大棒"给打倒,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2.奇妙无穷的"变脸术"

有些中国人很虚伪,虚伪得让人难以忍受。可身在其中者还浑然不觉,自得其乐,觉得自己那是成熟,会做人。其实不过是善于说谎罢了,这些人把谎言说得好,当做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同胞,总是讲究和合性,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想得到认同。这也就注定了人们善于隐藏自己,尤其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总是不愿表露真实的自己,表面上认同别人,背后里诋毁人家,好像每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川剧艺术家一样,变脸造诣极深。

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诸葛亮是联盟关系,他们一起对抗曹操。既然是联盟,自然要在一起做事。而在这做事的过程中,诸葛亮表现出了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智慧。对此,周瑜是持赞赏态度的,总是在诸葛亮的面前对他夸赞有加。然而,一旦诸葛亮不在,周瑜就开始跟别人谋划着要害他了。周瑜并没为此感到任何道德上的压力,反而觉得这正是自己的智慧,不过他最终还是因为不够聪明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同时,在《水浒》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大家都知道,《水浒》中最大的恶人就是高俅。很多梁山好汉都是被他逼迫转而落草的,可以说,梁山好汉对他绝对是恨之入骨的。可是,当高俅被抓上梁山之后,却受到了礼遇。这其中确实有宋江他们被迫的因素,但是,其虚伪之处也是随时可见的。我相信,宋江在高俅面前时非常客气,背后肯定会痛骂高俅。同样,宋江也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安一个"会做事"的标签。

由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讲究合和性的民族,我们认为和气,至少表面上的和气是很重要的,是我们懂得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尺。

请允许我在这里做一个小人式的推测。当我的朋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不会跟我翻脸,还会说我的批判有道理,但是,肯定有人在内心中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我这个人不地道,身为一个中国人,竟然如此批判自己的民族。而且,如果这本书是别人写的,他们没准还会在我面前对作者破口大骂。但因为我们是朋友,自然我就幸免于难了。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我们这里截取一个小片段,看看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人在聊天,他们说得热火朝天,就像好多年没见面了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甲:你看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漂亮吗?

乙:哎呀,真好看,在哪买的啊?甲:××商场啊!花了我上千块呢!

乙:嗯,真不错,你真会买东西,跟你很搭。甲:我也这么认为的,我看见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乙:是啊,真好,有时间我也要买一件。

……半个小时后,甲走了,丙过来找乙聊天。丙:哎!你跟甲说什么哪?聊得那么热乎。

乙:没什么啦,说她的新衣服,你看到了吗?就是她身上穿的那个。丙:嗯,看到了。

乙:觉得怎么样?丙:很一般,穿她身上不好看。乙:嗯,咱俩想一块去了,我也觉得很一般。

丙:是啊,她一直都不会买衣服,穿什么都穿不出好来。乙:就是,就是,还总爱显摆,我最讨厌这种人了。

……这是一个模拟的场景,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身边整天都在发生这种事。人前夸,人后骂。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像吃饭一样平常。我们不但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还会觉得自己有一双慧眼,能看透世间一切虚伪,却不知,最虚伪的就是我们自己。

国人之所以这样,完全是由我们虚伪的文化决定的。在这样的文化里,当面说人坏话总是不好的,我们总是把对别人的批评委婉地指出来,小心翼翼地向对方表示: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完全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但是,受批评方还是会腹诽,"你就是看我不顺眼,不然我有什么好批评的?"这种思维决定了,我们在人前总是小心翼翼地附和,少有建设性意见,更是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往往都虚伪得夸赞地对方。但在背后就开始挤兑别人,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以显示自己的伟大和聪明。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罢了。人前夸耀是想告诉对方,你看,我是同意你的,我们之间没有矛盾,可以做朋友的;在人后骂是因为想对听的人说,你看,我是有价值的,我比别人强,至少也比我说的那人强吧,你看,我讲给你的就是明证。所以,我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基于和合性的。中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不管做什么都喜欢找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群体属性非常强。一个人要是身边没有朋友或者不被圈子接受的话,在国人眼里这个人就不能要了。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是如此的可怜,身边竟然没有朋友,竟然没有自己的圈子,这还叫人吗?他过的也能叫生活吗?

而且,我们自己离不开别人,离不开圈子,也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人人都应该这样,所以当看到跟自己不同的情况时,就会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即使偶有人能接受这种情况,也会先装出一副非常惊讶的样子,他们这么做不过是想告诉身边的人,看,我也感到惊讶,我跟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他才是另类!

同类推荐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热门推荐
  • 我们终将形同陌路

    我们终将形同陌路

    青春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过。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相爱的俩个人变成了形同陌路,明明相爱,却不能说出口。安梦瑶:其实从见到你的一瞬间,我就知道,要陪我度过一生的人就是你。在我心中,你一直是神,是遥不可及的梦。可是我明明知道不能触碰,却还是忍不住,不知道你哪里好,可就是忘不掉。沐雨晨:安梦瑶,我真的很爱你,和你在一起的时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有一句话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只是时光没有老去,我们却早已形同陌路。
  • 星空下的阿斯嘉特

    星空下的阿斯嘉特

    楚晨曦最近压力很大:憧憬的金发大小姐是热血笨蛋、还有个百合女在一边捣蛋。同居是伪娘也罢,某猫耳萝莉拼命倒贴也罢,和教会圣女彻底杠上也罢,可最终兵器机械娘和不良天人少女什么的就免了吧,没看到还有一群毁灭了几个位面的美女嚷嚷着要他当主人么......终于,少年咆哮了:“我真的不是什么魔王神转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会魔法的恶魔公主VS冰山王子

    会魔法的恶魔公主VS冰山王子

    她,是比世界首富还要强大的皇室的公主,一次偶然,她得到了一对钥匙和锁,旁边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锁是你自己的,钥匙是你恋人的,但是只有你和你的恋人结婚了之后才可以给把钥匙给你的恋人,否则不可以给。皇室的冷艳公主会怎么样呢?冷艳公主的爱情之旅又是什么样的呢?
  • 极限地狱

    极限地狱

    人类与极限种的宿命对决,谁将是猎人?谁又将是猎物?极限的地狱间又有谁能独霸一方!
  • 超级修真系统

    超级修真系统

    ====================================================唐千里新买的笔记本在中了一个古老的病毒后,被神奇的安装了一套名为神仙预备役的系统,在系统里,用户可以申请任务获得绩点,并用绩点兑换各种各样的修真技能。由于系统会员的大量出现,修真界的格局已被打破,传统修真者跟新兴系统会员之间的摩擦剧烈升级,已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唐千里却用勇猛和机智演绎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推荐票啊,收藏啊~~
  • 重生之李狗剩传奇

    重生之李狗剩传奇

    赵启明本是一名特种兵,一次作战中为了掩护队友不幸战死,然而战死后却意外穿越到古代,在一个名叫李狗剩的身上重生……
  • 异界大资本家

    异界大资本家

    天玄大陆,诸侯争霸。宗门万千,强者为尊。商业天才范晋来到了这个世界,从一个小小的铁匠铺起步,一步一步的驾驶着他的资本巨舰,碾碎了大陆的一切规则,甚至将整个天地都翻转了过来。“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PS:每天两更。第一更:中午十二点左右;第二更:下午六点钟左右。
  • tfboys之爱情还是友情

    tfboys之爱情还是友情

    三只的爱情,难道一定要和富豪千金在一起吗?不,。普通的女生,同样也可以,懂么?
  • 祸世魔胎

    祸世魔胎

    撒豆成兵,点石成金。滴血淘尽日月,挥袖颠倒乾坤。要修哪种法、走哪条路能成道?成风口浪尖的弄潮儿,还是安于现状俯首为尸骨。劫数浩荡躲不尽,奋起而争才有一线生机。年年月月,日日时辰。宫墙之内,庙堂之外,挑起一锅炉碳走天下。歪魔邪道,旁门外道,或可成道。
  • 一触即发

    一触即发

    云谲波诡的上海滩,一对孪生兄弟阿初、阿次因家族惨案而从小分离。哥哥阿初自幼寄人篱下,刻苦努力的他最终成为了医学博士。弟弟阿次虽身在豪门,却并无豪门子弟的纨绔之性,心系国家的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色特工,作为侦缉队员长期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兄弟俩默契地联手作战,在他们一步步接近真相时,却发现了更大更惊人的阴谋……2012年收视最火爆的谍战电视剧,男神钟汉良领衔主演,看手足情,家国梦,双子谍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