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9700000010

第10章 汉宫秋(4)

自从得知元帝已打算送自己出塞和番后,昭君对于汉元帝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但是汉元帝显然十分精于制造这类动人心弦的情话,说得像蛛丝一样软绵绵的,黏糊糊的,剪不断,理还乱。神情又是那样的郑重其事,使昭君不由得不相信。但是当昭君投去无限深情的一瞥时,发现站在皇帝身后的尚书五鹿充宗眼睛里含着一丝奸笑,跟在皇上身边的石显,似乎也在窃笑皇上志大才疏的空话。刹那间,昭君清醒过来了,元帝绝不是有中兴之志的皇帝,这一切不过又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妾意已决,陛下请回吧。”昭君说完,将一杯酒全部倾倒于灞陵桥下。

番使毕恭毕敬地上前说道:“娘娘请起鸾驾,前途高远呀!”

昭君点了点头,回眸细看,元帝的脸上竟也爬下了两行浊泪。更添人愁绪的是风云突变,刚才还是霏霏雨丝,此刻却如倾如注,天地一片白茫茫。

元帝目送昭君越走越远,心里生起无限感慨。五鹿充宗见皇帝在灞陵桥上流连忘返,就不知趣地劝慰道:“陛下,你也不必多挂念了,回朝去吧。”

元帝对五鹿充宗的唠叨和不解人情十分不高兴,就连讽带刺地挖苦他说:“你的公务太繁忙,又要掌握朝纲,又要治国安邦,又得费心思展土开疆,只是你不驰骋沙场,不然的话,一定能让我们领教‘鞭敲余镫响,人唱凯歌回’的威风来。”

五鹿充宗对皇帝的责备充耳不闻,只是一再地劝皇帝回宫:“陛下,娘娘已经走远了,不必苦恋着她。”

“你们说我不应该这么恋着王嫱,可怜她临走时还连连地回头望她的君王,还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的故土。要是也给你个妃子,”元帝又转向五鹿充宗,“当你们情深意长时,让她背井离乡,去胡地卧雪眠霜,要是她不留恋你,你也能像现在这样轻松地把她送走,若果真是那样,我一定要封你做个一字王。”

五鹿充宗听了这番话,一时不再言语。元帝仍逗留在灞陵桥畔,他站在桥头上,极目远望昭君北行的方向。可是,已经看不见一点儿影子了,所见的只是满目苍凉的旷野大漠。秋风萧瑟,草黄了,水落了,雁来了,人却走了。

塞外的秋色是那样的壮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王昭君乍见这大草原的风光不由得耳目一新,特别是那些纵马奔驰的彪悍牧人,给了昭君极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射雕逐狼的健儿们如此骁勇,昭君想起了醉生梦死的大汉君臣,她更加明白了,呼韩邪单于绝非虚言恫吓,而汉元帝的诺言不过是想包住火的纸。夜已经很深了,金风横过广漠的原野,不断地灌进她那暂宿的穹庐里,四周只听见秋虫的鸣叫声,案上的烛火摇晃跳跃着。

在烛火的阴影里,她仿佛看到了汉元帝的面影,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她明白汉元帝所悦的首先是她的美色,所求的也只是她的肉体,她不过是为皇上供养的一朵奇花异草,很难说有什么至情至爱。但离别时她亲眼看到过皇上的泪,也许皇上是有几分真情的吧,而且自己也曾为他付出过少女的恋情。但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番王呢?他也爱自己?就凭着毛延寿的一幅图?昭君觉得这些男人们多奇怪,为了一个女人几乎动起刀兵来,将来如果有比呼韩邪单于更有力量的人出现了呢?昭君不愿再想下去了,在这个无耻的世上,她被迫扮演了一个最可耻的角色,只是角色该下场了,昭君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烛芯轻轻爆裂,发出“啪、啪”的响声,光焰陡长,刹那的明亮十分刺目。火光的跳跃中,一行浊泪不断地滴下来。秋夜的空气凝结得好像铅一般沉重,昭君拿过一双铜箸,细心地夹断烧残的烛芯。也许人生这样完结,倒是最好的。生命之火热烈燃烧,为人所敬羡,不强过忍辱偷生,引来无数指责、叹息、唾骂吗?

静夜里,一阵阵梆子声在草原上回荡着,一片狗吠夹杂着几声狼嚎,显然汉番交界的那边不知聚集了多少人马。想到明天呼韩邪单于必会出现悔恨、失望的模样,昭君带着几分凄凉又有几分满足地笑了。

呼韩邪单于带了围猎队伍,早就站在边境上等得不耐烦了。日出时分,终于看见番使簇拥着昭君,跨过境地,进了番国。番王见王昭君,一眼销魂,十分欢喜,即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做了正宫娘娘。

番王命人在宫车中摆了酒宴,一面称谢汉皇以两国安危为重,送昭君出塞和亲,不忘旧时盟约,息了两国刀兵;一面为昭君敬酒,称颂她的明理知义。昭君脸上一直是淡淡的,这一会儿见番王把酒杯递了过来,也不推辞,问番王:“现在行到哪里了?”侍候在一旁的番使连忙回答:“我们已经到了黑龙江,这是番汉两国交界的地方,南边归属汉家,江北就是我番国了。”昭君听到此言,心头一紧,对番王说:“大王,我想借这一杯酒,望南浇祭一番,就算辞别了汉家,然后随你北去吧!”番王听了自然应允。

昭君下了毡车,举杯来到了江边,含着泪把酒洒在江中,不胜凄凉地说道:“汉皇陛下,妾身这一生到此就该了结了,与你相逢相守只有等到来世了。”说罢,纵身跳入了波涛翻滚的黑龙江,一直提着心在后面守候的番王,见状措手不及,只管大喊一声,众随从赶紧赶到江边,但已经晚了,番王化喜为悲,命人捞起尸体,就地厚葬在黑龙江畔,后人称之青冢。

“大王,”毛延寿慌忙赶上前来,屈膝又展开一幅美人图说:“这是汉元帝的冯昭仪,比昭君更美。”

呼韩邪单于见如此这般地折腾,到头来美人没有得到,只落得与南汉结了怨仇,这样想着,便恨起了从中作戏的毛延寿来。呼韩邪单于的眼里喷出被人作弄后,因难堪而产生的愤怒。良久良久,才冷冷地说:“现在汉元帝一定很想见你。来人!”

“在!”几个凶悍的侍卫奔了过来。

“将毛延寿拿下,押回长安,解送汉朝处治。”

“哔哔”界河发出巨大的欢声,流向了大海。

长安城的秋天,常常刮着漫天的西风,飞舞的黄叶,不时飘进汉元帝常住的宫中来,跟昭君分别已有不少日子了,然而元帝总是吃不香,睡不好。冯昭仪想乘机博取元帝的宠爱,可是她俗不可耐的谈吐,使元帝大为反感。倒是傅昭仪聪明,仅在一旁冷冷地窥测着皇上的意向。

那只产自百粤的能言鸟儿,看见每天给它添食的换成了傅昭仪,竟不肯再吃东西,几天后就死掉了。元帝更添了几分忧愁,常常在深夜里,披衣而起,对着昭君的画像坐到天明。

又是一个愁人的黄昏,眼前那盆大立菊,在萧瑟的秋风中,有的已经开始枯萎了,枯萎的花朵变成一团一团的垂在枝头上。这令元帝又想起了昭君说过的话:“菊花最贞洁,它宁可抱恨枝头死,也不愿随意嫁清风。”汉元帝深知昭君有菊花般的品质,有外柔内刚的性格,此去塞北,必无生还。因此,他特别地悔恨、悲伤。元帝慢慢地扫视着这个房间,悄悄地走遍每一个角落,缓缓地抚摸着每件昭君用过的家具、器皿。过去,对这一切都视若无睹,而今人去楼空,元帝多么希望能在这儿找见昭君的痕迹,嗅到昭君的芳泽,幻化出昭君的倩影啊!

“来人,添些香来,朕今晚就在此处歇息。”元帝吩咐道。看到太监添足了香料,在铜鼎中焚烧,一时间,香烟缭绕,昭君的画像也变得蒙蒙眬眬的了。似水般的凉风,浸人肌骨,如霜般的月华,洒满了窗前空地,使那弥漫在宫中的烟雾变得像洒了一天的银粉一样耀眼,那颜色分明是梦的境界,充满了诗的韵味。

北风里,送来了阵阵音乐。啊,这不是琵琶声吗?弹的是什么曲调?很久没有听到这样使人心情恬静的声音了。烟雾中,一个人影随风而来,那轻蹙的娥眉,明净的秋波,飘移的莲步,宛然正是朝思暮想的昭君。元帝完全怔住了,他努力回忆她过去的浅笑、薄羞、轻愁、欢乐种种神态,但全然没有眼前的这种仙姿神貌。惊喜之余,元帝忍不住呼出声来:“明妃娘娘,想煞寡人了。”不料,这声音连自己都听不见,他忙伸手去拉她,手却无法抬得动。

昭君微微一笑,将手放到元帝的脸上摩挲着,吐气如兰,柔声说:“陛下近日瘦损了许多,原该多加保重才是。”

“娘娘!娘娘!”元帝好似生怕又会失掉昭君似的,忙伸出一只手揽住了她的腰,她的腰仍是那样柔软,虽然身体似乎有点儿随风飘移,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元帝立刻又用另一只手环抱着她的腰肢,凑在她耳边低声说:“娘娘想朕吗?”

昭君拿出那玉连环,放在元帝手中,低首答道:“永不弃,长相随。”她的脸在不知何时燃起的烛火下羞红了,这种娇艳真使元帝神思荡漾。

恰在这时,一个粗大的声音响起:“王昭君,如何趁我睡了逃回汉宫,快快跟我回去!”

“大胆狂徒,怎敢在朕宫中如此无礼!”元帝勃然大怒。然而,那番人却不理会,只管拖了昭君就走。

“娘娘,娘娘……”元帝猛然坐了起来,触手无物,便慌慌张张地叫了几声,几名小太监忙从外面跑了进来。

一只孤雁在夜空中哀叫着,带着一团黑影掠窗而过。这讨厌的扁毛畜生竟将我的好梦打破了。元帝一肚子的情话没能说完,心里恨透了这只雁儿,决定令人除掉它。

雁儿似乎知道元帝的意图,又哀鸣起来,在静夜里,显得格外悲凉、凄惨,那颤抖的音律撞击着汉元帝的心弦,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元帝的思绪又波动起来:“雁儿啊!可是那塞外北国的硬弓强翎,将你的伙伴射落?可知我同你一样,也是孤零零的呀!”汉元帝郁积了多日的烦闷终于找到了倾吐的方式。

鸿雁哀哀地又应了几声。

“啊?你是说昭君还活着?”汉元帝想到了降番的李陵,“这样活着不就是行尸走肉么?那昭君……唉,还说雁过留声,留下这种声音,罢、罢、罢!快去吧。”元帝的脑海里此刻之间又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陛下,不要思虑过多,龙体要保重呀。”石显拍马溜须地跪下来,做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说。

汉元帝没有再出声了,但心底却暗暗地想道,昭君如不能死节,则我大汉的脸面将往何处放啊!

天明了,五鹿充宗越班奏道:“王昭君死节界河,番王呼韩邪单于令人将奸贼毛延寿送回,愿与我大汉和好如初,伏候圣旨。”

汉元帝一怔,立刻吩咐:“将毛延寿斩首,用其首奠祭明妃。”

直到此刻,元帝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是放了下来。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热门推荐
  • 我的皇妃是特种兵

    我的皇妃是特种兵

    她遭到国家与亲人的背叛,被以为自己一心灰意冷,命运的齿轮不断转动,她终于遇到……那个他。
  • 因為愛所以愛

    因為愛所以愛

    把青春當成戀愛的資本,校園是美好的,珍惜自己所有的吧,等你醒悟錯過了太多失去了太多的時候,他將不能時光倒流。。。。。。
  • 世间本无岸

    世间本无岸

    赵九穿越到了拥有无数妖魔鬼怪的世界,本来还想成仙得道的,却哪里想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只蚊子!蚊子好在也能修炼成妖的,这也就算了,可是自己居然只是一只普通蚊子!还是生活在人类世界的蚊子!妈妈耶,这个世界好危险,我要回家!好在得到同样穿越过来的血蚊玉,得到里面的传承。还好还好,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 促销管理

    促销管理

    销售过程中,采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将会有效促进销售额的提高。反之,如果市场定位不明确、促销手段单一,则起不到预期效果。本书适合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和有关人士自学、参考。它将帮助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改进当前促销工作中的弊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促销方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将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幸福,嫁对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分析男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特点,本书结合男性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详细阐述理性的婚恋观及选择伴侣的要点,通过装扮、内涵积累、爱情博弈学等方面指导女性找到适合的伴侣。
  • 不知会遇见你

    不知会遇见你

    她全身上下都是完美的,她拥有了全世界女生都想要的他们。可是命运捉弄人,在现代她在他们之间只能选一个。另外2人应该何去何从。
  • 碎天剑神

    碎天剑神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这里有一剑斩出无上火焰的剑,这里有召唤灵魂的宝剑,这里有九天雷动的宝剑。当然这些剑都跟叶枫没有关系。他只有一把铁剑……
  • 升妖

    升妖

    “哼,小子能明白就好,走吧!我带你寻找点厉害的凶兽撕杀,现在那些弱小的野兽对你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只有经常和一些强大的凶兽战斗,你才能更快的达到冲击窍穴的地步,进阶成为灵兽,不然你只会是那些强大妖兽口中的食物。”老龟对着苏阗说道。
  • 镜中之己

    镜中之己

    十七岁的中学生尹艺赏是一个有着多重人格的女孩,她漂亮清秀,性格內向,少言寡语,温柔脆弱,单纯善良,人见人爱。尹景,一个充满暴力的女子。一次偶然的机会,陆景腾认识了这两个女孩,细心的他似乎发现她们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在陆景腾查到线索时,在舞厅里他又认识了尹素舞!三个完全一样的样貌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 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本书以在“你就是冠军”中国银行杯优秀青年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为主线,收录了学术科研、公共事务、商业、文化艺术、体育五个领域参评。